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摇摆伦敦之后的微醺中,萧伯纳的窈窕淑女悄悄把你带回飘着花香的剧院门口,迷惑你买一朵幽谷里的百合,然后放你独自走进这座古城的夏夜,听任你体内的欲望在星空下升温,感觉到险象,不敢有措施。” ----《旧日红》
2、鲍西娅嫣然一笑,一头浓浓的金发是丝绸,映着秋阳最后的霞光潋滟如水。 ----《鲍西娅》
3、“柏林是精辟的杂家,早学术界里简直凤毛麟角了。”他瞧不起太专的学人,永远相信学术细想要融入生活的阴晴圆缺,学术文章要体现文学的春华秋实。“看看那些犹太裔的科学家、史学家、心理学家,连一封家信都透着文采。” ----《从前》
4、我相信每一代都有不少带着气韵的人,这些人在马背上看遍了茅店月色和板桥残霜,到了乌啼时分忽然有些感悟,有些寂寥,枯坐逆旅静听阶前点点滴滴的雨声,心中一怔,那叫气韵!这样的心路历程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有了孤独的性情才有,没有孤独的性情终归没有。 ----《白描》
5、时光倒流如梦,品相灿然如新,书中五十幅赖格姆的彩色插图一幅一幅竟然穿插着粘在书页上,每一幅都有一张蝉翼棉纸保护,故事里肯辛顿公园的仙女幼童妖魔顿时渲染了一层古色也散发了一缕天香。 ----《今朝风日好》
6、气韵之说其实是自赏的孤芳。上了年纪的人总觉得他那一代的人才有气韵,下一代人没有。我想那是骗人的。我相信每一代都有不少带着气韵的人,这些人在马背上看遍了茅店月色和板桥残霜,到了乌啼时分忽然有些感悟,有些寂寥,枯坐逆旅静听阶前点点滴滴的雨声,心中一怔,那叫气韵!这样的心路历程不是每一个人都有,有了孤独的性情才有,没有孤独的性情终归没有。 ----《白描》
7、世界透亮,政治舞台照明甚强,台上出丑, 翻身不易
西方政客训练有年,代代相传,深谙个中三昧
随时喜怒哀乐,七情应声上脸, 众生颠倒 ----《文字是肉做的》
8、施蛰老看不惯的官僚词汇很多:“比较好的”、“有一定的贡献”,“基本上是正确的”,“可能有些问题”,”有相当的影响“,“原则上是可以同意的”。 ----《文字是肉做的》
9、三十一年匆匆飘走,像浮云,像流水,那张漂亮的画片一直珍藏在书架上的一个卷宗里,偶然翻书翻资料看到了我恍如看到希腊神话里的海伦,有点喜悦也有点伤感。 ----《今朝风日好》
10、有一次一位老伙计还跟我悄声闲话维多利亚前朝影事:江山如画,霸业如梦,转眼都付耳语稗闻中了! ----《今朝风日好》
11、意大利皮具考究,笺纸考究,罗马米兰威尼斯翡冷翠卖文具的Il Papiro卖的记事簿彩笺纸漂亮,分号又多,简直荣宝斋开连锁店;小巷小弄小纸铺的手工皮面书簿和暗花细纹信纸更迷人,一派传统艺术的倩影:“我这几年贪玩,拜师学书籍装帧,学烫金,学做书函,这样似乎才对得起我的威尼斯祖先。”老先生笑起来瘦长的脸皱成了水都的水波,那管鹰鼻竟是书房窗外弯弯的拱桥了。 ----《今朝风日好》
12、彭歌说,朋友恰似独行旅人风雨晦暝中遇到的幽幽灯火,永远带着一份鼓励一份安慰:“可是,走着走着,募然发现,灯光在无声无息之中熄灭了,一盏一盏,没有预警,没有告别,只是悄悄地消失。‘回收灯火阑珊处’,也还不对,熄灭就是熄灭,再也看不到犹有阑珊余晖,西风残照。去了的,永远不能再回来。” ----《青玉案》
13、早上九点多钟进城路上金金银银的阳光渐渐褪色了,天上是一片淡淡的水墨。风很冷,公园里苍老的古树窸窸窣窣诉说着谁也听不懂的兴亡。有鸟语。有花香。我坐在长凳上翻一堆图书馆里影印的资料。风越来越大,越来越冷。云破处,天上透出几道午后日头的微光。上午在附近小书店认识的一位英国老先生也出来散步。他的风衣跟他脸上的皱纹一样皱。酒馆里的啤酒染红了他的大鼻子。 ----《旧时月色》
14、当年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是风成妈成妈的样却事变不过是教女到然自不对成作发随上以说流汗﹙to sweat﹚:“Pigs sweat, darling - ladies perspire”﹔淑女的汗不可「流」﹑不可「淌」,只能像沁人心脾孩学着对成作上以叫水「沁」出来。 ----《文字是肉是风的》
15、有了这样灵巧的视野这样细腻的悲悯,难怪丘吉尔对历史对政治对人生难舍难弃的是这样苍茫而精致的体悟。他磅礴的一生说穿了是他对历史悲剧的情感和预感;他营造的文采供养的也离不开古罗马政治家西塞罗笔下万古的壮怀:沉实而飘逸、硬朗而典丽的Ciceronian! ----《今朝风日好》
16、十二三年了,云姑满脸是秀丽的沧桑,仿佛前朝一幅尘封的淡彩仕女。 ----《云姑》
17、我看到一本《Dr No》一九五八年初版,摩洛哥黑色皮革装帧,书脊压红签烫金字,古典得要命。我顺手翻翻第一章第一页,四十多年前西贡白兰花的香气隐隐约约飘了回来:“ Punctually at six o'clock the sun set with a last yellow flash behind the Blue Mountains...” ----《今朝风日好》
18、英国人性格内向,不太说话,坐火车绝少跟邻座搭讪,只好看报看书,以免尴尬......英国人的学养一大半是在火车上“啃”出来的。 ----《英华沉浮录》
19、桑简流威风,出身世家,外公是近代藏书大家傅增湘,藏书楼叫藏园,借了苏东坡那句「万人如海一身藏」。桑先生从小熟悉中国文化典籍,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主修历史和国际法,出任过国民政府驻新疆外交专员,出使苏联哈萨达克斯坦共和国,宋美龄想听外界对国府新疆政策的意见召见过桑先生。 ----《夜望》
20、这样的老太太英国多的很:清秀的五官雕满岁月的印记,湖蓝的眼神敷上一帘二次大战烽火的阴影;她们恬淡,她们温厚,世故的深情里又包藏着坚忍的自卫和要命的犀利,Mary Blume说的“debonair stoicism”:生活里的正经小节遭受粗心的扭曲她们看不惯,一生百般维护的是不朽的体面,说什么也不放过一裘云裳的矜持,一杯餐酒的渊薮,一桌傍晚茶点的博雅,那几乎是闺阁品节的表征了。 ----《记忆的脚注》
21、我是旧派的人:窗竹摇影、野泉滴砚的少年光景挥之不去,计算机键盘敲打文学的时代来了,心中向往的竟还是青帘沽酒、红日赏花的幽情。我从来享受 ----《从前》
22、宋淇先生言谈举止常常带点矜持的关切和客气的隔阂另加孤傲的罗默契,林文月有一回在香港富丽酒店门口送别宋先生,她说她看着宋先生的背影不禁想哭。宋淇这样的器宇是六分往昔故园的教养四分西洋文化的陶铸。 ----《青玉案》
23、十月威尼斯秋阳似酒,秋水似画,萧萧微风吹冷了满城一绺绺的石板路,盛夏的游人都走了,四百多座小桥漫步闲逛的大半是一些上了年纪的外地访客而不再是游客了,他们默默探望一幢幢久违的沧桑,一块破砖一段历史,数滩积水数面古镜,几朵青苔几幅心事;扁舟穿过“叹息桥”下的呜咽声中,多少前朝的孤愤一下子随着河边古屋窗台上飘下来的落红缓缓逝去,像深情的血斑,像含恨的残梦。 ----《今朝风日好》
24、人对书真的会有感情,跟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有点像。字典之类的参考书是妻子,常在身边为宜,但是翻了一辈子未必可以烂熟。诗词小说只当是可以迷死人的艳遇,事后追忆起来总是甜的。又长又深的学术著作是半老的女人,非打点十二分精神不足以深解;有的当然还有点风韵,最要命是后头还有一大串注文,不肯罢休!至于政治评论、时事杂文等集子,都是现买现卖,不外是青楼上的姑娘,亲热一下也就完了,明天再看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品味历程》
25、文学跟音乐、艺术一样,是创造"从前"的"骗局”:不加渲染的往事是账簿;上了颜色的历史是文学。 ----《英华沉浮录》
26、见人家家里藏书千卷还要问人家是不是把这些书全看完了,此人必是庸人。
27、香港是个丰硕的宝地,多少人创造传奇攀上高枝唤风呼雨,多少人甘心平凡归隐闹市自斟自吟,这期间,镁光灯下铁铸的辉煌往往化作流水的呜咽,繁华声中纸糊的淡泊反而永保圆缺的豁达。我在这里的寻常巷陌邂逅不少沉静的旅人,彼此客地相逢,随兴往还,从来不求深交,终归不曾相忘…… ----《旧日红》
28、短短的篇章,甜甜的语言,淡淡的哀伤,浅浅的哲学,刘绍铭认为这样的「轻文学」又轻又薄又短又小,以斤两计,是名副其实的「轻薄文学」,特色是「轻轻的哲理像海中的枯木」;「淡淡的智慧像小河淌水」;「少少的短句像火炼金丹」;「薄薄的卷册像迷你宠物」。 ----《文字是肉做的》
29、端上来的大海碗碗底碗壁贴满薄薄一层青岛对虾切出来的虾片,碗里撒了些葱丝姜丝香菜末,还倒上少许白兰地,一锅滚烫的老母鸡汤往碗里一浇,虾片顿时烫熟,满厅堂飘起白兰地和虾片的香气。 ----《青玉案》
30、这样硬朗的风骨简直是锦盒里的名贵老古董,老吴慨然馈赠,我几十年来闲时展轴相对,每每难逃默然泫然茫然之痛。人老了常犯不合时宜的倔强,老吴那年月的感悟我涉世一深终于也明白了 ----《今朝风日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