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2919个字
阅读时间4分钟
近期,央视爸爸出了一部不那么“正经”的历史纪录片——《历史那些事》,社长看了10分钟,立马就被圈粉了。
魏文帝曹丕,因为坚持“朋克养生”导致生活作息非常不规律,面临秃顶的困扰;
大文豪苏东坡,北宋吃货代表:没有一个烦恼是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爱新觉罗·弘历,看到字画就手痒痒,又写又画还加红,被称为爱发弹幕的乾隆同学。
拍过严肃历史片《神秘西夏》和《圆明园》等的大导演金铁木,首次把玩梗、搞笑等元素融入新片中,刷新了粉丝对他作品的一贯印象。
在下苏东坡,一个吃货
有谁不知苏东坡是文学大豪。
苏东坡一生做官不顺,被贬三次。
第一次被贬湖北黄州,苏东坡心中的苦闷和不甘,日日夜夜席卷而来。
然而,他不是一个轻易被命运打倒的人,懂得慢慢调整心态,游览赤壁,写下一词两赋。
著名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就是苏东坡在这个最失意的时期写的。
既来之则安之。苏东坡除了创作和当官外,发展了一个新的爱好——吃。
他到长江中摸鱼,西山中做饼,城郊挖野菜,市场买猪肉,被赶出朝堂,就去厨房。
用东坡的话来说,是“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
东坡研究出了一套做猪肉的方法——清水焖猪肉,即最早的“东坡肉”。
自从东坡用猪肉做美食后,吃猪肉渐渐流行起来,现在则成为了餐桌上的主菜。
第二次,苏东坡被贬到广东惠州。
惠州气候湿热,苏东坡身患疾病,恰巧这时,一直陪伴在他身边的爱妻朝云去世,愈加悲痛。
何以解痛,唯有吃。
生起木炭,架上铁网,码上淋过黄酒的羊蝎子,待表面的肉煎的微黄,夹起,加上一碗白糖,这便是东坡家今天的饭。
第三次,在63岁高龄被贬海南儋州,苏东坡以为这辈子都没法回京,要死在海南了。
在跟儿子修书时,特别提到生蚝,并叮嘱儿子不要让朝中贵人知道,以防他们来海南跟他抢。
不管处境如何,去到哪里,苏东坡都用当地的美食装点人生,用能够企及的食材,温暖了生命中的苦难,并为我们留下了几道不寻常的美味。
我在故宫偷文物
是谁这么大胆,敢在故宫偷文物?
辛亥革命爆发次年,帝制代言人爱新觉罗·溥仪还是一个孩子。
根据条例,年幼的他得以“暂居宫禁”,在紫禁城过起了小朝廷的生活。
随着年岁的增长,作为零零后的溥仪,对缺少自由的宫禁生活开始不满,传统的教育让他觉得死气沉沉,进入青春期的溥仪,不想再当“死宅”,他要去宫外看看花花世界。
1919年,从英国来给他当师傅的庄士敦,给他的愿望照进一束光。
庄士敦极其关心溥仪的生活。在他的影响下,溥仪剪掉了长辫子,开始打网球,骑自行车,戴眼镜。
渐渐的,他在心里许下一个去英国留学的愿望。
庄士敦不仅承担教导溥仪的重任,还是一个侦探。
他在古玩市场上,看到很多来自宫里的收藏文物。
溥仪和庄士敦都非常紧张,认为是内贼所为,犯人可能就在宫里。
庄士敦跟溥仪提议,对始建于乾隆五年,收藏文物数量巨大,长期未清点的建福宫,进行入册登记。
还没来得及……
1923年6月26日晚,一场神秘的大火笼罩了夜幕下的建福宫,直到次日七时,大火才被扑灭。此时的建福宫已是断壁残桓。
悬疑感笼罩着整个紫禁城,是意外使然还是一场阴谋呢?
建福宫的大火和之前发生的盗窃案有关吗?
事后,溥仪非常生气,决定驱逐太监,一个不留。
二十天后,在一片哀嚎声中,溥仪裁剪了上千名太监,至此,存在了几千年的宦官制度,画上了句号。
庄士敦有天给溥仪上课时,发现昨天还在的明代善本《传习录》莫名其妙消失了。
同时,他还看到宫里的文物源源不断流向古玩市场。
太监走了,文物却没有停止流失。庄士敦把怀疑目标转向了卫戍部队。
在观察卫戍部队时,庄士敦排除了他们偷东西的可能,倒是溥仪的弟弟溥杰成了新的怀疑目标。
有天课后,庄士敦跟踪溥杰,来到了溥仪的书房,撞见两兄弟正在挑选最有价值最名贵的文物,准备打包。
两兄弟被吓一跳,接着溥仪很快恢复镇定,跟庄士敦说起他的英国留学愿望,他要看外面的世界,他要打破牢笼一般的宫墙,他要为自己筹措学费,因此他要这些文物变成“日后的万能许愿机”。
1924年,冯玉祥发动政变,命令溥仪两个小时后离开紫禁城。
至此,溥仪牢笼般的生活结束了。
1925年,故宫博物院成立,此时的宫里已没有留下多少值钱的文物,大部分都被溥仪霍霍光了。
这些珍贵的文物,小部分被溥仪变卖维持奢侈的生活,大部分随他流入伪满皇宫。
1932年,溥仪北上长春,10年的时间,彻底将他改变,他不想留学,只想再续皇帝之梦,他跟日本关东军的爱恨往事,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恶搞历史,是创新还是糟蹋
苏东坡不仅是词人还是吃货;溥仪是帝制代言人和零零后的代表……
《历史那些事》用玩梗、恶搞的实验性手法,融合当下网络新文化,将历史变得生动有趣易下饭。
然而,成也恶搞败也恶搞!
片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历史小剧场”,在这个环节,你总是能被导演的脑洞所震惊。
苏东坡穿越到寻常街市,寻找美食,跟老板切磋东坡肉的做法,赞叹加了料酒和酱油的东坡肉更美味,被调侃为吃霸王餐。
隋文帝杨坚对独孤皇后处死喜欢的宫女不满,一气之下偷跑出宫,上街乞讨,被仁寿宫记者发现接受采访,被称为全剧最搞笑一段。
何晏和长公主穿越到爱情守卫战现场,调节婚姻矛盾,把情感专家徐磊气得扔下话筒离场,观众以为走错片场。
除了有穿越,还有史诗级说唱、邵氏武侠片、MV、古风宅舞、热门综艺、热门广告和日和短剧等,各种脑洞大开的搞笑和玩梗形式。
网友们对这种实验性手法,却褒贬不一。
反对声音普遍表示这种恶搞,侮辱、糟蹋了历史,让人们对历史失去了敬畏之心。而且过于追求用新形式来博取眼球,而轻视了纪录片内容本身的价值深度。
针对反对者的评价,支持者却大力赞扬这种创新。
他们认为《历史那些事》本就是一种实验性的尝试。内容虽浅显,但有趣下饭,能够吸引那些本就不怎么关注历史的人们的注意,让他们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社长看来,在这个日渐变化的大时代中,历史要想被人记住,也要适当地与时俱进。
就如易中天在一次采访中说的,更多的人愿意看三国演义,而不是选择三国志。
一句话,因为三国演义好看啊!
历史是枯燥的,如果能用一种乐的方式讲出来,很多人都会喜欢历史。
而《历史那些事》就像是法式料理的前菜,让你胃口大开,激发你的食欲,让你对这顿名为“历史”的饕餮盛宴垂涎欲滴。
福利时间
社长给大家申请了福利哟~
今天起,24小时内留言区点赞最多的朋友
就送100积分
kindle杂志公社积分可以兑换70多本正版杂志
用kindle看杂志特别香~
— THE END —
长按识别上方,关注【RSS精选】
好文推荐:
武汉一键重启后,武汉人们的真实生活……
从《天生一对》到《假偶天成》,泰国人太敢拍了
美国不止有美剧!这部全程高能的综艺,让你发现世上真有神仙……
他13岁喜当爹,背后真相却让人愤怒!
男爱张贵妃、女爱曹皇后:会不会撒娇,本就是道无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