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不应该鼓励个人去附和社会,或与社会消极地和谐相处,而是要帮助个人去发现真正的价值:它是经由公正不偏的探讨和自我觉悟而来。 ----《一生的学习》
2、重复与习惯,助长了心灵的怠惰。心灵需要冲击才能清醒过来,我们把这种冲击称为“问题”。我们解决问题的依据是那些陈腐的说明、辩解、谴责,这一切又使心灵昏沉如入睡。心灵时时落入这种怠惰的形式中,正确的教育者不仅要使自己的内心终止此种怠惰,而且要帮助学生对它加以观察。 ----《一生的学习》
3、自由在于起点,它并非是到了终点才能获取的东西。 ----《一生的学习》
4、假如你想知道自己的真相是什么,就不能把自己想象成一个与真相不符的东西。譬如我很贪婪、善妒,内心充满着暴力,那么一味地把自己想象成不贪婪、不暴力是没有多大意义的事。毫不扭曲地了解自己的真相,不论美或丑,善或不善,便是美德的开始。 ----《生命之书》
5、纪律的危险之一,是制度变得比制度下的人来得更重要。于是纪律取代了爱,而由于我们内心空洞无情,所以,我们执着于纪律。有纪律,有抵抗,均无法产生自由。自由不是一项目标,不是一种要在未来才获取的目的。自由在于开端,而非结局,它不存在于某个遥远的理想之中。 ----《一生的学习》
6、热爱工作的人事实上是囚禁在工作里面,……他的工作其实是逃避生活(逃避妻子、逃避社会责任、逃避无数的需要)的方法。 (qq空间经典友情日志 www.wenzhangba.com)
7、一个相信上帝、天国或其他宗教形式的人,总是在逃避自己的真相。你难道没有见过一些信仰神祗、时常做火供、不停地持咒,但是在生活里却总是在欺骗、掌控、以不实和冷酷的态度对待别人的人吗?这样的人真的能发现神吗?这样的人真的是在追求神吗?神是可以藉由持咒或信仰而被发现吗?但人们还是每天到庙里上香,礼拜上苍,做尽所有的事来逃避自己的真相——这样的人你通常都很尊敬,因为他们跟你是一样的。 ----《生命之书》
8、技术上的知识虽然重要,它却不能解决我们内心的压力和心理上的冲突;由于我们获得了技术上的知识,而缺乏对生活整体过程的了解,所以技术变成了一种毁灭的手段。一个知道如何分裂原子,而内心却没有爱的人,变成了一只恐怖的怪物。 ----《一生的学习》
9、美仍在那儿,并未消失,然而我们不再对它开放胸怀了,它被我们每日单调的生活所吞灭了。 由于我们内心枯萎,忘了何谓仁慈体谅,忘了如何观看星辰、树木、水中倒影,因此我们需要借着图画、珠宝、书本以及无穷无尽的娱乐以获得刺激。我们不断地寻求新的刺激,新的战栗情绪,我们渴求日益繁多的感官刺激。这项渴求与它所获得的满足,造成心智和情感的厌倦与无聊。只要我们寻求的是感官刺激,被我们称之为美或丑的事物便只有极肤浅... ----《一生的学习》
10、安静的听(5月1日)
太多的声音,总会在你不思索什么,不分辨什么的时候才听得到。
人的本能,在很多的时候屏蔽掉很多你大脑不愿意听到的声音。身体如此,我们在人世上也如此。
同样的,太多的美丽,总是在你不在意自己的境况时才被发现。于是,你的头脑,其实一直在制约你得到真实美丽的东西。
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在意时。
美丽细微的一切才慢慢浮现。 ----《生命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