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呼万唤终于出场的《邪不压正》果然气势不俗,刚一上映就已经引爆了话潮。
其中观众对于影片主角们的讨论尤其热烈,他们讨论许晴的风情万种,讨论周韵的素雅大气。
不过更让人停不下来讨论的,还是那个全裸奔跑,露了半个屁股的彭于晏。
可能有很多人在电影上映之前对于彭于晏出演主角李天然这件事有着不小的抵触。
毕竟剧中李天然是民国时期的武林少侠,而彭于晏呢。
他是个说着一口台湾腔的ABC,长相也更为西化,从口音到样貌似乎无一处符合老北京的气质。
神奇的是,当看完整部影片,才发现他意外的适合这个角色。
宫本武藏说:谁能阻止得了少年武士的赴死呢?他们听不到,他们听不到啊。
片中的李天然俨然就是一个少年武士,年轻、单纯、心中有许多不明了,却总是一往无前。
△《邪不压正》中的“李天然”
而现年36岁的彭于晏呢,似乎一直以来也是这样一个形象。
就像他曾说过的那句:“我没有才华,只能拿命去拼”一样。
虽早已过了而立之年,可彭于晏一直有着如少年一般一往无前的精神。
电影上映之前,姜文在《圆桌讲究派》谈到彭于晏说:
众所周知,彭于晏有完美的身材。
块垒分明的八块腹肌,线条流畅腿部肌肉,那副体态,仿佛是精雕细琢出的。
可这肌肉来的并不容易,因为很早之前,彭于晏还是个身高不到一米六,体重却有140斤的小胖子。
如今这精致的身材,正如姜文所说,是他用极强的自律能力修来的。
我妈说我生下来有5公斤重,把她的骨盆都压裂了。
我小的时候很爱吃,所以小时候家里不能够有剩饭剩菜,桌上看到有东西我都要吃光。
△童年时的彭于晏
小胖子不仅能吃,还有着严重的哮喘,小时候经常发病,有一次甚至连医生都束手无策了。
为了他的身体,妈妈决定让小小的彭于晏练习游泳,每天早上6点起床,游够20圈才能去上学。
当初母亲的严格要求给他幼小的生命里种下了一棵自律的种子,后来种子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也就不足为奇了。
△彭于晏与妈妈
中学毕业后,彭于晏的体重达到了140斤。
13岁移民加拿大,因为不会讲英语、个子矮小,身材还这么胖,所以遭到了校园霸凌。
经此一事,彭于晏更下定决心减肥。
他开始摸索着健身,持续游泳、也加入篮球队。
大量的运动让加上青春期的蜕变,小胖子终于出落成了拥有阳光笑容和健壮身板的大男孩。
因为运动,因为自律,他改变了自己的体重、身高甚至样貌。
他尝到了甜头,所以此自律这件事慢慢融入了他的骨血里。
最近几年彭于晏似乎资源爆棚,隔一段时间就能在大荧幕上看到他的作品。
有很多人忍不住想:彭于晏这个小鲜肉,怎么现在大制作不断。
可仔细一琢磨才发现,也不对。
在新人辈出的演艺界里多得是十几岁的小伙子,而36岁的彭于晏哪还算什么小鲜肉呢?
的确,我们开始认识彭于晏时他就已经过了三十岁。
而我们看不到的那个十年里,他多的是寝食难安,独自迷茫的夜晚。
上大二的时候,外婆去世,彭于晏从加拿大回台湾奔丧。
碰巧在这时遇到小时候拍广告认识的导演,导演发现曾经的小胖子已经出落的如此青春帅气。
于是邀请他出演偶像剧《爱情白皮书》,由此他成为了一名演员。
△《爱情白皮书》剧照
当初与他合作这部戏的有余文乐、杨丞琳和范玮琪。
后来这几个人渐渐成为一代人的青春偶像,只有彭于晏一直没被人记住。
2006年好不容易拍了一部电影《六号出口》,可电影票房惨淡,导演都因此负债累累。
整整十年的时间,彭于晏都不温不火。
△电影《六号出口》剧照
2009年的时候他与经纪公司因为合约产生了纠纷,不仅被雪藏还背上了几千万台币的债务。
他当然伤心也迷茫:
“我当时好迷茫,为什么别人会有那么多的戏演,有那么多粉丝,赚那么多钱,拍那么多广告,而我没有?”
可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也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把所有的原因都归结在自己身上:
“其实都是自己,都在讲别人,你都没有看自己。
其实自己不够好,我就想尽办法,让自己改变。”
彭于晏口中的改变就是让自己更加努力,更加自律。
他想只有这样,才能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抓住它。
这个机会是林育贤导演给他的。
当初《六号出口》损失惨重,林育贤导演欠了不少钱。
到2009年,林育贤导演根据自己哥哥的真实经历写出了《翻滚吧!阿信》的剧本。
△电影《翻滚吧阿信》海报
他孤注一掷想用此片翻身。于是找到同样是处于人生低谷的彭于晏。
林育贤觉得,他自己也好、彭于晏也好,都像极了片中无路可走只能奋不顾身的阿信。
为了拍这部电影,彭于晏特意花六个月的时间去培训体操。
可是,一个演员去表演专业的体操运动员,还要学会那些专业的动作与技巧看起来根本不可能,真的是硬着头皮上。
那段时间,他每天练习12个小时,导演说有难度的专业动作可以用替身,但彭于晏不同意:
“我那时候也就那一部戏拍,我没有什么好输的,也不怕受伤。
回头去看,那个手、脚、喘息都是自己的,可是如果你看到是替身在做,其实你也会蛮纳闷的。”
除了练习,他还要保持身材。
教练告诉他最好每天一点糖分也别沾,这种近乎苛刻的要求,他还真的就做到了。
几个月的时间,每天不是吃白水煮青菜就是白水煮鸡胸,一点油星也不沾。
那段时间彭于晏的体脂率一度降到6%,据说那是专业运动员的标准。
六个月的魔鬼训练终于结束,彭于晏早就磨出了一层厚厚的茧子。
导演去验收成果,他做了一整套跳马助跑腾空翻,剧组上上下下终于放心了。
后来导演说:
当我们决定用他,当他愿意下定决心来演,我们就觉得没有问题。
但是能够做到什么程度,老实说我们都没有把握。
最后他出乎大家意料,完全是自己争取的。
拍摄又是三个月,他要拍戏要练习体操,还要每天吃寡淡无味的事物,多难熬的日子,可他终究是坚持下来了。
后来导演回忆,电影杀青的当天晚上,他们去聚餐,彭于晏吃了三块巧克力蛋糕。
林育贤看着他忽然感觉有点心酸,这个大男孩儿这几个月一直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啊!
可彭于晏自己却心满意足,他是真的高兴。
我之前跟林育贤导演拍了《六号出口》,但是并没有找到出口,基本上亏了500万台币,导演后来又找我,那就一定要拼。
那一刻我甚至在想,可以了,差不多演员的生命到此结束了,这已经是我的高峰了。
他的演员生命当然不会止步于此,相反,是开始大放异彩。
香港著名导演林超贤看了《翻滚吧!阿信》之后找到彭于晏拍《激战》。
他说:“哪有演员这么笨,演一个运动员真的花那么长时间去训练?”
应该是极欣喜的吧,一个演员遇到好导演不容易,一个导演遇到如此拼命的演员更难。
林超贤对彭于晏说:“希望你能拿出拍阿信时的傻劲,对待我们的电影。”
彭于晏点了点头,于是又是一场拼杀。
节食加训练,三个月的时间,又一身更加精装的腱子肉。
那时他三十一岁,已过而立,可长年累月的锻炼让他看起来还像个少年,笑起来仍是十几岁时的样子。
此后,片约不断,大制作更是不少。
《破风》、《湄公河行动》、《黄飞鸿之英雄有梦》,每一个角色都不好演,每一个职业都需要他付出比以往更多的努力。
后来我们细数他的作品,才发现无论是偶像剧时期还是电影时期,他都同样认真对待,付出过同样的努力:
拍《海豚爱上猫》,考取海豚训练师的资格证书;
拍《听说》时学会了手语,直到现在还能与聋哑人士顺畅沟通;
拍《我在垦丁天气晴》,学会冲浪;
拍《激战》,学会了综合格斗,巴西柔术和泰拳;拍《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学会了工字伏虎拳、虎鹤双形拳;
拍《破风》,又考到了场地专业赛车手证;
拍《湄公河行动》,学会了泰语、缅甸语,还有射击,甚至参加了泰国皇家御用保安的特训。
这一长串的技能啊,可不仅仅是长时间的训练,流血、受伤更是家常便饭。
别人都说他太拼命了,他自己却觉得理所当然:
我拍《激战》练拳击就是学习国外那些演拳击手的演员,拍一部戏都可以练到去打比赛的水平。
所以我那时候去练,花很长的时间,其实很多演员都这样做。
要么你就别接,接了你不就该练吗。
要不然难道你就拿两把刀晃两下就收工了?不可能。
我也不觉得练什么有特别的努力,不是应该的吗?
演偶像剧出身,后来涉足大荧幕也拍过像《匆匆那年》里的小鲜肉,或者是《分手合约》里只需要脸的型男。
但后来有名导大制作找上门,给他更多不同的角色去发挥,这其实并不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
就如梁家辉所说:
一个偶像剧演员,不会有很多导演让他有机会转换很多形象,但他(彭于晏)自己做了很多努力。
这些努力会让他勇往直前,无畏无惧。
彭于晏自己比谁都珍惜这样的机会。
如今综艺、真人秀大火,多的是演员跨界捞金,当然也有人来找彭于晏。
他也不是说多么的视金钱为粪土,他只是害怕:
如果我花时间做真人秀,我会害怕我两边做不好……
从拍偶像剧开始慢慢走进大银幕,每一部戏慢慢学,我是这样才有一部一部的机会。
如果(去分心做别的事情)会不会我喜欢的东西就不再有了。
无论是对角色获得各种技能也好,还是放弃一些金钱也好。
这无疑都是彭于晏对自己身为演员这一职业的自律。
萧伯纳说: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
少年武士的一往无前里总是带着年少的冲动,而彭于晏的一往无前呢,有的只是属于强者的坚韧。
电影的最后,李天然望着远去的巧红若有所思,也不知他经此一事,他明白了多少世间之理。
电影外呢,那个眼若星辰,笑起来能露出12颗牙齿的男人,其实早已经成熟,早已强大到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那人生,看似艰辛,其实自由得很。
来源:淘漉音乐
《文艺》艺术类栏目合作请联系小编:puzisidian
《文艺》客服微信: yishupin118
合作须知: 转载、授权、投稿请联系客服微信,艺术类栏目合作对象为艺术家、展览展讯、人物访谈等。
底下有评论,你参与了吗?
【文艺】杂货铺子
三店又开张了
扫以下微信进去逛逛吧
注明“我爱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