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邊的貴族》是一本由蔣友柏 / 蔣友常 口述 / 張殿文 著著作,天下文化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TWD 280,页数:2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懸崖邊的貴族》精选点评:
●这是一本很不严谨的书,既不是一个完整的人生传记(抑或前半生传略),也不是一个丰满的创业奋斗史。当然里面会有不少的亮点与忠告,和(han4)一个“悬崖学”的雏形。在崖上,有最清的风;在崖边,有最透的景;在崖下,有粉身碎骨的失败。也祝愿这位蒋家四代,堪为台湾乔布斯。
●最爱的男人啊!!!
●制造回忆,忠于自己。迥异互补的性格,小时候:“你猪八戒啊,不会拿个塑料尺,拿什么钢尺啊!”
●你也知道你是貴族
●2013-08-15——》20130819,去除一个双休日,实际上只看了三个工作日。内容不多,行距空隙很大。蒋家第四代两兄弟的创业理念,夹杂一些成长历程,没什么看点。
●垃圾广告书。
●一个人的出生是多么的重要。宋美龄哪怕百岁了不化妆也不见任何人。此书蒋纬国提都没提到过。“在崖上,有最清的风;在崖边,有最透的景;在崖下,有粉身碎骨的失败。”
●真的是忙里偷闲。书一般,总的来说我还挺欣赏蒋友柏的
●其实只想评2星
●读的大陆出版的
《懸崖邊的貴族》读后感(一):今天看凤凰发现的
蒋友柏,原来是蒋氏家族第四代啊,这样。。。
看鲁豫采访,这个比我还小的大帅哥,言行举止骨子里透露出的轻狂,放旷,不jia,骄傲,自信,这些是与生俱来的基因,是蒋家刻在他血液中的气质,可不是他想脱离就可以摆脱的。
《懸崖邊的貴族》读后感(二):悬崖的贵族
昨日先读《悬崖边的贵族》后念《悬崖下的小道》,两本书都与蒋友柏有关,前者是口述本,06年出版,即引起轰动。后者是亲笔写下的碎碎念,10年出版,再次更新人生历程。先后阅读的感觉顺畅,历史脉络之外,家族背景之下,悬崖边游历的人生。设计的解读,竟巧妙地化解了我最近思考的问题。
《懸崖邊的貴族》读后感(三):其实书名不贴切
我承认,买这本书是因为看康熙的时候感觉蒋友柏挺帅的。
ut,这书,真的一般。
书名写是贵族,其实也算不上贵族的故事。
没有秘辛,没有爆料,一股欲言又止的味道,就像暮光女主一样,让我看了很不爽。
well,我比较八卦。
只有到了最后,纯粹讲到两兄弟自己事业的时候,终于感觉那股气不再憋着了。
不建议买,随便看看就罢。
几年前开始翻,到今日才看完,实在是不忍心一直挂在“在读“list里了。
《懸崖邊的貴族》读后感(四):不是谁人都可以成为贵族
没有想到豆瓣对《悬崖边的贵族》这本书更新的如此之慢,买下大陆版的《悬崖边的贵族》都好久了,豆瓣的版本居然还是台湾版的,繁体字。
(一)
在一个生病百无聊赖的下午,去疼片和这本书伴随我度过。
在读到蒋孝勇弥留之际蒋友柏回忆起小时候见过的,台湾老兵的游行,如何的想要回家。书中写道:
“爷爷蒋经国却热泪盈眶的喃喃说,是他们蒋家对不起这些老兵”
“是呀,友柏的曾祖父把他们从台湾带到大陆,答应他们‘反攻大陆’。但是,随着曾祖父和祖父相继过世之后,这个‘回家’的梦,也只能用‘开放返乡探亲’来弥补。而唤不回去的是这一群人花在空等待上的青春。如今,这些老兵的灵魂漂不回去他们家乡,又感觉到这块‘新故乡’的土地排斥而无法落土为安,那一个个孤单的灵魂还继续飘浮在台湾的上空”
而蒋友柏的祖父曾祖父也是“暂厝”在台湾,好像冥冥中陪伴这些老兵漂浮在台湾的半空中,不能回家。
因着蒋家毕生之愿望,就是“回家”
政治上功功过过,由不得我来评说。我只看得到了“乡愁”令我几度热泪盈眶。
(二)
有心情了再摘抄摘抄蒋家教育良方。蒋友柏人生选择。。等等。今儿到此。
《懸崖邊的貴族》读后感(五):20岁,看过一辈子
1.《悬崖边的贵族》,我看书速度有进步,但还是敌不过某人备受鄙视。蒋友柏,(不说官方的介绍了)让我为之心动的是一个男人20岁已经看过了一辈子,经历起伏能放下身段重新定位,能从放纵到稳重,能安稳顾家,事业和家庭兼而有之,能很屌很潮还很传统很规范...书该推荐给20岁的男人们看,很受用
2.“蒋”这个姓氏所涵带的威权形象及神话色彩,深深烙印在台湾人心中。如今他要用现代创意曲解构古老神像,要把两蒋构成有血有肉的凡人。两蒋风格迥异,老蒋热情,小蒋内敛。“蒋生活运动”推出蒋面超人设计,蒋友柏将蒋经国穿在身上~并将两蒋设计好玩,让两蒋潮流化平民化
3.三件事情要在25岁之前决定,就能建立自己的事业版图。一、决定娶谁做妻子;二、决定踩在谁的肩膀上前进,让别人愿为你抬轿;三、决定自己的价值。——蒋孝勇
4.“我失去最多,因为我失去了父亲;而我也失去最少,因为我只失去父亲!”
5.林姮怡,改变了一个“腐败贵族”。她让蒋友柏明白,对于适合的人、适合的事,以及深信的东西,一定要有耐心。更重要的是,要为之改变。你是否已经找到那个能改变你的她? 婚姻是长期投资,要好好经营,用商人的头脑经营婚姻,要付出要双赢。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满月和婚礼,都是黑衣出席。
6.“妈妈,为什么要烧爸爸?”“青宝,这样我们才能把爸爸带回家”..."荣总“117病房,一个个蒋姓在这里去世;尼古拉和芬娜的爱情,蒋方良不消停地白发人送黑发人送走丈夫和所有儿子..让我泪下让我难过..想起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