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第二性波伏瓦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2-05 03:40: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第二性波伏瓦读后感摘抄

  《第二性波伏瓦》是一本由(法)克罗蒂娜·蒙泰伊著作,作家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0,页数:1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二性波伏瓦》精选点评:

  ●这女人酷毙了

  ●华而不实 好贵

  ●有机会要拜读原作。

  ●女性解放

  ●翻译太烂了好嘛

  ●装帧非常漂亮

  ●虽然是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但是内容相当简洁,读起来不清不楚,隐晦难懂,后来读了她的画传,对比才知道是怎么回事。

  ●是传记,失望

  ●女权主义是一种个人生活方式和集体斗争方式

  ●这是传记

  《第二性波伏瓦》读后感(一):混淆视听

  因为比较赶,也没仔细看作者的名称,错把它当作第二性借了

  =。=

  如果单纯作为关于波伏瓦的传记,写得其实不怎么好

  人物形象不够立体,深刻

  比较讽刺的是,附录的女权运动的历史更吸引我

  orz

  《第二性波伏瓦》读后感(二):买错

  本想网购波伏瓦的《第二性》,结果在匆忙之下买成了她的传记。

  我一直不太喜欢看名人的传记,因为很多传记写的都很平,吸收不到真正的养分,也领略不到伟人的思想。最多作为理解伟人作品的参考,没有太多的价值。

  这一本也不例外,在懊恼买错的情绪下匆匆翻完,有种索然无味的感觉。

  回头想想书名的模糊性《第二性-波伏瓦》,呵呵,忍不住怀疑作者是在靠名人吃饭……

  《第二性波伏瓦》读后感(三):嗯

  “早上醒来的时候,一种忧虑或者是一种渴望迫使我拿起笔......”

  “除了在旅途中,或者是发生了什么不寻常的事情,如果我一天没有写作,我就会觉得生活索然寡味。”

  “在两个人之间,和谐不会自然产生,而永远必须去争取”

  “妇女只有在工作中才能在最大程度上缩小与男性的距离,也只有工作才能让她们得到真正的自由”

  “我需要贪婪的生活,我需要行动、献身、实现自我。我需要一个要奋斗的目标,要客服的困难和要完成的著作。我活着不是来享受奢华的生活的。”

  “生活就是衰老,没别的”

  波伏娃,女权主义,作家,哲学家,

  简单的版本,可以作为启蒙,里面大量的图片

  很直观,也很直接。

  《第二性波伏瓦》读后感(四):奢侈的女人

  没有比波伏瓦更完整的女性了。

  首先她是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她的小说《名士风流》获得龚古尔文学奖。同时,她还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她的代表作《第二性》到今天仍然影响着全世界妇女的生存状况。她也是一位伟大的女权主义者,社会活动家,是“法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旗帜。

  这么一个集知识、智慧、热情、坚强于一身的女性,还有一个让她一生仰慕的丈夫——比她更了不起的哲学家萨特。而且,他们年轻相识,白头偕老。可惜的是,萨特比较丑,但波伏瓦也有英俊的情人。她与同样是作家的美国人艾格林有着长达17年的书信往来,“在一个男人的怀抱里,我感到自己是一个女人,真正完整的女人。”“我很高兴如此不幸,我知道你也如此,分担这种哀伤是多么的甜蜜。”

  可是一个智慧的女人怎么可能舍得智慧呢,所以她一辈子也没离开萨特。多么奢侈的女人啊。

  波伏瓦唯一的缺陷似乎是没有生育过子女,但这是她和萨特主动的选择,而非被动的命运,相反,她的养女,与她,“她融入我的生命,就像我也融入了她的生命。”“她将我带向未来。”她做母亲,也是如此的完美。

  《第二性波伏瓦》读后感(五):女人是他者

  工蚁是发育不完全的雌蚁;雄蚁交配后会死去,其他雄蚁会由于工蚁不许返回蚁穴而饿死;蚁后失去生育能力会被无情杀死,蚁后死后工蚁会再挑选一只幼年雌蚁,而将其它雌蚁赶走或杀死;蚁后看似是女王,其实也是一个奴隶……

  儿子瞪大了眼睛问,这些你是怎么知道的?我说,从书上看来的。儿子问,是法布尔的《昆虫记》吗?我说,不是,忘记了是哪本书。后来才想起来,是西蒙·波娃的《第二性》。这本书被誉为女性的百科全书,第一章就是动物的性生活,试图以生物学事实来回答本书的命题:为什么女人是他者?

  在男人主宰的社会,女人不可避免地处于从属地位。男性是第一性,那么女人就是第二性。西蒙·波娃从生物学、精神分析学、唯物主义、历史和神话等角度,探讨人类是怎样对待女性的话题,整部书就象是一部论文,笔法也是论文性质的,所以严谨而枯燥。如果不是有翔实的例子,恐怕我很难有兴趣读完。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假定,女人认为自己是一个身体不健全的人,她们渴望成为男人,极力证明她和男人是平等的。历史唯物主义则从经济的角度解释女人处在受支配地位的原因。西蒙·波娃既不接受精神分析学的性一元论,也不接受唯物主义的经济一元论,她循着历史的脉络,分析了游牧民族、早期农耕时代、父权时代、中世纪、法国大革命等不同时期女人的命运。结论,说实话,我并没有搞清楚,事实上西蒙·波娃也没有特意给出明确的结论。

  人类的历史就象一个钟摆,总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女人确实是第二性,她们的权利是不断取得的。直至当代,女人才取得与男人平等的权利,虽然不尽如人意,但毕竟前所未有。这种平等并不能使女人满意,她们还在追求更多的权利。钟摆已经向女人的那一侧运动,相信在未来,第二性会是男人的代名词。那时候写《第二性》的,不会是西蒙·波娃,而是萨特。现在的作者介绍是,西蒙·波娃,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的情人;将来的介绍会变成,萨特,著名哲学家西蒙·波娃的情人。

  雌性是物种的牺牲品,因为整个生命都在受性周期的支配。但是雄性也要为此付出,甚至要付出生命。交配后的雌螳螂会把雄性吃掉,与蜂后完成交配的雄峰会因内脏被拖出而死,雌蜘蛛也会在交配后将雄蜘蛛弄死吞掉……男人的预期寿命总是短于女人,这是大自然的分工,无所谓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谁是主体,谁是他者。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第二性波伏瓦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