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这部豆瓣8分的纪录片,给你和家人坦白的勇气。
日期:2019-05-16 02:31:33 作者:Blake 来源:我要WhatYouNeed 阅读:

这部豆瓣8分的纪录片,给你和家人坦白的勇气。

  “一位留学移民美国的中国同志,他和他的同性伴侣,在美国通过代孕生子创造了一个彻底的现代家庭

  但现在他的难题是,如何向他那非常传统的中国父母和亲戚介绍自己的伴侣和孩子...…”

  今天的文章,我想介绍一部时长 40 分钟的 Netflix 纪录片我会截图形式,和你复述纪录片的一部分核心内容,以及它带给我的思考

  虽然这是一部有关 LGBT 的片子,但实际上,它与我们这一代年轻人都脱不了关系

  接下来的几年,

  我们即将成为个人生活的真正主导者。

  但与此同时

  更多的父母也一定会通过各种有意或无意的行为

  希望引导你更加完美匹配「传统家庭的期待」。

  如果说,

  你与家人过去几年的矛盾只是停留在语言层面

  那接下来,

  这部纪录片将告诉你,

  当你们真正面临实际的冲突时,

  将会发生什么。

  相信很多人在家人的期待中,

  面对的冲突和困难都是相通的。

  这也是我想介绍你看这个纪录片的,

  重要原因

  与昨天一样

  我准备了一首歌来陪你看文章。

  

  真的存在

  所谓标准的「乖孩子」吗?

  我看未必。

  这部纪录片有意思的一点是,

  导演吴皓以第一人称方式

  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

  从小到大,

  因为十分清楚家人的期待,

  他一直选择当一个“乖孩子”的角色

  这也是我身边大多数人拥有人生

  我不学坏,

  我也从不乱来。

  但是至于,

  “我真正在想什么”这个问题

  似乎总是有一道隐形的墙隔绝自己和家人。

  他们的内心

  或许会有一种声音

  “以后有能力了,再自己去争取想要的生活吧。

  并不是所有的想法他们都能理解。”

  而纪录片导演吴皓,

  很清楚这一点。

  因为性取向的问题,

  深刻明白

  袒露真相将会破坏整个家族幻想

  在这个问题上,

  他尤其看不到和父母达成共识可能

  于是,

  他只能很早就计划去过不一样的人生

  想去为自己争取未来的生活。

  他的经历,

  让我想起很多在父母面前维持良好形象朋友

  他们在各种事情上,

  不忍心破坏父母的期待,

  但从来不会和他们分享自己的真实生计划。

  他们希望尽快经济独立

  并且到更多人的大城市生活,

  这样就可以既完成父母对于“好孩子”的期待,

  又可以真正为自己的生活决定

  之所以会来到这样的局面

  是因为家庭里总有很多无法解决的冲突,

  或者说,“看起来无法解决”的冲突。

  这也是《我们一家人》导演的真实生活。

  他非常努力

  在 20 岁的时候就“逃”去了美国读书。

  工作后,

  他直接选择了定居美国:

  这是在“忘记自己的过去”,

  他说。

  让我难过的事情是,

  我以前曾经写过一篇《我的人生规划里没有你》,

  讨论我的规划里好像没有怎么考虑家人。

  现在我意识到,

  那也是为了“逃离”。

  而纪录片接下来讲的部分,

  正好给想要逃离的人提供了一个答案

  “逃离有用吗?”

  如果现在有用,

  那 20 年之后呢?

  2

  他并没有忘掉过去,

  而且最终选择了面对。

  所有逃避家庭的人最终可能都会发现

  自己不可能真正逃避得了家庭。

  因为,

  那十几年的感情

  就是永远纽带

  导演吴皓很少回国,

  但每一次回来,

  都会面临一直以来未解决的问题。

  亲戚们都很担心他,

  希望他尽快拥有「真正的生活」。

  可是,

  他没办法开口,

  自己在美国已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

  甚至已经和伴侣商量,

  想要代孕生一对孩子了。

  正好有这样一个契机

  他选择了跟父母坦白

  他甚至把父母带到了在美国的家,

  介绍他们认识自己的伴侣。

  我觉得,

  导演最勇敢举动就在这里。

  完全没有办法预测父母反应情况下,

  他带父母去美国见了自己的伴侣埃里克,

  并且把全过程记录了下来。

  同时,

  他也把隐藏了几十年的秘密

  直接坦白给了父母。

  你能想到的,

  一个同性恋者向父母出柜,

  父母最激烈的反应会是什么?

  他的爸爸直接坦白,

  给他对于未来生活的想象

  是一个毁灭性打击

  而他的妈妈

  更不用说了。

  吴皓的妈妈坚决不同意他要孩子,

  甚至扬言要和他爸离婚

  豆瓣用户阿柴在评论这句话说,

  “妈妈根本没有意识到,

  吴皓已经是一个年过四十、有了自己家庭的中年男人了,

  她还觉得‘我就跟你爸离婚’可以威胁到自己的儿子。”

  这是一部拍摄横跨 3 年的纪录片。

  而我觉得,

  片子最真诚地方就在这里。

  即使妈妈反应非常激烈,

  导演还是十分耐心地

  记录了妈妈态度转变的全过程。

  从不能理解,

  到说“我原谅你了”,

  到“我接受了”,

  到“我心疼你”。

  整个过程,

  在短短的 40 分钟里面都尽可能地呈现了。

  国内有很多对于这部纪录片的尖锐评论。

  微博博主评论纪录片是“绝望的”,

  因为导演一辈子,

  都没有摆脱家庭的控制

  另外一方面

  也有人认为导演个人的事业和家庭的经济基础

  是这一切发生的基础

  对其他人参价值不大。

  对于这样的声音,

  我持有相反的观点

  导演展示了新的一种可能性

  证明了「和家人和解」的路径是真实存在的。

  纪录片的最后,

  妈妈说担心他们会离婚。

  对于像我这样的观众来说,

  这个问题被问出来,

  就已经足够让人感到释怀了,

  因为她终于接受了他们的婚姻

  3

  导演从来没有放弃思考「解法」,

  我被这样的态度打动了。

  从小到大,

  吴皓都很清楚自己要什么。

  他希望,

  自己生活在一个没有那么多争吵的家庭,

  虽然他没有办法改变过去,

  但却一直在争取未来实现这件事。

  他甚至在纪录片里坦然

  自己会接受,

  未来的孩子会想要远离自己的现实

  因为,

  他不想给他们那么多的控制,

  没有那么多的控制,

  也就没有那么多的争端了。

  这样的追求

  注定要消耗太多的心力

  这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做到的事情,

  但这是可能做到的事情。

  半辈子都保持努力,

  去争取这种可能,

  这是多么难得的生活态度

  在这篇文章里,

  纪录片更多的内容我就不展开讲了。

  坦白说,

  在他们的人生里,

  还有很多的遗憾

  包括他最后,

  没有选择去告诉外公真相。

  (详情可以看纪录片)

  因为他认为,

  真相不再是最重要的事情了。

  能够在自己生活的范围内,

  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已经很好。

  影片的最后,

  他们分享了一张大合照

  也只有认真看完纪录片,

  才会明白,

  这张合照的难得吧。

  我认为,

  年轻的时候,

  导演脑海的深处就希望自己拥有这样的一张合照。

  于是,

  他才会在接下来几十年的生活里,

  不断去做着折中的选择,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而努力。

  最终,

  他的确做到了。

  我很替他开心

  我认为这无关性向,

  无关我们是否是相同的人。

  真正重要的仍然是,

  我们真正想和谁生活在一起,

  想过什么样的生活。

  这个目标重要,

  是因为,

  它将无意识地决定我们接下来的无数选择,

  影响最终的结果

  所以在文章的结尾,

  我真正想问你的是:

  你呢?

  你又想过怎样的生活呢?

  本文影片截图来源

  微博 @亿万同人字幕分享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这部豆瓣8分的纪录片,给你和家人坦白的勇气。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