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观察嗔恨心的来源和种类
日期:2020-06-11 15:26:15 作者:真如妙心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观察嗔恨心的来源和种类

  观察嗔恨来源种类

  《瑜珈师地论》将嗔心总结为五相:“嗔恚圆满,须具五相。何等名为嗔恚五相?一有憎恶心,谓于能损害相,随法分别故。二有不堪耐心,谓于不饶益,不堪忍故。三有怨恨心,谓于不饶益,数不如理,随忆念故。四有谋略心,谓于有情,做如是言:何捶挞,何当杀害,乃至广说故。五有覆藏心,谓如前说。”简单归纳“嗔恚五相”即是:憎恨厌恶心;不能忍辱心;怨恨心;百般算计人心、隐藏己罪心及各自的危害

  嗔恨心生起的原因是什么?《入行论》所说“强行我不欲,或挠吾所欲”,即是嗔恨心生起之因,他人强行做自己欢喜之事,或者自己的所愿被他人百般阻挠,这样相互间就会产生矛盾,引发小到个人间冲突、大到种族国家之间的争端甚至战争。人都具有强烈我执,唯“我”最重要,当伤害到我的财物、我的身体时.妨碍我的意见看法时,嗔心就会蹦出来,这个“我”是不能遭受任何伤害的。

  再来另外一种分类:嗔的起因有三:一是顺理嗔:因无辜受害,或他人无理取闹,故意中伤破坏自己的声誉地位,甚至损害自己的依报或正报,所以大发脾气,此属人之常情,发脾气发得有理,故名顺理嗔。

  二是非理嗔:这是无缘无故而发嗔心,或恶人先告状之类;明知自己理亏,对人不起,但大发虎威,先发制人,无故动肝火,反脸无情;或无端发脾气,这些都是拂乎人情,非理而嗔。

  三是争论嗔:或起于辩论,或起于闲谈。在辩论会中,每见到双方争持不下,而激烈驳辩,结果,弄得面红耳赤,各怀愤恨。或有人在茶余饭后,虽情投意合,相对聊天,但偶一谈及关于双方见解不能一致,或思想不能统一的某一问题,或某一主义时,由于彼此意志分歧,不难会发出相反的言论;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唇枪舌剑,互相厮杀,甚至嗔火万丈,大打出手,这些导源于争论的嗔心,都名为争论嗔。

  无论是顺理嗔,非理嗔,抑或争论嗔,都会自害损他。人与人之间的纠纷与磨擦,国与国家之间的开火,甚至老修行人功亏一篑,招致三涂之苦,俱导源于嗔心。

  再仔细观察自己的嗔心主要来源于何处:

  总体来说,嗔心都来源于无明我执.贪心,以及长期的不如理作意(比如世间名利观念以及自己某方面比较好有优势而产生的慢心)

  这个需要自己观察内心了,因贪而发的嗔心多?因嫉妒而发的嗔心多?或因意见争执(意业而致口业)而发的嗔心多?或因慢心而发的嗔心?再选取相应的方法对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观察嗔恨心的来源和种类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