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稻米之路》观后感100字
日期:2020-03-06 22:26:1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稻米之路》观后感100字

  《稻米之路》是一部由董浩珉 / 崔凯 / 张莉 / 孙超 / 孙佶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稻米之路》观后感(一):粒粒皆世界

  大米,是世界大多数地方餐桌上的主角;稻米,穿越岁月长河坚挺生长。央视纪录频《稻米之路》于7月6日在CCTV-9纪录频道播出。该片讲述稻米背后深刻渊源,从平凡食物中重新了解世界的发展影片第三、四集的讲述主要聚焦稻米在地域上的不断突破不同土壤滋养着不同的稻米,不同的稻米孕育出不同的风俗,而在不同的风俗之中,我们又能够找到相同文化基因。《稻米之路》之稻米,不再是一株单纯农作物;《稻米之路》之道路,更是世界文明演进历程

  《稻米之路》观后感(二):稻米之路电影音

  《稻米之路 原声带》http://music.163.com/album/80291376/?userid=119309206 (@网易云音乐)

  我部电影BGM真好听画面感十足。是我喜欢的那种旋律主题1编配稍差,2和3就舒服很多。飞翔种子节奏明快。有很强的作者表达色彩。旋律感优美安静看书的时候思考问题的时候,都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陪伴音乐

  《稻米之路》观后感(三):同根同源勾勒起整个世界

  《稻米之路》以创新的拍摄视角立意重新刻画了我们司空见惯的稻米,突破了食物的范畴,延展出更深的意义。稻米以存在地球漫长时光印证着“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法则。追溯稻米之路,首先是看如何在自然界拓展生存地域、找寻生长空间。它突破了原始的渔猎传统,突破了北方传统作物小米、耐旱能力更强的小麦等作物的“包围”,还曾漂洋过海地去到彼岸遥远岛屿,在东亚、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埋下稻作农业的种子。从餐桌上最常见主食追溯到艰难开疆拓土的历程,影像力量在于形成强烈对比,以此突显稻米强大生命力,并且映射坚韧意志品质

  在此基础上,影片的表述开始物质层面过渡精神层面,将人与稻米的关系推向深入,而非停留在表面的“白描式”记叙。例如,第三集讲述了日本文化对于稻米的珍视:日本传统的一人相扑,便是在人和“稻灵”之间展开,每一次获胜都是“稻灵”的胜利,表达着人类自然敬畏和对稻米的感恩之情;北海道的阿伊努人时至今日依旧以渔猎为传统,但是他们在波涛汹涌大海之上,会怀揣珍贵米酒洒向大海,以此完成他们的祝祷仪式祈求平安顺利。从稻米衍生的仪式感来看,影片的立意早已打破了它作为食物的范畴,人们依靠稻米为生的同时,也时刻铭记在索取的同时感恩自然恩赐,勾勒出从器物范畴到理念范畴的传递与展示。

  影片以发散性的思维寻找多样文化之间的联系:中国云南稻田中的牛,其实来源于西方的阿尔卑斯山麓,而以耕牛踩踏农田的耕作技能延续了千百年,化作了古代中国的“滚田”成人礼习俗和斗牛现象,也化作了日本著名的“相扑”活动。这印证着中西方文化自古而有的积极交流与融合。再例如,日本每年春耕前以盛大祭典祭拜的农神,正是来自中国的古人——徐福,稻米漂洋过海之后形成了特有的稻作文明,影片归纳着稻米一路向东的旅途,也不断明晰着亚洲文化的密切联系。同时,镜头一路向南,找寻到海峡两岸的福建和台湾,早在5000年前相同的炭化稻米遗迹,以及南洋中的马来半,早在3000年前与中国相同的稻米基因,为远古农业文明的研究指引了方向。世界是如何逐步走向一体化的?影片以稻米为“美美与共,天下大同”带来了强有力的历史佐证。影片以此深化立意,与今天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构想形成强有力的呼应。

  《稻米之路》给了纪录片全新的启示,用更广阔的视野看待身边一草一木,我们可以得到更多解读世界的维度。

  《稻米之路》观后感(四):好看

  日本,看似故事非常丰富,但执行起来却没那么简单。我们在日本的联络人全万石先生有着20多年的电视制作经验,听说我要拍相扑和阿依努人,他这样回复我:日本媒体曾列过一个“最难拍到的十大人群”排行榜,相扑和阿依努人都位列其中,现在《稻米之路》一部片子就要拍两个“最难拍榜”榜上有名的群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泼完冷水”后,全万石先生就开始为我们的拍摄想尽办法。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到来:“荒汐部屋”刚拒绝了日本多当地媒体的采访请求;阿依努人因为有特殊的顾虑直接拒绝了拍摄请求…… 之所以要覆盖这两个故事,关键问题是,相扑是日本“国技”,在日本的地位极其重要,是因为相扑源于占卜水稻收成、供奉神明的一种神圣的农耕祈愿仪式。 而阿依努人,他们是日本最早的居民,作为渔猎民族曾广泛分布于日本列岛。但正是由于稻种的传入,改变了这些原住民的生活。水稻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本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经济基础,水稻的传入促使列岛的文明景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初进《稻米之路》导演组时,我对日本米的印象还只停留在“好吃”的层面,颠覆我认知的是大贯惠美子所著的《作为自我的稻米:日本人穿越时间的身份认同》一书。日本食品的总体自给率只有39%,但是大米的自给率却长期维持在98%。稻米——这一并非产自其本土,而是来源于中国、看似最平凡无奇的食物,究竟为何能在日本人心中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绝不仅仅是出于“好吃”这么简单。稻米对于日本,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食物范畴。 在开机半年前,我开始一边做调研,一边学习日语。跨国寻找故事并不简单,除了大量阅读书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以外,鹿儿岛国际大学的康上贤淑教授、日本“TOP SCENE”国际部的全万石部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秦岭教授、日本金泽大学的小柳美树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本语言文化系的丁莉教授、王京教授、以及我的日语老师臧京尧先生等等许多老师和挚友都为这次跨国拍摄提供了大力支持。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最终整理出了一部囊括各种“稻米故事”的超过三万字的剧本大纲。 话说回来,经过全先生多次亲自拜访“荒汐部屋”、坚持不懈地当面沟通,我们才取得了这次宝贵的拍摄机会,甚至拍摄到我们的主人公,来自中国的顶级相扑选手苍国来。而片中最终呈现出来的阿依努人的故事,要感谢东京农业大学北海道分校的范为仁教授,是他最终促成了这次机会。阿依努人慎介是典型的渔猎民族的儿子,腰间总是别着一把刀,他说只要一把刀,他可以在森林里活上一个月。 日本的拍摄对象对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有着近乎极致的精益求精,他们要不就不接受拍摄,要参与拍摄就一定要在片中有最完美的呈现。和果子的故事、茶道的故事、米店兄弟的故事,还有因为篇幅的限制,最终没有完整呈现出来的“煮饭仙人”、“办公室农场”和“便当”的故事,每一段拍摄能取得主人公的信任,都是几经周折,非常不易。 记得两年前的春天,阿依努人的故乡还飘着雪,那是我们日本之行的第一站。我和摄影师娄伟,从日本最北部的海面结着冰的北海道标津町,途径东京、大阪、京都、佐贺一直到最南端落着细雨的鹿儿岛,每一站都有来自中国、日本两国老师和好朋友们的共同帮助,我们有幸记录了这么多有趣的、值得分享的“米的故事”,这是值得称之为“人生经历”的宝贵回忆。

  《稻米之路》观后感(五):《稻米之路》第三集 导演手记

  日本,看似故事非常丰富,但执行起来却没那么简单。我们在日本的联络人全万石先生有着20多年的电视制作经验,听说我要拍相扑和阿依努人,他这样回复我:日本媒体曾列过一个“最难拍到的十大人群”排行榜,相扑和阿依努人都位列其中,现在《稻米之路》一部片子就要拍两个“最难拍榜”榜上有名的群体,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泼完冷水”后,全万石先生就开始为我们的拍摄想尽办法。坏消息一个接一个的到来:“荒汐部屋”刚拒绝了日本多家当地媒体的采访请求;阿依努人因为有特殊的顾虑直接拒绝了拍摄请求……

  之所以要覆盖这两个故事,关键问题是,相扑是日本“国技”,在日本的地位极其重要,是因为相扑源于占卜水稻收成、供奉神明的一种神圣的农耕祈愿仪式。

  而阿依努人,他们是日本最早的居民,作为渔猎民族曾广泛分布于日本列岛。但正是由于稻种的传入,改变了这些原住民的生活。水稻为今天我们所看到的日本民族与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最初的经济基础,水稻的传入促使列岛的文明景观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最初进《稻米之路》导演组时,我对日本米的印象还只停留在“好吃”的层面,颠覆我认知的是大贯惠美子所著的《作为自我的稻米:日本人穿越时间的身份认同》一书。日本食品的总体自给率只有39%,但是大米的自给率却长期维持在98%。稻米——这一并非产自其本土,而是来源于中国、看似最平凡无奇的食物,究竟为何能在日本人心中占据不可撼动的地位?绝不仅仅是出于“好吃”这么简单。稻米对于日本,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食物范畴。

  在开机半年前,我开始一边做调研,一边学习日语。跨国寻找故事并不简单,除了大量阅读书籍、通过各种渠道搜集资料以外,鹿儿岛国际大学的康上贤淑教授、日本“TOP SCENE”国际部的全万石部长、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秦岭教授、日本金泽大学的小柳美树教授、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日本语言文化系的丁莉教授、王京教授、以及我的日语老师臧京尧先生等等许多老师和挚友都为这次跨国拍摄提供了大力支持。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我们最终整理出了一部囊括各种“稻米故事”的超过三万字的剧本大纲。

  话说回来,经过全先生多次亲自拜访“荒汐部屋”、坚持不懈地当面沟通,我们才取得了这次宝贵的拍摄机会,甚至拍摄到我们的主人公,来自中国的顶级相扑选手苍国来。而片中最终呈现出来的阿依努人的故事,要感谢东京农业大学北海道分校的范为仁教授,是他最终促成了这次机会。阿依努人慎介是典型的渔猎民族的儿子,腰间总是别着一把刀,他说只要一把刀,他可以在森林里活上一个月。

  日本的拍摄对象对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有着近乎极致的精益求精,他们要不就不接受拍摄,要参与拍摄就一定要在片中有最完美的呈现。和果子的故事、茶道的故事、米店兄弟的故事,还有因为篇幅的限制,最终没有完整呈现出来的“煮饭仙人”、“办公室农场”和“便当”的故事,每一段拍摄能取得主人公的信任,都是几经周折,非常不易。

  记得两年前的春天,阿依努人的故乡还飘着雪,那是我们日本之行的第一站。我和摄影师娄伟,从日本最北部的海面结着冰的北海道标津町,途径东京、大阪、京都、佐贺一直到最南端落着细雨的鹿儿岛,每一站都有来自中国、日本两国老师和好朋友们的共同帮助,我们有幸记录了这么多有趣的、值得分享的“米的故事”,这是值得称之为“人生经历”的宝贵回忆。

  《稻米之路》观后感(六):《稻米之路》总导演手记-董浩珉:从稻米开始,可以想得很远

  回忆小时候,听老人谈起谁家嫁娶时候经常说“他们能吃到一起”,现在想来也确实重要。有共同的口味就是一家人?这个结论似乎经不起仔细推敲。但没有关系,小朋友对世界心存疑虑也是好事,至少在长大过程中能自动吸附可能的答案。

  “吃饭”对于大部分南方人而言不仅指一个进食的时段,而特指---“吃大米饭”。有些地方如我老家广西柳州,早在城市化没有那么如火如荼的前些年,几乎站在一个米粉铺就能看到下一个米粉档。人们早、中、晚三餐,甚至宵夜都能在这里打发。因此米粉发展出令人眼花缭乱的种类,甚至发展到口味极致火爆的螺蛳粉,这也是出乎意料。出于对大米的偏爱,以至于后来每抵达一个以米制品为主食的陌生之地,便会心生更多好感。走的地方渐多渐远,便明“能吃到一起”有多么重要。这不仅是关乎温饱问题,还能令你迅速融入异乡、取得好感,至少不会长时间处于“异客”这种可疑和不安全的身份中。

  所以,共同的食物能取得身份认同。认同感,这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简直是太重要的事情了。没有认同与协作,人类是否能走到今天都是个疑问。

  大米,世界60%人口的主食。共同食物,这种今天看起来唾手可得的事,在过去的人类世界几乎是不可能。在没有现代交通的时候,怎么把食物运到远方而不腐坏?只有一种办法,人工移植栽培。在贸易利润微薄的前提下,是什么动力驱使去运输农作物?一种农作物是否能符合不同的地理栽培条件?这一连串的问题就会接踵而来。

  我们假设,一万年前的野生稻是个无家可归的孩子,在路上被好心人带回家去感化教育,成为一个有规矩、懂礼貌的孩子,这个好心人就是中国的先民。在长年累月反复练习后,这个孩子不仅丢掉了野生不规律的习性,形成了强健体魄,还能够为父母提供足够的生活来源。就像脆弱纤细的野生稻成为健壮的驯化稻一样,拥有稳定的产量和收获周期,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食物。

  之后这个孩子长大,终于遇到了一些机会要离开自己的故土。就像所有的生命过程一样,这些机会大多数是被动的。为了适应不同的环境,稻米开始演化出不一样的能力。比如适合山地生长的占城稻,以及中国南部和东南亚的梯田,就是这种生命新特征的外在表现。正是因为稻米服从于人类的栽培意志,所以成为伴随人类左右的食物。又因为常伴左右,人类的活动范围就成为了稻米的活动范围。

  今天我们去到亚洲大部分地方,甚至美洲和欧洲都可以吃到熟悉的大米饭,这大部分功劳都有赖于中国先民的努力。这种努力并非是一种简单的交通运输,而是由于文化辐射所带来的结果。大米与日本怀石料理似乎有关联直接,但谁又知道相扑也是与之关系紧密?说起禅修仿佛必须和各种仪式相联系,但谁又见过稻作生产也是其中之一?甚至在欧洲的米坊里,也埋藏着一个家族四百年的故事。如果要列举还可以说出很多,在这里先留下个悬念,有部分已经被收入《稻米之路》。这些故事如果往前一直追溯,都能指向中国历史上那些影响力非凡的辉煌时代。但如果仅仅是大时代推动,稻米还不能达到今天在人类世界的影响力。在宏大叙事之下或者之外,是地球东、西方不间断的细微源流维系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可以说在现代之前,稻米种植所到之处或多或少都会带着中国文化的印记。随着历史推移,这种标记可能被模糊也可能被改写,但只要大米和相关风俗同时出现,我们脑海里那段遥远的记忆就会被召唤回来。仿佛今天生活在不同国家那些吃着大米的人,多少年前都是一个村子的邻里乡亲。

  因为一种食物,在特定一瞬间,我们都成为一个共同体。

  稻作生产要求大量的劳动力附着其上,所以稻作民族大多呈现注重人情世故的特征。共同食物,需要共同的劳作方式,相似的劳作方式带来相近的习俗。

  我希望说到这里没有跑题。稻米的故事,其实是生命的故事。是人类和稻米一起开疆拓土的故事,这些故事很好的诠释了“适者生存”法则。这个线索也贯穿《稻米之路》始终。

  最后,如果我们也承认稻米是有生命的,不妨从这种稻米的角度来看看这个叙事。

  “有一天,人类被果实所吸引而迷上了我们。此后不仅年复一年的照料我们,还将我们带到所有适合生存和繁衍地方。今天,我们是这个星球上分布最广的植物之一。人类不得不小心处理与我们的关系,因为我们与人类的安危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驯化稻米,当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进步,是这个成就令我们今天拥有源源不断的主食。但我们是否也被稻米反向驯化,是稻米利用了人类去成为地球上最成功的植物之一。

  谁知道呢。

  《稻米之路》观后感(七):你以为的不是你以为的

  四年前,当总导演董浩珉在描述纪录片《稻米之路》的总体和分集拍摄构想之初,我对稻米这种平日里最常见的食物还是充满了偏见。生于面食之乡的山西,小麦是我最熟悉的农作物,它的生长环境和口感的韧劲,在我看来天生倔强、豪放。况且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物产和物流并不发达的情况下,稻米对于我来说更像一种“零食”,印象只是它生长在南方温暖水乡,这样一株“温柔”的植物,身上能有什么激动人心的故事?

  在此后的几个月内,我们跨越了大半个中国,从广西开始,途经云南、贵州、湖南、福建、浙江、河南和东三省等地,几乎涉及了国内所有的重要稻米种植区。这个主题的拍摄是一次充满惊喜的旅程,对我而言曾经“以为”娇柔的稻米印象一扫而光。

  在这篇手记里,我想和大家分享拍摄中的几个场景,它们也许在正片中一闪而过,也许只是作为人物故事的背景信息来讲述,但这些场景在《稻米之路》制作过程中,让我最直观的重新认识了这种最为“普通”的农作物。

  在广西的深山密林间,我第一次见到野生稻,也就是未经人类培育,稻米最初的形态。如果不是有农业学家的介绍,我绝不会认为它和田间种植的稻米有任何关联。

  当我观察这些“野草”的时候,第一念头就是这些细小的颗粒是怎么变成今天洁白晶莹、颗粒饱满的稻米?它都经历了什么?纪录片最大魅力之一就是满足我们的好奇心,对于纪录片创作者而言同样如此。探索稻米蜕变经历成为我拍摄《稻米之路》最大的动力之一。

  从12000年前,稻米的食用价值被发现之后,便对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惊奇的改变。云南元阳哈尼梯田的壮阔总被世人惊叹,但如果你是哈尼的梯田的耕作者,生活却远非那么诗情画意。我们跟随哈尼人高那脚到达他的梯田时就已经气喘吁吁,梯田地块分隔狭小,他还要牵着耕牛辗转腾挪,才能耕作完属于自家的梯田,机械化的农具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

  西南的群山为哈尼人挡住了蔓延的战火,但恶劣的自然环境应该也让当时避难的哈尼人感到绝望。哈尼人开山劈石,因为他们相信手中紧握的稻种能带来了希望。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稻米的食用性和适应性都获得了大幅提升,同样耕种条件下,水稻的产量往往领先于其它大部分作物。尽可能获取食物,是族群繁衍的基本保障。哈尼梯田的拍摄让我理解了我们为什么无法割舍稻米的根本原因——生存。

  感受到哈尼耕作的艰辛,当在泰国乌汶府看到温揣一家人的耕作方式后,我们只能暗叹“命运的不公”,这里地势平坦,温揣的家甚至就在稻田上搭建,相比哈尼人精耕细作,增加稻米产量,换取族群生存的保障,这里的稻种随意抛洒在田间,之后人们祈祷神明保佑风调雨顺,再之后仿佛剩下的工作就真的交给“神”了,几乎不在进行什么施肥,灌溉等我们印象中稻田的必要工作。看到这种景象,大家应该跟我当时一样,对这种稻米的品质不抱有什么希望。但这里却是闻名世界的泰国香米核心产区。当温揣将蒸有香米的锅盖打开,米香四溢。我第一次在没有任何配菜的情况下,生吞了一碗白饭。感受总是主观的,但相信如果大家能够品尝正宗的泰国香米的话,就知道我所言不虚。广阔的农田让产量不再是泰国人的重要诉求,于是稻米终于可以在这里将自己作为食物的属性发挥到极致——美味。

  稻米好像总是能够根据人们的需求,将自身某一种属性发挥到极致。

  当我们梳理稻作遗址的时间节点,从距今12000年,9000年,6000年,4000年,稻米像一个懵懂的孩童,缓慢而坚定的成长着,这种感觉和看英雄电影类似,你看着它从资质平平开始,然后受到高人点播,经过机缘巧合和自身努力,剩下的就是改变世界了。稻米的这个时刻我在浙江的良渚看到了。

  这些黑漆漆的东西就是良渚文化的稻米遗存,有数吨之多,距今4000年左右。它们虽然已经碳化,但从外形上看已经与我们今天食用的稻米相差无几,良渚我去过几次,以往的目光往往会被精美的手工艺品和城市的形成所吸引,我甚至对这些黑化的稻米全无印象,但这次拍摄当我看到它们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一路走来,看着它的蜕变的历程,终于吐了一口气,心念“你终于成了”。

  没想到的是,在《稻米之路》首播当天,“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人类早期稻作农业,是这个遗产的核心内容。

  集中且多产的稻作农业,推动人类社会穿越渔猎经济,进入农业社会,一种更为先进的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时候,一个巨变开始在人类社会中悄然发生。食物增加和财富的积累,导致社会分化,于是城邦开始出现,并催生了我们最初的国家形态。

  稻米诞生之初,脆弱渺小,但与我们先民的一次偶然邂逅,它抓住机会,经过近万年的努力蜕变,最终成为我国乃至世界文明根基中一抹耀眼的金黄色光芒。稻米之路本身,对我之后的工作和生活都产生了新的启迪。

  《稻米之路》观后感(八):寻稻米之路,讲中国故事

  本文最早发布在微信公共号《凹凸镜DOC》(微信号:pjw-documentary)

  看似最寻常的稻米,却拥有着万年以上的寿命。它最早被中国的先民发现培育,又从中国出发,辐射到全世界各地,它是世界三大主食之一,也是亚洲人餐桌上最常见的主食。稻米,是中国人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近期,由中央新影集团出品的《稻米之路》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播出,我们跟随着摄影师的镜头,在一粒稻米里,看到了一个世界。稻米不仅仅满足了人类对食物的需要。还对人类的建筑,甚至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改变。甚至可以影响到一座城市的兴衰,南粮北运,南方的稻米通过大运河的运输,输送到了北京,繁荣了运河两边一座座的城市。影片的立意早已超出了食物的范畴,稻米带来的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变化不容小视。

  而在日本,稻米代表的是精神方面的追求,相扑被誉为日本的国粹、国技,它来源人们感恩稻作之神的仪式,人们盼望能通过这样的形式带来好的收成。从南端的鹿儿岛,到北端的北海道,都有稻米存在的身影,稻米是日本人用来祭祀神灵的贡品,稻谷是有“稻魂”的,而且稻魂和人的灵魂本质上是一类。正如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的关泽真由美教授所说:“稻米深入到人们的精神层面。人们用稻米祭祀敬神。

  片名中“路”,有时间和空间的解释。一方面,从时间上来看,稻米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先民偶然发现了野生稻,一点点将之改良,一直到今天,水稻的栽培技术还在不断进行着改进。另一方面,从空间上来看,稻米没有脚,却通过人类不断的传播,跨洲越洋,养活了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

  从东向西,稻米经由西亚传到欧洲,从海上丝绸之路,稻米又到达了东南亚和更远的岛屿,稻米无处不在。

  在不同时代的历史文献和诗歌音乐方面,赞颂稻米的文章随处可见。唐朝诗人杜甫在《忆昔二首》写道:“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稻米、粟米雪白如流脂,品质都很高,无论公家还是私人的粮仓,都盛得满满当当,储备充盈。我们眼前出现了大唐盛世之景。

  宋朝词人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稻花香里说丰年”。在宋朝,经济中心南移,中原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耕作手法,促进了稻米的质量和产量,带来了中国古代商业经济发展最好的朝代,“苏湖熟,天下足”就是最好的写照。

  本片的解说词也是一大亮点,运用了平实的语句,将稻米进行拟人化的叙述,同时,解说词中也不乏点睛之笔,“稻米之路,没有丝绸之路连接大漠天际的壮阔,没有瓷器之路在海天澎湃间的悲壮,其终点也不是皇宫和城堡。而是毫无痕迹,通过手手相传的方式在民间悄然延展。”

  为了不让观众误以为这是一部农业科普片,《稻米之路》采用了详实的考古资料,全球多地采景,将故事性和趣味性融入到纪录片之中,用精致的画面和质朴的故事带给观众以美的享受。稻米不会说话,但是稻米又是世界上通用的一种“语言”。稻米之路,其实就是和谐之路,融合之路,代表着中国传统的精神;“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稻米之路》观后感(九):央视纪录片《稻米之路》从一粒米窥见世界

  最初的稻米什么样?它从何而来?中国人的稻米情结为何如此深厚?稻米的种子是如何传遍世界的?这些都是《稻米之路》要解答的问题。

  由中央新影集团出品,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优酷全网独播的系列纪录片《稻米之路》于7月6日在CCTV-9纪录频道播出。该片通过对“稻米”这种日常生活中主要食物的全新审视,展现了稻米所负载的中国文明如何与各国文明相融相生,稻米如何将中国和整个亚洲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的文化圈。该片总导演董浩珉表示,“稻米之路”其实折射的是一部亚洲文化简史,他们拍摄这部纪录片的目的就是希望开启观众对“一碗米饭的世界史”的基本认知。

主题宏大涉及学科众多

  稻米是世界上的重要食物之一,全球近60%的人口以此为主食,稻米种植区几乎遍及整个地球,中国更是名副其实的稻米故乡。以“稻米”为题拍摄纪录片,董浩珉说他对《稻米之路》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千万不能做成“农业科普节目”,如何将纪录片做出深度和新意,将“稻米”这一概念上升到探索人类文明的高度,其难度超出了他原有的预判。

  董浩珉曾获多个国内纪录片重量级奖项,他的团队从2012年开始涉足重大题材纪录片创作,其执导的大型纪录片《瓷路》《景德镇》完成了中国陶瓷文化对世界文明影响的叙述。尽管经验丰富,但这部《稻米之路》还是让董浩珉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董浩珉告诉《综艺报》,该片于2015年12月举办开机仪式,但局部调研和拍摄工作在同年10月就已先期启动,“开机前,我们就有了一部分素材积累,因为题材特殊,拍摄稻米依赖天时地利,所以一定不能错过收割季节的拍摄,但其实我们当时并不完全知道这些素材,会在未来的成篇布局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

  作为中宣部重点项目,《稻米之路》的拍摄内容涉及多学科的交叉,为此拍摄组在开机仪式后邀请众多专家提供学术支持,“经过调研我们发现,‘稻米’不仅仅是一个农业课题,还是一种人类文明,背后涉及很多学科的交叉,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学者和机构专门研究这个主题,相关参考文献和学术书籍也十分匮乏。”董浩珉表示,设定整体框架的过程十分艰难,各路专家分别从植物考古、人类学、文献历史、农业学等角度提出了各自领域的建议,由于主题宏大,涉及学科众多,梳理和平衡各学科专家的意见成为一大难点。“毕竟是拍纪录片,专家提供内容之后还是需要我们从一个综合的角度去理解、整合,去权衡哪些能拍,哪些不能拍,以及怎么拍才会更好看。”去年,整体拍摄完成后,《稻米之路》又经历了严格的审片过程,根据相关专家的意见进行了多次调整。从纪录片开机到最后成功播出花费了将近四年时间。

用生动故事吸引观众

  最初的稻米什么样?它从何而来?中国人的稻米情结为何如此深厚?稻米的种子是如何传遍世界的?这些都是《稻米之路》要解答的问题,拍摄组的足迹遍布中国的东北三省、西南、西北,以及日本、泰国、印度、俄罗斯、意大利等全球主要稻米种植区,选取生动案例展现数千年前人工栽培稻米的起源,以及向外传播的途径。董浩珉表示,如何将专家们提供的专业知识和思路,以可视化的现实角度落实到“故事”中,是制作团队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纪录片的创作要优先考虑故事性和艺术性,毕竟6集纪录片体量有限,虽然需要专业知识做支撑,但终究还是要靠故事吸引观众;虽然要做出深度,但如果展示的内容太复杂就会不利于大众传播,不易于观众理解和接受。”

  比如第三集在讲述两千年前,一路向北的稻米穿越朝鲜半岛到达日本列岛,对日本文明产生深远影响时,创作团队选择从“日本相扑”的视角切入。董浩珉介绍,制作团队在深度分析了专家提供的专业知识及背景资料后,发现了“日本相扑”与稻作文化的内在关联性,“横纲是日本相扑运动员资格的最高级,在相扑仪式上,最高级别的相扑选手腰间佩带的装饰就是稻草形态演化而来。”此外,在日本神社入口,人们随处可见由稻草编成的“注连绳”,“这集我们从这些细节切入,用了近30分钟的时间讲述日本这个国家,因为日本是稻米传播过程中的典型案例。稻米不仅养育了世世代代的日本人,而且渗透到了日本文化和民族性格的方方面面。”第五集介绍稻作经济随着移民从陆地和海路两条路线向南传播,深刻影响了东南亚的宗教、政治和经济,创作团队选择以马来西亚华裔首富郭鹤年的传奇故事串起这个主题,“郭鹤年是个隐形富豪,当年就是做粮食贸易起家的。他的经历很符合我们的主题,而且非常正能量。”谈及选取故事的标准,董浩珉表示,这些故事不仅要与稻米有一定的关联性,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还需要有一些深意和启示。

  董浩珉强调,《稻米之路》的内容虽然辐射历史、经济、政治、宗教等各个方面,但它并非百科全书式的科普类纪录片,片中所呈现的也只是稻米从起源到传播的基本脉络,“如果观众看到这部纪录片,觉得里面的故事还蛮有趣的,被激发起了兴趣,想要做更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我们的目的就达到了。”

  《稻米之路》观后感(十):《稻米之路》:一粒稻米中的乾坤,尽现人类文明长卷

  文|寒眼看传媒

  7月6日起由中央新影集团出品,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优酷全网独播的纪录片《稻米之路》,将纪录对象聚焦在小小的一粒稻米上:不论是东方略带禅意,探讨“小与大”的“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亦或是西方哲思辩论里对“微小”动容的“一粒沙可见整个宇宙”,不难发现,对细微小物的执着,全世界范围内有着不约而同的默契。

  以小见大的立意高度成为整部纪录片的亮点所在。一粒稻米的前世今生,也是全人类发展历程的淬炼果实。当人们第一次对习以为常的食物进行细致观察时,突然发现它背后蕴藏着的历史年轮,甚至早早将我们的生活、惯习、文化悄悄塑形。从这一日常小物出发,给现代人重新品味一餐一饭之外的荡气回肠,揭示人类旅程里的漫长坎坷,更不断回望不同民族的文化之美。

伫立巨人的肩膀之上:以科学眼光探秘稻米之路

  纪录片的使命在于纪录事实的原貌,在挖掘稻米流转的文明之路中,对科学性视角的严谨苛求让该片有了不仅限于单一描述的呈现方式。科学的使命是发现事物的规律,现代科学更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为后人带去智慧的光芒。纪录片《稻米之路》更像是一部严谨又充满情怀的视觉百科全书,有关于稻米的一切,正在被严谨地发掘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浙江省文物考古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纪录片中大量中国顶尖学者关于稻米的讲述为观众带来不同以往的认知视角,让稻米跳脱出“盘中餐”的食物面貌,抽丝剥茧地发现稻米也是人类进程的“记事本”。科学家用理性来研究稻米的起源、稻米的演变、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影响,从而佐证人类文明史中的每一步点滴。

回归日常的生活图景:用一粒米勾勒文明的模样

  正如纪录片开篇所言:“让我们踏上稻米之路,透过一粒大米,看到平凡食物背后未知的,人类故事。”若说稻米是本片的灵魂,不同人物所诉说出关于“米”的故事则更能让影像走进观众的心,不断产生对身在何处的思考,并发现生活中文明的印记。

  收获食物,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在贵州大山中,人们依然使用古老的方法在艰难获取大米,为了一碗米饭他们耗尽每天的绝大部分精力。食物也不仅是饱腹,在宗教上还是暗喻一种严格修行,通过稻米劳作的过程到达精神的境界。

  稻米既然是每个人的日常所用,也就自然成为政治运行的重要依据。对于这种农作物的有效控制,来取得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同时,这种食物也能为人们带来巨大财富。在亚洲,大米贸易造就了无数财富故事,马来西亚商界超级精英郭鹤年的传奇故事,就是华人文化在传承过程中所造就的奇迹。

  稻米深植于生活的周遭,并经人类之手幻化出万千姿态。在这一粒米中,让观众重新见证人类文明的发展之路,思索生活习俗背后的一脉相承,感怀生活样态的精彩万千。

全球相通的情感共鸣:深挖各民族间的文化传承

  纪录片在视听语言中表达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缘由的理解,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们虽然有着截然不同的文化符号、文化表达,但从小小一粒稻米中折射出的广袤天地里,发现每个民族、每个国度在历史的源流中早已密不可分。

  镜头对准福建的客家土楼,这些圆形建筑周围,被人们种满了水稻。稻米在这里除了本身的食用属性外,人们在与水稻经年累月的相处中,不断发掘出更多的用途。而仔细观察广西壮族的配饰,不难发现这个民族对鱼米之乡的企盼。这里拥有数千年种植稻米的历史,如今的黑衣壮生活在缺水地区,无法以水稻为主食,但心中却被祖先种下一个来生的梦想,那就是变成一条鱼,回到水草丰美、稻米飘香的地方。

  放眼中国,稻米不仅是种族相依的灵魂标记,更是传承不息的文明化身。衣着、物器、住所……一粒稻米中的乾坤,是文化生衍中所演绎出的夺目绚丽,但万变不离其中的永远是人类对土地的浓浓眷恋。

  在过去数千年里,起源于亚洲的宗教、文化和艺术,都跟随稻米的种子传播到远方,为人类带来独特的文化景观和社会形态。

  “一箪食,一瓢饮”,漫长的时光里,人类的伟大之处,是在寻求生存之后,对美好生活的不断打磨与沉淀。这份坚守中有对土地的热爱,有对文明之火传递的责任。这份坚守才是全人类共同的情感归处,也是《稻米之路》带给大家最深刻的触动。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稻米之路》观后感1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