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慢慢跑,比较快》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0-01-26 23:46: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慢慢跑,比较快》的读后感大全

  《慢慢跑,比较快》是一本由朱敬一著作浦睿文化·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018-1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慢慢跑,比较快》读后感(一):有毒也好喝

  时光白驹过隙,稍纵即逝。每个人都在加紧着步伐,可是偏偏有个人说:“慢慢跑,比较快。”所以,我就分外好奇,到底是谁说下这大言不惭的话。原来他是走红微博的跨媒体艺术家、“毒鸡汤书法创作者朱敬一。除了说“慢慢跑,比较快”,还有“慢慢看,比较美”。

  书的前半部分是他的个人随笔,聊东西南北,有艺术,有成长理,人生感悟。一个艺术大概天生就是有艺术气质的,想象力也多半是丰富的。小时候事情记忆犹新,如今写下来,看到的是人年少时的趣事,但是过去的想法下的生活状态去比对的时候,也能慢慢悟出“慢慢跑,比较快”的理儿来。小学年级时的他当着全校师生的面讲述自己人生理想是做大官赚大钱天真孩子讲出来的话让人笑翻了,当下是实现不了,但是不一样还是有着生活乐趣吗?毕竟是在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生活在这个高压力的时代我们也总免不了焦虑。就像朱敬一在艺术道路上有很多怪咖,其实都是“大家”给他支招,有人叫人简单简单再简单,有人说管别人就这样一直画下去,还有人说小伙子放松,保持微笑。每条道路都有我们所不曾预知的磨难,朱敬一在艺术的道路上选择一条另类的偏道,他选择涂鸦,在很多人看来那是不上台面的,但是他乐此不疲。又何必在意别人说什么、怎么看呢,他说人有涂鸦才能带给我如此巨大愉悦感,那就足够了。

  每个人的人生道路不重样,每个人的思想也没有完全一致的。自己怎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写,即使鸡汤有毒,也有人愿意喝的。他的毒鸡汤书法,那涂鸦风的书法写的正是“毒鸡汤”,毒鸡汤也并非真的有毒,们只是见地“毒”到。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每个人都会有一些负面情绪需要发泄。把这些想说又不一定能说或是说了也不一定有人的话写下来,以毒攻那些正面的鸡汤文,倒是新鲜。“听话,是一场代代相传骗局。”放在权威家庭里说,定是要叫长辈臭批一顿的,但是谁又能说它没有道理呢?

  我是愿意喝下这些毒鸡汤的,因为它们说到了我的心坎里。哪怕不一定觉得它有理,但是读到以后也会忍俊不禁的。“我们很难相,毕竟各有各的手机。”哈哈,看到这句,就是当下社会现实真实写照。所以,你又不能不说它没道理,对吧?

  《慢慢跑,比较快》读后感(二):有毒,好喝

  我是浦睿的忠实拥趸,因为它所践行的“小而美”正是我喜欢的。

  《慢慢跑,比较快》最吸引我的是题目作为一个焦虑的家有初中生的中年老母亲,我每天都要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安静点儿。所以,这个题目让我以为能够得到安慰

  这句话其实单纯表达了朱敬一的人生态度,与书中内容没有明显关系,却又是整本书的基底。

  整本书简直是肆意妄为,书封竟然一半玄妙恐怖端有点儿喜感的《迷宫夜宴图》,反面又是他“心灵毒鸡汤”的海报,上面写的是今年比较流行的“土味情话”。书里内容则前半部分写人写事儿,内容虽然跳脱,却大概还在规矩框架内,用纸也是常规款;后半部分则是他的画和字儿,画很多看不懂,但细节又极其有趣儿,字儿是一些毒鸡汤,倒是挺合胃口,写得也好看,纸也变了——我是个外行,叫不出名字,却知道手感不同。至于那些穿插其中的诗,我觉得就是他喝醉了以后的信手拈来一本正经胡说八道

  我早就卸载了微博,所以不知道朱敬一这个网红,不过看了《慢慢跑,比较快》以后,倒是觉得他是个有意思的人。我喜欢意思的人。尤其看到他说一个孩子站在他家门前不走,他就真的留下做了徒弟那儿,又看见他教的几个基础学生画的画儿,那般朴拙可爱,非常动心,真想知道他家在哪儿,然后把我爱画画的儿也给他送了去!

  说到儿,老母亲还有话要说。

  传说中的苏小妹说苏东坡“”心有所想,目有所见。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佛;而你看他像牛粪,是因为你心中只有牛粪呀!" 我现在读所有书,目之所及都能见亲子教育

  所以我看朱敬一在讲“我”的时候,引用了台湾中医学者JT的一句话——“千万不要想着去控制你控制不了的事情。”心中一动,我之所以痛苦焦虑,其实就是想对儿子进行控制,试图把握他的未来,这本来就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更是一个不该产生的愿望。和这句话异曲同工的是他后面毒鸡汤书法里的“控制不了自己的人才去控制别人”’。这两句话,让我清醒了一个晚上,没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坐在旁边。

  毒鸡汤有毒,但是只有三分,是药三分毒嘛!都说良药苦口,朱敬一这碗药熬得轻松,喝起来不苦,轻松下咽,还有回甘。

  《慢慢跑,比较快》读后感(三):盲画涂鸦喝茶......不跑我就看看

  这两年流行鸡汤,也流行毒鸡汤。但你是否知道,原来鸡汤不仅适用于文章,也适用于书法。

  第一次在《慢慢跑比较快》这本书的扉页中看到“毒鸡汤书法”这个词语时,我也有点好奇,有毒的书法是什么样子的,会写有毒书法的人是什么样子的?本书作者朱敬一便是毒鸡汤书法的创作者,同时也是走红微博的跨媒体艺术家。

  《慢慢跑比较快》是本随笔集,作者号称是德艺双馨的网红艺术家给你的人生指南,从这句话里其实可以看出作者满满的幽默感。本书很特别别人家的书要么是文章中带插画,要么插画中夹杂着文章,本书干脆前面一半百十页基本都是文章,后面一半百十页基本都是图片和书法。

  前面的文章写得很随性也很有意思,虽然谈不上人生指南,不过倒真是有些新奇知识比如说对于绘画艺术家来讲,自然少不了模特裸体。而模特写生有个业内规矩:女模特必须全部脱光,男模特不能脱光,必须传上丁字裤。这倒不是因为性别歧视,而是因为男人是用下半身思考动物,有时候会在做模特的过程中不受控制,发生一些身体上的变化,从而引发恐慌

  当然这种冷门的知识,只是占了篇幅很少一点,未免有些遗憾,遗憾的都没有办法展开对作者念念不忘的那个名叫小玲的女模特的联想,就很快被作者盲画的教学方法吸引了注意力

  什么叫盲画?听到这个名字我不禁想起了前段时间网上流行的一些书法和绘画大师行为艺术,虽然我觉得那是在玷污艺术。但作者介绍的盲画并不是这个概念,方法很简单,有三个要点眼睛只看你画的物体而不看纸和笔,笔落在纸上就不能离开直到把描绘的物体画完,可以先从自己的手画起。我试着画了一下,结果乱七八糟的一团。同样是盲画,自己那个盲可以翻译成瞎,而那些练久了的人,真是不看而看,画早已在心中了。

  作者不光教盲画,还教涂鸦,并且是在用涂鸦去解决学生在工作中的问题困惑。他的一个学生羊羊没有任何绘画的功底,像众多白领一样,焦虑的生活在上海这座特大城市里,正在担心老板对她不满危机经过三天晚上的涂鸦训练,羊羊发现不管是画画还是工作都要懂得找重点,在第五天的涂鸦训练中,羊羊发现老师(或者老板)不在身边的时候,她就很有自信。第六天的时候,羊羊终于认识到留在公司加班做好业绩,比跟着朱老师学习画涂鸦更重要,然后从此消失在人海之中。

  真是一旦学生学会,老师立马被抛弃,为朱老师心疼三分钟。

  最有意思的是听这位艺术家谈喝茶。我想着既然是艺术家,那么对喝茶这种高雅的事情,必然是有着高标准要求的,作者开篇就用了几个精彩比喻描绘了普洱、金骏眉、大红袍等几大名茶给人带来的回味无穷感觉,更是觉得前面随性了这么久,这回是要高开高走一下了。本想也附庸风雅一下,跟随作者了解一下博大精深茶文化,结果作者画风一转,便切入到了每天泡上两大杯的宜兴红茶。风雅是没有了,倒很像是我日常喝茶的风格

  慢慢跑,未必就能够快。但在茶余饭后之后,看作者笑谈艺术,或者是欣赏一下隐藏在书法中的段子,倒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慢慢跑,比较快》读后感(四):艺术源于生活

  《慢慢跑,比较快》这本书的方面设计的非常独特。它的封面是一张海报折叠包裹而成的,它的封面可以展开来看是一幅非常美丽作品。在这本书里面,作者向我们谈到一些他自己的经历,以及他在生活当中所遇到的人,自己在创作艺术当中的一些所见所闻与经历,以及跟我们分享一些他的作品。 书的第一部分安排的就是作者的个人经历。在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我感觉可能艺术家们他们的一些做法是非常的有个性。在这里面,他也讲到了在他的生命旅途当中遇到的一些非常有特色的人。作者也谈到了自己对于艺术的一些看法观点,都是非常不具特色的。 “我自己写多了也会不知不觉形成套路,我解决的方法就是不写去吃喝玩儿乐,去做令自己愉悦的事情,隔一段时间再来写。”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发现,当我们写东西的时候,真的会出现像作者所说的这样的场景——不知不觉的就形成了套路。他在文章中向我们诉说了他的处理方法。其实我我也尝试了他的方法,我觉得还是挺好的,既然套路已经形成了,就这样子不要去写,去生活当中多体味一下,也许会找到其他不一样的感受与发现。 在书里面,作者谈到了自己对于“创造”这个词语的理解。我觉得他讲得很好,至少在看这一部分文字的时候,我和他是产生了共鸣的。他说,“你不创造就被改造世界动态的,你不散发能量,就会被周遭的能量俘获,等到你发现这个秘密的时候,可能已经被掏空。千万不要这样。”不管我们经历了什么,我们一定要让自己不断的去进步,不断的去学习,这样的话我们才不会堕落到深渊当中去。 在《我》当中,作者十分客观的向我们展示了他自己。看这一部分的时候,你就好像感觉你在和一个朋友评价另外一个朋友一样。可是出乎我们意料的是,他是在评价自己。其实,我们很多人在看待自己的时候,都没办法用非常公平客观的视角评判自己。也许是自尊心作祟的原因,我们老是不敢很深刻的来批判自己,来找出自己的不足。而且在看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们会发现作者是一个非常勇于挑战自我的人,他感觉出来自己是一个非常内向的人,是一个不爱说话的人,他就往脱口秀这方面发展。看到这里的时候,我脑子里浮现的词语是——南辕北辙。可是当看完这一整部分的时候,我发现,人生有的时候就是需要不断的挑战自我,去克服自己非常不想去揭开的那一部分。 在书的最后面,作者向我们展示了许许多多非常励志语言。而且这些语言呈现方式也非常的独特,并不是就像宋体小四那样展示出来,而是用毛笔写出来的。也正是因为这一种独特的方式,所以让我们对于这些独特的励志语言有了更深的感悟

  《慢慢跑,比较快》读后感(五):艺术快与慢

  朱敬一的名字很陌生,但一眼看过去封面上的字体却有那么一点熟悉。翻开内页,一探究竟,原来是位走红微博的跨媒体艺术家!由于不玩微博,自然也就没有耳闻,可“毒鸡汤书法”究竟又是什么?有点好奇。

  《慢慢跑,比较快》是一本有趣的书,既是随笔集,也是作品集充分证明了作者“跨”的本领。随笔集部分分五章,分别讲述了作者自己从小到大和艺术的故事;艺术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如何重新审视自身与美术馆的关系;以及一些吃喝小感悟。

  朱敬一的文字诙谐幽默大而化之,最大的特点就是充满了“灵感爆炸式的偶然性,但细细品味其实都是经过了长久沉淀得出的精辟总结。这部分内容在他的随笔中随处可见,比如:“你不创造就被改造。世界是动态的,你不散发能量,就会被周遭的能量俘获,等到你发现这个秘密的时候,可能已经被掏空。千万不要这样。”再比如:“临摹是挺锻炼人的一种习惯初学者都需要有根救命稻草才能往上爬,但这根稻草往往是最后勒死你的那根绳子。”

  真正有创造性的艺术家通常都不会被常规束缚,于是我们看到了那个反叛、怀疑突破好玩的朱敬一。更为突出的是写在“毒鸡汤书法”里的那些句子,招招中的,令人又笑又痛。“俄罗斯方块告诉我们,如果你合群就会消失。”怪不得我喜欢玩这个游戏,原来是每天都要警告自己,千万不要努力去迎合他人,最重要的是做自己!“男人健身和女人美甲一样,最后吸引的都是同性。”好庆幸,自己不美甲,那一半不去健身房,所以我们才能相看两不厌。

  朱敬一教人画画有方法,而且不仅能教画,更能通过画画这件事教会别人为人处世之道。书中的两个例子普通典型,是很多孩子和成人学画画时常常会遇到的情形,看似讲得玩世不恭,其实颇具参考性。当然,最令人回味的还是《如何拆掉美术馆》和《美术馆参观指南》。纵然美术馆再令人觉得不满意、不完美、充满遗憾,但它总归是美的聚集地。看完这两篇,我立刻决定,以后参观美术馆绝不再拍照,只纯粹体验,感受那个moment。因为“存在心里的那才叫博物馆”。

  朱敬一说,匠人精神的本质是慢,互联网时代的本质是快,一定让他选,他还是选快。因为他了解自己,喜欢新鲜,乐于感受自己身处变化多端世界时的欣喜。于是我们看到了作品集中的“妖野荒踪”、“立体的墨”、“混沌的水墨”,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毒鸡汤书法”。

  丙烯古风插画的浓艳、树脂山水的现代感、水墨的传统美、毒鸡汤的当下风。朱敬一的艺术作品风格多样,却都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艺术的精髓与现代社会生活的矛盾、对立与统一。你可以在它的作品中发现中国古典水墨画的气韵,也可以找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子,甚至还可以嗅到赛博朋克的蛛丝马迹……

  艺术是人类感受美的重要形式,也是表达自己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情绪态度的特有方式。朱敬一玩的是艺术,但在高高在上、自娱自乐与切入日常、切入生活之中,他选择了后者。慢慢地认识了这位风格独特的艺术家,直到书的最后才发现,原来那似曾相识的“书法”早已在《驴得水》的电影海报中见识过了。果然,即使很慢,艺术总还是先人一步的!

  《慢慢跑,比较快》读后感(六):前方高能,此书有毒

  这是我今年所看到过的最随性的一本书,随性到看完之后我都不知该如何下笔来写这篇书评。

  你说《慢慢跑,比较快》这本书是一部随笔集,可是后半部份明明都是作者那充满魔性的书法、绘画作品。你若说它是一部书画集,但是翻开后,前面却都是作者与生活和创作有关的那些随笔小文。也罢,就当它是一部随笔兼书画合集吧。

  这是一个充满个性的年代,每个人都能够肆意妄为的张扬自己的性格,阐述自己的观点,只要你的所作所为不违反法律和道德。同时这也是一个追求多面发展的时代,人们可以身兼数职,去演绎不同的人生。

  不是段子手的艺术家,不是一个好的时代观察者。

  作者朱敬一在此书的封底,写下来了这样一句话。

  没错,朱敬一首先是一个艺术家。他是南门书法创始人、立体的墨创始,最初所学的专业是国画。他还是一个颇具幽默的段子手。此书的后几十页中,处处可见他用那自成一派的书法所书写的各种短小精悍的冷幽默所谓名言,被粉丝们称作是“书法毒鸡汤”。至于观察者,在他的个人介绍中虽然没有明显的被点名,但是从《慢慢跑,比较快》这本书中的前半部分中他所写的那些人和那些事来看,他是一直在暗暗观察着这个世界的,并自己的幽默将这些内容记录在了他的随笔文集中。或许有些杂无章,或许有些断片跳脱,但是生活若是太一本正经了也很无趣。偶尔让自己放纵欢脱一些,其实也是很惬意的一件事,偶尔看看这些放纵欢脱而为的文字,也不失为一种休闲放松。

  不同于那些一谈到艺术就把自己抬得高高,显出一副孤冷模样的艺术家。朱敬一的艺术透着一种怪异的想象力。看似玩世不恭,却又好像深谙世事。他在这些脑洞大开的想象力中好像一个顽童般,玩的是自得其乐,乐此不疲。

  这世上本来界限分明的优与劣的东西就不多。“毒鸡汤”也罢,无差别书法也罢。只要有人认可,就可称的上是优秀的作品。艺术本来就是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不管怎样有人喜欢就好,管他是真有毒还是没毒呢。

  《慢慢跑,比较快》读后感():摘抄(不全)

  模特写生的业内规矩:女模特必须全部脱光,男模特不能脱光,必须穿上丁字裤。原因是男生下面那部分有时候不受大脑控制,一点点变化会带来巨大的恐慌。毕业之后,我已然有很多话人体写生的机会……统统感到索然无味。后来我明了,我的蓄水池已满。从此我不再写生,而是直接创作。而我画的仕女永远都是小玲,罗汉一直都是老王,怪兽一直都是强子。三十多年过去了,我仍然可以清晰地记起,他旋转的手腕不断切割光线的瞬间,以及那支散发神秘墨香的毛笔和我嘴里的肉包。那一刻,轻风拂面之后彻骨清凉,半晌贪欢之后白日飞升。人生大体有这样的瞬间就可以了。在江南最好的夕阳余晖里,傅师傅用娴熟的转腕技巧把一只水墨蛤蟆、几个秃顶和尚“摆放”在他们家的门板上。当画面超越我们的身体和我们的可视范围,我们不得不一再拓宽自己的知觉,打开自己的禁锢,让自己在画面中行走,带着述说的欲望,带着内心的小节奏。对于绘画来说,纸和布有本质的区别。布是抵抗型、承载型的,可以撑住你所有的重量——你做面子,他做里子。纸从来不是这样的劳动模范,你要用她,就要和她生死与共。她允许你进入,但是一旦进入,你想覆盖,想变化,必须征得她的同意。你想逃离和修改基本是没有可能了,你的每一个痕迹和动作都记录在案。本质上来说,纸更古典。她在乎过程,在乎和你的互动,在乎我看过很多日本书法家写字,发现他们都不转腕,导致散开的笔锋很难收回来,这让很多日本书法显得很粗笨,这就是日本轴和可爱一面。这让我想起,中医传到日本之后变成汉方,几百年配方基本没变过。井上有一开创了“大字派”,我称之为“吼叫派”,后来者越写越大,直接把书法发展成一种体育运动。还有一种规避套路好方法,就是不按规定的路线走,从下面开始往上写,从右边开始往左写,这是美国的素描大师Robert Kaupelis教我的,用在书法上一样有效。儒家一统天下之后,中国的妖怪都逃到了日本,晚上你在京都山顶可以看到,夜行的百鬼都操着中国各省的方言。没钱移民的妖怪则在人迹罕至的乡下化身为各种老太太。羊肉一定要有膻味!……羊这种动物很奇怪,表面那么温顺,骨子里却隐藏那么多的骚浪贱,给人一种出走逃离的兴奋感,所以羊肉必须用孜然来平衡一下。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摇滚果儿睡了三十个乐手之后,回忆第一个男人带给她的悸动感。

  《慢慢跑,比较快》读后感(八):乐天、阳光的生命之美

  在都市日益快速迅猛的发展中,携裹着身处其间的人如洪流般前行,所到之处不仅对都市的发展产生不均衡的影响,更让生处其间的个体身心俱疲乃至消逝,巨大压力之下有诸多悲剧产生,富士康的接二连三的跳楼自杀事件是个体的悲哀,更是时代的牺牲品。

  看过动物世界的观者,会对狼群的坚韧而感叹,为了在极端恶劣条件下猎取食物, 狼群可以不眠不休的跟着猎物奔跑几天几夜,最终在这场比拼毅力的竞赛中获胜,嬴得种群继续生存下去的必须条件。

  长跑竞赛里,跑出第一名,并不是最先出发的那位运动员,而是一直根据路程和自己的状态随时调节自身速度的那一位,随时保存实力,只待最后一搏,获取最终的成功。可谓笑到最后才是人生嬴家。

  《慢慢跑,比较快》的作者朱敬一,以自身对人类社会历史、政治、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独特领悟辑文成册,文笔幽默诙谐,轻松之余将人生哲理淡淡道出,这份自嘲自谑自我剖析的真诚为他的文章增添了独有的魅力。这部《慢慢跑,比较快》并不厚,一个晚上几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轻松读完,阅读之余,会深感虽同在都市都可以有如此不一样的人生故事。眼界在字里行间变得开阔,心态由压抑沉闷转为轻松阳光,这是一本好书带来的力量。

  朱敬一的这部随笔集《慢慢跑,比较快》分五章,每章读来感触均不一样,无论是对艺术,对自我,对他人,对市井生活还是对社会大众、自然环境都倾注一腔热血。朱敬一的文章可以让读者体会到那份对生命的热爱与阳光之美,虽然所触并非如意,但将这不如意转化为顺遂的能力,都是让读者应该学会的乐天精神。

  全书图文并茂,乐趣尽在一页页的翻阅中,是一本读完后仍会引起共鸣且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生活性、趣味性共存的好书。

  《慢慢跑,比较快》读后感(九):毎一个独立而丰富的灵魂,都有枝可栖

  (参加朱敬一《慢慢跑,比较快》新书签售会随记)

朱敬一(左)和恶鸟两位老师在签售会现场

  主持人说,杭州是“996”的策发地,在这样一座城市里来分享有关“慢”的主题是一件特有意思的事(大意)。

  2019年5月11日晚,单向空间杭州乐堤港店1楼,跨媒体艺术家、南门书法和立体的墨创始人朱敬一的新书《慢慢跑,比较快》的签售会。作者朱敬一与嘉宾恶鸟一起跟读者分享关于“快与慢”、关于人生种种。

  (恶鸟为联邦走马创始人,恶棍机车制造者,写有《马口铁注》、《邪恶三部曲》等多部小说。)

  签售会现场朱敬一和恶鸟两位老师的有关观点记录如下(亦只是大意):

  1、关于慢下来

  我们要学会往回走,学会停下来和慢下来。现代人置身于一个大众皆疯狂向前奔跑的现实当中,而我们的身体其实还停留在农耕时代。于是会出现内心的割裂,会焦虑,会有心理问题。

  书法和阅读都是可以让我们停下来、让身心合谐一致的事。

  (想起了白岩松在《幸福了吗?》序言里所写“走得太快,灵魂落在了后面,我要等等它”的墨西哥寓言。)

  2、关于“自我”与“无我”

  朱敬一老师强调要给予“自我”生长的时间和空间,不要用东西填满你所有的时空。

  他说,在书法创作时(应该也不止是书法),一开始要掉前人,忘掉横在你面前的那些让你高山仰止的大师们,否则你的还不够强大的“自我”就会被大师们灭了,就没有了愉悦感。你要不断写不断写,直到你的“自我”慢慢长出来,再去看大师的作品,你就能看出其中的奥妙,就能从容汲取你需要的东西了。

  恶鸟老师则更多从禅宗的角度突出放下“我执”,即“无我”。尤其他认为,在创作的时候,唯有“无我”,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品。

  他还讲到了“心流”的概念——即我们在做某些事情时,那种全神贯注、投入忘我的状态。他说,他在骑摩托车时就会感受到心流的状态,身心一致,没有一点焦虑。

  他推荐了与此相关的书——《美丽新世界》作者阿道斯 · 赫胥黎晚年所著的《知觉之门》。

  关于“心流”,朱敬一老师也颇为认同,他认为这样一种放松而又专注的“无我”的状态,不仅适宜于艺术创作,也是最好的养生。

  3、关于选择

  朱敬一:读了大量的传记,学会了蔑视权威;一开始的创作其实并不纯粹,渐渐地就有了属于自己的选择。

  恶鸟:普通的事情随大流;重要的事情遵循伦理道德;最重要的事情则听从内心。

  4、关于内心

  (主要探讨如何确定某件事是不是自己内心真正喜欢。)

  朱敬一:假如你在得不到任何外界关注的情况下,仍愿意长期坚持做某件事,并且从中得到愉悦,那一定是你真的喜欢;还有,很多情况下,当弄不清楚某件事是否真是自己喜欢时,一定要记得去聆听身体的声音,很多的事情,我们的身体其实早就有了答案。

  恶鸟:设想一下,现在你要做的事情,是否是你有了足够的钱以后还要去做的事?如果是,无疑就是你内心真正喜欢。反之则否。我现在做的事,就是我赚了一个亿以后还要做的。

  5、关于艺术品

  如果一件作品能触动你的内心,让你有所感,让你心里泛起涟漪,那它对你而言就是艺术品。

  反之,若你对某件作品丝毫无感,则无论它被置放在如何高大上的地方,无论如何权威的人士如何的评价推荐,它对于你什么也不是。

  6、关于其他

  恶鸟:做自己喜欢的事,坚持做,养活自己肯定没问题。但如果你同时还想要更大的房子和更豪的车,可能无法两全,那还有一个办法,就是放下“我执”,把别人的豪宅和豪车想像成你的(笑)。

  (签售会结束后,我向恶鸟老师请教了其名字的含义,他说,其中的“恶”并非“邪恶”之恶,而是取自奥德赛一词开头的谐音)。

  朱敬一:我有自己心中的神。人生中的大部分问题,我都会通过和自己对话来解决。另外,站在舞台上,获得掌声,还是让我向往的。

  7、网上关于此次签售会的宣传语--毎一个独立而丰富的灵魂,都有枝可栖。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慢慢跑,比较快》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