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学精选集(共6册)》是一本由《香港文学》编辑部著作,广东省出版集团,花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0.00元,页数:172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香港文学精选集(共6册)》精选点评:
●从这套书开始知道香港除了亦舒和张小娴之外的人,都会写些怎样的文。适合想晒太阳的时候慵懒地随手翻两篇,营造一种“小资”的读书氛围,那样可能会对文章笔触更心领神会?『总之就是读了三年依然没有完全读完,还为自己找到了信心十足的借口!
●格非《戒指花》、苏童《伞》
●这套书很不错----无论是文章质量、纸张质量还是封面内页设计。尤其喜欢里边(忘记是那一本了)邓小铧的《狗的病》,毛尖的《表弟》和陈义芝的《异乡人》(后两者在我的豆瓣上有)。
●只买到《鹫与羔羊》、《垂杨柳》、《尚未发生》三本,虽然是香港文学,却精选了两岸三地,甚至东南亚地区的作家,所以,我看到杨绛先生、张洁、迟子建、苏童、刘心武等,看到余光中、席慕容,不再纳闷,有些欣喜,因为我还看到了北岛的文章——《他乡的天空》
●一共6层, 原来HK好作家还是很多的!
●秋日边境
●完成:尚未发生 秋日邊境
●很好的书,纯文学,很多文章很精彩,意味深长,我读不太懂
●第一本里,最好的是苏童的《伞》,第二本里最好的是白先勇的《丹尼男孩》,第三本里啥都没有,第四本里让人记住的是刘心武的《草葬》,第五本是杂文随笔,王安忆写了《上海的吃及其他》。第六本里有北岛的《他乡的天空》......痴痴的看完六本书,也没找到李碧华.......桑感。
●看了四本,还行
《香港文学精选集(共6册)》读后感(一):文字之美
孔子说言不尽意,意不尽言。但若能用心去表达,总还能最大限度的接近真实的想法。
因不喜内地报刊的文艺腔和网络上仿小资的矫揉造作,很久不看散文了。 在书店买下这本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随手翻看的页面总能找到一些精当的文字,可以回味,如心有所契合,则怡然而自得,无比舒畅。
近来,愈发觉得读书和散步是不错的娱乐方式。不必外求,而乐趣无穷。
《香港文学精选集(共6册)》读后感(二):不断地同化的城市文学
城市生活的迷茫,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里。我读过的其中的一本,怀念童年来祭奠过去的光阴。或在生活的针眼里,使劲地穿过去,想要得到一点呼吸。
香港文学,香港,它是一个城市。这么快,心灵却这么萎靡。它没有上海的那种略带娇柔的呻吟,带点杂,带点迷信和胆怯。
我没有看完,不想看完,身边的城市也产生类似的文学了。
《香港文学精选集(共6册)》读后感(三):刚刚在当当订到
在光合作用看到的,内容不错,封面好看:一本《伞》,是一把透明的雨伞,映着后面背景幽暗地平线上一簇簇洁白、深紫的野菊花。另一本《尚未发生》,线条简洁的房子,空气中飘着大朵的花,柠檬黄、罂粟红,象出现幻觉时所能看到的。
今天在当当上定了后一本,因为是比较近期的集子。在光合作用翻看了其中几篇,还不错,其中有朋友提到过的迈克和毛尖。都是短篇,扫一遍便知道谁的文字我会喜欢,以后可以专门找他/她的书来看。杨绛写了一篇关于女儿的文章,一般般吧!符合我对她文字的印象,无甚出奇。
《香港文学精选集(共6册)》读后感(四):读这套书,就像看一朵花,开在墙上
文章很散,却藏有很深的意味。
秋日边境。意境是闲散的,温柔的,像一朵芒花,开在围墙,飘渺的孤影在秋日的边境在夕阳的映衬下秋意散漫,静静的悠闲的感觉无边。因此,读这本书,就像欣赏一朵花的盛开一样心情愉悦,欢喜无边。
尚未发生。你尚未打开这本书籍,于是你徘徊在书外,楚楚的青花瓷淡淡地缠绕着你,北岛的文字诱惑着你,你只是静静看着,终于翻开了一页,你惊叹于这里的世界。于是你坐下,看着浮世的一角,文字的天堂,看得兴趣盎然。你就明白了,读这本书,就像等待一朵花开一样,窥探花儿的美,却踌躇于花开后的易逝。
伞。你会看见很多你曾经熟悉的作家,他们就像孤独的诗人一样站在水湄,在山巅。他们的神情很平静,没有沧桑的痕迹,可是他们的眼睛沧桑无比,深深的,在天空里划下痕迹。于是,读这本书就像欣赏一朵玫瑰的绽放,缤纷盛开,遍地妖娆,却刺痛了路人。
垂杨柳。在这里,你会看到苏童,邂逅伊凡,遭遇尤金,偶遇迟子建……这里的小说世界不是现实的世界, 就连文字的风格也是纷呈的。不惊不慌的文字,慢条斯理的笔调,姿态优雅的华丽,沉静的动荡……那一刻,你会发现,这朵花居然七色!
鹫或羔羊。读这本书的感觉是奇特的,就像西西所写的鹫或羔羊,或许,你会喜欢简短的文字,喜欢作者讶然而止的文风,喜欢读来需细细品味的感受。只是,也许你会问:这朵花为什么会开在墙上呢?
Danny boy。白先勇的Danny boy 不知道能否触动你的心灵呢?格非的戒指花究竟是妈妈的泪,还是妈妈的心?或许,还是由你来读这本书吧,兴许你读着读着,就能看出很多兴味来,读完了,这朵开在墙上的花,就送了你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