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卷作品
近日
一则新闻刷上了热搜
一名13岁的小男孩
凌晨坠亡
就是因为这款游戏
导致了男孩的死亡
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吃鸡”
这类游戏
开局有100个人
通过跳伞后降落
搜集装备
将其他玩家击败后
取得第一名
游戏里从高处跳下会死亡
或者摔掉玩家的生命值
而死亡是不能被救助或者复活的
从游戏截图里可以看到
游戏也明确写了角色掉血的原因
“因坠落”
在游戏中
即使从4楼跳下
也会导致游戏人物直接死亡
显然游戏里的规则
是仅从4楼跳下就会身亡
和家长口中的
“孩子跳楼是觉得能活过来”
并不一样
许多网友评论道:
“13岁了还不知道跳楼会身亡?”
卷卷心疼那个孩子
就失去了生命
卷卷知道
有很多人对游戏深恶痛绝
修改或直接下架
游戏不会杀人
电子游戏一直被“妖魔化”着
很多家长闻之色变
好像孩子一碰电脑
就马上会染上“网瘾”
秒变“网瘾少年”
一出什么事
游戏就会又又又一次
被推上风口浪尖
成为了“背锅侠”
卷卷想告诉大家
家长们一直批判的
“游戏成瘾”究竟是因为什么?
1981年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科姆斯
他把老鼠分成两组
都放有普通水和*水
两种水供饮用
第一组的老鼠被放在笼子里
第二组的老鼠被安排
实验结果表明
第一组笼子里的老鼠
因为生活单调无趣
有了成瘾性
第二组的老鼠
生活丰富多彩
并没有产生成瘾性
过度沉迷游戏的人
归根究底是因为“空虚”
把全部寄托放在了游戏上
过度痴迷、依赖
如果他们没有接触到游戏
只不过因为现在游戏业的发展进步
就把这口黑锅扣到了游戏上
更没有自制力
也更易沉迷游戏
但这锅
游戏可能真不背
来看看
心理学家列出孩子游戏成瘾的原因
很多孩子或许提出过“抗议”
但却被父母无视了
多次被拒绝后
只好在游戏里寻求他想要的东西
对他们来说
这就是避风港
在这里没有父母的训斥
也没有写不完的作业
和排得满满的补课班
可是有多少人
只会骂游戏害了孩子:
“不读书净不学好!”
“让你用电脑不是让你玩游戏的!”
“网瘾!”
简单粗暴的要求:
“立即删除所有游戏!”
“国家应该禁止游戏!”
而不想想
自己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
甚至把孩子送去戒网瘾学校
游戏真的那么可怕吗?
卷卷想说
沉迷游戏的网瘾少年
确实需要教育
这个责任
关乎孩子的身心健康
必须重视
可我们能否看到游戏的另一面
副教授萨莉·梅里
开发了一款
名为 SPARX 的游戏
用游戏的方式传达
目的就是为了打败抑郁症
在这款游戏里里
玩家可以创建一个角色
或者是一些小昆虫
参与游戏的玩家是
168名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
他们被分为两组
一组进行SPARX游戏
另一组被要求去进行“常规治疗”
结果显示
将近有44%的抑郁症青少年在玩过 SPARX 之后
而接受常规治疗的那一组
只有26%的青少年
觉得自己好了一些
当然
长期治疗必须要医生帮助
还有不少玩家表示
游戏使他们的病情有所好转
比如 Murphy
也多年饱受躁郁症的困扰
他在玩几款游戏时候
感到它们十分适合自己
减缓了心理问题
或者《战地2:叛逆联队》
说:
(右为 Murphy)
还有《航海英雄》
这款游戏的开发者包括了英国阿兹海默症研究所
还有一些科学家
来标识潜在的阿兹海默症患者
达到防治和筛查痴呆症的目的
并保持六个月不下降
肿么样
听起来是不是很棒棒!
并且
喜欢玩游戏的人
也并不是一辈子对游戏依赖成瘾
游戏里有一个词叫“AFK”
是“away from keyboard”的缩写
意为游戏玩家
知乎“你为什么A了?”问题下
不少玩家回答:
他们非常清楚
重心是生活
需要承担责任的时候绝不退缩
并不需要旁人来指教什么
这样理智的玩家很多
所以卷卷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
游戏被越来越“妖魔化”
骂着“废物才打游戏!”的人不知道
曾经有一位名叫吴宏宇的大学生
在大学城广工校园内
见义勇为去追偷车贼
受伤牺牲
他是一名游戏玩家
游戏开服前一天
还在朋友圈里问有没有人
一起等游戏开服
但第二天游戏开服时
他已经不在了
向犯罪行为说“不”
他在游戏里和现实中
是同样的英雄
可他却在开服前一天去世
再也没能玩到他心心念念的游戏
这一年他才只有20岁
正如游戏的宣传语
“这个世界需要更多英雄”一样
游戏为他设立了“英雄不朽”的雕像
上面刻着吴宏宇的名字
嘲讽“网瘾少年”的人不知道
汶川地震
游戏公司捐款的同时
也在号召玩家捐款
有的人说着
“在游戏里充钱都是SB”
他们不知道
西山居游戏公司
65小时筹款62万元
以玩家名义捐赠
用于复产重建
“游戏毒害青少年!”的人
也不知道
喜欢玩游戏的
还有不少老年人
比如64岁的前海军潜水员
网友评价他
“见人突突突,人狠话不多”
还有83岁的骨灰级玩家
爷爷杨炳林
每天固定3个小时玩游戏
20年玩遍500张碟
老爷子连旅游时也要带上游戏机
他说打游戏让他变得更年轻了
还把网友的评论做成相册
珍藏留念
(超暖的纪念册)
你看
玩游戏的大部分人
真的不是“网瘾少年”
他们会为了正义而战
哪怕牺牲
会为了灾情伤心
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别人
也会在慢慢变老时
告诉年轻人
“人老心不老”
卷卷想说
请不要再妖魔化、歧视
电子游戏和游戏玩家了
明明都是一样的普通人
有着不同的爱好
世界却只需要某种东西成为“背锅侠”
来掩饰他们的失败
十五年前它是早恋
三十年前它是偶像
三十五年前它是香港电影
四十年前它是武侠小说
你可能真情实感的爱过某个人
我们也真情实感的爱着游戏
因为热爱
我愿意挡下所有的偏见
无论会不会玩到老
我们都是一辈子的游戏玩家
我们比谁都清楚
无论何时
我们首先为人,之后才是游戏玩家
离开的那一刻
是彩色的人生
“人生和虚拟世界,
我们都热烈的活着啊”
卷卷编辑整理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卷卷漫画()
如需转载,请后台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