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能来这个单位是因为我能写一些书面材料。卧虎藏龙在单位,各有各的背景,另外离家近就好,所以我主动边缘化自己,从不主动向领导靠拢,也从不加入一些同事的小圈子,就是为了撇清关系。再说这个单位,具体名字就不说了,反正进步也不难.
前段时间公司传出消息,最近人要调整了。几个好同事劝我,这个时候无论如何要主动和领导坐在一起。
我回家想了想。感觉单位高级职员人数多了,错过了好几次。这次我应该和领导谈谈,否则我真的没面子了。
打定主意,趁着周末晚上,买了一盒茶叶,去了领导家。很顺利。领导在家,对我很客气。他说了几句简单的话。领导知道我的意思,答应考虑一下,推荐我升职。
出了领导的门,我晕晕的,但是很兴奋。感觉领导不错,求助也没什么,没把事情办好。我觉得这几年主动向领导靠拢是不对的,浪费了很多年。今后一定要主动向领导示好,积极向上.
然而,在我开心了几天之前,我失望了。领导没有骗我。我在晋升名单上。不同的是,从副职的口中,我知道只有我一个人没有留在单位,而是去了乡镇工作。我不明白为什么。
这次我主动走进领导办公室,鼓足勇气问领导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去乡镇,其他人都在政府里升职了。老领导喝了口茶,慢慢对我说:“你在单位工作踏实,现在乡镇很需要你这样的人才,这是组织上考虑的结果。再说上班也是要蹲着的,对你有好处。以后可以再调整。你为什么真的不想升职?”
我还是不明白努力,虽然主动边缘化自己,却能带来这样的结果?(由同事口述)
从小学习哲学,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切都是一样的,只是内外因素的决定比例不同。职场晋升比较复杂,影响因素很多。所以,与其不开心,不如接受这样的既成事实。这是一种对待事物的态度,豁达,也许这也是你自己的机会。经过多年的经历,我有一个亲身经历:人总是在经历挫折后思考变化和危险,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大概,这和人天生的惰性有关。
凡事皆有因。就像我的同事,主动边缘化自己,本来可以靠写书面材料的技巧避免在晋升上落后于同事。但是,偏偏掺进了这么一个结果。
你想想,和同事相处,和领导沟通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而写作只是一门技能。不用说,一个小科员,就像张和曾国藩一样,是治国的奇才,说话也很有技巧。
最后,领导说的可能不错,乡镇也有很多可提供的。想想为老百姓做点实事,老百姓对你微笑,这是办公室里体会不到的成就感。当然,努力也是真的,很多事情都要抢在前面。
一个人在职场晋升的上限应该是明确的。与其担心那么多,不如站在当下,做些让百姓满意安心的事,哪怕微不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