嗡嗡的声音不绝于耳,这是小菜园餐厅的油烟机轰鸣,隔壁大修厂的声音也是嗡嗡……终于很久我们已经习惯渐渐不再感觉吵闹。汽车偶然的鸣笛确实证明我还在一座城市里。
楼下的邻居在阳光下 聊天,似乎因为这太阳而晒出家里的衣衫,多彩的棉被。对于主妇来说最有成就感的莫不是搬着那些属于自己的管理的色彩走进阳光,在黄昏又把包含阳光的芬芳的织物带回家,一家人含着温暖入眠……
一杯茶静静地释放,经历了几番沉浮而终于沉入水底。依稀可以看见早春时光的那些青色的芽儿如今在冬日里再次展开属于自己的颜色,生命里的路都是单程,那些没有做茶的叶片今天身在何处?或许只是在山里凋零零落成泥。
窗外的一盆蒜绿意葱笼,叶尖也有泛黄的颜色。成长的节奏总是有内在的节律,只要有适宜的温度,光照,应该生长的一定会成长为自己的样子。一瓣蒜成为一株苗,似乎就在几天时间。而家里还有的那些没有泥土的蒜头,只是冒出一些绿色。
几盆吊兰还是蓬勃,感谢这样的暖冬。那些绿色真的叫人欢喜,似乎春就在屋外。而移植的绿萝已经不行了,估计是不适合的泥土之缘故。
偶然翻一下书,读几句,会留在心里的话。声调声律是汉语中自然形成的。而时间之便会使得原来顺口的诗句在今天找不到韵,变才是一直的不变。
对于有些句子很有意思:潭瀑不曾枯,圆河长日落。西无远山遮,河长日圆落。
而思维的方式往往给予我们不同的喜悦,阅读之中那种思维冲击之感也是超越的:柳絮飞来片片红。看起来好像笑话,之后如来一句:夕阳返照桃花坞。所以这也是一种智慧的凝聚。这么一转立刻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所以好的写作总是需要一种冲击,思考。
人生很多时候谈梦想,其实来不及实现时可能是一场病患,击碎所有。我们拥有的健康不会在意。尤记昨日朋友那眼神,面对重疾来袭我们来不及抱怨,来不及悲哀,就得正色面对。因为一笔很大的钱,会一定程度摧毁我们的原来生活。人生的很多悲伤没有文艺,而放在电影里看看可能还有些唯美的只是站在观众的角度去看。据说很多韩国电影都是无非这类套路:重病,车祸……在真实的人生里更多是无奈地面对。我们会给他另外一个名字:坚强。在这样的生活里不坚强又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