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知人者有验于天,知天者必有验于人。 ----华佗
3、我们之所以不能抽身出来看自己,是因为我们很多人都是庸人。庸人容易自扰,他回被各种本来不存在的东西吓破胆,或者用近乎迫害妄想症的方式让恐惧不断骚扰自己。 ----吴伯凡 / 梁冬
4、虽现尘劳,心恒清净。
5、我们老是感到缺乏什么东西而不满足,是因为我们对已经得到的东西缺少感激之情。 ----丹尼尔·笛福
6、心里有怨恨的人,动力总是比别人强大些。 ----八月长安
7、一位朋友有个好职业,工程师,有个坏兴趣,读旧史。他读得比每个人都认真,每月总有几天,要兴叹九原,属怀千载,弄得自己没办法快活。近日读明末史事,又不高兴起来,因为他是心软的人,读到那些杀戮、破坏,各种野蛮残忍的事情,便修正自己以前的看法,转而认为,暴民难成大事,造反不是出路。我劝他说,读书的人,喜欢站得高,看得远,把自己想象为社会的计划者,若放下这身段,也许会少些麻烦,对自己或对他人。是否支持或反对某一种事,除非有十足的把握,出于自己原本的道德立场,甚至出于情绪或利益,也比出于某种高远的目的,要可靠些。 ----刀尔登
9、一个人对自己动机的诚实程度,决定着一个人是虚伪还是真诚。一般来说,我们都非常善于掩饰自己的动机,这是因为我们的动机大都是非常羞于见人的,掩饰自己的动机几乎成为我们的一种本能。你可以直接把自己的真实动机告诉别人而不必担心会遭到别人的耻笑。菩萨就是一个真诚的人,一个对自己的动机无需掩饰的人。 ----灵山居士
12、一个人有多聪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在先天或后天能不能有一种能力,可以对所有负面的东西视而不见,或是转变成正面的东西。即使智商不高也没关系,重要的是他不会被外界的眼神伤到。 ----吴伯凡 / 梁冬
14、再聪明的人年轻时都说过错话,做过错事,或竟过着荒唐的生活,凡此种种,晚年想起真是令人汗颜,恨不能将其从记忆中尽皆抹去而后快。可是我们真不该悔不当初,将过去全盘否定,因为谁也不能肯定现在的自己已经大彻大悟(当然是就我们能够企及的智慧而言),除非我们已犯过种种错误,经历种种缺憾,由此抵达了智慧的彼岸。 ----阿兰·德波顿
16、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钱钟书
17、人不应只看外貌的,但长得好的人会让人更愿意去了解内在,于是更容易被发现优点,更被大家喜欢。 ----九夜茴
18、我们比较容易承认行为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而对于思想上的错误、过失和缺点则不然。 ----歌德
19、世间八法指的是:得、失、苦、乐、称、讥、誉、毁。在目前,我们的心就像是旗帜,任何一种轻微风都可以让飘起来。你要做的是——让你的心不受这八种风的影响。 ----灵山居士
20、也许,走过一些路,爱过一些人,受过一些伤,
才会明白,别人给的安全感都是幻觉,
只会让你内心的不安肆意漫延。
而真正的安全感,永远来自于内心的独立和自足。 ----韩梅梅
21、无常只是实相,它不是意外。没有任何事情会无缘由地突然发生,你之所以认为它是突然发生只是因为你没有看到它发生的过程罢了。 ----灵山居士
22、我由于自己的愚蠢,一直以为她很聪明。 ----捷罗姆·大卫·塞林格
23、当我活着时,我要做生命的主宰,而不做它的奴隶。 ----惠特曼
24、使世界变得复杂难懂的并不是世界本身。
而是那些生活在这世界上的无聊之辈所造成的 ----特图
25、不管是多坚硬的金属,无法加工就没有利用价值。
26、戴在脸上的面具能撕下来,戴在心上的,又会如何? ----吴邪
27、人生只有三天,活在昨天的人迷惑;活在明天的人等待;活在今天的人最踏实。你永远无法预测意外和明天哪个来得更早,所以,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的努力过好今天。请记住:今天永远是昨天死去的人所期待的明天。
28、无论什么事情,达到目标的共同法则:事先也测,预想,准备周全后,挑战,然后失败,验证失败的理由,思考对策,再做好准备,进行挑战,再次失败。这个过程只要无限次的重复下去,这世上就没有什么事是做不到的。做不到只是还没能做到而已,剩下的就是和寿命(时间)竞赛。不过就连那个竞赛都可以超越世代,托付给下一代人,这就是人类种(弱者)。 ----空白
29、你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幸福起来;你对自己最大的贡献,就是让自己内心强大起来。强大不是因为你战胜了自己,而是接纳了自己。 ----美克里斯托弗?肯?吉莫
30、普鲁斯特原话:好书了不起而又美妙的特征之一即在于,对作者而言,书也许可说是“结论”,对读者而言,书则是“激发”(由此可见阅读在我们精神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书本当然重要,但也有其限制)。我们会强烈地感受到,作者离我们而去之际,正是我们自己的智慧萌发之时。作者所能做的一切是激发出我们的欲望,我们却盼望他提供答案……这是阅读的价值,同时也就是它的局限。要让原本只是一种激发的事情变成一项训练,这是强使阅读扮演它担当不起的角色。阅读是通向精神生活的一扇门,它可引导我们进入精神世界,却不构成精神世界本身。 ----阿兰·德波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