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的管理挑战》是一本由彼得·德鲁克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的176图书,本书定价:30.00元,页数:2009-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管理自己!
●知识型都是自我管理。
●看了一个月,就记住几句话。。╮(╯▽╰)╭。。。。。。。。
●尤其是自我管理,不愧是大师之作。
●面向未来的管理精髓!强烈推荐。配合领导力和驱动力等书籍服用效果更佳。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后感(一):21世纪的管理挑战
这是一本很很有预见性的书,1999年出版,很多管理模式的确按照彼得德鲁克的思路发展,比我国现在的管理思想和模式要有远见的多。中国的企业管理还只是非常低级的发展,很多的管理思想我们都没有很好的借鉴,思想束缚了太多人。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后感(二):大师的最后一笔
(2)企业并不是必须具有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而是具有适合有关任务的组织形式。
(3)企业并不是必须采取一种管理人的形式,而是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管理不同类型的劳动者,管理方法要因时制宜。
(4)管理不是管理人,是领导人。
(5)技术和最终用户不是一成不变和已知的,它们不是管理政策赖以存在的基本,它们存在着局限性。
(6)管理的范围不是由法律决定的,应该关注整个经济链的效益和绩效。
(8)管理不单是对内部的管理,任何族人的绩效都只在外部反映出来。
(2)消费者的可支出收入在分配上大量的倾向于非营利性的事业单位上。
第六章提出自我管理的重要性。
(2)我应当如何工作?
(3)我属于哪里?
(4)我能做出什么贡献?
(6)为自己的下半生做好规划。
假如你想了解新时期的管理范式与趋势应该看看第一二三四章。假如你想了解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可以看看第五章。假如你想知道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可以看看第六章。本人觉得第六章自我管理使自己受益最大,推荐给大家。
可以说德鲁克真的是一个有个性的管理著作家,管理思想家,管理预言家。他在20世纪就几乎说对了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作为其最后完成的一部著作,其最为帖近现代管理趋势,可以称其为一本管理预言书,全书翻译的还可以,喜欢管理学的朋友不应错过。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后感(三):看到未来
——读《21世纪的管理挑战》之一
彼得·德鲁克是管理学大师,他在1999年世纪之交,也是他90岁高龄之际,给世人贡献了他又一部经典著作《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一位经历了20世纪世界政治和经济风起云涌智慧老人,看到了管理在新世纪里将面临的挑战。
挑战之一:需要重新定义管理。
管理学是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社会科学对所研究领域的事实假设将极大影响学科本身。20世纪发展起来的管理学所基于的一些事实假设在今天需要重新审视。
传统的管理学所认同的两套关于管理事实的假设:
第一套假设构成管理原则的基础:
1、管理是企业管理。
2、企业应该具有,或必须具有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
3、企业应该具有,或必须采取一种管理人的恰当方式。
第二套假设奠定了企业管理实践的基础:
4、技术和最终用户是一成不变和已知的。
5、管理的范围是由法律决定的。
6、管理是对内部的管理。
7、按国家边界划分的经济实体是企业和管理依托的“生态环境”。
但在彼得看来,这些假设应该重新审视,因为它们关乎管理能否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他将管理新的范式思考如下:
1、管理不但是企业管理,而是所有组织(含非营利机构,政府机构,军队等)所特有的和独具特色的工具。
2、没有一种恰当的组织形式,而是有适合有关任务的组织形式,即组织形式依照经营任务而定。
3、管理不是“管理”人,而是领导人,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和利用每个人的优势和知识。彼得认为,在知识工作者日益增多的今天,一种新的合作的关系将部分地取代原有的雇佣关系。
4、技术将不再是管理的基础,也不在有固定的客户群体。我们需要关注的是客户的价值观,可支配收入的分配,以及我们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
5、管理的范围不由法律确定,而应该包含整个流程,关注整个经济链的收益和绩效。
6、管理不是对内部的管理,而是需要协调组织的资源,帮助组织在组织外部取得成效。
7、国家疆域主要作为约束机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决定管理实践的不是政治,而是经营方式。
看到正在发生的变化,看到未来,是彼得能够得出这些思考的首要因素,值得我们学习。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后感(四):未来也许很近
看过很多预言的书,但是没有一本像这本书这么有说服力,时代在变,人的思想也跟着在变,人们从事的工作也在不断的变化着,但同时历史又是不断重复上演的过程,只不过下一次出现就不知道在什么地方了。21世纪是一个充满着机遇与挑战的时代,管理也需要跟着改变。这本书是99年写的,但最近才译过来。站在21世纪第十个年头的末尾,回首前十年,确实很多的东西已经开始了变化。
发达国家人口变少,尤其是青壮年变少,人口出生率降低,发展中国家的人口继续上升,这样就会引起很多人们意想不到的问题,发达国家必定会受到来自周边国家的影响。移民,首先带来的就是不稳定,除非像美国一样就是以移民组成的国度受到影响不大以外,对于其他国家来讲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考虑的问题。
大量产生的知识型员工也会带来很多问题,知识性员工的生命周期的延长有可能会超过一般的企业的寿命,这样就促使了第二职业的产生,并且知识性员工职业周期也会长很多,并不会因为年纪大了而使自己的职业竞争力下降,相反经验的积累会有助于做好工作。而且对于知识型员工来讲,一份工作做了二十年三十年之后就会产生一种职业倦怠,降低自己的效率,因此需要提前或者并行开始第二份职业,不光是为了赚钱,更多的是得到一种成就感和归属感,工作的时候就要为三十年之后考虑。而且知识型员工不会像体力型员工那样受到企业的限制,更多呈现的姿态是一种合作的状态。
近些年来似乎大家都觉得计算机所带来的变化非常大,很多人也都认为第四次科技革命是最伟大的变革,而且计算机技术也成为一种高薪的行业,作者就提出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技术带来的信息的高速流通。像之前的印刷术的发明,那个时代,印刷工的待遇也空前的高,也受到了追捧,但是只是维持了一段时间,随后待遇变得一落千丈,在任何时代都是这样,最重要的不是技术,而是信息。计算机行业会不会遭遇到过去的这种形式,现在感觉真的很难说。现在我也感觉这个行业已经有了一个瓶颈的状态,编程语言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思路,而这个思路并不会因为语言的更新而变化,不过在以后真的就很难说了。但是如何掌握信息,组织加工信息确实已经变得空前的重要,实时的跟新自我,反馈自己同时也要像企业高层主管一样管理自己,这样才能把握住时代的发展,凡是时代的弄潮儿全都是把握住时代的人。
这本书写给未来,也许未来并不遥远,可能就在几年之后。
《21世纪的管理挑战》读后感(五):21世纪,这个人人都提倡创业的年代,如何做,才能在未来拥有一席之地?
21世纪,是个人人都可以创业的年代,你创业了吗?
自从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人人创新”,越来越多的人们喜欢闯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有的人成立公司开展业务、有的人做起微商发展副业、有的人利用优势当起网红……,不论哪一种他们都在创业的路上奋力奔跑着。
但是,近年来也听到很多优秀的人才因为不堪创业失败带来的压力而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有人感慨创业的艰难,有人唏嘘人的不堪一击。
那么,在这竞争激烈的社会,我们到底怎么做才能抓住机遇,让自己脱颖而出,不在未来被淘汰呢?
当你读完《21世纪的管理挑战》这本书时,你就会发现原来很多年前就有人给出了答案。可能你会说,这是一本管理类的书籍啊,说的一定是管理上的知识,这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有什么关系呢?
是的,这是一本管理类的书籍,但是这本书更多的关注的是未来的“热点”问题,而不是过去和现在的事实,这本书通过讨论未来可能会发生的问题,比如新的社会、人口的问题等等,来探讨我们该如何应对那些每天与我们擦肩而过的趋势性的变化。
这本书的作者是彼得·德鲁克,他曾就职于美国的投资银行,并且是各个大企业的投资顾问,比如美国的通用公司、克莱斯勒公司等等。虽然这是一份令人羡慕的工作,并且有着颇丰的报酬。但是他并不认为这是自己一生的事业,他意识到自己最重视的是“人”,并且开始投身于管理学的研究,最终成为“现代管理学之父”。
管理,是每个组织必不可少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要检验管理的成效如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判断它是否给组织带来了绩效。本书中,主要从如何进行自我管理、21世纪管理的目的是到底是什么、怎样迎接那些趋势性的变化来帮我们解决管理上迫在眉睫的问题。
现在社会,一个热门的话题就是“自我管理”了,有很多对自己严于律己的人拥有了开挂的人生。怎样进行自我管理也自然成了经久不衰的话题,是的,自我管理已经成为了21世纪最重大的管理挑战。
对于德鲁克先生本人来说,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管理先生”,从当年他放弃伦敦投资银行的工作,而选择从事对管理的研究,就可以看出他的一生都目标明确,并且为之奋斗。
关于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德鲁克先生在书中为我们提供了进行自我管理的方法,作为一名知识管理者,甚至是一名管理人员,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优势、自己所处的位置、自己能做什么贡献,同时还需要为自己的下半生做好规划。
是的,要进行自我管理,首先就要有一个详细的人生规划,同时,我们必须要了解的自己的擅长的,结合自己所处的位置,将我们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并且,我们要清楚的知道自己的能做出什么贡献,并且以此来要求自己、衡量自己。
自我管理,不仅仅是管理者要学习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一样非常重要。
一个管理者,只有自我管理好了,才可以进行组织的管理,才能带出一个好的组织。那么,在21世纪,管理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到底什么样的管理才可以称之为行之有效的管理呢?
前一段时间的摩拜单车被美团收购曾一度引起热议,有人为摩拜不值,有人为美团喝彩。但是不可否认,美团的收购的确解决了摩拜的资金问题,如何摩拜没有走这一步,谁又能说清摩拜的未来在何方?
所以,这也是我们21世纪的管理目的,就是要让组织取得成效,只要是能让组织获得绩效,让组织健康发展的,就是管理的目的,管理的责任。不管这些是组织的内部的还是外部的,无论是可以控制的还是不能控制的。
在管理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尤其是21世纪,社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充满着各种不确定性。我们会面临社会趋势的变化、会迎接各种变革的挑战、会面临如何选择有效信息的抉择,以及如何提高知识工作者的生产率。
这些,都是我们在21世纪要面临的管理挑战,我们必须有远光、有远见的从现在开始就着手研究这些问题,要将他们提前纳入规划,要在挑战来临之前抓住机遇。
21世纪是一个人人都提倡创业的年代,每个人都可能是一位管理者,每个人都可能面临自我管理和组织管理问题。所以,如果你想抓住机遇,让自己、让组织在未来取得一席之地,甚至获得卓越成效,你就必须了解管理的趋势。
在德鲁克的《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你会找到答案,找到那把打开未来的钥匙。这本书会让你认识到,管理不仅仅要关注好现在的问题,更要关注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才可以在趋势来临的时候从容不迫的面对,为组织取得最大的成效。
就像德鲁克自己说的:“这本书真正关注的是:我们社会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