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善固执 一个长期投资者的逆向思考录》是一本由有智思有财著作,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36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2018-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从2010左右的新浪博客跟踪学习到现在,受益匪浅!上次买了十本,至今,除了我自己的一本 ,都已送人了,今天,我又买了一本,准备送人。再次谢谢有财兄的精彩分享!
●投资的信仰。
●茅台
●正是由于茅台的存货不足,实际上是产量不足,造成其品牌价值中的绝大部分无法发挥作用,即为“品牌价值的高度闲置”。 可口可乐是什么?是一颗无比强大、富有且自信的国家的流行饮品,它里面装载着美国长达200年的历史和民族自豪感,要是产自埃塞俄比亚,只怕你宁可去喝止咳糖浆了。 多年来,只见过原先喝其他酒的人改喝茅台了,却从未见原本喝茅台的人改喝其他香型的酒。 酒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放在那里,它的自身价值(不是指价格)便会不断增长的商品。
●《择善固执》四篇是递进的关系,从茅台到证券市场,再到经济学,再到杂篇(实际上是人生哲学),有财兄的能力思索的世界,显然不仅仅是一己之利。 很多人要么说看不懂,要么说茅台的部分不错,后面没有价值等等。 每次听到这样的观点,我都觉得还有很多人在“门外”(就像对茅台的理解一样),哪怕他们挂着大学教授的头衔,也只是在误导更多的孩子。 很多人在“门外”的原因也很简单,双方的:一是因为有财兄行文时对读者的预估偏高(假定有相近的知识储备和数据积累),他从不用文字讨好读者、迎合低级趣味;二是读者本身停留在文字,自己没有进一步补数据和阅读量,对挑战自己固化思维的部分抵触——他会害怕吧。 芒格说:得到一样东西的最好方式是先让自己配得上它。 每一个人都要扪心自问,我配得上这本书吗?
●作为一名茅台的后来者,有幸能读到有财兄的智慧,对理解茅台酒和股票,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帮助,书中很多观点在现在看来一一被印证,说有财兄是第二茅粉,我想不会有人说第一!当然这本书我知道的是没有把有财兄所有的文章收集进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收集,对投资茅台很有帮助!
●很多内容并不认同,可能是自己的段位不够吧。 作者自己认为好的公司,怎么样都是好的,就像自己的孩子,没有任何毛病一样的夸,给人感觉很不舒服。
●好书,就是越喜欢越看。 本书不为吸引大众而来,确对大众都有益处。
《择善固执 一个长期投资者的逆向思考录》读后感(一):能看懂此书一二的都是幸运者
上车下车,潮起潮落,买椟还珠,叶公好龙,何止是茅台的股票;
书读千卷,腹中仍空,虚张声势者太多。
高手叹息,知音少,几人能识。
门前车马稀,几度残阳,岁月悄逝,留待时间验证。
最好的公司,最好的研究者,没有之一。
能看懂此书一二的都是幸运者,收获的不仅是财富,还有时间。
作为茅台研究者的有财和作为经济学研究者的有财,同样值得阅读者在本书中驻足停留明辩深思。
《择善固执 一个长期投资者的逆向思考录》读后感(二):颠覆即成长
感恩好友善缘,我得此书,读中震惊,这本书就是一个包含众多似是而非的经济话题的万花筒,值得长期收藏和反复回味:
喜欢酒文化的,先看““酒鬼”归类,非醉无扰”这篇,先饮茅台达三分醉意, 体会“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的乐趣;酒醒了,再看一下“茅台产量与销量相关概念梳理”;“说说茅台预收款下滑”;理解什么是严谨;
喜欢正能量的,建议看一下“笑谈茅台品牌价值”,了解中华大国崛起,茅台只是载体之一;
喜欢时事的,今年猪年,建议看看“猪肉价格=通货膨胀”,是否免于片面的盲人摸象?
喜欢经济学的,建议看一下“M2与GDP的真实关系”,尝试建立独立思考的习惯,自信的发掘、实践自己的发展路径;
。。。
虚实之中,择善是知,是价值观下的严格,固执是行,是方法论上的专注。择善固执就是知行合一,是一种系统的力量,乐乎斯道,方得自在!
《择善固执 一个长期投资者的逆向思考录》读后感(三):读《择善固执》之我见
2012年在雪球认识笔者,大家都亲切的称呼笔者为有财兄,那个时候就开始读笔者的文章,当时还没有汇聚成《择善固执》这本书,只是在新浪博客读,在雪球讨论学习,书中每篇文章都读了不下于十遍。《择善固执》以茅台,货币分析为例涵盖了投资、经济学、文化、社会、世界观等方面的问题。有人从中了解茅台,有人从中学习了投资,有人从中研究经济,有人从中建立了为社会把脉的方法,有人从中重新认识世界。毫不夸张的讲,我也是仅仅从中悟出来一些皮毛,就已经授用终身。我开始也是奔着学习投资,研究经济学去读这本书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己的成长,我渐渐发现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投资用书,不仅仅是一本经济学用书,它最大的成就提现了有财兄的思维高度及分析问题的方式。它是一本思想的巨著,它提现了有财兄的世界观及价值观。有财兄分析问题是非常注重逻辑思维的,不符合逻辑的“常识”是入不了有财兄法眼的,所以,有些人因为自身的思维、知识、专业的受限,是没办法马上读懂有财兄文章的。因此,只有带着浓厚的兴趣及愿意改变的脑袋去不断的多读此书,才有可能从中受益。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不同的人,读有财兄的书就有不同的感受。凯恩斯说:“人们最大的困难不在于接受新思维,而在于背离旧观念。”有财兄的文章,虽与主流“常识”相悖,但却能为我们的思想打开一扇窗,让我们可以客观的看待这个世界及社会,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学习及处理自己专业的问题,让我们拆除思维的障碍,让我们的思维游刃有余,从而用更好的方式方法去造福人类社会。每每谈起有财兄的文章,都意犹未尽。行文至此,祝愿读者能够深研此书,多谢有财兄思维的火花点亮了大家的心门。
《择善固执 一个长期投资者的逆向思考录》读后感(四):我把有空反复地读《择善固执》这本书,称为择善固执
说有财兄的《择善固执》是这辈子受益最大的一本书,亦不为过。不仅仅是因为书中关于茅台的知识,令我长期满仓茅台受益,更多的是有财兄对孔子和《论语》的推崇和极深的理解(不仅体现了有财兄凡事都要讲究逻辑性的思维方式,也彰显了有财兄宅心仁厚的分享精神),使我明白理性、符合逻辑的思维的对人生的重要性,亦使我有机会和兴趣不断学习和实践儒家思想的智慧。
从茅台,到经济学,到人生哲学的论述,都体现了有财兄字斟句酌的严谨、极强的逻辑性以及知识的广博。在我眼中,有财兄不仅是投资大师,更是经济学家,文学家,思想家,是人生的楷模。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信。君子不失信,亦不失人。有财兄就是这样的君子。对于茅台的理解,说无人能及应该没有人反对,而有财兄对于茅粉的提问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而本书中的关于茅台的文章,更是将这家民族品牌企业的好,毫无保留地分享给了所有真正的茅粉。
对于中国的广大经济学家和从业者唯西方经济学货币中心论是从,央行不买美元就发不出有质量的货币,财政不敢承债,从而企业没有更多的订单,有财兄除了不断呼吁货币是市场经济的血液,更多的是无奈,因为这门学科太奇葩了。正所谓,凤鸟不至,河不出图。而我认为,有财兄的经济学造诣,足以获得好几个诺贝尔经济学奖。即便怀才不遇,有财兄梁王坠马寻常处之的气概,或许也是来自孔夫子的同病相怜吧。
有财兄是个十足的乐观主义者,在这边书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虽然茅台离法制化、市场化距离甚远,但有财兄坚信这一天迟早会到来,即便仍旧不知道是什么时候;虽然我们的央行不懂得发出有质量的货币,但有财兄坚信,中国不仅能打赢贸易战,中国的人力资源禀赋决定了未来中国想留多少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给美国,未来总有一天由我们说了算。
关于茅台的文章,我经过反复的阅读,理解了一些;关于经济学和人生哲学的文字,只理解了皮毛。即便如此,我确信,有财兄这本心血,对于有缘人,价值连城,值得拥有!
《择善固执 一个长期投资者的逆向思考录》读后感(五):择善固执
1~95页关于茅台的内容不错,其他内容无价值。
正是由于茅台的存货不足,实际上是产量不足,造成其品牌价值中的绝大部分无法发挥作用,即为“品牌价值的高度闲置”。
可口可乐是什么?是一颗无比强大、富有且自信的国家的流行饮品,它里面装载着美国长达200年的历史和民族自豪感,要是产自埃塞俄比亚,只怕你宁可去喝止咳糖浆了。
多年来,只见过原先喝其他酒的人改喝茅台了,却从未见原本喝茅台的人改喝其他香型的酒。
酒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放在那里,它的自身价值(不是指价格)便会不断增长的商品。
在上升周期时,随着消费量的上升,渠道的必要库存和非标库存也都是在上升的,因此需求显得极为强大,产量的一部分转为渠道库存。供需的一点点缺口,便会被渠道库存放大。
而在下降周期,不仅渠道内的非标库存(囤货)会被清空,连维持正常运转的必要库存也会被清光。原先的多级销售体系,再次被压得扁平,这些所谓的N级经销商,变的只出不进。这就是2013年发生在茅台身上的事情。当过去的一块消费突然不见之后,市场反而急于清空自己的库存,这种需求的减少,同样被渠道放大了。实际上,茅台2013年的调整,是一个被提前引爆的周期性的调整。
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只是降一降价,便会吸引无数试用者,使你不得不承认,它们品牌力的强大。只要产品品质优秀,这个策略一定是有效的。此外,与其他消费品的不同的是,其上瘾的速度会明显高于其他任何一种被允许合法销售的消费品。
大量在茅台酒价格低迷时好奇的品尝者,最终成为茅台的忠实消费者。而一些仅靠高端形象维持自己销量的品牌,随着价格的下降,最终被其消费者所抛弃了。
价值投资的核心是利用投机者们对远期估值给予的巨幅贴水。
投机者,是市场的必要组成部分,价值投资者们,是要靠他们养活的。
当百事可乐离开斯卡利时,它依旧是百事可乐;而当苹果离开乔布斯后,即使有十个斯卡利,它也不再是苹果。这就是百事可乐与苹果两家企业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