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现在开始讲解瑜伽读后感精选
日期:2020-11-24 00:11:4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现在开始讲解瑜伽》是一本由斯瓦米·帕拉瓦南达 / 克里斯多夫·伊舍伍德著作,四川出版集团,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6.00元,页数:23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在开始讲解瑜伽》精选点评:

  ●读了这本书,其它的关于心灵修行的书可以不读了。

  ●真正的瑜伽经只有几千字,这本书主要是在给西方读者讲解瑜伽经,因此大量出现将瑜伽和基督教相比较的文字,力求获得西方人的理解和认同。从这一点来说,这书未必适合中国人。其实我们能比西方人更深刻地理解瑜伽,为什么没有人来做这件事呢?

  ●瑜伽经,共四章,静下来慢慢读,还带有梵文朗诵的CD。

  ●印度瑜伽的经典。不要期望一次读懂,自己悟吧!

  ●通过哲人打开视野,赞

  ●读过英文本非常好。不知道中译本如何。

  ●“瑜伽就是断除痛苦。”虽然到现在为止我练得并不好,但瑜伽确实并不仅仅是我们平常聊天虽说的瑜伽体式Asana,还有形而上的哲学精神系统真正的Yoga。通过不断的体式练习正确掌控肌肉和纠正错误姿势,进一步了解自己的性格习惯和体质,再从表象更深刻逐步进入瑜伽八支,然后进入冥想状态甚至涅槃,而静心和强身健体,只不过是过程中的副产品罢了。“不执着不是冷漠无情,也不是宿命论。”你可以反对唯心反对有神论,但一旦你开始练习瑜伽,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发现,思维意识的波动对于你对身体的控制起多大作用。头两章印证了我这些年经验,后两章则在此基础上更为抽象。适合过一段时间再读。2014.5.5

  ●不错,比较学术

  ●前面那些形而上的东西是最精彩的部分,很多有益的启发。后半部分涉及到具体操作反倒是弄得玄乎至极,不大可信啊~

  ●其实我没看懂。。。。。。er....这种宗教的书,不是看一遍就能明白的!也不是我这种还没太深的阅历的人能明白的~~指的是它智慧的一部分,而不是修行,修炼那么邪乎的部分

  《现在开始讲解瑜伽》读后感(一):有些晦涩

  恩 瑜伽经 算不上是经文 只是一本哲学书 当然这本书中有讲述练习瑜伽的目的,不过 从现代人来看,说的太过神乎其神了。可以上达天听,总有一种入了 神教 的感觉。

  哲理讲的很好,只是很大一本分其实还是蛮难看懂的,大概可以完全读懂圣经或者金刚经 妙法莲华经 等书的人 看这个就不会吃力吧。

  《现在开始讲解瑜伽》读后感(二):现在开始认识瑜伽

  瑜伽是“将阿特曼(实在)从非阿特曼(现象界)中分离出来的努力”。

  注:阿特曼(atman)即真实的自我,潜藏在生命体中的神性。

  心只是用来感知外在世界的工具,他只能获取客观的认识,是一种借来的才智,阿特曼才是真正的才智,是纯粹意识。

  心在感知世界的过程中会将产生的意识和自身认同产生波动。如果这种波动是令人愉悦的,就感觉“我是快乐的”,如果令人不悦,就感觉“我不快乐”。这种错误的认同是所有不幸的根源--因为即使自我暂时感到快乐,这种快乐也会带来焦虑,是依赖于快乐对象的欲望,这就为将来可能产生的不快乐做好准备。

  (想到”塞翁失马“的故事,同样也是符合道家的”不以物喜“的境界。)

  印度哲学称”梵“显现于万物,整个宇宙就是梵的投影。(宇宙是什么呢?它由什么构成?)宇宙由原质构成(原质是什么?)原质被定义为梵的力量或效力(怎么又绕回去了?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如热不能离开火而存在一样,原质也不能离开梵而存在?那么,梵为什么会导致原质的产生?)貌似现在无法解释,因为人的理智本身就在原质当中,他不能理解自己的本质。(不可知论么?)从绝对观点来看,原质并不存在,它不是实在--但也并非异于实在。(那么我们感知到的也是被曲解,限制的实在喽?)伟大的智者可以在完美瑜伽状态中体验到这种本质(缺乏超意识的体验,只能就此打住,晕。。)

  《现在开始讲解瑜伽》读后感(三):瑜伽意指联合,是一种很古老的知识

  瑜伽(Yoga )这个字的意思是“联合”。古代的印度人相信,人作为个体或部分,是有方法自然地与宇宙整体大我的力量联合起来的。他们称宇宙的整体为“梵”,而“瑜伽”便是达到了“梵我合一”的境界。印度古代的经典,一再提到“瑜伽”,而在其它远古的文化亦有类似的讲法,如中国儒、道两家所说的“天人合一”,便是同样的意思。

  瑜伽是一种很古老的知识,虽然其它文化亦有类似的知识,但一般学习瑜伽的人士,皆归宗于印度的古籍,其中较为人熟知的是「薄伽梵歌」(Bhagava Gita)以及帕怛迦利(Patanjali)所著的「瑜伽经」(Yoga Sutra)。「薄伽梵歌」谈到瑜伽三种不同的进路,以适应不同的人。而帕坦迦利所著的「瑜伽经」,更被视为瑜伽的教本。可是这种远古的知识渐渐失传,经典上的境界变成可望而不可及。后来在印度更出现一些瑜伽术士,希望通过一些近乎方术的方法(Trantric Yoga),去提升人体内的能量。名为瑜伽,实则离题万丈。

  现在较多人熟悉的是一种当做运动来做的瑜伽,这种瑜伽源出于哈达瑜伽(Hatha Yoga),是帕坦迦利所谈的八支瑜伽之一。在「瑜伽经」,持戒、精进、调身、调息、摄心、凝神、入定、三摩地,是瑜伽的八个步骤。这是从最初步的调理身体开始,一步一步令人达到瑜伽(自觉)的境界。可是目前许多瑜伽课程却将调身这个部分独立来教,不断练习各种式子,这样当然不可能真正达到瑜伽的目的。而且那些式子本来只是为身体有毛病的人而设,一个式子治某种病及穴位。如果将所有式子不加分辨地练,就好像把甚么药都一并吃下肚。在霎哈嘉瑜伽,若那人身体有严重问题,也许要练习某一式子一段时间,否则都可从静坐学起。

  每个人体内都有一个内在的能量系统,它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首先是三条经脉:左脉、右脉和中脉。还有七个轮穴(Chakra),由下而上分别是根轮、腹轮、脐轮、心轮、喉轮、额轮和顶轮。这个能量系统最重要的部分是灵量。灵量(昆达里尼Kundalini)梵文本意为“卷曲”,这个能量隐伏在中脉底部盆骨里一块三角形的骨头内,卷曲成三圈半。只有在适当条件下,这个沉睡的潜在能量才会被唤醒,并通过其上的几个轮穴,到达大脑顶部的神经丛,最后穿越顶轮。此时我们便接通了宇宙的能量(合一),同时进入真正的静坐状态。

  《现在开始讲解瑜伽》读后感(四):The Bueaty of Yoga

  Wikipedia:Yoga philosophy is one of the six major orthodox schools of Hinduism.It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Samkhya school of Hinduism. The Yoga school's systematic studies to better oneself physically, mentally and spiritually has influenced all other schools of Indian philosophy. The Yoga Sutras of Patanjali is a key text of the Yoga school of Hinduism. 瑜伽经的理念,对自己和宇宙的认知,人生观和世界观,接近唯心论。生命的关键在于人心,心之所见即是世界之貌,每个人的世界皆不同,向外界的寻找注定孤独,因此看向内心,一个人看似渺小的存在,都是宇宙的核心“梵Brahman”--一切的本质和真正的永恒不朽的自由之物--的一部分,自己的存在本身就是人生的意义。 接受与否,它更重要的价值在于做为一种精神修行的方法。它给人一种信念和希望,人心终将通过修行得到升华,身体修行引导冥想修行,“控制yoke”自己的身体,进而控制自己的内心,自主而自省,终将“心注一处”而达到完美瑜伽状态--各种能力的“联结yoke”,即“梵Brahman我Atman合一”的自由之境,犹如看到深邃湖底的灵魂之光。 不是我选择了这个世界,是这个世界选择了我的存在。作为这样的存在,永远会想去知道世界的真实,所以有科学、哲学、宗教、抑或神话,或许注定不会知道答案。物质的世界可能只有一个,但从来没有唯一的真实。充满不确定的世界中确定性就成了力量,信仰让“我”仍然是“我”,不会在世界的多变和人生的未知中迷失自我,或淹没于意志的洪流之中。人心本无善恶,如宇宙初生之混沌。“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阴阳矛盾之运动变化,从而衍生时空中的万物,不断地运动和变化,生死轮回,没有目的,未知终点。人生的终点也可以不是单纯的“善”或高尚或幸福,而是一份不同深度的经验和洞见:一生中,向外的探索,经历时间,生老病死,跨越空间,旅行,遇人经事;向内的探索,就是如此的精神修行;解除混沌的无明和束缚,到达真知和自由,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真实,即是完整的人生之貌。 日常习练,简言之,就是一项非竞争性、相对静态的拉展运动,慢下来,深呼吸,静下心,从现世的生活琐事和工作竞争中短暂抽离,外界的压力常常让人本末倒置,迷失于眼前得失,瑜伽时,我们重新关注自己,关注身体和内心,治愈伤痛,排出压力和垃圾,净化身心,进而恢复能量和信心,保持最佳的平衡状态,继续自己喜欢的生活状态,向着清晰的愿景继续前行。 对每个人而言,真正的职责只有一个: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坚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所有其他的路都是不完整的,是人的逃避方式,是对大众理想的懦弱回归,是随波逐流,是对内心的恐惧。 --------赫尔曼·黑塞《德米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现在开始讲解瑜伽读后感精选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