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上)》是一本由坂口安吾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50元,页数:4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作為純文學很糟糕、作為推理更糟糕。構思和文筆都和同人本子一個水平。
●……好吧反正我是没看出有哪篇是精品的,不过杂七杂八的东西倒是不少。
●读起来挺费劲的一部作品,不喜欢这样的风格,由十个短篇组成。实在不想说那个词,但还是忍不住,关于里面的人性,日本人还真是不一般的变态,太过扭曲的人性。里面引出的人物过多,参考(穿呢绒大衣的男子),对于短篇推理来说,应尽量简洁,而不是过于复杂的人物关系,这种设定的结果往往使人觉得过于烦躁,读起来颇为困难。以至很难吸引大众的眼观。或许是作品年代的关系,里面的遣字用词过于文言。
●好读,流畅
●放 有几篇要是交给三津田就是个大长篇啊
●作为战后发表年代久远的推理小说来说,逻辑上面总觉得有些跳跃,解答也很急切,不过能够用这种篇幅把复杂的人物关系理清还是很了不起的,要是搁现在,随便那篇都会被写成中长篇吧……P.S.我是为了和UN-GO对照才来读原作这种事情我会乱说吗?
●“捕物帐”还有一种表述方式:“时代推理小说”,偏偏这书既没时代感、推理也弱得可以,即便考虑到写作年代,也只能说是对捕物小说和西方侦探小说的劣拙模仿。 另,语言不知是原著还是翻译的问题,叙述方式也令人提不起阅读兴趣,从调查到解谜的转折异常生硬——不客气地说,也就是某些网络YY种马小说的水平。
●真无趣呀。只记住了胜海舟是个放血癖。
●推理过程没什么快感,讲得太快而且都是侦探在自说自话读者参与不进去。因为看了《半七捕物帐》才开始对捕物帐感兴趣进而找来了这本书,但是真的比较失望。的确是“文字游戏”,虽然某些案例还算有意思但是作者敷衍的态度还是蛮明显的,讲解案例通常是草草收尾,让人觉得故事好像没写完。对于人性的描写有些太过浅显,设定好局子再来一个人推理完的形式我是觉得不太喜欢了。
●小而精
安吾就喜欢策划这样的一出多幕剧
令我感慨万千,又不甚了解的是《冷笑鬼》中老头的做法,利用亲人的自相残杀来满足自己的变态心理,这背后又有怎样令人心寒又心痛的故事?
而《神秘豪门》中的人算不如天算,阴差阳错,为解决继承人问题而拒无辜的人背负沉重的阴影,痛苦不堪,实在令人欷嘘不已。
...........................................
理性与人性再次体现前所未有的深度,
《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上)》读后感(二):值得一看!
在图书馆中早就发现了这部小说集,但是一直因为上下两本厚度不小而且名字古怪所以搁置下来。直到前阵子看了以本书为原型改编的动画《因果》,意犹未尽便找出原作开读了。不出所料,完全是面目全非的改编呀。
但是如果从推理小说的角度看本书的话,我认为案件谜题铺陈多是精妙,解题却马虎得很。并非抓错人或者推理不当,应该是给人实证不足之感吧。而且固定卡司里面有三个起到毛利小五郎作用的人,用他们自己永远不对的推理来衬托真正的主角。如今看来过于制式了。
本人觉得加分之处在于故事本身的生活气息。明治时期的没落武士阶级、新兴商贾与平民窟中挣扎度日的市井小民,都被一个个案件串联起来粉墨登场。在欣赏谜题之外更有人物遭际人心筹谋可供唏嘘。
行文极简极实,多为短句排列,阅读起来畅快淋漓,不失为另一长处。
《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上)》读后感(三):会“上网”不行,还要会“破网”
会“上网”不行,还要会“破网”
牧野鹰扬
最近我想看《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这本书,发觉是台湾人译的,还想看一下台湾人对这本书的评论,就在谷歌上搜了一下,显示博客来书籍馆里有,可是进不去,还是要用破网软件才能上这个网站。现在与台湾和谐得什么是的,网络监查方面也该做做样子吧,一个网络书店封它干什么?用得着把对知识的恐惧表现得这么赤裸裸吗?我们顶多就能看一眼书皮就危害国家安全了?究竟是怕危害了国家的安全,还是哪一个政权的安全?几千年了也不说清楚。文化愚民的政策害了中国几千年,害得中国至今落后贫困,可看起来这个政策还是会和谐地执行下去。想到此处,我禁不住悲从中来!
要成为一个现代人的几大条件,其中有一条就是会上网。这一条对中国人来说,或者说对生活在大陆的中国人来说不正确。因为我想在台湾和香港可能不会这样,原因就象明星马屁精成龙讲的:他们都没人管,太“乱”了。生活在大陆的中国人光会上网和没有上网一个样,看到的还是和报纸、电视上同一种性质的信息。所以说,想成为一个现代的中国大陆人,会“上网”不行,还要会“破网”。
据英国《金融时报》2007年3月15日的报道,在全世界两百多个国家和地区中,有二十多个国家实行了互联网审查制度,其中最象样的有伊朗、沙特阿拉伯、突尼斯、缅甸和乌兹别克斯坦之类。不仅没有一个是已经“崛起”的国家,而且连一个有“崛起”迹象的国家也没有。而整天以拥有五千年文化沾沾自喜的中国就厕身其中,与这些半开化的国家为伍。如此的档次、如此的状态,还幻想着“崛起”、“复兴”,能不是一场笑话吗?
中国的文化愚民政策,积累了五千年的丰富经验,称得上是花样齐全、无孔不入,可到底也逃不出两个套路。对知识、信息和言论的封锁就属于“瞒”这个套路。至于整天鼓吹“崛起”“复兴”,属于另一个套路,那就是“骗”。
2009年4月
注:这篇文章在2009年6月11日在“博客日报”这个网站发表后,文章被删,我在这个网站的博客再无法登录,等于被封。
《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上)》读后感(四):市井悲欢离合与人情味侦探
偶然在中国图书网的团购上看到在销售坂口安吾的三册小说《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上下)》以及《不连续杀人事件》。开始以为是类似京极夏彦的妖怪推理小说之类的书籍,会讲到光怪陆离的日本的妖怪文化。因为确实有点搞不清楚“捕物”所指,只是想也许是捕捉一些有意思的妖怪故事传说之类的小说,不知为何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果断的买了回来。看完曲辰先生在导读里面的解释顿感自己智商拙计啊!
“捕物帖”又译作“捕物帐”,是一种独特的侦探小说的形式。“捕物”有逮捕犯人并送交官府的意思。“捕物帖”是记录侦查以及逮捕经过的文书记录。作者以这种文书的形式向读者展示一个个市井的悲欢离合故事。也有人说光怪陆离,或许因为说中牵扯事件多为家族纠葛、猎奇杀人、诅咒之类的故事,能够满足人们寻求刺激的口味。不过我却觉得作者所描绘出的是一幅市井的悲欢离合画卷,当然呢,悲情占绝大多数。
本书从名字就能看出是以明治时期为故事背景,明治维新指的是19世纪中后期日本推陈出新的一个时代。而作者生活在二十世纪初期,那是明治维新已经结束,将故事背景放在一个新旧交替,人心浮动的特殊时期,肯定有自己特殊的想法。曲辰先生在导读里也有解释。其实,我读书的时候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只是在想每个故事。
这本书的叙事方式相当古典,类似《阴阳师》的一样,每个章节一个故事。故事中有为了与情夫的生活而谋杀自己丈夫的家庭悲剧(舞会杀人事件);有为了继承遗产与丈夫合谋杀死哥哥的家庭悲剧(穿呢绒大衣的男子);有胆小怯懦的武士后代被一群浪人裹挟着颠沛流离,误入恶毒的一家成为入赘相公,最终也无法逃离妻子、妻子的情人以及婆婆压榨的命运之轮,却最后在好友的帮助下(杀人)获得最终幸福的故事(时钟馆的秘密);更有利用金钱将家人玩弄于鼓掌,将家人互相残杀视为好戏,最终却葬送了自己姓名的恶毒的吝啬鬼(冷笑鬼)。各色人物粉墨登场,他们都生活于市井当中,是社会的最底层贫民,有着浓浓的生活气息,仿佛将我带回那个动荡却蕴含无限前进力量的时代。一幅幅人间悲喜剧尽现眼前。
《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中主要有四位出场人物,相比较欧美的破案两人组,四个人略显多啊,不过这四个人各不相同,职责分工明确,作者严格按照任务职能去分配任务,绝不会出现超越人物自身职能之外的言行的存在。中心人物是结城新十郎司职侦探,负责识破罪犯的真实身份。花乃屋因果司职寻访、调查收集情报。泉山虎之介开一家剑道馆,类似传递工一般将案件的经过传递给足不出户的另一个角色胜海舟,并将胜海舟的推理告诉大家。当然胜海舟是负责推理错误的,而这时结城新十郎会告诉你,谁才是凶手。真相只有一个!
虽然胜海舟或者别人试图的推理都注定是错误的,但是作为中心人物的结城新十郎并不是一个盛气凌人的侦探,不会自诩自己的才能,也不会嘲笑别人的错误,是一个相当低调的侦探。感觉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在胜海舟推理错误的时候会说,因为没有实地调查,能达到这样的推理已经很难得的话。在某些案件中更是会前往胜海舟家中寻求意见。在“时钟馆的秘密”一案中,在警局以失踪结案的时候,新十郎其实已经推理出答案,可是新十郎却怀着对正二郎的同情说,我非警察,也无意举发凶手,纯粹基于个人理由,非得解开真相不可。在年轻的巡警遭到前辈笑话的时候,结城新十郎也给予了有种的鼓励与肯定。给人相当特别的有人情味的感觉啊!
这本书的叙述方式颇为古典,用词也好,事件也好,并没有现代著名的推理小说能给你感官刺激一样的叙述,只是很平淡的叙事。新十郎在听到所有信息之后自然而然的就可以解开谜团,给人相当机械化的、程式化的感觉。所以,不是所有人都能够适应这种叙事的,习惯了现代阅读的人很可能会觉得枯燥无味,读不下去。不过,读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
《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上)》读后感(五):《明治开化安吾捕物帖》(上)各案简介与吐槽
一、舞会杀人事件★★☆
化装舞会上,化妆为“出浴的维纳斯”的主人之女手持的瓷壶中钻出一条蛇吓得她摔壶晕倒,众人赶去她身边后回头发现他们后面化妆为轿夫的宴会主人倒地身亡,腹部插了一把匕首……
二、密室奇案(剧透)★★★
店主人被插死在反锁的二楼仓库内的密室杀人案。
↑↑↑连线都没用上,仅靠牙签就能控制的内部的门环,技术含量真低的密室……
前篇扮演“维纳斯”的加纳梨江在这里打了一个完全看不出作用的酱油
三、魔教之怪(泄底)
信奉xiejiao的信徒们的连续被害案。所有被害人都惨遭啃断喉咙、开膛剖腹夺去肝脏,且没有反抗痕迹……
↑↑↑该xiejiao有一种仪式是罪人在仪式上会感觉被撕咬剖腹,等仪式结束后他们真的就是这死法。原因是因为仪式聚会上他们受了催眠,后来实施犯罪时他们没有抵抗是因为他们受了催眠……←你妹
本文中提到打入xiejiao内部的卧底有一个朋友叫坪内逍遥。
四、悲惨人间★★★
夜晚一个车夫受人所托去某处拿一件行李送到某处,他起了贪心想据为己有时发现里面是一具尸体……
五、时钟馆的秘密(泄底)★☆
一个废柴抛弃怀孕的妻子加入了一群恶棍,为了脱离那群游手好闲的人,废柴在一个船主的的帮助下成为了一家酒屋的赘婿;没想到那家酒屋也是一个恶窟,废柴的老丈人在外面养情妇,老丈母娘和妻子也水性杨花,废柴整天受尽剥削;有一天废柴老丈人河豚中毒死了,官府判定情妇是凶手,然而废柴却亲眼看见自己的丈母娘的情人曾经宰杀过一条河豚,他和这家人待在一起愈发恐惧;后来在之前那个船主的帮助下误打误撞和船主开了一家货运公司,发达了起来,然后建了一座名为时钟馆的西式馆邸,并独自生活。有一天他发现自己的小妾的母亲就是当年自己抛弃的妻子,他大惊失色;加上自己现在的妻子及其小白脸和老丈母又跑来死乞白赖地混吃混喝,他打算找回以前抛弃的妻子来证明自己已婚,后面的婚姻无效来打发走三人。等找到后她发现自己抛弃的妻子已经重新组建了家庭过着清苦贫寒的日子,现在的小妾是自己抛弃的妻子和现任丈夫的女儿,自己的女儿嫁给了别人同样过着贫穷的生活。自己抛弃的妻子不打算和废柴破镜重圆,一是因为自己已经对他没有了感情,二是如果这样做了,自己的已经当了废柴小妾的二女儿以后不知作何处置。所以废柴依旧得思考怎样打发走那三个混吃等死的人……但后来,他再也不用担心了,因为那三个人莫名其妙失踪了……
泄底:船主是个大好人,废柴是真的很废……
↑↑↑30页的故事,侦探们只登场了3页……
↑↑↑这故事TMD和时钟馆有什么关系!!!
六、神秘豪门★★★☆
在为因患有癫痫病而隔离的身为一族之本家少爷的庆生日当天,分家的堂兄作出了本家少爷会死的预言,随后族长及本家少爷在大火中殒命,分家堂兄也失踪……
↑↑↑自《不连续杀人事件》起,我就很佩服无赖的人际关系描写。
七、冷笑鬼★★★☆
利用财产及财产继承权设计让自己子孙互相残杀的一家之长在夜晚被杀,后来其妻自杀……
↑↑↑本篇终于做了推理,以上的案件都是只有解答,没有推理。
八、狼稻荷★★★☆
受亡母叮嘱每日参拜稻荷神的女儿发现写有自己父亲的名字的牌位出现在祠堂里,告诉了父亲的第二天就发现了脸上戴着天狗模样的猿田彦面具、心脏被箭矢射穿的父亲的尸体;死者的前任经理十五年前也是以这种死法死在了死者故乡……
九、乞丐男爵★★★
一个女相扑手一天晚上被一个女人叫去把一块石头从一个地方搬到另一个地方,这不知所为的行动让女相扑手自己及周围人觉得女相扑手可能撞上狐仙了;一个破落贵族的儿子敲诈着一个已婚贵妇,他恫吓完欠离婚赡养费的前妹婿后失踪,然而他失踪后依然有敲诈信送来……
↑↑↑这案子不作推理,靠走警察程序,也能破,反正只要在敲诈人来取敲诈金的现场蹲点就是了。“捕物帖”本来就是指以江户时代为背景,以当时的以破案为公务的人(古时为捕快,现在为警察)为主角的推理小说,所以把“捕物帐”看作警察程序小说我觉得并无不妥。
十、穿呢绒大衣的男子★★★★
某巡警在堤坝散步时发现遭人遗弃的一条左大腿和一截右脚脚掌,两日后发现左上臂和右手掌,又四日后发现头颅及左脚踝以下部位,又三日后发现躯干。该尸体头颅以遭破坏面目全非,解剖发现胃中残留有竹笋。于是该巡警透过拜访一个老和尚得知当地在这个寒冬吃过竹笋的只有一家十二口人和老和尚自己。上层看过该巡警报告后认为有些餐厅全年都供应竹笋,所以对把死者范围缩小到十二个人的这份报告不予置评。之后一个月内陆续发现左小腿与左耳、右大腿与右臂、右手肘至手掌的部位……
盛夏某日,新十郎路过这里时对该巡警的报告和日记赞不绝口,并鼓励该巡警继续以这种调查方式破案……
↑↑↑就算不能辨别尸体身份,性别总能确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