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self 大表姐:
今天这篇文章来自作家蒋瞰,因为工作关系,她从3月底开始,就一直住在普陀山。
几乎每天,蒋瞰都会接到一些私信咨询「上山求子」的事,为此,她还专门出了一篇《普陀山求子攻略》,备受欢迎。
也因为这个机会,她和很多来「求子」的女性们聊了聊「求子」背后的那些「女性生育焦虑」。
关于「女性生育」这件事,大部分人会聚焦在「孕产」和「养育」上。
心理上,丈夫的期待,周围人的催促,社会约定成俗的「女人就该生小孩」的理念,「不生小孩就不是完整女人」的自我怀疑……
无一不在影响着女性的自我意志,让她们成为焦虑指数极高的群体。
生理上,选择「人工授精」、「试管婴儿」等医疗手段干预的,吃的苦就更多了。
今天这篇文章,我们想通过展示这个切面,来让更多人看到女性天然承受着的「生育焦虑」。
作者 | 蒋瞰
在普陀山遇见的那些求子的人
因为一些原因,疫情过后,我就一直待在普陀山,在这里能遇见全中国来拜佛求子的人。
不管是自个儿琢磨,还是被人催促,生孩子这件事,只要是个女人,基本都逃不开。
反倒是没生的,可能是最易被忽略的焦虑群体。
年纪大了还没生,会有人来质疑你的「子宫使用情况」,有名气有成就有钱如秦岚、杨丽萍这样的女性,还会被网友指责「生孩子是女人的义务」。
秦岚倒是非常飒地怼了回去——我的子宫使不使用,关你什么事?
但现实当中有一部分女性,其实是处于「想生但还没生」的煎熬中的。
由于生理、环境、夫妻间作息,比如长期异地或是早晚班颠倒等等诸多不可抗力原因,越来越多现代女性不易受孕。
在经历「心理渴望」和「生理医治」的同时,很多人将希望寄托在了菩萨身上。
浙江舟山普陀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也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在中国民间,观世音是救苦救难的大菩萨,有着很高的人气。
来普陀山求子到底灵不灵的?
这些求子的女性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如果还是生不出,怎么办?
趁着这段旅居普陀山的时光,我和几位来求子的女性以及寺庙里的师父都聊了聊。
「为什么你连个孩子都生不出」
何小姐是6月3日抵达的,为表诚心,早三个月前她已经支付全额,唯一的要求是「寺院一开就帮我把房间订上并通知我来」,3日、4日晚上她得以第一时间顺利入住。
80年生的何小姐今年已近40,这次来普陀山求子是一个人来的。
和多数大城市里的女强人一样,凭着艰苦卓绝的拼搏,在外企顺风顺水,而将个人问题抛之脑后,直到3年前「老来得夫」。
本来以为结婚最多是一剂调味料,不会对生活造成多大影响,没曾想丈夫的一句话将她彻底改变
——你为什么连个孩子都生不出?
听上去很男权的一句话对不对?
何小姐解释,其实丈夫说的时候还是蛮不经意的,对他来说可能和「减减肥会更好看」这样的日常调侃差不多,没有特别的意思,但在何小姐听来确实扎心了。
她怕因为没有孩子而失去丈夫。
「年轻的时候,什么都没有,反而无所畏惧;女人到了中年,拥有了财富和另一半,反而握得紧了,因为深知他们来之不易。」
何小姐这样分析自己的患得患失。
对她来说,在外可以是独挡一面的女性;回到家里,她还是那个以家为中心、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旧式女人。
几乎没有想过是不是喜欢孩子,孩子生了以后谁带这些问题,就开始了备孕之路。
先是每周一次往返上海杭州,只因为朋友介绍上海有一个专治不孕不育的老中医。
看中医是一件多么耗的事啊,虽说直线距离只有一小时高铁车程,但还有两头时间,等候时间,以及酷暑和严寒成本。
但何小姐不觉得多苦,倒将其看作每周一次的短途旅行,尽可能在就医之余,赋予这两天丰富多彩的行程。
「其实最苦的不是奔波,而是你谨遵医嘱,信心满满地吃了三个月中药后,大姨妈还是准时地来了,这种一场空的心情你懂吧?
我真的哭晕在洗手间。」何小姐说。
孩子一直没来,何小姐的事业倒是越做越好。
后来,何小姐在一次高管选拔上成功申请到上海总部的更高职位,举家搬至上海。
其实,几次男女双方检查都显示,何小姐和丈夫的生育能力并无大碍,医生的诊断几乎都是「长期疲劳工作,身体太虚,心理压力太大」。
今年3月,在经历了疫情闭关后,何小姐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放弃百万年薪,全职备孕。
曾经的职场女强人彻底换了画风。
每天都能在她朋友圈看到分享的日常:瑜伽、跑步、做健康营养餐,定期艾灸、拔火罐,以及心灵鸡汤暗示,诸如「保持好心情,是一种能力」。
「的确是一种全脱产的养生生活,但对我这样天天穿制服混迹职场里的人来说,很不适应。
这些运动项目对很多人来说是享受,对我来说都是任务,湿气、寒气、不好的杂念,都是我要去打败的怪兽。」
「关于求子,只要是我能做的,我一定会去做。普陀山之行我想了很久,身边小姐妹都说很灵。
其中有一个我认识的杂志社编辑,说是陪朋友去玩,结果南海观音回来,自己先怀孕了。」
何小姐说的时候,眼神无不神往。
因为丈夫要上班,何小姐也不强求,一人公共交通前往。
辛苦是辛苦的,杭州坐高铁到宁波,转大巴到蜈蚣峙码头,再买票坐船上岛,搭乘酒店班车到达酒店,时间和飞一趟日本差不多。
何小姐在南海观音待了很长时间,仰望33米高的造像,说是感受到了神助;
次日早晨爬291米的佛顶山,在慧济寺观音殿后面的送子观音像前偷偷塞了一百块钱;
普济寺的普门殿,酒店旁边的法雨寺也都一一去到。
在和酒店员工的聊天中,她还询问了诸多关于普陀山生活事宜,佛音袅袅。
灵不灵,她也不知道,但有那么一刻,她说,感觉孩子马上就要来了。
「天生输卵管畸形,菩萨管这事吗?」
丁小姐是7月头上的双休日,举家前来普陀山的,尽管那个时候,山上酒店单晚房价已经飙升到1500一间。
丁小姐和丈夫是高中同学,早恋,顺势结婚,双方父母从XX家长变成了亲家,知根知底。
美中不足,结婚多年一直没有孩子,眼看着身边人都欢喜地当上了新爸爸妈妈,他俩还是一动不动。
在一次体检中,丁小姐被告知天生输卵管畸形。
被问到「为什么执着要生小孩?」
丁小姐的回答是:
「你看我表面挺温和的,其实内心特别不服输,我就是不相信为什么这么多女人里,就我不能生孩子。」
只是没想到生个小孩要遭这么大的罪。
丁小姐开始了求医问诊,最后决定人工授精。挂号问诊吃药打针,家里针管两大盒,个中艰辛不说也明了。
她笑说以后娃不孝顺就给他看这个。
老公和父母也都想家里有个娃,一开始很支持,但看着丁小姐受的这些苦,开始心疼起来,反过来安慰她「没有孩子也没什么」。
反倒是丁小姐意志坚定,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越是难关,越要攻克,甚至越挫越勇,到后来已经觉察不出有多苦。
此次普陀山之行其实是妈妈提议的,老闺蜜团里多多少少有人吹耳旁风的:
「普陀灵的呀。」
「哦哟,那个谁家的媳妇闹,就是去普陀拜拜后,求来了个孙子。」
吹多了就觉得是那么回事,丁小姐妈妈想,远点说是希望宝宝平安降临;近点说,则是希望一周后的手术成功,一代代的传说还是有道理的。
90后的丁小姐本来对烧香拜佛没什么特别感觉,但在这种时刻,她觉得,有一句话特别贴切:宁可信其有。
万一真成了呢。
当然,又是一阵折腾。
丁小姐和丈夫都是城中白领,只有周六日两日空,时间不富裕也不自由。
但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可求子的可能,丁小姐依然对一晚两天的行程做了明确细致的部署和规划。
List上写满了要去拜的菩萨。
周六清晨7点,丁小姐做完全家早餐,叫醒丈夫,再去隔壁小区接上双方父母,一家六口人,驾上为此特地借来的商务车,往普陀山开去。
周六中午是码头高峰期,光是登船就等了一个小时,和数千人窝在候船大厅,口罩捂得严严实实,差点把人憋死。
等坐上酒店班车已经一点,幸好司机贴心,听说行程紧张,就把他们先放在最先经过、也是必去的「南海观音」,行李随车去酒店。
7月初正值普陀山梅雨季,潮湿闷热雨水多,不是一个游览拜佛的好季节,丁小姐一家从南海观音拜到普济寺,又绕到西天景区,专门找到「观音古洞」拜谒。
普济寺
等坐车到法雨寺时,大家的步数显示已经3万步,丁小姐的丈夫一脸生无可恋。也因此,次日佛顶礼佛临时改成索道来回。
次日的行程也不轻松。佛顶山上的慧济寺挤满了人,尤其送子观音像前,又是一顿排队;
下山前往娘娘庙,这是丁小姐在普陀山的一个当地朋友推荐,民间小庙,据说送子很灵验。
因为地图上没有,丁小姐一家全靠朋友电话导航才在半山腰找到;等下山时已经11点,赶紧先去酒店退房。
一般人找不到的娘娘庙
和酒店好说歹说延长半小时退房,一家人洗了澡,退房、寄存行李、吃午饭,再赶往普陀山最东面的梵音洞和善财洞,这两个洞里都有一尊送子观音。
丁小姐不想放弃任何一个可能。
这样,丁小姐的list里终于全部打满了勾,等回到家已经晚上8点,第二天还得上班。
路上,丁小姐算了下花费,包括车、船、油费、过路费等等在内,交通花了近3000,再加上吃饭住宿,一家人一晚两天之行花费将近一万。
当她把这个数字亮相给大家时,父母丈夫都说「不要去算钱了啦,我们只要心想事成什么都是值得的」。
连续三年来普陀山,第四年怀了
高小姐今年36,这是第四年来普陀山了,前三年求子,今年还愿。
她一般不走大路线,而是固定住中山,抵达那天先去旁边法雨寺烧香,剩余时间都在山后的庵堂,找相熟的师父喝茶聊天。
师父不会魔法,也不是算命先生,他们的聊天多是家常,以及念诵《妙法莲华经普门品》和《心经》,时间宽裕的时候,就在客堂抄经。
高小姐对于生子的心理状态是我们一直忽略的,她们介于「主观想生孩子」和「周围压力」之间。
本人对于生育没有强烈的愿望,生活自由惯了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越是高知人群越是对未来充满恐惧——
怀孕对身材的影响、如何接受又笨又胖的自己、奶粉危机怎么应对、学区怎么选……
孩子还没生,这些问题就已经超出她的想象了;
但另一方面,高小姐又不是坚定的丁克,她认可周围人的建议:
你总要有个孩子养老吧?大不济还有个人陪你喝酒啊!当你看到孩子笑的时候你的心会化的!你是作家,你的生活需要更多的素材!孩子是你另一种灵感来源。
半推半就之下,高小姐也加入了求子队伍。
「说求子,其实就是上普陀山边找写作灵感,顺便求个子,求娃能顺利平安到来。
但我和老公说好,绝对不去做人工授精之类的事情,太刻意了。」
在高小姐看来,孩子是有灵性的,她知道你准备好了,就会来,她会选一个正气、积极的家庭。
「前几年,我很迷茫、混乱,孩子就不来打扰我;到后来,我调整好心态了,她就来了」。
高小姐觉得,这应该不算唯心主义。
「回过头来看,生孩子这件事很有点意思,你越是想着它,纠结于为什么‘我还没孩子’,就越是生不出;
当你心情放轻松了,接受另一条没有孩子的人生路了,一切又都顺起来了。」
高小姐觉得,这就是她每年去普陀山的原因,在那百年古树、千年道场的气场下,人变得安静从容。
「当然,要做到不去想,不是件容易的事,不然也就不用修行了。」
正和高小姐对面对喝茶的师父会微笑告诉你,「心的本质是无自性的,是空的,所以,也是可以改变的,要有目标,心要明亮,借助自然的力量,观海,听潮,修自己的内心。」
普陀山上有德行的师父常年修行、深居简出,语速缓慢,富有禅机。
他们说的,不是灵丹妙药,大多时候,高小姐需要用小本本记下来,常常翻开看看。
「写作寻找灵感是一个很好的幌子,要不然我早就被周围的人喷死,你每年都去普陀山,怎么还没不见怀啊,普陀山到底灵不灵啊?
等到第四年我怀孕了,他们又一转话锋,我就说,普陀山还是灵的吧。你能说什么?只能笑笑咯。」
所以,来普陀山求子到底灵不灵?
普陀山求子灵验几乎成了好几代人的共识,至于为什么灵,民间老百姓的解释多是「菩萨加持」「心诚则灵」。
高小姐的案例则代表了普陀山出家师父的部分观点。
当然,也有不少师父认为,香火这么旺也有可悲之处,很多人把心愿和行动割裂了开来,一边辛苦求子,一边丈夫可能还没戒酒。
人来求子了,对待寺院里不小心撞到的小孩又是极凶无比,都不是积德之事。
每年有多少人来普陀山求子不易统计,但位于后寺法雨寺旁边的普陀山开元观堂酒店文化体验官提到:
如今,求子已经不是一件难以启齿的事了,很多人在前台办理入住的时候会直接问「哪里求子灵」。
酒店也为此制作了专门的地图或是微信推送,专门给这些「目的性特别明确」的人群。
有点出乎意料的是,求子大军并非全部我们想象中举家前来,像第一个案例中,何小姐那样一个人来的也很多。
何小姐对此的解释就是「想好了要生,女人一个人坚持到底也没什么。」「而且,我不想一大群人来,不然我再生不出的话就觉得很对不起他们」。
我们不能就此便给她们带上高帽子说她们是新时代女性,但她们可能多少代表了「我的子宫我自己说了算」的态度。
当然,一大家子来普陀山的依然占了多数。
这些人有一个共同出发点,就像丁小姐妈妈说的,她觉得观音菩萨是看得见凡人所作所为的,所以得凝聚全家之力,助女儿成功。
听上去有种「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意思。
当然,「全家出动」并非都是快乐的结局。
丁小姐的闺蜜就是受不了一家人为她操持,在山上直接崩溃,最后跑到千步沙滩上大哭,给丁小姐打电话。
这种情绪,有点像是学生时代的压抑——一大家子给你吃好的穿好的,晚上家长也不敢看电视怕影响到你,就指着你高考出状元。
「以前我就觉得,我要是考不好便是对不起他们。没想到时隔二十年,这种情绪又来了,我觉得生不出孩子,也很对不起他们。」
丁小姐转述当时闺蜜的原话。
「所以,我会有意识地将这次求子看成是一场旅行,我做早餐、借车、设计行程,淡化‘求子’这个目的,大家开开心心来看海爬山」。
丁小姐有点无奈,「说到底,这也是个互相成全的事」。
生孩子这件事,如果还只是停留在前期「要不要生」的徘徊中,你可以有漫长的待机时间,可以一直想下去,不被年龄阻碍;
一旦决定要生,女性则要为自己的决定做出行动。
这种行动力,包括勇于直面(暂时)不能生孩子这件事,而且可能是孤独的、不被理解的。
- END -
作者 | 蒋瞰
责编 | 土土
今 日 话 题
在准备生孩子的过程中,
你有遇到过什么特殊的经历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们,
非常期待你的观点和故事!
今 日 推 荐
崔璀的视频微信号开张了!
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什么
一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向,
甚至觉得自己活的浑浑噩噩没有任何意义。
找不到生活的方向与目标
那这个视频号就是为你而来!
长按下图即可跳转视频号界面。
归根结底,生不生孩子
还是要女人自己说了算
同意点「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