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留学后移民美国的中国同志,他和他的同性伴侣,在美国通过代孕生子创造了一个彻底的现代家庭。
但现在他的难题是,如何向他那非常传统的中国父母和亲戚,介绍自己的伴侣和孩子...…”
今天的文章,我想介绍一部时长 40 分钟的 Netflix 纪录片。我会以截图的形式,和你复述纪录片的一部分核心内容,以及它带给我的思考。
虽然这是一部有关 LGBT 的片子,但实际上,它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都脱不了关系:
接下来的几年,
但与此同时,
如果说,
那接下来,
这部纪录片将告诉你,
将会发生什么。
相信很多人在家人的期待中,
面对的冲突和困难都是相通的。
这也是我想介绍你看这个纪录片的,
与昨天一样,
我准备了一首歌来陪你看文章。
1
真的存在,
我看未必。
这部纪录片有意思的一点是,
从小到大,
因为十分清楚家人的期待,
我不学坏,
我也从不乱来。
但是至于,
“我真正在想什么”这个问题,
似乎总是有一道隐形的墙隔绝自己和家人。
他们的内心,
或许会有一种声音,
而纪录片导演吴皓,
很清楚这一点。
因为性取向的问题,
在这个问题上,
于是,
想去为自己争取未来的生活。
他的经历,
他们在各种事情上,
不忍心破坏父母的期待,
并且到更多人的大城市生活,
之所以会来到这样的局面,
是因为家庭里总有很多无法解决的冲突,
或者说,“看起来无法解决”的冲突。
这也是《我们一家人》导演的真实生活。
他非常努力,
在 20 岁的时候就“逃”去了美国读书。
工作后,
他直接选择了定居美国:
这是在“忘记自己的过去”,
他说。
让我难过的事情是,
现在我意识到,
那也是为了“逃离”。
而纪录片接下来讲的部分,
正好给想要逃离的人提供了一个答案:
“逃离有用吗?”
如果现在有用,
那 20 年之后呢?
2
他并没有忘掉过去,
而且最终选择了面对。
自己不可能真正逃避得了家庭。
因为,
那十几年的感情,
导演吴皓很少回国,
但每一次回来,
都会面临一直以来未解决的问题。
亲戚们都很担心他,
希望他尽快拥有「真正的生活」。
可是,
他没办法开口,
自己在美国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甚至已经和伴侣商量,
想要代孕生一对孩子了。
正好有这样一个契机,
他选择了跟父母坦白。
他甚至把父母带到了在美国的家,
介绍他们认识自己的伴侣。
我觉得,
他带父母去美国见了自己的伴侣埃里克,
同时,
他也把隐藏了几十年的秘密,
直接坦白给了父母。
你能想到的,
一个同性恋者向父母出柜,
父母最激烈的反应会是什么?
他的爸爸直接坦白,
而他的妈妈,
更不用说了。
甚至扬言要和他爸离婚。
“妈妈根本没有意识到,
吴皓已经是一个年过四十、有了自己家庭的中年男人了,
这是一部拍摄横跨 3 年的纪录片。
而我觉得,
即使妈妈反应非常激烈,
导演还是十分耐心地,
从不能理解,
到说“我原谅你了”,
到“我接受了”,
到“我心疼你”。
整个过程,
在短短的 40 分钟里面都尽可能地呈现了。
国内有很多对于这部纪录片的尖锐评论。
因为导演一辈子,
都没有摆脱家庭的控制。
另外一方面,
是这一切发生的基础,
对于这样的声音,
我持有相反的观点。
纪录片的最后,
妈妈说担心他们会离婚。
对于像我这样的观众来说,
这个问题被问出来,
因为她终于接受了他们的婚姻。
3
导演从来没有放弃思考「解法」,
我被这样的态度打动了。
从小到大,
吴皓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他希望,
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那么多争吵的家庭,
虽然他没有办法改变过去,
但却一直在争取未来实现这件事。
他甚至在纪录片里坦然,
自己会接受,
未来的孩子会想要远离自己的现实。
因为,
他不想给他们那么多的控制,
没有那么多的控制,
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争端了。
这样的追求,
这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但这是可能做到的事情。
半辈子都保持努力,
去争取这种可能,
这是多么难得的生活态度。
在这篇文章里,
纪录片更多的内容我就不展开讲了。
坦白说,
在他们的人生里,
还有很多的遗憾。
包括他最后,
没有选择去告诉外公真相。
(详情可以看纪录片)
因为他认为,
真相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能够在自己生活的范围内,
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已经很好。
影片的最后,
他们分享了一张大合照。
也只有认真看完纪录片,
才会明白,
这张合照的难得吧。
我认为,
年轻的时候,
导演脑海的深处就希望自己拥有这样的一张合照。
于是,
他才会在接下来几十年的生活里,
不断去做着折中的选择,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努力。
最终,
他的确做到了。
我很替他开心。
我认为这无关性向,
无关我们是否是相同的人。
真正重要的仍然是,
我们真正想和谁生活在一起,
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目标重要,
是因为,
它将无意识地决定我们接下来的无数选择,
所以在文章的结尾,
我真正想问你的是:
你呢?
你又想过怎样的生活呢?
本文影片截图来源:
微博 @亿万同人字幕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