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士兵》是一本由[法] 盖伊·萨杰著作,新华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36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闪电战遇到寒冬和烂泥就不灵了...P196 当这些威胁终于出现在我们眼前时,我感到了一种完全的解脱和放松。至少我知道了那些让我们恐惧的东西是什么了。如果这种危险是不可抗拒的,那至少面对危险的人可以知道一切将很快结束。但是,如果一个危险没完没了地延续着,那就会让人受不了了。在那种时候,嚎啕大哭也不会让人释然的。就如同在别尔戈罗德的连续几天没完没了的炮击一样,一个人在那种情况下最终只会崩溃和疯狂,恐慌和哭泣只是这种崩溃的开始。最后,那个人会不可遏制地呕吐并倒下,整个人的身心都被撕碎并呆滞地等待着死亡。
●可与西线无战事比肩,比之更为沉重,战争场面更为残酷。 主人公隶属德国数一数二的王牌大德意志师,在东线战场血战三年部队几遭全歼的情况下自己却刀枪未中全身而退,堪称幸运小强。
●匆匆翻完,普通一兵的视角。总得来说,德军的军纪应该是二战中还不错的。。。。
●我仿佛成了作者,我甚至怀疑自己是否有勇气继续。太真实,真实的残酷。读多了国内那些毫无血肉的,歌功颂德的回忆录,对战争的感受却依然很遥远,直到这本书的出现
●一个德军士兵从自身层面对斯大林格勒后期始所经历的苏德战争历程的详细记述,尤其第聂伯河畔及乌克兰大平原上的撤退部分令人窒息绝望。本书与顿河集团军群司令曼施坦因元帅的回忆录正好形成宏观与局部的绝佳互补。
●普通士兵的角度讲述了苏德血战中参与其中的场场恶斗和死战。从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一路败退回德国。历经九死一生,炮火腥风之后深悟到和平生活的可贵。宁为和平犬,不为乱世人,更勿论战场中搏杀的棋子。苏俄广袤的大地,可怕的严寒,不畏牺牲的人海战术,宛如地狱的血火战场。让人犹如亲历。
●看完之后一直在考虑,这本书算是完全的记实还是有小说的成份,作者那些言之切切的长官的演讲词与场景是如何记录得如此清晰的。虽然第一人称的描述易有代入感,但是却一直是旁观者,估计是笔力问题。二战历史不熟加之心太硬对书中战争场面没有震撼感。
●此回忆录文笔不输于雷马克的西线无战事。下面有个读者的点评,说看战争文学他和他儿子有代沟,他那代人喜欢战争场面宏大叙事他儿子更喜欢小人物的私人回忆,他说这种代沟反而让他看到未来的希望。
●感觉上应该是一部伪装成回忆录的小说,但够震撼,有点像《西线无战事》,无法相信有人能在七重地狱劫中完好幸存,最后还能享受家门口的青草芳香。猜测是多人的回忆的集成和加工。
《被遗忘的士兵》读后感(一):《被遗忘的士兵》
凤凰网上偶然看到的书评,当当网上买的书。确实好书一本,德军威武,即使在败退过程中依然如是,美迈尔战役,即使面对死亡,依然排队上船。到了战俘营,依然秩序井然。最后,结束时,留下了一些沉重和哀思。
《被遗忘的士兵》读后感(二):戰爭不應該被遺忘
真正的戰爭絕不像中國電影所拍攝的那麼輕鬆,那是屍塊橫飛的地域一樣的場景。有人說,中國電影裡被消滅的日本兵已經超過日本在華喪生的總數了,一點兒也不誇張。怎麼杜絕戰爭,首先是認識戰爭的殘酷。可惜,現在很多人並不懂得這一點。
《被遗忘的士兵》读后感(三):直面战争,直面残酷
看着看着我就想了:能够以第三者的心态用第一人称的笔触书写真实与惨烈的见闻,不夸大自家的所谓正义也不低毁敌国的人民及军队就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读后让人深切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也让人看到在战争面前个体士兵是如何的脆弱与无能为力。
《被遗忘的士兵》读后感(四):真实的再现
这本书我我从上学期开始就反反复复读了八次,我记得第一次看的时候没看到一半就被深深地震撼了,这不像其他的回忆录,作者不是什么高级军官,而正是因为这个条件,他才能写出一个普通军人的经历,真实的战场经历。这也让我的个人思想又一个很大的飞跃
《被遗忘的士兵》读后感(五):作者RP不错
东线打了三年,多次上前线,甚至作为掩护战友撤退的敢死队炸坦克,居然都没受过什么伤,不得不说RP也太好了。
维尔纳和林森的死真的让我很难过,还有那个孤儿,一辈子也没享过什么福,还被扔到前线当炮灰,最后为了掩护战友偷食品被判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