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困在痛苦的矛盾里:我必须记住也必须忘却。我必须把那些往事摆在我找不到的地方,不然我活不下去的。" ----《白描》
2、听说她写完一部小说往往心力崩溃,神志紊乱,总要休养一段日子心情才平静下来。细心推敲她笔底的处处灵犀,我也隐约感受到她的焦虑她的踌躇,一字一句绝不马虎。 ----《绝色》
3、虽有时观过可以知仁,而贞固不足以干事,宜其浮名满天下而天下无一人以事业许之 ----《记忆的脚注》
4、漂亮的摩根小姐在英国外交部做事,柏林跟她很有往来,相簿里有一张两个人在牛津河上划船的照片。柏林译笔字斟句酌,常常拿一些难译的言情句子跟她商量。有一次,柏林问她:深情的一眼引来对方第一次的回眸,应该说你的心turned over(神魂颠倒)还是说你的心slipped its moorings(心里没主)?疑问最后用的是my heart leaped within me(我怦然心动)。 ----《从前》
5、短短的篇章,甜甜的语言,淡淡的哀伤,浅浅的哲学,刘绍铭认为这样的「轻文学」又轻又薄又短又小,以斤两计,是名副其实的「轻薄文学」,特色是「轻轻的哲理像海中的枯木」;「淡淡的智慧像小河淌水」;「少少的短句像火炼金丹」;「薄薄的卷册像迷你宠物」。 ----《文字是肉做的》
6、那天他心情好,带我钻进楼上书库看丘吉尔的一幅小油画,画书桌上的瓶花笔筒笔架镇纸和三叠乱书,玻璃窗外浓绿的树影里飘散的几道金光尤其生动。 ----《今朝风日好》
7、云姑是我小时候的隣居,我读小学她读中学,长髮又浓又黑像绸缎,我从小看到大,印象深极了,多年前还写过她,写她的眼神像夜空中的孤星尽是无字的故事,「藏着依恋,藏着叛逆,藏着天涯」。情路坎坷,唸中学到回大陆读书频频经历伤痛:结过婚又离了婚;文革期间跟男朋友一前一后逃来香港,她平安到了,男朋友沉船淹死;嫁给富商迁居美国不久丈夫又死了,一大笔基金归她打理做了许多慈善事业。我打电话告诉她方仁语回去了,她说老先生很寂寞,常常在电话里诉苦,出门旅行希望他心情会好些。 ----《橄榄香》
8、这样硬朗的风骨简直是锦盒里的名贵老古董,老吴慨然馈赠,我几十年来闲时展轴相对,每每难逃默然泫然茫然之痛。人老了常犯不合时宜的倔强,老吴那年月的感悟我涉世一深终于也明白了 ----《今朝风日好》
9、是仲夏,我们走过很多小巷小弄,弯弯曲曲尽是一些有趣的小铺子。栗子树开满小花。卖报纸杂志的老太太坐在报亭前喝咖啡抽香烟。不远处一片花档的老板娘拿着账单点算一盆盆刚送到的鲜花。路人匆匆,面包飘香,依旧是海明威《太阳照常升起》第五章里的巴黎。 ----《绝色》
10、我们在人生的荒村僻乡里偶然相见,仿佛野寺古庙中避雨邂逅,关怀前路崎岖,闲话油盐家常,悠忽雨停鸡鸣,一声珍重,分手分道,不知道什么时候又会在苍老的古槐树下相逢话旧。 ----《青玉案》
11、可是,流年似水,沧桑如梦,静夜灯下追忆往事,他们跫然的足音永远近在咫尺,几乎轻轻喊一声,那人就会提着一壶龙井,推开半扇竹门,闲步进来细数别后的风尘。 ----《董桥七十》
12、人生偶然邂逅一件心爱的文玩是幸运,价昂价廉是命运:活该你迷她! ----《今朝风日好》
13、文学害人不浅;没有文学渲染,玫瑰花根本不会那么可爱,也不会那么可怕。幸好你念的是政治、是历史,不然我更睡不着了!人活着就离不开政治;人一开始学会穿衣服遮羞之后,恋爱就离不开政治手腕。政治是管理别人的艺术或科学。爱情离得开“管理”吗?说一对男女相处得很幸福,意思是说这两个人很懂得互相“管理”的艺术。 ----《董桥七十》
14、“还有一本《儿童杂事诗》,是他用毛笔写了邮寄送我的,寄来后也没有细阅。这些东西,如果不遭劫,也不过藏在筐笋中,不见得会拿出来玩赏,一旦失去,就会念念不忘。世间事物的得失,往往如此。” ----《记得》
15、文章大家不愧是文章大家,下笔总是这样铿然有声,一句一个惊喜,就算道理偶有商榷的余地,文辞从来如锤如炼,玲珑剔透。我倒觉得年轻人肯看书已然难得,他们爱看什么就看什么书似乎也不太容易阻止,一时间一知半解甚或无知错解也不要紧,年齿渐大重新再看一定别有洞天。少年以酒当水,老年以水当酒,那也是人生的规律。 ----《今朝风日好》
16、堂先生那天给我讲了一段故事,说有个和尚天生慧黠,谈休咎都奇中。三个读书人上京应试,先请和尚看相,和尚起初闭目入定,慢慢睁眼看了看那三个 人,又闭目,轻轻举起一个手指作答,挥袖命徒弟送客。试后榜发,一人中式,满村争说和尚道行真高。徒弟问和尚原未学此,何以灵验?和尚说:「我未发一言, 仅举一指,今一人中式,固验矣;倘两人中,则表示一人不中,验也;三人全中,更表示一起中,亦验也;若皆不中,正好表示一起落第,安有不验者哉!」介堂先 生常常有点神秘,有点诡异。 ----《橄榄香》
17、英国人性格内向,不太说话,坐火车绝少跟邻座搭讪,只好看报看书,以免尴尬......英国人的学养一大半是在火车上“啃”出来的。 ----《英华沉浮录》
18、从小读周作人,读俞平伯,读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两位长衫人物的袖里清芬,尽管都吹过欧风,淋过美雨,无恙的依旧是那一盏苦茶,那一株古槐,朱丝栏间浮动的墨影永远是三味书屋和春在堂的疏影。说颓废,那是最后一代文化贵族的颓废;说闲散,那倒不是秦淮梦醒灯火阑珊的闲散:是钟鼎胸襟供养温山软水的脱俗。周作人给俞平伯的信有一封说:「陶渊明说读书不求甚解,他本来大约是说不求很懂,我想可以改变一点意义来提倡它,盖欲甚解便多故意穿凿,反失却原来浅显之意了」。这是知堂一生盘桓心头的偏爱,做人为文从来不屑穿凿,不屑甚解。 ----《记得》
19、国不破,故乡才是故乡,可以随时回去追寻旧梦,讨个意外的惊喜。 ----《回去,是为了过去》
20、钱先生该是老实人,该是谦卑人,文字老气,立论不引用古人古书不放心。梁实秋该是正直人,该是浪漫人,文字轻灵,写小品深谙留白之道,引用古人古书往往只引楼梯声不引人下楼,虚实难辨,古今交错,非小说终于写出了小说那般临风的玉树。果然老了,我终于看穿了人不狡狯文章写不好。说“狡狯”也许“损”了些;说“聪明”也可以,梁实秋和新月派那些名家多聪明! ----《记得》
21、那句话套用的是张爱玲《金锁记》里的名句:“年轻的人想着三十年前的月亮该是铜钱大的一个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落了一滴泪,陈旧而迷糊。老年人回忆中的三十年前的月亮是欢愉的,比眼前的月亮大、圆、白”。圆翁抱怨张爱玲写倒了:年轻人想象三十年前的月亮一定又大又圆又白,只有老年人回忆三十年前的月亮才想得起红黄的湿晕像朵云轩信笺上的一滴泪痕:“幸亏那段名句笔头一转还是转对了,”园翁说。“然而隔着三十年的辛苦路望回看,再好的月色也不免带点凄凉。” ----《绝色》
22、施蛰老看不惯的官僚词汇很多:“比较好的”、“有一定的贡献”,“基本上是正确的”,“可能有些问题”,”有相当的影响“,“原则上是可以同意的”。 ----《文字是肉做的》
23、“电邮最后有人写了这样一句话:‘在我们周遭,正有无数这样的图像在形成、在发生,你我是否也仅止于按下人生镜头的快门,然后漠然地擦肩而过?’” ----《旧日红》
24、见人家家里藏书千卷还要问人家是不是把这些书全看完了,此人必是庸人。
25、青涩的岁月常常是一生人最缅念的岁月。未必都是密树浓荫、远山含翠的金粉记忆;也许是一个看云的心愿在严师的书斋里破灭,也许是一次黄昏的约会在听雨的残荷边落空,几十年后对着飘霜的两鬓细细回想,心中尘封的懊恨一瞬间竟给冉冉飘起的暖意盖掉了。 ----《从前》
26、Joseph Conrad 劝人不要乱采记忆的果实,怕的是弄伤满树的繁花。我也担心有些记忆深刻得像石碑,一生都在;有些记忆飘缈得想烟水,似有似无;另一些记忆却全凭主观意愿装点,近乎杜撰,弄得真实死得冤枉、想象活得自在;而真正让生命丰美的,往往竟是遗忘了的前尘影事。那是潜藏在心田深处的老根,忘了浇水也不会干枯 ----《从前》
27、“不愁生计,不问俗事,不求闻达,不亦快哉。” ----《青玉案》
28、那天黄昏,我们三个小鬼悄悄沿着游廊视察蟋蟀的行踪,蹑手蹑脚摸到幽暗的转角处,赫然发现那男人光着膀子轻轻搂着云姑,云姑的辫子散了,玉白的脸紧紧偎在那座油亮的胸膛上。 ----《旧时月色》
29、秀髮齐耳,浓黑如夜,微鬈的刘海下一双文静的大眼睛荡着湖光,纤秀的鼻子鼻尖特别尖,灯光打下来菱角嘴唇躲在阴影里隐隐显露羞涩的笑意。 ----《半生缘》
30、承认他死了而埋葬他,是哲学;不承认他死了而又不停歌颂他,那是政治了。 ----《记忆的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