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生如棋:识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赢
日期:2020-03-06 21:48:21 作者:未知 来源:民生周刊 阅读:

  金庸曾说,围棋严谨思想锻炼、推理锻炼,更是“头脑体操”。在这方寸大小棋盘中,除了黑白双方纵横交错,还蕴藏着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人生如棋,天地为盘。我们要想走好每一步,就一定要有全局规划。有人说,下棋如同一场修行,我们下棋的过程,便是自己人生的历程

  只有参透棋局中的奥妙才能成为人生的真正赢家

  

人生如棋:识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赢

  少年如棋之开局:赢在格局

  少年时期就如同人生的“清晨”,若想将来能有一番作为,就应该对自己的人生有个长远规划。只有把目光放远、格局放大,才能将起点变高、前途变宽。

  梁启超曾有一句话:“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梁启超从小家境优越,再加上自己也很争气,11岁便考中秀才,17岁时又中了举人,可以称得上是“少年天才”。然而,就在他才名远播、考场得意之时,却做了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在中举一年之后,转投康有为门下

  在时,康有为还只是个秀才,而梁启超已经是举人了。这个“秀才老师,举人学生”的搭配一时间让不少人大跌眼镜

  但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并非一时热血,而是他敏锐地觉察到:在当时,西学已有盛行的趋势,而要想救国图存,那是非得融贯中西不可。此时的康有为虽只有秀才身份,却学贯中西眼界开阔

  谁识书生能报国,晚清人物数康梁。正因为梁启超有着高超见识远大的格局,才使他冲破古老壁垒,成为学贯中西的大学者维新变法的中流砥柱

  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我们每个人都有一段“指点江山激昂文字”的潇洒时光,但我们更应该知道:外有锐气,内有格局,才叫意气风发;只有锐气,而无远见,不过是盲目自大

  

  中年如棋之中盘:进退裕如

  人生这盘棋进行到中盘,才算到了最精彩的阶段,才能尽显一个人的底蕴。

  王阳明曾说:“一起一伏,一进一退,自是功夫节次。”棋到中盘,往往杀得难解难分,你进我退,变化多端。此时,决胜的关键便在于这“一进一退”的功夫中。

  做人要敏锐,知进退,明得失,也就是有分寸。《左传》有言:“见可而进,知难而退。”人贵有自知之明,审时度势,分寸把握得当,进退有度。

  因此,踏实做人,低调做人,适当退让,也是人生紧要的事情。

  古人说:“龙行虎步的人,大富大贵。”多数人搞不清怎样才是龙行虎步,以为是很威猛的样子,其实错了。

  “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老鹰站立像睡觉一样,老虎走路摇摆懦弱像生了病一样,这些病态的样子掩盖着它们的凶猛。

  同样,越是有本事的人,往往越是谦虚低调。

  人生如棋,棋艺高超的人,能在进一步中扩大战果,也能在退一步中寻求生机。能做到进退裕如,是一种境界。

  

  老年如棋之收官:慎始慎终

  “博弈之道,贵乎谨严。”无论是下棋还是生活,最关键的便是:慎始慎终。

  越是到了后面,越需要谨慎行事,很多人就是因为最后的“差一点”,而导致前功尽弃满盘皆输

  唐朝名将郭子仪,曾在平定安史之战功赫赫,因而得到皇帝器重,被尊为“尚父”。郭子仪的功绩威望可谓如日中天,但即便如此,他却从不居功自傲,依旧谨慎如初。

  郭子仪是个心怀坦荡的人,每次朋友来府上拜见时,他从不让身边的姬妾们回避,唯独对卢杞是个例外人们对此很不理解,待卢杞走后,便问郭子仪说:“大人一向光风霁月,为什么要单单回避卢杞呢?”

  郭子仪长叹一口气说道:“此人相貌古怪,且心胸险恶,他来访时我若让妇人们在场,看到他那副长相,怕是有人会忍不住笑出声来,这样一来就闯下大祸了,此人一旦掌权,我一族人的生命就难保了。”

  果然不出郭子仪所料,这卢杞后来当上了宰相,并对曾经得罪过他的人大肆报复。而郭子仪则因为当初的谨慎幸免于难,最后得以安享晚年。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当我们对一件事没有把握的时候,一定要十分谨慎地对待;当对一件事十分有把握时,便要用十二分的谨慎对待。

  谨慎不是胆小保守,而是一种老成持重的智慧。“负重致远”,谨慎对待眼前的每一件事,必会走得长长远远。

  人生如棋局,识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赢。我们应总揽全局,步步为营,落好每个阶段的棋子。

  棋盘虽小,却蕴含着生活的奥妙,惟有时时感悟,才可一生落子无悔。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生如棋:识局者生,破局者存,掌局者赢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