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是一部由迪特尔·贝尔讷执导,诺亚·萨维德拉 / 马蕾茜·里格纳 / 瓦莱丽·帕赫纳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影评(一):《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
男性艺术家身边的女性总是被历史常规性遗忘,除非她自己拥有比肩的才华或者本身值得炫耀的私生活。还好电影总是能将这些女性突出的展示。
虽然Noah Saavedra饰演的席勒帅出银幕,但Valerie Pachner用其成熟的表演成功塑造了Wally这一伟大的情人、那幅“男人与少女”更名为“死神与少女”名作中的女主人公。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影评(二):席勒:我是艺术家,不是画春画的。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影评(三):深夜看完
自然流畅,传记片常用的双线交叉剪辑。男演员俊美非常。画家的眼里爱情好像总是低于艺术。爱和艺术哪个更接近真相呢?Wally一个人在边陲小镇死去,她找到那幢漂亮房子的时候一定百感交集吧。也心疼葛尔蒂,被这样一个漂亮敏感的哥哥爱、淡忘、控制、伤害,到头来眼睁睁看他死。导演把基调控制成冷的,克制的,客观的。从他的视角望过去,追求艺术这件事本身,就是所有人的卷入和受伤铺就的。偶尔看个正经的文艺片,果然人沉下来了。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影评(四):福利只能属于少数派,死神与少女都是。
有时,我在想画家的一夜跟常人的一夜有何区别?他们眼中的黑夜,死亡,爱情,自然究竟是如何描绘于笔下?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影评(五):人物传记
埃贡·席勒生于奥地利图伦,他的父亲,阿道夫·席勒是任职于奥地利国家铁路局的火车站站长。他的母亲,玛莉·席勒,则是来自波希米亚的捷克克鲁姆洛夫。小时候,席勒曾去由克洛斯特新堡修道院所开设的学校,当时他的美术老师K。L。 史特劳区就已发现他的艺术天份,并支持他朝艺术界继续发展。[1] 席勒15岁时,父亲死于梅毒,他的舅舅奥尔成为他的监护人;奥尔对席勒不愿接受高等教育感到难过,但他也认同席勒对艺术的热情的天赋。[1] 1906年16岁的席勒向维也纳艺术工商学校(Kunstgewerbeschule in
最喜欢看席勒和沃利的感情纠葛片段,尤其是席勒送沃利去火车站穿过树林的那一段,一切都太过美好。感觉影片对他本人感情状态的刻画还是宽容了些,但也很能理解他那种从小形成的敏感炽热而又孤离的心理状态,这也成就了他在绘画上的一生。每个艺术家的诞生都是不同寻常的,一方面既给予了他超脱常人的敏锐,一方面又会剥夺他作为普通人的权利。但拥有能沉浸并为之放弃一切的东西也是天选的宿命吧。每次看欧洲电影总会为背景音乐动容,光影闪烁间,恰好的配乐最能戳中心弦。哈哈,刚好自己的手机壳就是席勒画他的妻子《穿条纹衫的女人》,一直我还以为是沃利呢!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影评(七):死神与少女
“火,在燃烧,透过他的眼睛。
徐徐地,那火蔓延至他的全身,浓烟滚滚。
少女紧紧环抱住他,闭着眼,火焰点燃了她的身体…”
那画像就横挂在大厅里,静止地,不会改变。男人盯着它看,一个人,坐在展厅中心的椅子上。 他在想什么呢?是否已被那记忆之海死死困住? 无法到达彼岸,更无法回到陆地的心情,他是否正在体会呢? 少女长成了女人,在离别之后,来不及见面,早早死去。
“我去到了那栋海边的房子”,女人最后留给他的信上面写。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影评(八):感谢羁绊本身。
《死神和少女》 画家的传记。偏纪录片的表现形式。 28岁的死神和一生遇到的四位少女。。 死神说等我老了wei了可以考虑画画别的。。 一直好奇画家们执着着自己描画的题材。 男主的颜可以撑全场,然而我却只在意图四里捕捉到的那一瞬间的火热。沉浸在画画中的心流不得了。 之前看《透纳先生》略猥琐的鼹鼠先生描述云彩微妙色调认真的表情也是如此让我感动。.。 (并不是只爱qing色片好么) 最后,敬:瓦莉~自由的灵魂。。 然而并不是,她在信里写着:我做了随军护士,盼望着可以在某个时刻和你相遇,我去了明信片里的咖啡馆,可惜那里不接纳女人。 画家知道她病死的一刻,把自己画作标题的的“男人”改成了“死神”。 感慨羁绊本身。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影评(九):用席勒的作品祭奠自己的生活
艺术家的传记电影看过不少,但席勒这部却看的人难过,不仅仅因为28岁就死去,而是席勒人生的三个女性的故事,暧昧而真挚的亲情葛尔蒂,陪伴却不能牵手的伴侣瓦尔莉,结婚却并不理解艺术的埃蒂丝,她们在席勒人生中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每个人的人生都无法让人开怀。
看过这部电影,仿佛更加理解席勒作品中阴郁的暗色,杂乱的线条,和无处不在的女性身体和性。那是那个时代的表现,也是席勒寻找艺术创新和对女性思考的表现,而这一切,衬上席勒短暂的人生,他妻子短暂的人生,她伴侣短暂的人生,无法不让人联想到自己荒废而无所成的生活,在这个最好或最坏的时代,而祭奠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将客厅中那副莫奈的风景画,换成席勒的《死神与少女》。
《埃贡·席勒:死神和少女》影评(十):至 席勒迷
这部电影阐释了艺术家和模特的关系。艺术家离不开一个给他灵感的模特儿,模特儿也离不开一个能给他灵魂的艺术家。
最后看到埃贡退伍开画展的那一刻我尽然看哭了。。。
一个艺术家的最佳伴侣还是那个欣赏他作品的人。
都说艺术家自私。但是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艺术是无价的,凡人只是在他们死后才会懂得他们的价值。
只要有人欣赏你的思想和人生观就可以和你一辈子,人生其他事何不如此。
可谓~路不同不相为伴,道不同不相为谋,情已开相见恨晚。
自己身为艺术工作者看完有感而发触动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