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有点可笑》是一本由(美) 内德·维齐尼著作,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6.8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压力这个东西真的是无处不在。 明明已经是那么优秀的人,居然会因为学习压力得抑郁症。 可能克雷格需要爸爸妈妈告诉他,你其实也是个普通人啊,没必要那么拼,觉得无论如何也不到的事情不用太执着,放轻松,会有很多其他事情你可以做的比别人好。 不停的鼓励也是给别人的压力啊。
●雄心勃勃的纽约市青少年克雷格决心在生活中取得成功——这意味着进入正确的高中,进入正确的大学,找到正确的工作。但是在格雷格准备进入重点高中时压力就变得难以承受。他停止进食和睡觉,直到有一天晚上,他差点自杀……
●書的內容和翻譯都不錯,但是從腰封來看,編輯大概沒有讀過這本書…… 不過又感覺這本書對於我了解身邊的那些患了抑鬱症的朋友們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
●腰封推荐词让我怀疑写腰封的人究竟有没有真正看过这本书。书的内容不错,翻译也挺好
●抑郁这个话题,每次说起都会觉得惶恐,在这本书里我们却能放轻松去面对,抑郁没有那么可怕,只是病了,只要重新开始,一切都会好的
●谢谢内德,虽然他没挺得过去。
●谁能把我送到蛋白石医院里去 我多想 抛下这一切到北边6号去生活 生活并不是能被治愈的 生活是被掌控的
●美国十五岁孩子的故事,对抑郁症的症状描述很真实,从焦虑到抑郁到加重到想自杀再在医院里放慢脚步去正视自己的内心,虽然没有痊愈,但至少出院这一刻他想活着面对现实生活的一切。
文:薇子
每天下班都听的节目里有一天播放了许巍的《曾经的你》, 每次听这首歌的时候都觉得这是对于自己的梦想的一个缅怀和对未来的憧憬。 主播在播放完这首歌的时候,说起了许巍自己治愈了抑郁症的事情。 当时感觉这也许是歌手对于那个时候的自己的一种表达。 抑郁症听起来总是感觉这是一种很严重的心理上的疾病,需要积极和及时的治疗。
但是抑郁的这种情绪似乎很多人都有过, 确实是对生活都失去了信心。克雷格考上了一所当地最好的高中, 他想象着自己以后可以有很好的成绩, 可以选一个比较好的大学, 找一份很好的工作。 对于未来他有着自己的愿望。 而伴随而来的现实是, 他在假期里落下了两周的作业没有完成, 而落后了很多, 开学之后发现学校的新生里面每个人都那么的优秀, 而自己是那么的普通,甚至是差。 第一次考试就排在了93名, 这使得克雷格感觉自己的成绩简直不能实现他选择一所好大学的想法。 抑郁接踵而来, 起先是吃饭的过程中觉得饭菜难以下咽,睡眠受到影响。 后来演变成呕吐和失眠,克雷格不得不联系心理医生进行治疗。
之前克雷格一直认为自己是个不错的学生, 他努力的学习, 在搭车上学的路上还拿着书, 对于高中的考试他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时间。 也如愿的达成了自己的目标。 而新的环境里, 周围是更多比他还要优秀的人,在课堂上,老师询问谁开始学习计算机知识的时候, 只有他和一个英语不太流利的女孩子没有举手。看吧, 大家都开始提前学习了, 而自己还在为自己落下的课程每天赶着进度。 那些布置下来的作业他也觉得有难度。 爸妈似乎没有发现他的这个问题, 直到他的症状越来越严重的时候。他每每都因为压力而萌生了自杀的想法, 这种焦虑和压力得不到很好的疏导和排解, 最终发展成了抑郁症。
但家人对于克雷格的情况给予的是积极的配合,他们陪着他去参与心理疏导, 学校里的老师也没有因为他生病的这件事情而疏远他,克雷格更多的得到的是关爱。
克雷格最终治愈了自己的抑郁, 因为除了走向抑郁,他发现了另外一个选择。 人生很多时候, 需要别人的帮助和疏导, 勇敢的面对自己的压力的根源, 说出来。只要有对于生的希望, 任何事情都会被解决和理解。
克雷格人生中不普通的五天,让他重新的了解了自己生活的周围有更多的人的关注, 他也能够让自己朝着一个积极的方向去努力。
与其压抑自己不如将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 或许我们很多时候能做到的并不是那么优秀, 但是要面对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事实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儿。
《说来有点可笑》读后感(二):我爱这世界,即使我有点不开心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生而为人真的没有那么多值得我们开心的事,小孩子苦恼于父母的管教,大一点的孩子苦于学校沉重的学业,而当你摆脱了学生的身份,人生也就到达了最苦的阶段,开始苦于生存。 可是大多数人都能够寻找一些小确幸安慰自己,说服自己接受不如意,继续坚强的活下去,自然也有些人分明也想爱这个世界,偏偏想要去死,他们就是抑郁症患者。 《说来有点可笑》主要讲述了一个患有抑郁症的小男孩的康复经历,他一直是大家口中“别人的孩子”,直到有一天他考入重点高中,接触了更多优秀的人才发现自己并不是特殊的,甚至是平庸的,于是他患上了抑郁症,他甚至都难以进食。 他无数次想要自杀,却又被理智拉回来,他是一个理智成熟的患者。他幸运的拥有爱他的爸爸妈妈和妹妹,他幸运的没有经历暴虐的精神治疗,反而能够得到康复的机会。 一般而言抑郁症多发生在大学刚毕业的青年身上,因为他们无法顺利的从学生的身份过渡到成年人,正如大家所说:“尚未配妥剑,出门便已是江湖。”所以他们的压力极大,自然也就是抑郁症的高危人群,但是现在很多疾病都开始年轻化,抑郁症也不例外,像书中小男孩那种年纪患病也不稀奇。 我很庆幸自己出生在九十年代,物质没那么匮乏,却也没那么丰富,我可以拥有完整的童年不必辗转于各种补课班,不担心在起跑线和同龄人赛跑。无忧无虑的童年让我可以在长大后治愈所有的不开心。 书的名字叫做《说来有点可笑》,总让我感觉作者在提笔写下这个故事的时候内心或许有些许悲凉。抑郁症的故事也许在正常人眼里是那么的不可理喻,他们不理解为什么仅仅是课业沉重就能让一个孩子无法进食,他们不懂那种在深夜无法入睡一心想要离开世界的痛苦。 故事中小男孩的行为也许荒诞,但是抑郁症并不好笑,我猜也许因为极度的不开心才想更要追寻开心吧。之前也看过一本类似介绍抑郁症的作品《高兴死了》,但是里面的内容无厘头到难以理解,并没有让我体会到抑郁症的内心纠结。 《说来有点可笑》运用小说的形式,讲述了患有抑郁症的小男孩的自我救赎故事,他坚强的承认自己的病,在想要自杀的时候依旧选择打电话向外人求助,虽然他只是个15岁的小孩子,但他的行为像一个不动声色的大人。 抑郁症的原因有很多,抑郁症患者也有很多,但在无数个想死的瞬间总有那么一两道光值得留恋,所以抑郁症患者都在苦苦挣扎,他们期盼有一天能够发自内心的大笑,肆无忌惮的说出开心与不开心。 我依旧爱着这个世界,即便我有点不高兴。
《说来有点可笑》读后感(三):生活是一场噩梦吗?
生活是一场噩梦吗?
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讲,活着或许是一件困难而没有意义的事。面对抑郁症患者,面对抑郁症,我们该怎样面对?然而无论生活给我们的是惊喜亦或是惊吓,在生活里总有开心的事在持续发生着。当然对于来自生活之中的压力,我们要要有方式,有方法的去解决。
《说来有点可笑》是一本抗抑郁的书籍,在看到书里克雷格的故事时,偶尔你会忍俊不禁,偶尔你也会唏嘘感叹。克雷格发病的原因在我看来很奇怪。可每个人的发病的诱因绝对是不一样的。对于抑郁症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想不开,不想活,请允许我之前这么浅薄的认知。再仔细看了内德•维齐尼的这本《说来有点可笑》的作品后抑郁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精神病症,他需要治疗,需要亲人朋友协助病人。在这本书中克雷格本是一名非常有前途的大好青年。可突然有一天,由于他未能及时恢复老师的邮件,从而出现了一系列自己不想承担,不能承担的事实后。他罹患了抑郁症。
患病后他感觉生活了无乐趣,但他一直在积极的配合治疗,可不管是看医生,还是吃药,这一切都阻止不了抑郁症患者寻死念头的出现。“我根本不想醒过来,睡着的时候我会觉得更舒服些。通常,当一个人从噩梦中醒来时,会感到如释重负。而我恰恰相反,醒过来才是真正进入噩梦。真的太难受了,简直就像一场颠倒的噩梦。”生活是一场噩梦吗?对克雷格来讲是的,生活是一场他挣扎其中的噩梦。他想醒来,想脱离这样的噩梦。
克雷格的患病经历对每个人来讲都是一场噩梦,抑郁症的经历让人感觉压抑,他在难以承受的压力下停止进食和睡觉,好在他一直在积极的接受治疗,治疗的过程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然而对于和抑郁症之间的战争,克雷格也赢得了最终的胜利,获得了新生。这本《说来有点可笑》很棒的一本书。通过这本书你可以了解到抑郁症的本质,生活尽管有不如意的事情在持续发生,但是总有另我们开心的事也在持续发生。这本书的叙事非常的真实克雷德的经历值得我们借鉴。
“一本关于抑郁症的书,但并那么不令人沮丧。”克雷格通过积极地治疗,保持良好的心态最终战胜了抑郁症,抑郁症并不是不能治愈的。他通过努力战胜了病痛,克雷格就是自己的英雄。在所有人的眼里克雷格都是一个非常棒的人。对于每一个罹患抑郁症的患者我们都应该树立坚定的信心和决心——这其中也包括他的亲人、朋友以及社会,周围的亲切朋友都应该给抑郁症患者以必要的理解和帮助。
《说来有点可笑》一点都不可笑,略显沉重但绝对真实。对于每一个人我们都应该阅读这本书,因为在这本书里你会找到面对生活困难的勇气和方法。
《说来有点可笑》读后感(四):死很容易,难的是活着
你是否曾经冒出过离开这个世界的念头?
我有过。
现在想起来,久远得像上个世纪。隐约记得是很黑暗的时光,身边很冷清,脑子很喧闹。那些内心深处的声音喧喧嚷嚷,不肯停息,让我夜不能寐,食不安寝。
吃进去的东西又被吐出来,逼着自己再吃进去。睡不着的时候就打开音乐,让旋律驱散脑海中不断响起的声音。
我渐渐就意识到自己不对劲了,因为自己变得有攻击性,伤父母的心,也伤朋友的心。
想过试着找谁说说,可是就像作者在这本书开头说的那样,说话在这个时候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沉默更容易一些。
你看,我们总是会下意识做更容易更好受一些的选择,相比开口,我们选择沉默。活着太辛苦,死亡更容易一些。
直到后来结交了新朋友,有了更多条件可以看自己喜欢看的书,做喜欢的事,慢慢地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走出了自己布的茧。
克雷格的情况可比过去的我糟糕多了。
他被临床医学鉴定为抑郁症,无法入睡,而醒着的世界对他来说也如同噩梦一般。他也无法正常进食,饿到感觉胃在抽搐,也无法吃一口自己喜欢的食物,如果强制性进食,身体会出现强烈的排斥感,最终它们的归宿只会是呕吐物。
他说自己很不好,无法像个正常人。一个发育期的男孩子,不应该失眠的。他应该热爱运动,应该和心仪的女孩约会,应该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并为之奋斗。
他应该像所有这个年纪的孩子一样去吃东西、睡觉、喝水、学习和看电视。
好在他有关心他的家人,难受的时候可以去跟妈妈睡,妹妹也会抱着他安慰他。
可是自杀的念头自从第一次冒出来后,就止不住了。
大脑告诉他想死,心脏说我要活。就是那一点要活下去的欲望,他拨通自杀热线,并听从接线员的建议,自行去了医院寻求帮助。
直直射入他生命里无尽黑暗的那一抹光亮,就是从这家医院开始的——蛋白石医院。
这家医院,就是我们通俗意义上理解的精神病院。而这家医院的病人,就显得非常特殊。
说起精神病人,人们总避之尤不及。而这个偏见,也给病人们留下了烙印。如果你因为阑尾炎需要住院,你就能够坦然向他人提起,但如果你患的是精神疾病呢?
克雷格鼓足勇气给老师和亲友打电话说明情况,也曾受到同学们的哄笑。还好,后来校长的电话给了他治疗的信心。
他在这家医院,结识了新朋友,找到了人生新方向,而且很快就可以出院了。可这短短的5天,对于他来说是意义深远的。他的大脑第一次且一次又一次大声地告诉他:“克雷格,活下去!活下去!”
活下去,生活再糟糕,总也还有开心的事在发生,它们就是无尽黑夜的一点点星光,帮你驱散恐惧。
活下去吧!像初来人世那样,爱它,爱生活,更爱自己。
《说来有点可笑》读后感(五):把焦虑抛在身后,将快乐留在世上
生活中不可避免会有很多压力,这些压力不能正确的处理,将会引起许多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焦虑……严重的话,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活。这也是人们越来越重视心理健康的原因。一个健康的人不仅包括身体的健康,还包括心理的健康。无论哪一方面出现问题,都应该积极寻求治疗与帮助。 《说来有点可笑》讲的就是一个男孩走出抑郁,回归美好生活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青春期的男孩子克雷格。正如所有的年轻人,青春期会经历一系列的烦恼。小男孩也不例外。 生活原本都在正轨上,有爱他的父母,可爱的妹妹,温暖和谐的家庭……直到一件可喜的事情发生,经过他辛苦的努力,如愿考上了高中,能上这所高中,意味着能上好大学,能找好工作,能有好的收入…… 未来似乎欣欣而向荣,然而美好的背后暗藏着危机,幸福的生活似乎也由此戛然而止。首先,他在学校里跟不上学校的进度,因而他为此而烦闷;接着,他心爱的姑娘和自己最好的朋友在一起了了……学业,恋爱的诸多不顺,让他抑郁,不自信。 这种情况随着日子的流逝,越来越严重,他不能正常地饮食,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生活交际都受到影响,甚至想到自杀。一通自杀求助热线,使他进入了精神病医院,在医院里积极的治疗,使他情况逐渐好转,能够正确的面对生活,正视自己,找到自己的兴趣,找回自信,还遇到了自己真正心心相印的姑娘,生活重新回到了正轨。克雷格是一个勇敢的孩子,他敢于直面自己的问题,寻求积极的治疗。人们焦虑、抑郁是应为没有找到自己的位置。只要生活找对自己的位置,日子将不再压抑郁闷。 “我大口地呼吸着。这是一个春天的早晨,空气就像一张大床单一样慢慢地覆盖了我。” “我并没有治愈任何东西,但是,一种巨大的变化已悄然发生。我感觉到身体充满了力量,一股莫名的‘泉水’直涌到我的脊柱最顶端。我再次听到那个周六早上心脏的跳动声,它们告诉我——其实我并不想死。” “我感受到,我的双手可以创造艺术品,还能触摸女孩子。我想起了我所拥有的健全的器官——我的双脚可以带我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走进公园里,或走出来;可以骑着我的自行车逛遍整个布鲁克林——如果能说服妈妈的话,还能逛遍这个曼哈顿。” “老天,我为什么要自杀呢?” “这个转变是重大的,正如我所想象的一样,我的大脑不再想更多的事情。” 生活如此美好,为何要自杀呢?生活有太多美好的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吃饭、喝水、逛街、约会、阅读、画画、看电影、拥抱父母、相约朋友……何不让生活的每一件小事尽兴,生命的每一秒充实?把焦虑抛在身后,把快乐留在世上。 本书的作者内得·维齐尼,美国著名青年作家,十五岁就开始为纽约出版社写稿。《说来有点可笑》,2007年被美国图书协会评选为最佳青年书籍,2010年被“焦点人物”评选为100部最佳青年必读小说。这是一部极具洞察力的小说,当心情低落时,捧在手中,会让你在会心一笑中释然。不要想那么多,从现在开始认真活着!活着!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