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老舍精选集》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2-09 00:47: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老舍精选集》读后感100字

  《老舍精选集》是一本由老舍著作,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45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舍精选集》精选点评:

  ●《骆驼祥子》:作者介入作品过多的反面典型,语言油腻,感叹号过多。 《正红旗下》:以前读过,应为老舍长篇第一好。 《月牙儿》:无感,实在一般。 《断魂枪》:最好的短篇,老舍很好地保持了自己与作品的距离。且有江湖气。 《茶馆》:重于揭露和批判,轻于叙事和讨论,典型的左翼文学。不喜。老舍被逼无奈之作,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个更好的作家。

  ●特别喜欢《正红旗下》。苦日子用这种笑中带泪的笔调来写,强过像《月牙儿》那样凄惨的写法太多

  ●没有看正红旗下和茶馆。书还是不错,写的有点悲剧。我这一辈子和月牙儿没有像骆驼祥子那样更加让人思考的更深入些。都是底层人民的生活,在老舍的那个年龄段的人,经历的多一点,可能更加体会生活的不易,以至于人在不停的变,还是不得不变,想想真是恐怖至极。看到祥子的变化始终让人心酸,尤其到结尾的变化,感觉生活在底层的人被这个社会压的太惨了。老舍和余华都是那种悲剧作家,看着他们的作品蛮心酸的,也在给自己思考,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生活,在花时间读《骆驼祥子》吧。

  ●不管是重景物的骆驼祥子还是对话为主的话剧茶馆,大文豪老舍在写实方面真是样样精通。通过几篇长短小说话剧,对那个时代的穷人、富人、商人、落魄贵族各个阶级有了更多的认识。老舍的作品不应当看作为批判旧社会的黑暗,而是对于普世性情感的描写。老舍描绘的生活在苦难、贫穷、动乱中,在时代洪流中迷茫的普通人们,在每个时代都有着共同的感情和思想。

  ●《正红旗下》略过了

  ●有。收藏2

  ●祥子的起起伏伏,正阳旗下未完的故事,月牙儿时隐时现的女儿泪,书中的北平,书中的老舍。

  ●总觉得祥子的坚持能给他更好的生活,结果支持着他希望的东西一个个地崩塌,最终成为了自己所厌恶的样子。 难道他天生的样貌与身材不是老天的眷顾吗?难道他事业上没有得到贵人相助吗?难道他没有遇到倾心相爱的贤惠女子吗?明明有这么多的希望,人生依然被直直地拖入黑洞。细思恐极。

  ●20160330看完骆驼祥子,0326开始看的。素描般的文字描写人物,电影镜头般的文字描写季节气候风景。才懂得语文老师当年期冀我们通过经典文学的阅读提高写作能力的用心。懂得的太晚了。叹口气。 20160412看完正红旗下,0401开始看的。其实不能算看完,因为根本没写完,唉,一声叹息吧。老舍对于自己旗人一族的描写,略嘲讽,对于身边的各民族兄弟却有着各种好感。另外,丁大爷府邸,真豪。

  ●残忍且愚蠢!而“所以残忍,所以愚蠢”不仅归因于社会环境和悲凉命运,也由祥子自我毁灭的悲剧性格导致,倘若能够忍受、知足且要强,往好的一面想,学点技能,至于如此?人力车被抢,摔到曹先生,被孙侦探讹诈,与虎妞成婚,虎妞去世,小福子去世,他做出的每一个抉择都导向更悲惨的人生。 《正红旗下》竟然未刊完?真是吊人胃口

  《老舍精选集》读后感(一):乱世人情

  窃以为,这套二十世纪文学六十家选集的选目还是很精当的。四五折入手,性价比那也是相当的高。如果不是担心读不过来,大部分都可以搬回家。

  到目前,本系选本读过的只有张爱玲、沈从文、史铁生、老舍。这么说吧,没有哪本看完了后悔浪费时间的,但看过了选集还想再去买更多的作品的甚至全集的只有张爱玲。

  为什么呢?

  《骆驼祥子》、《我这一辈子》、《月牙儿》、《茶馆》都是写的平民的悲惨命运。老舍自小生活在社会底层,对黑暗的现实体会甚深,对小人物抱有切实的悲悯同情。他对北京话的运用也无愧于艺术家的称号。

  只是,有基督徒的身份和十来年英美生活的体验,他笔下的文字给我的印象是:小人物的悲剧,是因为生活在持续的战乱年代。所谓“宁做太平犬,莫为乱世人”而已。而从文本体会到的,是作者欲告诉读者的阶级和制度的问题。两种感觉之间,有微妙的格格不入的地方。

  《正红旗下》没有完成,真是个悲剧。

  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就是此篇,感觉语言艺术最炉火纯青的也是此篇。

  现在,书合着,像福海二哥、大姐夫、姑奶奶、定大爷等满族角色如在眼前,张口就能蹦出句“(旗人)有钱真讲究,没钱穷讲究”之类的句子。

  只是,文中的美国传教士牛牧师的形象,让我觉得并不典型,有点故意丑化的意思。

  老美里的流氓渣滓,想发财当兵或做海员、海盗更靠谱些。老舍先生自己赴英任教,也受益于教会、教士和外国教师。

  先生写了一点点的义和拳,也显示时人很难远离狭隘的民族主义,不知道这与先生49年选择离美回国有没有关系。

  《老舍精选集》读后感(二):都是没办法,才当了娼妓

  老舍的月牙儿里,"我"从还是个孩子,就开始注定要走上娼妓的道路,这是宿命,这是社会对底层妇女的迫害,妈妈为妓,女儿为娼,唯此方能活命。出身不好的漂亮女人,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条是体面的要价,依附于所谓殷实的文明男人,另一条是自力更生但毫不体面,做皮肉生意。那时男人们对女人只有谈情说爱或传宗接代的要求,女人无才便是德,女人是肉,是工具。

  老舍上世纪30年代在英国生活,当时大英日不落帝国,给女人们的枷锁正一步步打开。更大的进步是二战后,男人们死的差不多了,欧洲女人们也终于有了出头天,工厂做工,科研教学,设计建造,男人能干的,女人自然也能干,甚至更好。不必再靠出卖肉体,也不用靠色相才换来吃的,女人的命运遭遇,好转起来。个体命运,决定于社会生产需求,决定于生产力水平。女主人公并不能主宰命运,除了自杀,就是做娼。那是母亲走过的路,她一生中极力避免,曾经深恶痛绝的路,在这条绝路上,母女终于团聚了。在这一年当十年过的绝路上走,仍强过饿死。

  饿,这个野兽,你根本无法对抗。大饥荒时,有人吃了自己的孩子。在饥饿面前,人不在是人。我不能见妈妈,因为我和妈妈之间隔着一道叫"饿"的墙。仓廪实而知礼节,礼节这东西就是吃饱了没事做,才琢磨出来的闲事。主人公没有名字,她是我,是你,是每一个女人,社会不给你活的办法,只是逼你为娼,你能怎么办?

  总之,人的命运决定于历史进程。没有二战,也许中国姑娘们仍然水深火热地活着。女权主义者们,男人的数量减少,女人的机会增多,这个重要的模型,请你们熟练掌握和利用。

  《老舍精选集》读后感(三):现代的祥子

  很惭愧的是,这么大年纪了才开始读老舍,准确说,是遗憾。这可能也是逆反心理作怪,一切被我们中学课本推崇的作家我们都要反对。但前阵子,刚好看到东东枪推荐老舍的《断魂枪》,以及一个知友在回答如何提高写作技巧时,推荐了两个现代中文作家,老舍和阿城。顺带,我也开始看阿城了。

  看完《骆驼祥子》,才觉得“人民艺术家”这个称号老舍当之无愧。有评论说,老舍的文字里有一种简单而又纯粹的悲天悯人感,类似一种求死的感觉。碰巧,在《神经漫游者》这个我刚刚读完的西方科幻小说里,序言说“这是三个求死的人在做一件大爱的事情”。但我没在这本书里感受到求死者带来的悲凉,反而从祥子以及周围众多明明奋力想活的人身上看到作者内心赴死的决然。有人推荐学习老舍的文字也是极有道理的,每句话都不长,没有堆砌的修辞,却让人感觉细腻的很,话说的从容又洗练。

  拉洋车的祥子,死命攒钱想买个自己的车,需要百八十块的,但自己怎么努力挣扎,省吃俭用,手上也就总归只有三十来块。被虎妞绑了自由和青春,自己又不甘心,但虎妞又死的恐怖,让他彻底呆了,不知道何去何从。好不容易与小福子同病相怜,即使知道她已成妓,想与她过日月,小福子却已经被暗无天日的现实和沉重的家庭逼的自杀了。

  话说现在虽是新社会,混口饭吃已是不难,还不至于饿死人或者须卖儿卖女,但在法治频道还依然会见到些许本质类似的案例。一个农民本来收入就低,后来因为腰间盘突出基本上无法劳作,老婆立马带着孩子走了,摆在这个农民面前的似乎除了犯罪也没其他选择了。

  我家距离地铁站有1公里多点,坐公交不是那么方便,腿过去又略有点远。小区门口常年有一些三轮车拉客。在去年北京出租车涨价后,他们也似乎形成行业规范似的集体涨了两块钱。坐的次数多了,也认识几个面熟的师傅。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因为感觉到我们时间着急,在车流里来回穿梭,似乎在炫自己高超的车技,可能心里也以胜过其他三轮或者汽车而有点小小自喜吧。一辆三轮大约9000块,这倒类比祥子那辆新车的八九十块。不知道一个三轮师傅手中的存款是否能够慢慢上涨,至少不会总是维持在三千元吧。

  在那个社会生活过的老舍,有这种关于死亡的感觉,我其实可以理解,但依然还是觉得,他本可以参透。他走的太早,留下太多遗憾。

  《老舍精选集》读后感(四):老舍,厉害了。

  

笔记

老舍,1899-1966,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生于腊月廿三,沉于太平湖。

  萧红之后,加推老舍,至少加推《骆驼祥子》。小说简直不能更棒,把祥子从好变坏的历程、心绪写绝了。感觉比《活着》要深刻,虽然不够它惨。车是祥子的命,北平是祥子的家,钱是祥子的根;然而祥子的一切都是“教些顶混账的东西管着”,是自己的又不是自己的。乱世只能出一点英雄,祥子们是没份的,反而是猪狗贱命。从要强、可爱、希望、善、纯洁、努力、心眼好到恨、黑心、忧惧、油滑、疲乏、恶、吃喝嫖赌、个人主义、末路鬼,极其自然的变化,使人无力反驳。祥子没有什么错,错的是那吃人的社会。

  《正红旗下》若是写完也是神作吧,一个旗人家族的世事沉浮,如同《京华烟云》《穆斯林的葬礼》。惋惜。

  《月牙儿》的“我”是女性,有点惊诧,这个老舍蛮有意思。月牙儿是残了的月,母女俩是残了的女人,是被穷咬坏的。春是凉的死的,母女情是隔着的,是用穷做成的障碍。无情的钱哪管母女死活。

  《断魂枪》写曾经的神枪沙子龙,活要一口气。“不传!不传!”

  《茶馆》读来仅仅三幕几十页文字,登场人物却不少,有名姓的都个性鲜明,无关乎露脸的频率。1898维新变法,1916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1945抗战胜利,茶馆小人物的对话、来往、冲突矛盾映照出这些时代,突显出普遍的人生无力感,每个人的生命都被拉出了各自手心而身不由己。

摘抄

骆驼祥子

  他的聪明和努力都足以使他的志愿成为事实。/她仿佛就是在地狱里也能作个好鬼似的。/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他不吃烟,不喝酒,不赌钱,没有任何嗜好,没有家庭的累赘,只要他自己肯咬牙,事儿就没有个不成。

  整整的三年,他凑足了一百块钱!/今年是二十二岁。

  他似乎既是个成人,又是个孩子,非常有趣。/小心与大胆放在一处,他便越来越能自信,他深信自己与车都是铁做的。

  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

  希望使他快活,恐惧使他惊惶。/现在他还不害怕,只是不能确定一切,使他受不了。

  没有父母兄弟,没有本家亲戚,他的唯一朋友是这座古城。这座城给了他一切。

  烟,酒,现在仿佛对他有种特别的诱力,他觉得这两样东西是花钱不多,而必定足以安慰他;使他依然能往前苦奔,而同时能忘了过去的苦痛。

  这是他的志愿,希望,甚至是宗教。不拉着自己的车,他简直是白活。/他的最可靠的希望是买车;非买上车不能对得起自己。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想起虎妞,设若当个朋友看,她确是不错;当个娘们看,她丑,老,厉害,不要脸!

  命是自己的,可是教别人管着;教些顶混账的东西管着。

  这点钱不算什么,可是使他觉得一种人情,一种体谅,使人心中痛快。/在这里,他觉出点人味儿。(曹宅)

  生命就是且缓一口气再讲,明天再说明天的。

  各人有各的办法,他不便全随着高妈。/钱这个东西像戒指,总是在自己手上好。

  欢喜或忧惧强迫着人去计划,布置。

  他想不出比北平再好的地方。他不能走,他愿死在这儿。

  平日,他觉得自己是头顶着天,脚踩着地,无牵无挂的一条好汉。现在,他才明白过来,悔悟过来,人是不能独自活着的。

  乱世的志士往往有些无赖,历史上有不少这样可原谅的例子。

  一个拉车的吞的是粗粮,冒出来的是血;他要卖最大的力气,得最低的报酬;要立在人们的最低处,等着一切人一切法一切困苦的击打。

  自己穷到这样,不能再教心上多个黑点儿!

  他顾体面,要强,忠实,义气;都没一点用处,因为有条“狗”命!/好吧,老实,规矩,要强,既然都没用,变成这样的无赖也不错。

  他觉到一种嘲弄,一种白的,渺茫的,闷气。/新旧的器物合在一处,使他想起过去,又担心将来。

  他第一得先侍候老婆,那个红袄虎牙的东西;吸人精血的东西;他已不是人,而只是一块肉。

  他舍不得北平,天桥得算一半儿原因。

  “我会拉车,我爱北平!”

  那时候,他满心都是希望;现在,一肚子都是忧虑。

  姐姐是块肉,得给弟弟吃!

  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雨并不公道,因为下落在一个没有公道的世界上。

  道路是死的,人心是活的,在入棺材以前总是不断的希望着。

  “祥子”与“快”是分不开的,他不能大模大样的慢慢蹭,教人家看不起。

  死是最简单容易的事,活着已经是在地狱里。

  最伟大的牺牲是忍辱,最伟大的忍辱是预备反抗。

  (“爸”)一想到这个奇妙的字,他忽然觉出自己的尊贵,仿佛没有什么也没关系,只要有了小孩,生命便不会是个空的。

  愚蠢与残忍是这里的一些现象;所以愚蠢,所以残忍,却另有原因。

  悲哀中的礼貌是虚伪。

  她的一点头,或一笑,都是最美满的回答,使他觉得真是成了“家”。/爱与不爱,穷人得在金钱上决定,“情种”只生在大富之家。(小福子)

  人并不是铁打的,他明白过来。/经验使人知道怎样应当油滑一些,因为命只有一条啊!/自己的努力与克己既然失败,大家的行为一定是有道理的,他非作个“车夫”不可,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与众不同是行不开的。/他不着急;生活的经验教他看轻了生命,着急有什么用呢。/“当初咱倒要强过呢,有一丁点好处没有?”/苦人的懒是努力而落了空的自然结果,苦人的耍刺儿含着一些公理。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样的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养不出牡丹来。

  原来的自己,那个无牵无挂,纯洁,要强,处处努力的样子。

  疲乏后的安息是最甜美的享受。/歇一天,把事情都办好,明天开始新的生活。

  他的记忆是血汗与苦痛砌成的。/每一滴汗,每一滴血,都是由生命中流出去的,所以每一件事都有值得说的价值。

  看这个天,多么晴爽干燥,正像北方人那样爽直痛快。人遇到喜事,连天气也好了。

  心眼好?有什么用呢!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并没有这么八宗事!/他吃,他喝,他嫖,他赌,他懒,他狡猾,因为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现在,他只顾眼前,经验告诉了他,明天只是今天的继续,明天承继着今天的委屈。/他把阮明卖了六十块钱。

  他是个还有口气的死鬼,个人主义是他的灵魂。/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正红旗下(未完)

  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生命就这么沉浮在讲究的一汪死水里。

  在我干嚎的时候,天南地北有多少孩子,因为饿,因为冷,因为病,因为被卖出去,一齐在悲啼啊!

  (二哥)他没读过经史,可是听过不少京戏和评书,哪一朝不是因为不成体统而垮了台呢?

  想叫大清国强盛起来,必须办教育。

月牙儿

  妈妈的心是狠的,可是钱更狠。/她是我的妈妈,又不是我的妈妈,我们母女之间隔着一层用穷做成的障碍。

  春在我的心中是个凉的死的东西。我不肯哭,可是泪自己往下流。

  我年轻,我好看,我要活着。/我和妈妈一样了。/“万不得已”老在那儿等我们女人。/妇女的命运不在自己手里。/她有饭吃,我有自由;她没自由,我没饭吃,我俩都是女人。/肚子饿是最大的真理。是的,我开始卖了。

  钱比人更厉害一些,人若是兽,钱就是兽的胆子。/什么母女不母女,什么体面不体面,钱是无情的。

  死假如可怕,那只因为活着是可爱的。

断魂枪

  无。

茶馆

  这年月呀,人还不如一只鸽子呢!/我看那,大清国要完!

  这年月……只有学生有钱,能够按月交房租,没钱的就上不了大学啊!

  (常四爷:)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老舍精选集》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