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家长在后台问小编,到底应该如何陪伴孩子练琴?如何知道陪练有没有效果?
“每天陪伴孩子练习3小时,也看不到孩子有什么长进呀?” 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个困扰,我们都觉得陪练对孩子是好事,但是究竟好在哪?似乎又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1
监督型
你怎么又停下来了,快点练?
怎么又饿了?又要喝水?又要上厕所?
不要想着偷懒,我什么事都不做,就陪着你练琴。
这样做的家长要小心啦,步步逼紧可能会起反作用哦,您的宝贝可能就不想练琴了?对于自控力差的孩子还是需要循循善诱,让孩子自己养成练琴的自觉性哦~不然一旦你离开,孩子就不会再练琴了!
2
暴躁型
看我干吗,我脸上有谱子吗?
不想练,就别练了,把古筝卖了,课也不用上了,上了干吗,弹什么都?
稍安勿躁,您消消气,孩子有时候悟性没那么高,有点耐心,陪着孩子一点点学习,您耐心的付出,正确的引导下,孩子的技艺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3
适当的鼓励可以给孩子自信心,但是盲目的鼓励就会让孩子步入练琴的一个歧途,所以家长们要注意,一定要适当合理的夸赞哦~
4
一起学习型
这里不会了是吗?妈妈来查查看,老问问老师。
这边妈妈记得不是这样子练的,那天课上老师是这么说的......
这里妈妈也搞不懂哎,要不咱先放着,上课问问老师。
来看看这位老师怎么弹得,我们看看视频~
其实以一种谦虚的态度和孩子一起进入学习状态,孩子身心放松的话更容易学习,也会跟您一起思考问题,纠正问题,这样的方式想必每次练琴,孩子都会更上一层楼。但是切记,不要不懂装懂,毕竟这还是比较专业的东西。
在了解了这些不同类型的陪练之后,我们可以审视一下自家的陪练状态,及时调整策略,提升家庭陪练的质量。
您对家长陪练这一块有什么建议呢?给各位家长指条明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