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无知的人并不是没有学问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了解是由自我认识而来,而自我认识,乃是一个人明白他自己的整个心理过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义是自我了解。 ----《一生的学习》
2、构成问题的,并不是性,而是想要重复快乐状态,想要获取性或任何其他的欢乐,并使其持久不逝的那种欲望。我们真正渴求的是这种遗忘自我的强烈热情,这种把我们自己与使我们完全沉浸于其中的事物视为一同。因为自我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而且是痛苦的根源。 ----《一生的学习》
3、一旦发现真正爱做的事,你就是一个自由的人了,然后你就会有能力、信心和主动创造的力量。
4、只有在彻底舍弃自我中,爱才能出现 ----《重新认识你自己》
5、痛苦是来自于心理上对思想、对理想、对意见、对信仰、对人、对观念的依赖。
6、你要人家羡慕你,你要权力,你要舒适豪华,你要地位、权威,因此,你必然制造或维系了一个毁灭他人、毁灭自己的社会。如果你已经看清楚你的谋生方式里面这个毁灭的过程,那么,显然你就会找到赚钱的正确方法。不过,首先你必须看清楚社会的景象,如实地看清楚它是崩溃的腐败社会。
7、我们的生命,从生到死,一直在适应、改变,在变成某一种东西。这种挣扎和冲突造成了混乱,使我们的心磨损,于是我们的心变得毫无感觉。
8、我只教一件事,那就是观察你自己,深入探索你自己,然后加以超越。你不是去了解克的教诲,你只是在了解自己罢了。
9、思想是记忆的产物,也是落入时间的一种活动。因此凡是奠基于思想的行动,一定是受制的,而且是封闭的。那么行动有没有可能不带着思想、时间感、算计、自我保护、谴责、辩解、否认等活动,我想你我都思考过这件事。 ----《生命之书》
11、但人类是可悲的,人类会残害自己的同类,盘剥自己的邻居,人类施暴,会破坏。他是不快乐的,也是痛苦的。他是最有创造力的物种,是时间和空间的征服者。然而,他依然生活在黑暗中。他信奉的神灵就是他自己的恐惧,他的爱也就是他自己的恨 ----《关于生命的一切》
12、重要的并不是问生活的目的是什么,而是要清除内在的混乱。就像一个盲人问什么是光,如果我告诉他什么是光,他就按照他的盲目和黑暗来倾听,但是假如他能看见,那么他永远不会问什么是光这个问题,因为光就在那里。
14、人生不是一刹那的事情。于是,你的看到听到也不是一刹那的事情。以一段时间,一个生命的长度去看你看到的,去听你听到的,真相自然在那里。
一切的生命都在努力绽放,那你也需要用整个生命去听去看。
知识不会让你更强大,除非他没有阻碍你认知这个世界的方式和过程。
面对生命要有面对生命的态度,你以刹那的瞬间态度去听去看,或仅仅用你的一部分去感知,你也已经死亡,真相不在的生命已然死亡。 ----《生命之书》
15、心灵之所以服从、模仿,是因为服从、依循模式是比较安全的。
16、只有当我没有比较地看着你的时候,我才能真正了解你。
17、只要成功成了我们的目标,我们便无法免除恐惧,因为成功的欲望滋生了对失败的恐惧。 ----《一生的学习》
19、在客观的观察自己的过程中------这不是一种自我中心,自我孤立,脱离整个人类或另一类人的活动---你会发现自己十多么得受限制:被经济上的压力,自己生活的文化背景,气候、饮食、所谓的宗教组织所影响。 ----《世界在你心中》
20、你害怕接纳自己,因为你对自己没有信心,这就是你为何顺应社会、父母以及宗教的原因。如果不能了解自己而只是一味的想改造自己,是毫无意义的,因此把所有的理想去除吧!然后从接纳自己开始。
21、人应当认识自己,按自己本来的样子接纳自己,不与人比。
22、受教育的重点就是学习独立。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23、当父母亲爱他们的孩子时,他们不会拿他和其他的孩子做比较。
24、我认为一个人可以默默无闻地活在世界上,完全不被人知道,没有名气、野心和残酷。如果一个人不认为自己有多么重要,他可以活得相当快乐。
26、反抗有两种。一种是暴力的反抗。这仅是对于既存的秩序不加了解的一种反作用而已。另一种是深入的、充满了智慧的心理反抗。有许多人反抗既存的正统规范,却又落入新的正统规范,落入了更进一步的迷惘和巧加隐饰的自溺自满 之中。 ----《一生的学习》
27、你总是依赖着别人给你快乐。这不止是外在肉体的依靠,而是内在的、心理上的依赖,从其中,你获得所谓的快乐。一旦你这样依赖着别人,你就变成了奴隶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28、在心理上,我们都是乞丐,不断追求别人或别的事物来填补我们的不足,来给我们希望,来支持我们。
30、Freedom from the known is death, and then you are living.
从已知中解脱即死亡,然后你将涅槃重生。 ----《重新认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