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狐外傳(全二冊)》是一本由金庸著作,明河社出版的802图书,本书定价:HK$70,页数:1977,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飛狐外傳(全二冊)》精选点评:
●可惜滴程灵素
●并没有如众多人般那样爱程灵素 聪明却不美丽的女孩子 命运总是太苦了点
●那个程灵素是我的最爱。
●✽
●最佳女二号:程灵素
●书中亮点:男人的惺惺相惜。胡斐的母亲。
●借如生死别,安得长苦悲?恨无常。
●胡斐小子的成長故事,被辱和被害,被騙和被冤,直到被愛後才正式感到生命的痛楚。報父仇已不再是首要,重要的是經歷青春的殘酷,只有成長才能令人明白活著的真諦。世間的一切,多不如人意,也要活下去 ----- 縱使愛你的雙親已逝,愛你的二妹已離去,你愛的紫衣姑娘是個尼姑!
●灵枢素问,程灵素
●閱於2000前
《飛狐外傳(全二冊)》读后感(一):算是弄明白上学期间所谓的“干兄妹”了
高中、大学,总有些看似毫不相关男生女生互相结成兄妹,称呼亦从他日的直呼姓名,改为妹妹、哥哥……当时其实不解,无奈也没有妹子愿意跟我结成对子,也无法一探究竟。但这些人,因为这种关系的改变,当然只是口头名称的改变,亲密了很多,也亲密的不避嫌,当哥的理直气壮的给妹妹花钱,给妹妹排忧解难,当然也不时的上自己妹子身上摸上一把,俩人说点撒娇的话。看着像情侣,名义上像兄妹,实质上就是扯犊子。
这么多年后,想想,恐怕更多的干兄妹,大概都是有那么一个人看不上对方,所以无法形成情侣,但为了保持一定的利益,所以以兄妹相称,这种利益可能是钱、礼物、排遣寂寞、靠山抑或是其他。本书中的胡斐,跟程灵素这么每日厮守,总得有个说法,但又不想给对方个名分,只能弄了个莫名其妙的二妹糊弄世人。电视剧里选角一定是选美女,所以程灵素的外貌跟袁紫衣的差距达不到逆天,但如在书中细想,恐怕真是一个像贾玲,一个像林志玲,差距过大,胡斐实在无法下嘴。上学、工作、道听途说中,这些相貌平平,却对某男人死心塌地的女孩多的如牛毛一样。而我们在现实中,对他们却没有对程灵素那样的同情心,也缘于她们的外貌确实有点巴结的丑陋。
胡斐是金庸笔下比较色的男主,年少时,跟马姑娘一起躺着,看着胸脯就要往上动动,中年时,看到衣衫不整的苗若兰就一口亲下去。色字当头披着狭义衣服的猥琐男而已。程姑娘的死、经历……不说值不值得,至少让人读来,不免泪沾襟
《飛狐外傳(全二冊)》读后感(二):毒手药王
在金庸的小说中总有一些全书都不出现的人物,就如《神雕侠侣》中的独孤求败,《碧血剑》里的金蛇郎君,只能通过一些捕风捉影的描述而让人心向往之。在《飞狐外传》中,这个人就是毒手药王。
情节进入到毒手药王,全书才开始出现亮点。毒手药王,这个令“打遍天下无敌手”的大侠苗人凤都闻之变色的人物,更是令所有江湖豪杰都闻风丧胆,可是胡斐还是决定凭自己的赤诚之心往龙潭虎穴走上一遭。
随着程灵素和药王的另几个徒弟陆续现身,读者才识得了药王的真面目。原来,药王早已去世,药王是实至名归,毒手却是江湖上以讹传讹之故。药王生前是个和尚,初名大嗔,后来脾气改了以后,便名一嗔,再名微嗔,最后就是无嗔大师了,看来药王一直致力于自己内心的修炼。至于药王用药,却以惩恶救人为主,无解药之毒不用,所作《药王神篇》,也大都是解毒治病之药,根本就不是江湖中传言的使毒下药之书。
然而,药王的名号却被徒弟们败坏了,故有了毒手之称。药王从大嗔变为无嗔,可他的徒弟却都是大贪、大痴、大嗔之辈,为了情欲、地位、神技,不惜同门之间互相残害,还有药王的那个同门师弟,更是名号“万嗔”,阴毒险恶。还好药王后来收了程灵素这个徒儿,把《药王神篇》传给她,可惜最后,程灵素还是被她的师兄、师姐、石万嗔给害死了,让人不甚叹惋,最终石万嗔等人还是罪有应得,否则药王的神技落在那些险恶之辈手里,不知还要起多少江湖风波。
金庸小说里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认清了贪嗔痴之毒,就如药王无嗔大师;另一种人却在贪嗔痴苦海中颠倒反复,始终无明,最终害人误己。
《飛狐外傳(全二冊)》读后感(三):为什么说飞狐外传可能是金庸先生最感羞耻的作品
首先这书整体立意就甚模糊,不知道想突出一个什么主题(后记也是含糊其辞,顾左右言它)。只是一味堆砌追杀-受阻-追杀-受阻的剧情。前期节奏特别紧,但毫无条理(人物一个接一个忙不迭的出现,但大部分是和主线关系不大的酱油型角色,戏份倒是不少)。
其次,最荒谬的就在这里,这书带有“飞狐”二字,竟然和前作“雪山飞狐”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然后作者在修订的时候也不置可否,甚至厚脸皮的承认本来就和前作无逻辑关系,简直就像金老爱用的一句话:滑天下之大稽。
既然打定主意和前作撇清关系,你要不就干脆另设一个世界观,讲不一样的人物发生的故事,这样挂个名算是怎么个事?
唯一合理的解释就是,在当时的市场环境下,金老为利益所惑,仓促成书圈钱。(作者在后记第一段已经承认本书初版时写作的节奏为史上最差)不能完全否认他因为雪山飞狐对胡斐形象描述不够饱满而希望在外传中弥补这个遗憾的些微想法,但令人惋惜的是,出来的结果恐怕无法实现预期。不认同?胡斐这不就荣获“最差男主角”殊荣了么?
最后,情节俗套。什么掌门人大会、毒手药王,都可以在金老其他作品中看到影子。各种用滥的梗看起来真是乏味至极。
-----------------------------------------------
最后的最后,评价一下备受读者可怜的程灵素。
在我看来,这位女士就是一个想逆袭富帅的三分女吊。然而容貌实在失礼的过分,要克服这先天不足,耍尽心机仍不可得。从这个角度来说,赠其“绿茶表”雅号,也应不为过。
《飛狐外傳(全二冊)》读后感(四):[评论]想起程灵素
在论坛上看到别人写程灵素,一千字的短文,哀而不怨。很淡定的样子。
算是金庸笔下最丑陋的女主角了,“满脸菜色”发育不全的黄毛丫头。连“人淡如菊”的清雅都没有,整本《飞狐外传》,都是一个朴素的不事张扬的侧影。安静的行走。安静的爱。到最后她死了,就再也没有程灵素了。
第一次看《飞狐外传》,我初二。书不算精彩,技巧欠成熟,人物塑造也不出彩。真正让人过目不忘的,大概就是程灵素了。能干、绝顶聪明,聪明的叫人害怕。身怀毒手药王一身绝技,却不事张扬,心地善良。会想起遇见胡斐之前。该是怎样的女子。如一湖池水。看似清潜,实不见底,很平静的样子,波澜不惊。
胡斐不爱程灵素,只拿她当妹妹看。旅程越远,程灵素就越憔悴。太过聪明和不够漂亮,这两个都是致命的缺点。程灵素应该明白这个,她所做的一切不过是安静的陪伴,付出所有,不求回报,到最后甚至赔上了自己的性命。又有好多人说程灵素的美是由于爱情的奉献而升华。不好说什么。只能讲从胡斐出现在她世界的一刻起,她原本平静的小小生活就被打破了。几乎是连根拔起一样,爱的风筝牵扯她走了好远好远,曾经飞的那么高那么开心。可是最后故事还是落幕。原来灰姑娘的童话始终只是童话。一直义无返顾的追随着的那个背影,回头的时候,从来没有看向自己的方向。
三个人的电影,她始终是没有姓名的那一个。因为悲剧,所以让人觉得美,因为失去,才晓得回首珍惜。多么残酷的世间真理。
也曾为她抱不平。骂胡斐不懂珍惜。不怪金庸,他只是很诚实的写下了这个故事。一个一般男人和不平凡女人在爱里的故事。爱无分对错,不问前因,不计后果。
如果可以,我情愿你回到当初,回到没有遇见胡斐的那个时候,看庭前花开花落。听窗外风声雨声。这世间少有人能发现你的好。那就还是如最初一般不受干扰的活着,任他秋水长天,沧海桑田。会寂寞,会不甘,会心痛,那全都是因为爱。
因为我是那么那么喜欢你。
阿桑的《一直很安静》配上程灵素,简直是天造地设一样的难得。
空荡的街景 想找个人放感情
做这种决定 是寂寞与我为邻
我们的爱情 像你路过的风景
一直在进行 脚步却从来不会为我而停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来交换你偶尔给的关心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 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你说爱像云 要自在飘浮才美丽
我终於相信 分手的理由有时候很动听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来交换你偶尔给的关心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 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我从一开始就下定决心
以为自己要的是曾经 却发现爱一定要有回音
我们的爱情 像你路过的风景
一直在进行 脚步却从来不会为我而停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来交换你偶尔给的关心
明明是三个人的电影 我却始终不能有姓名
给你的爱一直很安静 除了泪在我的脸上任性
原来缘份是用来说明 你突然不爱我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