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觉得有件东西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没有任何动机的热情。那股热情不是来自某些誓约、执着或色欲。不认识热情为何物的人永远无法了解爱,因为只有在彻底舍弃自我中,爱才能出现。 ----《在呻吟、快感和肉欲的世界,如何谈论爱?》
2、思想是记忆的产物,也是落入时间的一种活动。因此凡是奠基于思想的行动,一定是受制的,而且是封闭的。那么行动有没有可能不带着思想、时间感、算计、自我保护、谴责、辩解、否认等活动,我想你我都思考过这件事。 ----《生命之书》
3、你看见我们所有一切的价值观-道德、伦理、社会、宗教、精神-全部都是依恐惧与快乐而定。
4、在一个病态的社会里适应良好并不代表你是健康的。
5、重复与习惯,助长了心灵的怠惰。心灵需要冲击才能清醒过来,我们把这种冲击称为“问题”。我们解决问题的依据是那些陈腐的说明、辩解、谴责,这一切又使心灵昏沉如入睡。心灵时时落入这种怠惰的形式中,正确的教育者不仅要使自己的内心终止此种怠惰,而且要帮助学生对它加以观察。 ----《一生的学习》
6、传统的教育,使得独立思考成了一件极端困难的事情。附和随从导致平庸。如果我们崇尚成功,那么要异于众人,或者是反抗环境并非易事,而且可能是危险的。想要成功的动力-这是追求物质或者所谓精神上的报偿、寻求内在或者外在的安全感、追求享乐的欲望-这整个过程都会阻碍“不满之情”,遏止了自发创造,滋生了恐惧;而恐惧,则阻碍了我们对于生活加以明智地了解。随着年龄的增加,心灵便冷漠迟滞了 ----《一生的学习》
7、自由是独立,不依附,不恐惧。 ----《与生活相遇》
8、看看自己的成见、意见、形象、经验,看看这一切如何妨碍你听别人说话。
9、所谓“活在当下”,就是在刹那间领会其中的美及喜悦,而不眷恋它所带来的快感。 ----《重新认识你自己》
10、你和外在世界并不是两种不同的存有,各自有各自的问题;其实你就是这个世界,你的问题正是世界的问题。伤害别人等于摧毁自己。我们在理智上都知道万物是一体的,但我们把这种认知和真实的情感区隔开了,因此永远也无法领悟这不凡的境界。 ----《生命之书》
11、构成问题的,并不是性,而是想要重复快乐状态,想要获取性或任何其他的欢乐,并使其持久不逝的那种欲望。我们真正渴求的是这种遗忘自我的强烈热情,这种把我们自己与使我们完全沉浸于其中的事物视为一同。因为自我是渺小的,微不足道的,而且是痛苦的根源。 ----《一生的学习》
12、真正的自由是一种精神状态,没有恐惧和勉强,没有求取安全感的冲动。 ----《人生中不可不想的事》
13、真相不是静态的;它居无定所;它不是终点、目标。相反,它是活的,充满活力,机警、活泼。它怎么可能是一个终点呢?如果真相是一个固定的点,那么它不再是真相;它只是一种看法而已。
真相是未知的东西,一个寻觅真相的头脑永远也不会找到它,因为头脑是由已知的东西组成的,它是过去的结果、时间的结果---关于这一点,你们可以自己观察。
当头脑寻求真实时,它是在追求自我投射,而不是真实。毕竟,理想是自我投射的;它是人造的、不真实的。真实存在才是真实的,而不是其对立面。(精神大师有何用?) ----《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14、人类分析自己分析了几千年,除了文学没有得到任何结果!很多圣人把自己麻痹在概念和思想体系的牢笼里;他们也满是冲突。我们冲突的原因是欲望那无穷的二元性:对立面那没有尽头的通道,制造着嫉妒、贪婪、野心、侵略、恐惧以及等等一切。
15、只要思想干扰事实,就一定会有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