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横行的英文》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0-12-02 01:23:0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横行的英文》经典读后感有感

  《横行的英文》是一本由何南林著作,28.00元出版的2006-11图书,本书定价:375,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横行的英文》精选点评:

  ●很有趣

  ●挺有意思的一本书

  ●写的很好,作者极其有思想

  ●总体而言非常优秀且有特色的一本书 从英语在性数格时等语法与词汇规则上易错甚至自相矛盾的地方入手 扩展到了整体语言历史现状与发展走向等的值得深入挖掘的内容 同时也适当地将中文与之进行比较 语言通俗但不失精准 举例全面而恰当 是对语言学习与研究具有浓厚兴趣的人必读的作品之一 读后的确感到收获良多

  ●another example of bad subject with good reasoning

  ●翻过。

  ●趣语法 印刷英文错误 是不是马克吐温的德文不好才抱怨

  ●Language is a mess indeed.

  ●可配bryson mother tongue、李福宁英语史读。印欧语真是落后的语言 很多阑尾 。英语的缺点在于, 语法进化的还不彻底,正字法问题(也可以说是一种优点 使得英语词有了汉字一样稳定表意功能),吸收了过多的词汇(也算是个优点)。 对学习英语的建议:少纠结语法,少纠结发音,背完研究生词汇加刘毅三本后少纠结词汇(用记同义词的办法随阅读记即可)

  ● 启发,

  《横行的英文》读后感(一):也许是希望太大了,感觉很平静啊,阅读下来

  基本上说,如果你不喜欢英文,还是不要读了,感觉还是需要一些英语知识,那些笑话才看起来好笑的。

  托朋友费很大的劲才在网络上买到的,阅读了两章,觉得没有什么太特别的感觉,毕竟还是属于专著这一个类型的,不能真正的当作笑话来看,更多的,我倒觉得是作者学习时候的感觉,写出来,随意自在,不受拘束。

  现在下结论或许太早,不过我就是靠着第一印象生活的人,没有办法。呵呵,好了,睡觉去鸟,安。

  《横行的英文》读后感(二):学英语的都该看看

  在中国,英语已经被神化,尤其是对大学生。

  一般人衡量一个大学生在学习方面有出息与否,往往看的就是英语。因为英语的考级制度比较丰富且相对严格,比较容易量化比较,二者英语可以立竿见影地与外国人说话、看懂英语资源,可以比较直观地表现出来。

  如果你是个学化工的,没人知道你有几斤几两,用蛋清调个胶水?用小苏打做个汽水?这东西太简单了。如果你是学管理的,OK你的亲戚们已经在企业和市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了,你说什么他们都会笑话你。

  只有英语,是非英语专业大学生丑显摆的利器!

  要知道,其实我们的母语并不输给英语。我们废寝忘食学出来的英语,其实很黄很暴力……

  建议无论是考四级,还是考专八的人,都应该看看这本书。

  《横行的英文》读后感(三):早晨重新读一下,感觉很复杂

  继续阅读,看到说代词的那一章的时候,我突然变得感觉很空旷。在里面举例说克林顿和杜鲁门的错误的时候,情绪变的更难以理解。

  我不知道语言对于我们到底是什么,那么多人拿着语法在那里小题大做,不断的揪出别人的不是,原因是语法,我们的目的不再是让人理解我们的意思,而是要语法正确。

  其实中国人学英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是为了应付考试,我有个朋友,在学校考的总比我好,就为了这个,他考上的学校比我好很多(有时候十分就是一个级别,大家也都知道的)。可到外面碰到外国人的时候,从来都是只有我和外国人在胡侃,他只有静静听着的分。问他为什么,他总是说不知道怎么说。

  闷死。

  其实,作为语法的奴隶,也是中国人很被动的一点。考虑一下老外到我们国家来的时候,我们也不会深究他的话是不是对,只要能明白,沟通就没有问题。

  等再看更多的时候继续说。现在吃早饭。

  《横行的英文》读后感(四):非常好看

  睡前随手拿起翻,谁想一口气读到了凌晨三点半,笑喷好几次。

  这个东东真是超级增强民族自豪感的,越看越觉得中文顺眼的一塌糊涂。

  对英语的吐槽,死命点头中,555,夹杂了我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大学四年的怨恨啊。

  摘两个印象深刻的:

  【女人的三角内裤panties是复数,胸罩brassiere(简约为bra)却是单数】

  【“自慰行为”,其术语也在探讨之列。正式用语为masturbate、masturbation、autoeroticism,委婉用语为satisfy oneself、self arousal、self abuse(贬义),童稚语为diddle,俚语为play with oneself、see madam head、see madam thumb and her four daughters、diddle,脏话为jerk off、jack off、bear off。真是令人打开眼界,蠢蠢“欲”动。

  抄到这里,笔者忽然想起《红楼梦》第十二回《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中,描述贾瑞一段:“他二十岁人,尚未娶亲,迩来想着凤姐,未免有了那指头告了消乏等事。”再急忙翻看杨宪益与戴乃迭的译文:The unmarried twenty-year-old,costantly dreaming of His-feng,could not help indulging in “finger play”。

  问曰:一个“finger play”,岂非男女咸宜,雅俗共“享”,何须多哉?】

  关于英汉对比研究能写的这么有趣,在于作者讲了好多语言的八卦掌故,英语优越论者的矛盾搞笑之处,例举的典型单词,还有名人的吐槽……

  比如马克吐温先生,他对德语的怨恨之情真是有如滔滔江水,损起来张牙舞爪,川菜一样辛辣,看的大心。

  【哈里斯和我苦心研读德文已经几个星期了,虽说进步不小,却是历尽了艰辛和烦恼。因为其间教我们的老师有三位亡故了。没学过德文的人根本无法想象这种语言叫人多么头疼。

  学起来这么乱麻一团,不成章法,这么滑不溜溜,无从捉摸的语言肯定找不到第二个了。他卷着你忽而东,忽而西,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好不容易你以为抓着一条规则,让人在十大词类的惊涛骇浪中有块硬地面落脚喘气了,翻过页一看,写着“学生应仔细注意下列例外情形”,再一看发现这条规则的例外情形比说明它的例子还多……每回我以为那四个让人晕头转向的“格”有一个让我完全学会了,就有个其貌不扬的介词,浑身一股意想不到的吓人力气,硬挤进我的句子踩塌了我立脚的地面。比如我的课本问及某种鸟儿——(老是问与谁都不相干的东西):“这只鸟儿在什么地方?”那么问题的答案,照课本所说,是这只鸟儿因为天下雨正在铁匠铺里等候。不消说什么鸟儿也不会这么做,可是此刻你得听课本的。很好,我开始用德文把答案写出来。自然,我一落笔就错了。因为这是德文的概念。我心想,“Regen(雨)是阳性,也许是阴性,中性也有可能,这会儿去查太麻烦了。所以,按照我真的一查查出来的词性,不是der(定冠词)Regen,就是die(定冠词)Regen,再不就是das(定冠词)Regen,为了科学的利益,我假定它是阳性,按这个假定来进行。很好——那么雨就是der Regen,如果它只是静止不动地被提及,没延及其他事物也没有要讨论的——则是主格。但是如果这雨是漫山遍野地落到地面上,则毫无疑问它的位置就确定了,它是在做一件事——就是说,有就位的动作(这是德文语法中进行时态的几个概念之一),这就是把雨置入了与格,使它成了dem Regen。可是这雨不是静止不动,而是主动地做某件事,它落下来,很可能还妨碍了鸟儿,这表明有动作,由此就把这个词推进了宾格,使dem Regen 变成了den Regen。”演完了这一通语法八卦,算出了词性的归属,我信心十足地脱口而出——是用德文说的——鸟儿呆在铁匠铺里“Wegen(由于)den Regen”。老师和颜悦色地使我空欢喜一场。说凡是句子里用了“Wegen”这个字,不管后面怎样,主语一概用所有格,所以这只鸟儿呆在铁匠铺里“Wegen des Regens”.】

  《横行的英文》读后感(五):说说我的切肤之痛

  作者在书中对汉语和英语进行了大量对比。让读者知道,英文的广泛使用并不是因为它真的如同英语言学家鼓吹的那样非常优秀,是人类最高阶段的语言。汉语也绝非鲁迅、钱玄同之流所说的一文不值。作者没有大费周章的反驳这些观点,也没有效法周、钱之流的“汉字亡国论”搞出个“汉语一统纶”。但是,如同书名《横行的英文》,作者最终让读者明白,英语的广泛使用,当真是“横行霸道”!

  我本人就从事一些英语的(业余的、职业的、专业文献的)翻译工作,学习英语也不是一年两年了。所以读起本书,颇有滋味。作者所述,当真是我的一些切肤之痛。

  单词:

  我是从初中开始学习英文的(那时候小学没开设英文课,初中开始是必修),刚开始学的两年是好好背单词的。但是大概在初三时候就再不被单词了。虽然我现在做一些翻译工作,但是从不讳言我连英语的十二个月和七个周日都不会拼。我的英语写作能力要远低于阅读能力。原因很简单,我认为背单词是在浪费我的时间。英语的构词和汉语大相径庭,可以说现在英语的单词在极速的恶性膨胀。如果你喜欢看《Time》的话,就不难发现每期新刊上都有很多新词汇。而且英语的构词(我不是说前后缀)是没有规律的。大家可以回想一下我前面提到的十二个月的问题,你觉得有规律吗?再比如我们每天晚上看星星,中国的家长会对孩子解释这是XX星,那是XX星。那英语母语的孩子呢?他们每接触一个新的星星就要背一个单词。(有兴趣的话可以查查九大行星)如果述及科技词汇,就……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查英语里的化学元素,你千万不要妄想可以从英语词汇中弄明白那种元素的常态,更不要说什么甲基苯丙醇胺之类的了~

  更重要的是,我在学习了两年英文之后就发现英文很复杂没有汉语美。而且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为什么要用英文写作呢?所以我干脆就不背单词了!因为用背单词的时间可以干很多有趣的事情。而且不会拼写完全不影响我的阅读(大家可以试试看,看看自己是否能拼出英文的“祝贺”,如果不能的话你看到“祝贺”这个单词的时候会不认识吗?)我觉得英文的读写关系真的不很大,而且我们现在有“金山词霸”、有“灵格斯”、有“星际译王”、有“dict.cn”,干吗去背那些劳什子啊?

  英语等级考试我没参加过,因为我学英语是拿来用(读书看报、看电影、听音乐)的。不是拿来考试的!记得前两年曾读到以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或是提名奖得主的感言,说诺贝尔物理学(化学、数学……)奖的得主才应该拿文学奖。因为文学奖的得主根本读不出他们的论文!我在这里就想问个问题,广大的中国高共生朋友,如果不让你去理解的话,你能读出国家科学院院士的所有论文吗?如果不能一气呵成,那么不认识的字有几个?

  语法:

  天啊,真的不想说这个问题了。学习一门语言的最好方法就是生活在其语言环境中。那么,请问大陆的小学语文需要教语法吗?换言之,土生土长的中国孩子在上学之前就没什么语法问题了。那么回过头来,请有兴趣的朋友找到英每两国的高中英文课本一读。如果我告诉你美国的高中生还需要老师纠正语法错误,你相信吗?如果你觉得本书中是一面之词的话,不妨去看一下美英两国的教育论文。

  格、数、性:

  有人说,英语缜密。我不知道这个结论是如何得出的,在我平时的阅读中我发现英语根本无法准确的描述未知事物。我们举两个例子。

  1.一个孩子在树下看到了三头牛,他想告诉他的妈妈。

  如果是中国孩子——“树下有三头牛”

  如果是操英语的孩子,麻烦可就大了。懂英语的朋友不妨想一下,如果这三头牛是一家三口(公牛、母牛、小牛)你用英语怎么说?如果公牛是黄牛、母牛是水牛,你用英语怎么说?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你还能用英语抽象出“树下有三头牛”的话。你真的可以申请个什么奖项了!

  2.“我们遭受了黑客的攻击!”

  在你连是谁,有多少人攻击了你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请问你是用“Hacker”还是“Hackers”?如果大家喜欢看英语新闻的话,就会发现。对于突发事件,英语不可能严谨而简洁的描述。如果喜欢看一些英语历史书籍的话,就会发现英语在描述“未解之谜”的时候要连篇累牍。在十年之后回顾这个黑客攻击事件的时候,英语回说“我们但是遭受了一个或者多个黑客的攻击”。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这是最简单的历史事件……如果再复杂一点……

  我也实在不想再说不规则复数变化是如何伤害我的脑细胞的了。

  3.关于性,请大家找到一个可以描述整体人类的英文单词。如果你找得到一个通用的话,真的。你就可以平息美国三十年来女权运动的怒火了!我认真的……

  读音:

  我没有从学校一板一眼的学英语,所以读音都是看电影和听音乐听来的。真的,英语很奇妙的~~

  本书中举了一个例子:hotel的h到底发不发音。我还要题一个“基础”单词的问题today的o到底发什么音?

  这些问题和中国的方言可是两码事,方言是自称体系的。英语也有方言。但是这些h、o发什么音的问题可不是方言问题了。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如果您还有精力的话,不妨去统计一下英语新词汇的发音。如果能总结出来的话,真的。你有可以拿奖了。不过我要提醒一下,当你拿奖的时候你的研究成果基本也过时了。

  说:

  美国现任总统小布什的演讲和发言一向受人诟病。可是请大家为他也想一想啊。他除了吃饼干障碍之外还是典型的“失读症”(dyslexia)患者。他真的不能很好的阅读。

  具统计这种发病率在英语国家都超过5%,最高达到15%。

  英语语言学家一直以来都认为汉语是低级语言,因为汉字还停留在表意的阶段。可能就是因为我们的“低级”吧?在中国没有发现过这种病例,一个字都不认识的文盲也不会有语言障碍。

  我现在想回过头来问两个问题:

  1.按照优化人种的办法,布什这样的患者是否应该属于英语国家中的劣质人种呢?因为汉语是低级的啊!表音文字是高级的啊!生活在高级语言环境中却不能驾驭高级语言的人就应该是低级的吧?(因为失读症的患者在学习汉语时不会有困难,而且可以使用汉语的方法治疗)。

  2.鲁迅和钱玄同如果从小长在美国,他们还能写作和教书吗?如何确定他们自己不是失读症患者呢?换言之,如果周先学习的不是汉语,他可能掌握其他语言吗?当然,之只能存疑了!他们也不可能意识到这点。

  不过现在的“好事者”可以扪心自问的啊!

  缩写:

  缩写真的简单吗?

  CMO:请问这是市场总监还是媒体总监?

  AV:

  反病毒?平均值?视听(音频视频)?还是成人视频?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

  此外:

  181页,段二:我国《文摘》杂志,应为我国“文摘”杂志

  219页,段一:字体应该用小一号的

  316页,段二:只需一个字,应为只需一个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横行的英文》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