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时光机》是一部由苏有朋 / 赵文瑄 / 王珮瑜执导,脱口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随着社会飞速的发展,内心的浮躁占据了整个社会,可能大家都有意或者无意的“回头看”了,看看自己走过的路,回忆一下当年的心路历程,非常好。节目从明星个人内心出发,没有其他浮夸的东西,更能了解艺人的内心世界。每个人在自己冥想的时候,可能都希望有一个时光机,能回到一个你觉得自己人生重要的节点
《问答时光机》观后感(二):时光的印记
每一个都是有故事的人 非常精彩的节目 期待后续 尤其对章小蕙有兴趣 这个女人曾经颇有争议,用现在的目光看,她活出了自己,时代KOL,时尚审美毒辣精准,不管个人绯闻如何,始终是个忠于自我的人。很想看下一期节目会请什么样的嘉宾,感觉团队挑选的人的艺术范畴很大,但这些人之间又有共性。有个时光机的话,我可能不会选择上,因为当下就是最好的时光
朋友推荐以后就看了一下,模式很有新意,不知不觉会让自己思考很多东西,完全没有好多综艺那种不想看下去的感觉。用名人最真实的一面、最真实的想法和一问一答的方式会让你自己不知不觉把问题带入到自己的情况当中,换做是你会怎么样,如果没有那么做现在是什么样子?看完后给予人的不是一味的“正能量”,而是能让你正确的看待世界,学会更好的和它相处。不错的节目
《问答时光机》观后感(四):一部很不错的剧
这个节目构思新颖,题材独具匠心,段落清晰,情节诡异,跌宕起伏,主线分明,引人入胜,平淡中显示出嘉宾们不凡的文学功底,可谓是字字珠玑,句句经典,是我辈应学习之典范.就这个节目艺术的角度而言,可能不算太成功,但它的实际意义却远大于成功本身,一马奔腾,射雕引弓,天地在我心中!不愧为访谈界新一代开山之祖,此节目让我的心里重燃希望之火,这是难得一见的好节目,真如"大音希声扫阴翳",犹如"拨开云雾见青天",使我等之辈看到希望,晴天霹雳,醍醐灌顶,不足以形容导演的构思;巫山行云,长江流水更难比拟大师的才华!你烛照天下,明见万里;雨露苍生,泽被万方!透过嘉宾深邃的对白,我仿佛看到了你鹰视狼顾,龙行虎步的伟岸英姿;仿佛看到了你手执如椽大笔,俯瞰天下苍生的智慧神态;仿佛看见了你按剑四顾,江山无数的英武气概! 语句流畅,一气呵成,心理刻画和细节描写都很成功,给人回味之感!从艺术的角度来讲,选材很是新颖,角度清晰可见,语言平实而不失风采,简洁而富有寓意,堪称现代综艺节目之典范!乃当世之巨作后世之典范,我辈之楷模。
《问答时光机》观后感(五):蛙哥,克制的忧郁患者
站入坑,特地去腾讯刷了蛙哥特辑,稍稍有所感怀,遂记录其间的只言片语。
主持人和编导是极其敬业的整理了蛙哥的采访资料,不得不说这份诚意也打动了真诚的蛙哥,让他畅想过去种种,也让我能更加了解他。
最早对蛙哥的好奇是因为蛙哥的一次采访中提到,他觉得的王俊凯跟他很像,那时的学霸人设担当还是千玺,老实讲我有点讶异,后来《中餐厅》的合作,让我也慢慢发现两人之间的奇妙缘分。
蛙哥和王俊凯是我认为三人团体中最享受唱跳的idol,他们俩很享受在舞台上发光,发自内心的为自己的团歌所骄傲和自豪,这是我很少在另外两只身上看到的。此前蛙哥的采访过于古早,也很难找到,但正如老友赵薇所说,他是“事事认真”,当idol的时候,出于人设必须考上厉害的学校;成为偶像演员,慢慢得到认可时希望自己成为“硬汉”;当导演的时候更是期待借此证明自己。你很难看到他表现出最钟意某项事业,但是他会为当下所做的一切竭尽全力。虽说随着时光流逝,他已经慢慢学会与自己和解,但不被认可的伤害仍旧存在,只是深藏心底。他们是时代裹挟下,风光无限的明星,却因为要迎合大众价值观,不得不削足适履,与真实的自己做抗争,克制表达负面情绪,展现积极的部分。
这档节目让我更确认了蛙哥性格的某些特质,对于那些新的fans是很好的入坑访谈,但仍显得细碎,调动嘉宾情绪后,其实可以把某些特质和思路更明确些。
《问答时光机》观后感(六):算是一档重塑人设的访谈节目吧
近期看了两档腾讯新出品的访谈节目,十三邀和时光机。
十三邀的访谈相对有深度些,但观众至少是对被访谈的人的作品或经历有所了解,才能较为明白交谈的内容。可是,由于许知远的颜值让我无法直视,最终只能一集弃。我总抱有某种执念,虽然颜值不代表什么正义,但出镜的主持人持有最基本的仪表是对观众一种起码的尊重,建议这个节目改为音频采访吧( ̄▽ ̄),搞不好更能提高节目的质素。
至于时光机,是对一些过往曾经的热门人物(主要以演艺界的为主)以时光问答的形式来进行的采访,从某个角度来讲,可以说是一个人物对自己今昔反省和重塑人设的节目吧。这个节目的工作人员都是些70、80、90后,他们就很聪明,知道颜值决定观众胃口的真理,所以在采访中一直没出镜,让我能很好地挑了几个感兴趣的人物坚持看了几集。我也不知道工作人员在采访之前是否给过被采访者剧本,但感觉被采访者的回答还是挺自然随意的,相对很多时候要更真诚一些。当然,人都是多面体,就算再真诚也只是展现了能给观众看到的最好的一面。
虽然说是腾讯出品,实际上,关注这个两个节目的人并不多,甚至可以说很少,因为视频的弹幕和评论都少得可怜。我想,很可能是因为他们采访的人物都上了一定的年纪,并逐渐淡出人们关注的视线,比我更年轻的一代对他们早已不感兴趣了。就目前我看过的三集时光机而言,三个被采访的人物——赵文瑄、刘晓庆和章小蕙均名声大噪于那个曾经辉煌但早已远去的时代。虽然我属于85前生人,然而,我也没有亲身经历过这个时代,我只是亲眼目睹过它的兴起和衰落——其今昔之对比我是有所体会的。在旧的辉煌已成过去,新的风云尚未到来之前,身处时代夹缝中的我们,是需要这么一档带点对比和深思的娱乐节目的。
比如,时光机里的赵文瑄,毫不掩饰自己的小气、虚荣、玻璃心还有较真儿(真是笑死我了)。看得出他生性非常记仇,对当年金马奖没给他的处女作颁个鼓励奖一直耿耿于怀,至今不忘。当然,由于知天命的缘故,他也豁达和坦然了许多,至少他对自己的前半生过得还是挺满意的。发现这种曾经接触过名利场几乎是最高峰的人,之后反而对名利淡然一点,做人演戏不会那么端着,大概是当年爆红对名利有过切身体会,知道这些其实都是机缘促成的,并非仅人力所能达到。32岁出道还能一炮而红,大器晚成,我还能说什么呢?只能说赵大叔本身就该是吃着碗饭的呗。想起还有另一个和他经历很相似的演员尊龙,也是如此,不能不感慨其命运际遇之相似。
刘晓庆那集的采访算是比较失败的,大概是人物的资历太老,经历又太传奇了,感觉工作人员不是很敢提问,完全被她的气势压倒,我看他们当时那个状态更适合采访郑爽们。刘晓庆也看似不太把他们放在眼里。不过,刘晓庆最后说的那几句话对她自己的评价很中肯。采访者问她和武则天有什么相似的地方,她说没有,首先她没当过女皇,其次她也不是靠男人上位的,但她和武则天还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那种逆境中求生的意志。这让我想起了很久之前的一部港剧,有一首关于武则天的歌曲《知我有情无钱》,歌词对这位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得十分传神,不是作为一个女人,也不是作为一个皇帝,而是作为一个人身处那种的环境下的心理描写。这段歌词已经可以说是艺术创作了。作词的卢国沾一直被我认为是其中两个香港最具有文人匠气的词人之一(另一个是林夕,至于黄沾,也是文人,但是不是文人词人中最有匠气的)。他在《武则天》之前还作过一首《少女慈禧》的词,也写得很好,但相对前者还是不及。写《少女慈禧》的时候,卢大师使用了多个历史典故,这固然也是他的高明之处,但是典故一般具有固定的意像,会限制人们的想象和感观。此外,《少女慈禧》的部分句子还停留在说明上,而艺术创作的标准是表现而不是说明。所以,尽管《少女慈禧》一词的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尤其是其典故的运用和遣词造句的发音与曲调的高度契合上),但我认为还不是卢大师写历史人物的歌词里最好的作品。最好的当属《武则天》里《知我有情无情》一词,他甚至没用一个典故就能身临其境地描摹出这位历史人物当时的心声,并且还能和曲子配合得天衣无缝,已经跳出了这类词作的窠臼,变成一件非常成功的艺术品了。大家如果有兴趣,可以把《少女慈禧》和《知我有情无情》两首词对比来看看。
今天刚看的是章小蕙那集,她就对工作人员随和很多。这个富有争议的“妖女”,再怎么轰动过,现在看来也已成为时代人物。如果她不是火在30年前,而是今天,很可能她会成为一个一级买手。她的经历有点像是当代李小璐和田朴珺的混合体。话说,同样是靠男人和写专栏声名鹊起的,但是为何前她就比田朴珺们看起来有料得多呢?果然经历过大风浪的女人就是不简单,甚至气场还能压倒一干明星。对她的人品,我无法贴标签评论,总之在这种名利场幸存下来的绝对不会是单纯的好人坏人。由于我不是当事人,不清楚她和B哥当年谁是谁非,反正应了那句老话: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这句话至少真相了一点:经营婚姻和财产都太不容易了。
老实说吧,以前的明星虽然也热衷表演自己,但是人家是演而不自知的,甚至是非常信服“自己”这个角色的存在,以至于我们看起来觉得他们多少是带有点真性情的吧。现如今呢,明星们都非常珍爱自己的人设,不但在卖力地表演“自己”,并且还清醒地知道自己是在“表演”,大概只有这样才能像机械那样的精准无遗地表现出完美无瑕的人设,继续获取作为一只精致的绵羊应有的利益。
《问答时光机》观后感(七):「假学霸」们,都来学学苏有朋吧
一个古早冷门cp,再次走上风口浪尖—— #依萍杜飞cp# 《中餐厅》第二季里。 还珠十级学者杨紫,憋不住了。 向苏有朋表达对依萍杜飞cp的疯狂迷恋。
苏有朋这个名字,又登上了热搜。 和上一次《创造营》“一人顶一营”的热评相同的是。
让苏有朋重新拥有“流量”待遇的。 还是他过去的那些身份。 当过爱豆,演员,导演,成就不少。 但还是,逃不过“过气”的质疑。 出道30年,他对自己,又是怎么看的? 这些,还得回到过去的时间里去找—— 《问答时光机》(2019)
1 优等生
1988年,苏有朋,第一次出现在小虎队经纪人宋文善面前时。 第一个蹦进宋文善脑子的,是一个词,儿子。
穿着学生制服来面试的苏有朋。 无疑,是小虎队三人中最另类的。 吴奇隆,生活不易,多才多艺,靠着几个空翻就通过了选拔。 陈志朋,从小就喜欢把自己捯饬成明星的样子。 而苏有朋,没有一点艺人会的东西。 唯一能拿来说的,就是就读的学校。 建国中学,是台湾当时最好的男子中学。 宋文善抓住了这一点,给他起名“乖乖虎”。 人设定位,是名校学霸,会玩又会学。 这个定位,像苏有朋的人生起点。 从那以后,他的每个身份,都完成得很“学霸”。 当学生。 在小虎队繁忙日程安排间隙。 还能以全台湾理工科第五名考入台大机械系。
当偶像。 从零开始,但次次惊艳。 自己是三人中唯一的零基础艺人。 唱歌、跳舞,都从零开始。 开始时,反应总会比其他两人慢一拍。
但最后,也渐渐跟上步伐。 今年4月,《创造营》98秒的导师开场秀。 动作行云流水得一点没有大叔痕迹。
叫台下鲜肉抱头求前辈留活路。 再到演员。 起点高,观众缘好,也有名导肯定。 第一部演员作品就演了《还珠格格》。
首播收视率高达65%。 去年第17次重播,也轻松摘下收视冠军。 《绝代双骄》里的花无缺,有侠气又不失仙气。
转战大银幕,出演《风声》里的白小年。 面试开嗓唱了曲《游园惊梦》。 就让导演陈国富定了角。
当导演,处女座《左耳》提名金马奖。 改编《嫌疑人X的献身》,在日版珠玉在前,开拍前就被群嘲的情况下。 也还是拿到了6.4的及格分。
似乎,没什么他做不了的事情。 在很多人看来,苏有朋的人生,就像《倚天屠龙记》里的张无忌一样。 是个“爽文”才有的人生。 虽然不够尽善尽美,但已是再难复制的他羡版人生。 身份太多,成绩太多。 以致于很多人没注意到。 出道30年中,他过气过三次。 第一次,是1994年。 正读大三的苏有朋宣布休学,打破了“乖乖虎”人设。 台湾报刊拿头条来骂她,粉丝也走了一半。
紧接着,1995年。 小虎队解散,工作机会大量减少。 爱豆身份,也保不住了。 第二次,在2006年,推了数十部电视剧。 转演话剧《菊花香》,上海首场爆满。 但苏有朋的表现,却变成了“令人发笑”。 第三次,在《杀生》结束后的两三年。
他没消失,但再也碰不上白小年那样有层次的角色。 优等生,可不是智商高就当得了的。 很多时候,不过是勉强苦熬罢了。 2 苦行僧
苏有朋人生,是被一个又一个危机串起来的。 小虎队最红时,经纪人宋文善甚至考虑过换掉苏有朋。 加入小虎队时,苏有朋才高一。 既是重点中学的尖子生,又是全台湾人心中的“好学生模板”。 爱豆活动得进行,学业也一点不能耽搁。 放弃星路,回归普通人。 是个不坏的选择,毕竟,谁也不知道爱豆能走多远。 但苏有朋不退出。 哭着保证,公司行动会配合,学业也会自己负责。 苏有朋如愿考上台大后。 出了本书,叫《我在建中的日子》。 几句话,就叫派爷看了头皮发麻——
下午一点三十分钟到两点二十分念国文。接下来休息,三点起来,到四点仍然念国文,然后是晚餐,四点五十分到六点念国文......一天几乎没有休息时间。 乖乖虎,虽然是经纪人宋文善给的。 而让这个乖乖虎乖到什么样。 却是苏有朋自己选的。 现在的苏有朋,也才终于坦言。
上台大,不是自己的理想。 不过是迎合粉丝对乖乖虎的期望而已。 当演员,同样不容易。 陆续上综艺、做主持、出专辑,不温不火的过了几年。 小虎队解散后第三年,苏有朋终于碰上了《还珠格格》。 25岁的苏有朋说,没想到今生还能有这样的机会。
为了演好《还珠格格》,抓住演员这根救命稻草。 苏有朋白天演戏,晚上就看拍戏录像给自己找茬。 但没过多久。
苏有朋又遇上了演员危机。 接连出演《情定爱琴海》、《刁蛮公主》、《杨家将》。 收视率不错,但角色太过重合。 苏有朋,又被人设了,成了“奶油小生”。 他显然是不甘心的。 对奶油小生这个词,是特别愤怒,很不喜欢。 开始接触一些不小生,甚至不好看的角色。 2009年,苏有朋的《风声》来了。
为了演好阴柔的昆曲名伶白小年。 苏有朋学习昆曲近一年,还开始了一段有些矛盾的日子。 昆曲,讲究形美,每一个定格动作,都得均称。 老师告诉苏有朋找到形神的一个方法—— 每次照镜子,对自己说美美美。 可,苏有朋最想摆脱的刻板印象,就是外形上的美。 类似的矛盾状态,起码维持了三四年。 过去的苏有朋,一直在打架。
甚至,已经打出了安全边界。 让白小年影响到了苏有朋的正常生活。
《杀生》的暗黑医生,终于让苏有朋变糙了。 舔血的狼狈程度,直接跳出了派爷的视觉舒适圈。 谁还敢说是那个童年奶油乖乖虎?
再说个小道消息。 30岁后,苏有朋为了让自己看起来糙一点。 每次出席活动,都会擦黑粉。 也算是爱豆主动“毁颜”第一人了。 可是,没有想象中梦想成真的感觉。 这么用力的变丑变糙,让他收获的不是第二人生。 更像是给自己的人生打折了。
后面当了导演,他对自己的感觉也一直是,很不熟悉的。 苏有朋30年如一日的苦行。 到底是赢了,还是输了?
3 认命了
2019年4月,像是苏有朋事业第二春的开始。 一个属于年轻爱豆的竞技场。 让46岁的退伍爱豆苏有朋,站上了C位。
节目中,作为前辈,他总是言传身教。 甚至,当学员犀利提问,有没有整容时。 他的态度也是谦和温柔的。 苏有朋把《创造营》的造星,比作一场高考——
就像是一场高考,当下是焦头烂额,等长大时就会发现,它是人生中一段宝贵的资产。这也很像苏有朋的人生。 一直苦行,从未对自己满足过。 考的过程很艰难,很焦躁。 但考试完成之后。 你会发现,你收获的不止高分,还有历练后的难得轻松。 就像现在的苏有朋,对奶油小生这个词,不再愤怒。
更加温和。 从2007年想要退出娱乐圈。 到现在练习认命,和自己的爱豆身份终于和解。
作为新人导演,苏有朋还没达到满分。 作为演员,苏有朋近几年交了白卷。 而偶像,他却一直满分。 甚至,偶尔碰上了粉丝,他还会像小孩一样雀跃。
这样的苏有朋,也许没有达到他想要的成功。 但作为偶像,他值得一直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