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活泼泼的世界,只需要用一种时时刻刻的清醒观照,去驱散那些主观的分别和执着,去随时随地享受这散满一地的清凉月光。 ----《一地清凉自在受用》
2、人生这场路过,注定承载着伤痛,忍受着压力,背负着重量。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声声号角,都回荡着岁月的痛楚。但生活的禅法,从来就不是一场对过往伤痛的悲痛诉说,而是一场对生命的清醒认识、一场积极而光明的努力。 ----《大小梅花一样香》
3、烦恼从来就不会伤人,伤人的只是自己的那份固执,那份执着。生活里不需要去夸大那份伤痛,也不需要去渲染那份悲情,更不需要被各种烦恼所压垮,而是需要活出一种简洁明了的智慧,去看穿烦恼的真相,去突破那一层层云山雾罩似的障碍。 ----《狐狸打猎人的启示》
4、人生总是要向前,生命的质量取决于能否看破烦恼的虚妄,能否活出独一无二的冷静与思考。把那些面对烦恼时的诚惶诚恐,那些才下眉头又上心头的前尘往事,那些对未来画蛇添足般的担心,都当做蛛丝一样轻轻抹去,重新打量崭新的心地,就像守护着一眼清泉,不忍心让它沾上一粒尘埃。或者当场看破那些灰色情调的虚妄不实,让困扰我们多时的疲倦哀伤、郁闷惆怅当下幻灭。参透了这些烦恼,离参透生命也就不远了。 ----《静看流年偷换》
5、生活不是一场对痛苦的演绎,也不是一场无地自容的尴尬,更不是对那些纠结不清的恩怨一次又一次的辛苦阐述。都说生活不容易,对生命的思考,在于如何珍惜那份触手可及的幸福,在于用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解读生命,淡然,痛苦渐远,豁达,烦恼不沾。 ----《所有的经过都是微笑的理由》
6、生命本身就是一场多姿多彩的存在,浮光跃金,静影沈璧,或动或净,或明或暗,都是生命的恬淡和安详。那些踏破铁鞋的追逐,何尝不是一场空忙。
面对这个世间,浮尘中的纷纷扰扰,何尝不是一种考验。把心打开,去欣赏,去成就生命的安详。一树梨花一溪月,不知今夜属何人?不抱怨,不苛刻,去欣赏,去赞叹,用鼓掌去祝福每个闯进自己生命的人,把整个世界都装进自己澄澈的心地,去随喜这滔滔不绝的无限风光。
红了桃花绿了水,春光不管未归人。回归到心地的平和与安好,活出生命的自在与洒脱,成为生命的主人,细细欣赏这阳春三月的杏烧红,桃剪锦,草揉蓝。 ----《阳春三月好风光》
7、平静地注视着生命,它虽然会如同电光火石般转瞬即逝,但体悟到生命真谛的瞬间,就是一种永恒。 ----《实践生命的安详》
8、什么是洒脱?安心就是洒脱。用内心的安然去照亮世界,在心念的起起伏伏中,不惊、不怒、不急、不燥、不恼、不悔,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如如不动 安心洒脱》
9、生活的禅法,在于对烦恼清醒的认识,在于对偏见执着的当场看破,它不需要和任何烦恼反唇相讥,也不需要和任何偏见执着针锋相对,而是需要认识到它们如水中月镜中花一样虚幻不实,当下承当这风光无限的自在生命。
细嚼清风还有味,饱餐明月更无渣。人生的意义就在这一场信手拈来的坦然里。那就放下虚妄的执着,用湛然明澈的心地和这个世界相知相守,品尝这生命里坦坦荡荡的喜悦。 ----《一地芳香无处藏》
10、生活的禅法,不是一场放弃,而是一场承担。有句话叫,过河的卒子不回头,生活里需要更多的勇气,不回避,不懦弱,在岁月的凄风苦雨里,盛开出那份如火如荼的坚韧,让心地宽厚,让心地温和,完成那场自我救度。 ----《突破烦恼破茧成蝶》
11、无限心中事,说与腊梅听。风来梅低首,对答到天明。静静地过好自己,用一种宽阔的心地与世界相知,生活就是一场与世界的高山流水般的默契。学会品味这些平淡却又不平凡的人生,不要让这云淡风轻的好时光输给了烦恼。 ----《不要错过每一寸幸福时光》
12、其实,幸福从来就没有远离过你,就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里,只是那些烦恼执着遮迷了心性。只要你愿意,幸福就不增不减,不离不弃;只要你能发现,幸福就不空不虚,如来如是,真空妙有;只要你能感知,你就会幸福满满,快乐满满,觉悟也就在这当下一念。 ----《人生禅修三境界》
13、生命的意义,就在于对信念的实践与传递。就像一盏明灯可以辗转点亮无数灯盏,照亮无数月白霜浓的夜半。岁月不是用来感叹自己的经历,也不是用来去品味那些苦涩,而是应该用来拓展那份善良的韧性,去展现生命里的无限生机。 ----《愿为春来归》
14、幸福无处不在,幸福无时不有,就看你怎么把握。不苛刻,不纠缠,不刻薄,不冷漠,活出心地的洒脱,活出心地的宽阔,到哪里都是鲜花开放,到哪里都是春意盎然。 ----《到哪里都是鲜花开放》
15、记得有个智者这样忠告过:生活里,要善于阅读那本无字的书。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生活就是一场场温和细腻的诗情画意;风送水声来枕畔,月移山影到窗前,生活更是这一场场的简单明朗,却又不加修饰。但走过这回味悠长的岁月,经过这些鲜翠嫩绿的日子,在蓦然回首处才会发现,这简洁生动的生活,这宽阔明朗的心地,才是那本无字的书 ----《我的青春与阅读》
16、生活里需要超越一切诸如“动”、“静”的相对的概念,因为这些概念也是来自于人们固执的分别。所谓的“红尘”,也不过是在这些分别下的纷纷乱乱的焦躁与疲惫。 ----《说说生活里的“静”和“净”》
17、生活是一场云淡风轻的淡然,是一场活泼无忧的自在。它需要在那些叽里咕噜的烦恼面前,恪守住心地的安然,更不去主动地寻找烦恼,就像这太平山上白云泉,活出几分恬淡和自然。 ----《云自无心水自闲》
18、种种连绵起伏的故事,都不过是一种经历,一种成就。
生命是一场姹紫嫣红开遍的美景,它需要用一份温和的认知且行且珍惜,去经历那些高低错落的人间故事。生活不是一场在烦恼里的自怨自艾,也不是一场在挫折面前的顿足捶胸。它需要在一场又一场的烦恼面前华丽转身,去活出生命里的那份落落大方。 ----《与岁月风雨与共》
19、有人问:什么是世界上最美的风景?你眼前的一切。你心中那一片无染的山水。最美的风景不在天边,也不在海角,更不在天涯,就在你的心里。又有人问:那什么是人生路上最好的时光?凡是撒在你身上的都是最好的时光。欣赏眼前的一切,珍惜眼前的一切,享受眼前的一切,当下就是幸福满满。 ----《致那些撒在身上的最美好的时光》
20、生命是一场领悟,就如雪的无暇,月的无尘。这世界流畅而抒情,稳重而清新,容不得半点挑剔,容不得半点纠结。月圆是画,月缺是诗,看见了什么,领悟了什么,享受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又带走了什么,人生不过是一场匆匆过客。 ----《雪中明月,火里莲花》
21、卷帘是处是青山,生命就是这一场无所不在的亲切。那就用几分朴素去解读生命,在每一个当下融入生命,用几分豁达去经历这人生,享受那份曾经无处安放的自在和从容。 ----《扁舟聊作画中人》
22、都说要热爱生活,可生活里又有多少痛不可言的伤害,多少躲也无处躲的心痛。每个人都在岁月中跌跌撞撞地行走,不管经历了多少风雨,遇到了什么故事,请相信生命——以我们终将幸福的名义。 ----《以我们终将幸福的名义》
23、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带着满腹惆怅去散发弄扁舟,可这“双溪蚱蜢舟”,又能载得动几多愁?生命不是一场无聊的自寻烦恼,而是一场对烦恼的正确面对。细看那些不尽如人意,不过是自己非要与这个世界一比高下的偏见。所有的烦恼,不过是自己用那份执着折磨了自己。所有的痛苦,不过是走不出那些自以为是的病症。我们的心若能如这雪月梅花一般清凉从容,简简单单,放下内心的包袱,幸福当下即是。 ----《雪中明月,火里莲花》
24、人生何处闲,心闲就是闲。生活里,需要用几分泰然自若的悠闲,去欣赏这如碾盘一样转动的岁月。
生活不是一场固执的自我折磨,那就学学古人秉烛夜游,用几份恬淡和自然去享受生命;那就和所有的烦恼说声见犹未见,活出自己的那份从容不迫的安详。 ----《人生几度秋凉》
25、为什么世尊说法时会天雨宝花?因为他在用最大的善意祝福众生,祝福人间,祝福这个世界,也得到了天人、众生最真诚的赞叹。
为什么佛陀说法时会大千世界六种震动?因为他要告诉众生,能打破内心的固执和偏见,体悟到崭新的人生世界,能超越自我的狭隘,获到清凉明澈的心地,会震天动地,脑洞大开,心包太虚,量周沙界,与虚空同体。 ----《心地清凉 脑洞大开》
26、生命是一场风雨兼程的经历,所有的经历,都是为了磨砺人生的智慧,为了实践人生的幸福,为了圆满那份无所障碍的自在。一沙一净土,一尘一楼台。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人生的实践,是要享受这份无所障碍的自在,用清净心与世界相知相守,让所有的时光明媚而温和。 ----《生命是一场圆融无碍的智慧实践》
27、理解生命,品味生命,需要沉淀掉种种杂乱无章的烦恼,回归到心地的朴素,用几分从容去送远这似水流年,用几分安然去治愈心地的疲惫,享受那份云淡风轻的恬静。
在这宽阔的世界,经历过多少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才能把人生活成一场深刻的思考,才能去思考生命的深度,才能完成一次次生命里的超越。 ----《别有烟霞似弟兄》
28、我们和岁月,不是一根苦藤上结出的两根苦瓜,也不是同一个坛子里泡出的两根酱黑色的老咸菜。生命的厚重,在于在那些绵远而又坚韧的烦恼中一次次突破,活出心地的那份宽阔,那份温和。生命的真谛,就是在这一场场貌似和我们水火不容的烦恼里发现智慧的菩提。 ----《我们要配得上生命里的苦难》
29、这被多少人哀叹过的人生,不是因为它本来就太苦,而是因为各种硬碰硬的不服气;不是因为它本来就太累,而是因为各种针尖对麦芒的互不相让,都是在自以为是的牢笼里挣扎、痛苦,都是在自寻烦恼。面对生活里的各种艰难,需要规范好自己的心地,活出自己的那份畅达自如。 ----《相伴时光》
30、用一份宽阔的心地去生活,生活的风景便在这举手投足之间。生活不是一场沉重的抱怨,而是一场心地的光明,是一场心地的宽阔。生活的意义,不是要沉溺于各种别扭的烦恼,也不是要离开现实生活去另外寻找一个桃花源,而是要这一路摸爬滚打的生活里,超越那个固执的挑剔的自我,去包容所有的是非得失,活出觉悟,活出朴素,活出从容,活出自在,活自己内心的桃花源。 ----《未曾咬着一粒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