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学习《中国石拱桥》,课前让学生试着画一画文中介绍的两座桥——赵州桥和卢沟桥。上课讲到两座桥的结构特点时,我让同学们把自己画的画儿拿出来对照文中的介绍在小组内展示一下。
我到下面巡视时,发现学生们的画儿各有特点:有的很重视图像的精确,桥型和拱圈的数量与文中的介绍很接近,而且清楚地标明了相关数据,有点像建筑图纸,很富于科学精神;有的运用了绘画中素描的画法,石桥、树木和岸边的亭榭共同构成完美的图画,一看就是有绘画儿功底儿的;还有的寥寥数笔,用简笔画儿的形式勾勒出两座桥的雏形,虽简单,却也明了,有点近似漫画儿。从这些图画儿中,我看到学生们对这项作业很有兴趣。我拿起其中的几幅在前面展示,赞扬他们画得形象、美观,有建筑设计师的潜质!学生们开心地笑了!谁也说不准,将来这群孩子会成就怎样的事业。但愿这节语文课,对那些由衷喜爱建筑设计的学生会有一点鼓舞与催生。
学科之间本来就是相辅相承、互为渗透与生发的关系。这次课堂中的一个即兴的小插曲,让我感受到语文学习可以不那么单调与枯燥,变换一种形式,玩一点小花样儿,既不影响课堂进度,还会适时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活力。因此,我们在备课时,不妨多一点顽皮的小心思,不失时机地给课堂增加一点童真和童趣。我一向感觉严肃教学是极其乏味的事,一如生活本身不需要严肃,活生生,自然流畅,富于变化的课堂才会孕育出生机与活力,教师所教的知识才会被学生们所乐于接受。事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