文章吧手机版
《赌金者: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升腾与陨落》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4-09 01:05: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赌金者: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升腾与陨落》经典读后感有感

  《赌金者: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升腾与陨落》是一本由[美]罗杰·洛温斯坦(Roger Lowenstein)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5.00,页数:34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赌金者: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升腾与陨落》精选点评:

  ●These violent delights have violent ends.

  ●大起大落,是为人生。

  ●讲的是LTCM基金公司的升腾与陨落。基金公司的成功和创始人的性格有很大关系,梅里韦瑟爱惜下属,但是这种角色也使得下属盲目举杠杆,忽视了风险。同时公司由原来做债券spread的业务到股权等不熟悉的领域是其走向失败的根源。当然公司遇到了所有的不利于头寸发展的方向,连某一个火箭升空失败的事件也为其带来了损失,因为其持有该公司债券头寸。持有的俄罗斯债券也遇到了政府违约,笃定波动率回升,但是波动率却极速上升。正如鞅性质有一个重要的假设是公司可以在价值下降时无限制融资,但是现实是根本不可能有这个条件,落井下石是金融的常态。依据的天才思想家-斯科尔斯和莫顿的期权定价思想和公式被市场证实漏洞百出。所以学习某一金融学理论可以,但是要以批判的态度来看待和创新并加入约束条件形成自己的思想而不是某一金融学家的思想

  ●对自我的过度自信高估和对不确定性风险发生的低估 过度使用杠杆忽视风险 合伙人性格的缺陷和管理结构错误

  ●十一作业,被名字毁了的好书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事情已经听过很多次了,没想到再看此书还是那么精彩,资本市场最不缺少的就是戏剧属性吧,震撼,发人深省!

  ●程序化交易时代里的一个你无法绕过的故事

  ●对杠杆、流动性、系统风险、人性的绝好了解。

  ●君以此始,必以此终

  ●市场的非理性状态总是比投资机构的寿命长——梅纳德•凯恩斯

  《赌金者: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升腾与陨落》读后感(一):市场永远无法完全理性,参与赌博之人要有警惕和觉悟

  强烈安利,拿到手之后读了三遍了,从交易者、银行业、监管与市场的角度都收获良多。

  首先是策略上,涉及了大量的固定收益交易,收益率曲线套利、信用利差配对、互换交易、并购套利、波动率衍生品等等。每种策略都挖了一下,也是佩服这一帮Genius。LTCM的问题在于杠杆与流动性之间的tradeoff,以及过度依赖量化数学模型对于风险敞口的管理和市场预测,目前的被动投资趋势和量化、程序、算法交易带来的波动性增加值得警惕。市场永远无法被预测,毕竟是人与人的交易,人性永远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参与者都应该有身在赌场的觉悟。

  其次,对于银行业而言。PB业务的bargain power以及如何处理与客户的关系,也值得借鉴。如何对基金进行融资和担保,才能降低风险保证银行收益?高盛落井下石为了自己尽快出清,利用信息打击对手方,也再次印证了这真是一匹狼。

  最后是监管的角度上,格林斯潘对衍生品的放任态度,有效市场理论的有效性,信贷规模扩大导致的信用风险上升。这些都值得考虑和质疑。信贷规模扩大,流动性增加,信用风险上升,发生违约,市场价格下跌,信贷规模收缩,市场等待流动性修复,这样的credit cycle真的是周而复始。但也没办法,that’s humanity.

  《赌金者: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升腾与陨落》读后感(二):《赌金者》部分摘录和思考

  只是为了记录自己的想法,方便翻阅。

  1、如果等待形势扭转的时间太漫长,交易者很可能熬不到胜利曙光的出现就已经破产了。 思考,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两个主要错误是极高杠杆和时效要求高,也就是说容错性太低,所谓的六西格玛只是他们的想当然。这就要求投资者谨慎对待有交易截止期限的投资品种,比如香港涡轮,不但要求你赌对涨跌,还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涨或跌。除了有时效要求的标地外,还要谨慎对待有使用时限的资金,也就是说最好用长期都闲置的资金进行投资。 2、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市场都会逐渐变得更为高效。 思考,这个应该是共识,那么市场变高效意味着市场的有效性增加,错误定价的时间减?这对聪明的投资者其实是不利的。还有,各个市场的连带效应增加,全球股权市场投资分散风险还有用吗?

  3、美国中期大选还有6个星期就要举行,经济表现将会成为政府手中的主打牌,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出现金融危机。

  思考,那现在也是的吧?喵喵喵? 4、自大萧条时代(1929年)之后,美国还从未经历过真正的经济崩溃,只不过市场有几次看似滑向了崩溃的边缘。但是出于对金融末日到来的恐惧,人们往往会杜撰出各种可怕的场景,其惨烈程度不亚于自然界的天灾,或是大规模电脑瘫痪等事件。由于概念抽象,谁也说不清系统风险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威胁,就连这个词儿本身的表述都有些让人摸不清头脑。 思考,如果基于事实的波动是1,那对事实的预期的波动要远远大于1吧,那为何不更重视预期?惊悚不是屋子里有鬼,而是那扇忘了关上的门。---希区柯克?

  《赌金者: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升腾与陨落》读后感(三):愚蠢的聪明人,性格决定命运

  这是一群聪明人干下蠢事的典型案例。这群人绝对称的上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但是他们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

  我费了老大劲才明白他们到底在交易什么。他们在赌两支股票的价格差会逐渐变小。听起来和价值投资者做的一样,价值投资者发现某支股票价格远低于价值,就买入,赌市场迟早会发现这支股票,从而实现价格回归到价值。他们是同时发现两支股票,一支做空一支做多,只要价格波动变小就赚钱。

  看到一个比喻:价值投资者是守株待兔,找到一个树下芳草鲜美的大树,赌兔子迟早会来这儿。他们则是赌两只兔子迟早会撞到一起。

  本来这也没什么,毕竟也是价值投资,虽然有做空。所以他们在债券上赚了很多。但是由于债券波动太小,利润太低,他们于是上了高倍杠杆。上了杠杆之后,游戏就变成了赌两只兔子在规定时间内撞到一起(杠杆归还期限),而且这期间两只兔子距离不能起过xx(杠杆损失xx会强制平仓)。这时难度已经是指数级别的扩大了。

  然后他们又开始赌股价波动,这时结局已经不可避免了。俄罗斯债券的黑天鹅,高通的搅局不过是导火索。他们的失败看似运气不好,其实是常在河边走,迟早会湿鞋。

  作为最聪明的人,他们自己对风险也是有清醒的认知。但是面对风险是绕过去安安稳稳的过一生,还是追逐风险像烟花一样绽放,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不甘平淡,所以选择了追逐死亡之路的价值观。他们的结局真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好像那个谁后来又成立了一支基金,把算法做得更精准,但是还是没逃脱倒闭的命运。

  不加杠杆,永不做空,能成为大多数价值投资者信守的铁律,不是没道理的。

  《赌金者: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升腾与陨落》读后感(四):愚蠢的聪明人,性格决定命运

  这是一群聪明人干下蠢事的典型案例。这群人绝对称的上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但是他们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经决定了。

  我费了老大劲才明白他们到底在交易什么。他们在赌两支股票的价格差会逐渐变小。听起来和价值投资者做的一样,价值投资者发现某支股票价格远低于价值,就买入,赌市场迟早会发现这支股票,从而实现价格回归到价值。他们是同时发现两支股票,一支做空一支做多,只要价格波动变小就赚钱。

  看到一个比喻:价值投资者是守株待兔,找到一个树下芳草鲜美的大树,赌兔子迟早会来这儿。他们则是赌两只兔子迟早会撞到一起。

  本来这也没什么,毕竟也是价值投资,虽然有做空。所以他们在债券上赚了很多。但是由于债券波动太小,利润太低,他们于是上了高倍杠杆。上了杠杆之后,游戏就变成了赌两只兔子在规定时间内撞到一起(杠杆归还期限),而且这期间两只兔子距离不能起过xx(杠杆损失xx会强制平仓)。这时难度已经是指数级别的扩大了。

  然后他们又开始赌股价波动,这时结局已经不可避免了。俄罗斯债券的黑天鹅,高通的搅局不过是导火索。他们的失败看似运气不好,其实是常在河边走,迟早会湿鞋。

  作为最聪明的人,他们自己对风险也是有清醒的认知。但是面对风险是绕过去安安稳稳的过一生,还是追逐风险像烟花一样绽放,这是个价值观的问题。他们的性格决定了他们不甘平淡,所以选择了追逐死亡之路的价值观。他们的结局真是从一开始就注定了。

  好像那个谁后来又成立了一支基金,把算法做得更精准,但是还是没逃脱倒闭的命运。

  不加杠杆,永不做空,能成为大多数价值投资者信守的铁律,不是没道理的。

  《赌金者: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升腾与陨落》读后感(五):杠杆、时间与流动性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失败了,错在低谷了市场流动性的威力。

  一家金融企业成为传奇,而且是仅仅五年时间,怎么做到呢?首次募资12.5亿,1994年,28%收益率;1995年,59%收益率;1996年,57%收益率;1997年,25%收益率;1998年单月亏损45%。在如此大的资金体量下,前四年的收益率,在国内可能只有徐翔能做到吧,还是没有内幕交易的情况下。

  为什么能募集到资金?创始人,两个诺贝尔奖获得者(创立时还没有获得)的理论支持,所罗门公司的历史收益惊人,如同东方红资管。还有一个美联储的副主席做增信,这在国内不能想象。

  为什么能获得如此高的收益率? 1、杠杆,运用30倍的杠杆去捡硬币,一块钱很少,每次30块钱就是一杯星巴克了。2、历史机遇,抓住了欧元改革的历史空窗期,以及当时首创的量化套利。

  为什么会失败?1、市场参与者更进相同策略的操作,利润空间缩小;2、管理规模增加,市场容量并没有增加,原有套利策略失效;3、市场流动性缺失,信用利差不断扩大,与模型背道而驰,导致短期大量亏损;4、俄罗斯国债违约的导火索;

  运用过的投资策略?收益互换、股市波动率、收益率曲线、债券单边投资。

  为什么没有导致大的危机?没有人拉横幅?1、都是合格投资者,募集起点都是百万美元以上。2、美联储的积极救助,组织了14家银行,37.5亿美元的注资。

  启示:时间是杠杆的敌人,一旦时间拉长,小概率的流动性风险就会变成大概率,小亏损就会变成大亏损;运用杠杆时,除了资金成本,流动性尤为重要。做杠杆套利,理论基础在于价差会随着时间而收敛,一旦短期内没有收敛,反而扩大,怎么办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赌金者: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升腾与陨落》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