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啤酒谋杀案》读后感100字
日期:2020-12-04 00:59:5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啤酒谋杀案》读后感100字

  《啤酒谋杀案》是一本由[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7.00元,页数:25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啤酒谋杀案》精选点评:

  ●其实是一部关于爱与激情的小说……

  ●通过心理分析推理破案的经典之作。罗生门似的结构,工整有序又疑点重重。由行为猜测内心,从观点发掘真相,入木三分,扣人心弦!

  ●啧啧,我真是爱死了这个写推理写得极妙的人儿啊〜不看到最后,猜不出这结局。

  ●罗生门的写法,缺点就是不停的反复,同一个事情,五个人描述大致相同,却有谎言,有意的谎言,无意的谎言,记忆的盲区,最终被波罗察觉。结尾多个反转,个人觉得凶手是谁都行的通,除了管家,别的四人都可能犯罪,可正如那句名言,最终的解释权归波罗所有。

  ●非常棒,案件发生在十六年前,没有任何证据,完全是基于性格和人物心理上的推理,结论合情合理,让人感叹不已。为了看完这本,晚睡了半小时,值得。

  ●阿婆的小粉丝,描写依然细致自然,凶手刚开始猜错啦,以为是妹妹记恨在心呢,结果还是因爱生恨,蛮好的~

  ●没有鲜活的证据,就更需要靠人之间的情感去推动推理了。记忆对事实的裁减太神奇了。

  ●最后才恍然大悟走入了圈套。爱情啊,女人逃不过的劫数。“我杀了他,死的人是我。”

  ●非常非常棒。最起码不会比呼啸山庄差的。

  ●典型的阿婆风格:真相退到次席;叙述的头条,是人性。十六年过去了,同样一个人,在A眼里是个淑女,在B眼里是个婊子。往悲观里想,真相是永远追寻不到的,哪怕波罗所试图理清的,也不过是书里一堆人眼中的真相罢了。

  《啤酒谋杀案》读后感(一):让人惆怅的侦探小说

  就如前面的人说的,《啤》里的作案手法不难猜,就此而论的话,它极易淹没在阿婆浩瀚的作品里。只是,当凶手娓娓道来一切,你却发现,惆怅一波一波涌来。在爱情面前,生命是那么无关紧要么?

  《啤酒谋杀案》读后感(二):爱恨本无常

  喜欢这本书是因为它的写作手法以及明了凶手后在我内心所激起的无限惆怅。

  有人因爱生恨,有人由恨到爱,表现得相当到位,及其自然,符合人性。

  与其说阿婆的小说着重处理了犯罪手法,倒不如说她着眼于人性的探究。

  《啤酒谋杀案》读后感(三):悲哀的谋杀案

  阿婆的书,对女人无望的爱总是描写的特别动人。尼罗河惨案结束时波洛引用的莫里哀的句子,在这个故事里也很适合:“女人最大的心愿,是叫人爱她。”

  还有很多成人的感情要学习,不光是直来直往的爱与恨。

  最近看的5、6本阿婆的书里面最喜欢的一本。

  《啤酒谋杀案》读后感(四):三十二

  《无人生还》之后看完的是《啤酒谋杀案》,这部还是波罗系列,看起来舒服多了,而且也很喜欢这种写作风格,同一件事,经由旁观者和五位不同的亲历者嘴里说出来,完全不一样,随后又加上了各自书面的陈述以及问答,逐渐展露出事实的真相,一度以为凶手是妹妹,还好结果并非如此,所爱亦是所恨啊。 。。。。。。。

  《啤酒谋杀案》读后感(五):在回忆中诠释爱

  啤酒啊啤酒,你是我最喜欢最喜欢的阿婆小说!波罗追查16年前的命案,当事人追忆16年前的过往。对话的形势,娓娓的道来。当年的场景人物一点一点清晰的展现在我眼前。咦?这是推理小说吗?我的注意力怎么都集中到人物感情纠葛上了呢?妻子与丈夫之间的爱,丈夫与情人之间的爱,姐姐与妹妹之间的爱,中年男人对妙龄少女的爱。阿婆还是那么有爱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啤酒谋杀案》读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