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主创团
街上空无一人,平时人都挤不下的闹市区马路中间平躺都没有关系;
(杭州往昔最热闹的湖滨步行街 by ca)
除了街上的变化,很多人和自己的老公、父母、公婆、孩子相处了20多个24小时后,也有了惊人的发现。
比如——
通过这20天的封闭隔离生活,你们家一定已经分出了将来厨房主要的劳作者到底是谁。
身为双职工家庭,夫妻俩都几乎不进厨房,平时孩子随爷爷吃饭,周末去饭店解决。
现在一家三口的吃饭问题,经过前几天的痛苦摸索,终于迎来了稳定的发展。
「今天的米饭好甜。」是女儿对王大米所做的黑暗料理的唯一评价。
夫妻俩可以一天只吃一顿,但上小学的女儿不行啊!于是,王大米老公把自己训练成了他们家的厨神,20天后,红烧肉、剁椒鱼头、番茄牛腩这类硬菜,基本已经出神入化。
「以前抱怨老公不做家务时,也根本没想过,不是他不会,那只是没有给他发挥的机会。」
起码在这个春节前,一半以上的人都有过「能在家工作该多好」的梦想。
「今天早上视频会议的时候,我家猫从背后爬上了我的肩膀。正在跟领导非常严肃地汇报工作,背后一沉时,我心里想的是『坏了』,但我当时抓它都来不及,只能假装镇定,继续汇报。我盯着对面领导的头像,他只是惊恐了一秒钟,然后假装没有看见我背后的猫。我们就这样开完了这次会。」
我朋友姚真养的是猫,起码还不会说话,起码不乐意了赶跑就好。但大多数人养的可不是猫,是小孩。
开视频会他会闯进来哭喊着要抱;
「从来没有现在这样渴望上班,赶紧让我去办公室吧!太怀念在办公室脑暴的感觉!」
平时可以溜达出去打麻将、嗑瓜子、广场舞、太极八段锦的父母,这段时间除了花时间准备一日三餐,也开发出了令人震惊的新技能。
李慧妈妈被困杭州,小区规定只能以家庭为单位,三天出门一个人采购物资。这个资格当然要交给妈妈,否则憋坏了老人家可不行。
出门当天,妈妈会以最靓丽的放飞心情,一大早去超市抢菜。买完菜付好钱先寄存在超市,出门跑两圈再回家。
不能出门的几天,妈妈就在地下车库来回跑,有一天出门一口气跑了16公里……
还有一些爸妈体力没这么好,只能和我们一样玩起了手机:网上麻将、网上扑克、群里每天定时抢红包、学会了上网购物,当然还有云跳广场舞。据说我同事爸爸还跟着妈妈学起了织毛衣……
「以前在家呆一个星期都受不了,现在发现锁在家里也没什么不好,和爸妈的相处自然而然就开发出了和平模式。」
李慧说,虽然很期待赶紧放她妈妈出去登山,但现在这样亲密的关系感觉也不错。
治好了囤积症,也改变了极简生活方式
平时爱囤积的张婧和平时爱扔东西的叶一凡,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惯。
张婧已经两周没有收过包裹了。
她发现买的眼影高光口红、包包衣服潮鞋,在这样关键的时期一无是处。两套睡衣就足够了,bra更是连穿的必要都没有,复工前大概第一样要找的东西就是它。两周来第一次打开淘宝的时候,居然发现加到购物车里的东西,完全没有下单的冲动。
而从来不囤货的叶一凡,却发现生活陷入了极度的不便。
从前需要什么才买什么,现在出门一次恨不得买上两个月的生活用品,比如一次买500多块的菜,厕纸纸巾恨不得买上5叠,要是能扛,她会再定个20桶水……
「囤积的人应该过得很舒服吧,你根本不能想象厕纸没有了却不能当日达的痛苦!」
叶一凡的极简生活方式在最近遭到了沉重打击。
(一个人生活的叶一凡开始囤货)
唯一不变的是孩子这头神兽
本来正常生活时候,陪写作业已经要让一大群家长气到心梗了,现在「停课不停学」成了许多家长新的噩梦。
网上流行的一个段子是说:一场疫情,全民成了厨子,医护成了战士,公务人员成了门卫,老师都成了主播,家长都成了班主任, 只有孩子们,依然是神兽!
本来嘛,下班回家辅导作业就好了,再不济还有晚托班。现在从早上8点半起,就得盯着他。老师直播坏了、作业提交不了了、打卡没做好……哪一件事不得当爸妈的顶上!
以前觉得当妈苦,现在又当妈又当老师,苦不堪言。
好处是,老公终于发挥了作用。
「终于也能让孩子知道,会凶他的不是只有妈妈我一个人!」
【 征 集 】
这次疫情被封闭在家的这20多天里
和以前的生活相比
你觉得变化最大的是什么?
是发现了生活美好的另一面,
还是急迫渴望回归正常?
欢迎留言区分享
也欢迎添加大表姐微信私聊
发图发视频来讲讲你的故事?
点个赞吧
让你的感受被更多人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