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生
4月20日,一部以乔丹为主角的纪录片《最后一舞》播出,国内由咪咕视频全球同步首播,每周播放两集,共十集。
首周两集播出后,即获得豆瓣9.7分评价,在美国首集更是创下了630万收视人数的纪录。
现在很多00后只知道乔丹品牌的鞋子很贵,但真正的乔丹是一个不能被遗忘的超级球员。
他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简单说,他的退役和复出能影响华尔街股市,美国总统都请求他复出,他在赛场上能把口出狂言的对手打到心服口服。
甚至有人说,你不会打篮球没事,你只要和乔丹做队友,你就能拿NBA总冠军。
在社交平台上,诸多NBA球星热议此片,许多从未公开的珍贵影像资料得以重见天日。
除了乔丹赛场生涯的各种高光时刻,导演特地采访了多位故事相关人员,皮蓬、禅师……一个个都是让球迷兴奋的名字。
这部纪录片前后筹备耗时两年半,导演并没有老掉牙地把乔丹一顿吹捧,而是用故事和人物的串联,展现了人们眼中的空中飞人背后现实化的一面。
即便是一个从未看过球赛的人,也能在这部纪录片中明白,为什么20年来,NBA第一传奇球星只能是迈克尔·乔丹。
顺流逆流
故事从1997-1998赛季说起。
芝加哥公牛队在此之前已经7年内获得了5次NBA总冠军,但当他们准备迎接第二次三连冠时,公牛队的前景却并不明朗。
常规赛上,60胜球队有4支,爵士更是在常规赛时横扫了公牛,最终导致公牛队失去了主场优势。
罗德曼,大前锋,绰号“大虫”
到了1997年,这支球队已经开始“老龄化”。那年,乔丹34岁,皮蓬32岁,罗德曼36岁。
公牛队内的矛盾愈演愈烈,禅师和公牛队总经理杰里·克劳斯间的关系越发紧张。
导演说,有一个人团队想采访却没采访到,就是杰里·克劳斯,开拍前4个月他就去世了。
球迷们无法想象如果采访到他会是什么情景,因为他历来都是球迷的“眼中钉”,印象中是个“唯利是图的商人”。
乔丹的想法在片中得以表达:我绝不允许不和我们打球的人决定我们在场上做什么,所以我的想法就是我们专注在球场上而不是什么商业角度。
杰里·克劳斯的确里外不讨好。
曾有人说不要和克劳斯有接触,但他有离间人的手法,最后成了公牛队的总经理。
影片中,媒体记者形容克劳斯是“小男人”,他很妒忌球队里其他人比他更出名。
他甚至说乔丹就像在任何事业中和岗位上擅长自己的工作一样的普通人,他所做一切只是想证明,集体大于个人。
影片中一段珍贵资料里,乔丹公开找茬克罗斯。
当然,导演也并没有刻意给克劳斯泼脏水,对他的一部分洗白也是纪录片的看点。
旁人评价克劳斯,除去他独断专行的一面,生活中他是个可爱的人,比如当他和孩子们相处时,他很和蔼。
只是他觉得,这个球队除了乔丹,其他人都是可以被移动的,当然他的这种想法很荒谬。
影片一开始并没有按照常规纪录片的时间线,把乔丹从娘胎出生说起,而是引入公牛队和克罗斯的矛盾,紧张气氛很浓烈,但也在诸多珍贵影像资料中,解开了球迷心中一直的疑惑。
看完之后,许多球迷也许会对这个唯利是图的商人有新的看法。
凡人乔丹
影片有个很煽情的片段,让乔丹的母亲重读当年儿子寄给她的信。
信里,乔丹说自己过得很好,但身上只有20美元了,希望母亲能打点钱,顺便再寄点邮票过去。
那时候的乔丹还是个大学生。
在他加入芝加哥公牛队之前,一直流传着那些球员有不良爱好,如吸食可卡因。
采访镜头下,乔丹闻之大笑。
他记得,季前赛有个活动在皮奥里亚,一个酒店里,他去找队友们。
当他敲门时,然后他听到里面有人说“嘘,外面有人”,当大门打开后,他很震惊。
可卡因、女人……当乔丹看到这些,他的第一句话是:我就不掺和了。
转身之后,他意识到一件事:在球队里或多或少只能仰仗自己了。
当时他一个人住,别人赛后都是酒吧逛街,他则在家自己洗衣服,过和普通大学生一样的生活。除了打球,就是休息。
不吸烟不喝酒,在NBA的世界里,也只有乔丹和其他寥寥几人。
他抵触一切和对篮球事业有害的东西。
看到这里,不禁感慨,如果惠特妮·休斯顿能有乔丹的领悟力多好……
乔丹在美国乃至全世界全球迷心中的形象一直是“帮主”地位。
2001年,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后,全美都沉浸在悲伤的情绪中。乔丹把自己的年薪全部捐给了遇难者家属,复出拯救NBA。
如今美国疫情肆虐,乔丹也决定把这部纪录片的全部“片酬”捐献给慈善机构。
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纪录片第二集很巧妙地从乔丹队友皮蓬切入。
在不熟悉NBA的人群里,皮蓬的知名度远不如乔丹;但在乔丹的心目中,也许找不出第二个能替代皮蓬位置的人。
1993年,乔丹父亲被谋杀,为了完成他父亲的遗愿,乔丹选择退役,开始棒球生涯。
乔丹不在的日子里,皮蓬坚守在公牛队。
1993-1994赛季,皮蓬获得了职业生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全明星赛MVP。
但是,皮蓬显然是力不从心的。公牛在东部半决赛中被尼克斯淘汰,禅师决定在第三场比赛换人,皮蓬坐在替补席上的照片被美国媒体疯传。
乔丹复出后,1995-1996赛季,公牛队换来了“大虫”罗德曼。
从此,乔丹+皮蓬+罗德曼,铁三角阵容,开始了所向披靡的征程。
这一次,公牛在赛季中取得史无前例的72胜10负,在季后赛中一路过关斩将,夺得总冠军。
1997年,公牛队对战爵士队的第五场比赛,至今仍为球迷们惊叹称道。
那次赛前,乔丹得了流感,许多人都觉得乔丹可能不出场了。
但他依旧顶着高烧,发挥出超人实力。44分钟内27投13中,罚球12罚10中,拿下全场最高的38分、7篮板、5助攻、3次抢断。
胜利的呼声传来,乔丹却倒在了皮蓬怀里,在皮蓬的搀扶下回到休息室。这一幕被当时媒体记录了下来。
皮蓬在公牛队里被球迷可爱地称为“二当家”,如果说乔丹是蝙蝠侠,那皮蓬就是罗宾。
对了,皮蓬和克劳斯之间的矛盾不得不说。
克劳斯一直打压皮蓬的工资,甚至想把他卖给其他球队。
纪录片里提及,皮蓬开始公开咒骂克劳斯。
那个赛季后,乔丹又退役了,皮蓬也离开了公牛队。
看到这里,如果你开始脑补CP文就大错特错了。乔丹第一次退役时,皮蓬显得很高兴,终于可以当老大了。
皮蓬说过,他和乔丹性格差异太大,不可能做朋友,但在赛场上,他们永远是最铁的搭档。
乔丹在名人堂的演讲里,开篇第一句就是:在所有的视频里,你们不仅能看到我,还有皮蓬以及我们一起赢下的冠军。
他们的关系就是如此微妙。
导演在解释纪录片时强调,如果十集只说乔丹一个人,相信不会有人愿意看完,而且乔丹的故事里还有很多精彩的搭档,除了皮蓬,还有罗德曼。
说到罗德曼,就想起他前卫的发型。
有没有觉得很像一个人?
没错,井上雄彦的《灌篮高手》,樱木花道。
虽然井上雄彦不承认他画笔下的人物有原型,但每一个几乎都能对上NBA的相应球员。
例如赤木刚宪对应帕特里克尤因,三井寿对应克里斯穆林,仙道彰对应魔术师约翰逊,神宗一郎对应雷吉米勒,流川枫对应的就是乔丹。
而《灌篮高手》里最强选手、山王工的泽北荣治,对应的是哈达维。
《灌篮高手》里,井上雄彦还特意写到了乔丹鞋,看过的同学应该记得樱木花道那双抢来的鞋,也明白了为什么新鞋要踩三脚。
某种意义上,乔丹的影响力可见一斑。
世人最为津津乐道的,除了乔丹的球技,还是其近乎恐怖的商业价值。
1993年乔丹第一次退役时,芝加哥球馆上座率跌了一半,耐克股市下滑,当年球鞋销量少了三成。
除此之外,他的球衣被拍卖到超过16万美元。2001年,乔丹复出,时任美国总统为此欣喜至极,称乔丹可以增加就业率。
写在文末
2003年,乔丹退役那一刻,天后玛丽亚·凯莉为他演唱《Hero》。
那年乔丹40岁,作为一个运动员,就算再不服老,职业生涯也算是告一段落了。
乔丹之后,媒体们总是热衷于议论谁能超越乔丹,科比、詹姆斯、约翰逊,都是热门人物。
2016年,勒布朗也成了“超越乔丹”的候选人。
《最后一舞》纪录片播出后好评如潮,但一位《纽约时报》的笔者说,乔丹可能是怕被人遗忘,这部片子可以“抵消勒布朗的威胁”。
从我的角度看,被遗忘或许是可能的。
比如我问00后的大侄子,你对篮球印象最深的人是谁,他说,蔡徐坤。
问及年轻球迷,他们对于2000年之前的赛事也鲜有详尽了解,只知道,乔丹就是那个传说中的神技人物。
然而,乔丹还真不是谁都能随便超越的。
他的成绩过于璀璨,要在方方面面超越他,几乎不是地球人能完成的任务,他在众多球迷心中就是神一般的存在。
篮球世界是成王败寇,用奖杯和成绩说话。
如果你想领略乔丹当年的众多高光时刻,可以来咪咕视频用高清原画质观看这部《最后一舞》。
北京时间4月27日,乔丹纪录片《最后之舞》第3&4集将在移动云VR播出,用VR头显终端进入“移动云VR”可直接观看。
画面以巨幕效果呈现,流畅无眩晕。
曾经出现在IMAX银幕上的都是超级英雄,如今,这位球场上的“超级英雄”也出现在了巨幕上,VR效果加持满分:乔丹的每个动作,他转身的弧度,以及观众席中传来的呐喊声……
超高清巨幕也将球赛的激烈程度更真实地重现到我们眼前,我们离乔丹亲身经历的事件现场更近了一步,更深切地体会到封“神”之路的艰辛,同时也更好地理解他:
原来“神”也并不完美。
值得一提的是,已故篮球巨星科比,在去世前也参加了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这可能是科比留给世人最后的荧幕形象。
看完之后,问自己,是否对乔丹有了更深的了解?
作者:何生,本文为咪咕阅读原创。图片来源咪咕视频《最后之舞》。
珠穆朗玛峰顶都能收到5G移动信号!他们完成了这钱不赚钱却能救命的事
那个“品学兼优”的大学生,虐杀了80只猫!
《当代女子查老公手机图鉴》
中国人为什么拼死也要登珠峰?
戳阅读原文,一起观看《最后之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