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是一部由周洲执导,池韵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丽》观后感(一):关灯独家 | 专访《美丽》监制程青松、导演周洲
头回来西北边陲上高原,幸运地没得高反却被紧凑的电影展节奏逼得透不过气。见面会一个挨着一个,和导演约访谈也是见缝插针。
比媒体更疲惫的应该是参赛剧组,今天一早我与《美丽》的监制程青松和导演周洲见面,下午再路过的时候他们依旧在咖啡厅里轮换着桌子挨个接受采访。
我问周洲,这几天累吧?他答,更多的是喜悦。
《美丽》是本届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的一匹黑马,因其题材入围“一种立场”单元,同时女主角池韵也凭借着公认的出色演技获最佳女主角提名。
(文末有福利相赠!)
▼
周洲:2012年,我是长春电影节的嘉宾,遇到了当时作为志愿者的池韵。第一次见她特别有意思,她来给我送饭票,我当时在洗澡一身的水,穿上衣服了头发还是湿的。我一打开门,见她第一眼就觉得这个年轻人眼神中有非常多的故事, 当时就觉得她和其他女孩不一样。
后来又在其他场合碰见了她,有了机会在大学里看她演《暗恋桃花源》里的云之凡,还在各大学的评比中获得了金奖。她一个这么年轻的女孩,其实是很难接近云之凡这个角色的,但是她演得非常好,她似乎懂得那种情感,她的表演也孑然于众,她一人的表演带动了全组的表演,我当时就觉得她一定是一个天才演员。那一刻,我就有了把做导演这件事具体落实在什么地方的想法。
过去我在武汉科技大学读书,电视专业,但一直都很喜欢电影。毕业后我去到了北京,发现去任何一家电影公司都很难,到公司前台递简历对方都不收。但是非常幸运的是当时《中国电影报道》正在招人,我就去了。总算是进入了电影这个圈子,但是想做导演还是要做好充足的准备的,需要钱也需要其他储备和基础。我一直都有做导演的想法,但真的第一次似乎可以实现了,就是2012年遇到池韵。
左:周洲 右:池韵
一冰:《美丽》的剧本从何而来?
周洲:自从定下池韵之后,又经过了三年,我一直都没有找到合适的故事和人物,一直到2016年的时候,我了解到了一个叫美丽的女孩的故事,我觉得特别好。美丽的形象在我心里种下了根,接着我就很兴奋地和池韵说,我们可以拍这个。
但是美丽是个悲剧,又是同性恋者。对于我的最大挑战就是拿了钱拍完之后该怎么办,似乎是在做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我内心就有一个比较艰难的抉择过程。最后就像怀孕生孩子似的,我已经有了故事,池韵也参与了编剧,把人物内心世界也掺摸得非常透了,怀孕的母亲不生产必然是特别难受的,不得不生了,那就只能拍了。
当时我还在《今日影评》工作,有机会请了两个月的假,很快飞到长春准备拍摄。因为是自己拿钱拍,资金只够支撑11天的拍摄周期,又加上一些场景没法给我们用那么久,最后把拍摄时间压缩到了8天。
整个《美丽》诞生中,其实最艰难的还是那个抉择的过程。在这中间程青松老师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拍摄前我和程青松老师见了一面,询问他能不能拍,甚至问过他“拿手机拍行不行?”当时我也有很多不确定, 结果程老师第一次见面就说得很直接,他说去做吧,你不用考虑我的钱,我一分钱都不要给你做监制。
程青松
一冰:我注意到《美丽》当中有许多长镜头,对于一部小成本影片来说这么大量地使用长镜头是否有些奢侈?
周洲:确实长镜头的拍摄难度非常大。难度主要是在演员的表演,因为在动辄十分钟的长镜头中,演员往往会面临着喜剧任务和情绪的转换,他得有极强的信念感在任何时间内都不被外界打扰,专心地在戏剧内部做人物应该做的事情。这也就回到了当年我看池韵表演《暗恋桃花源》,舞台剧演员肯定会受到台下嘈杂环境的影响,但是她却能够融入进去,能量惊人。也是出于这一点,我敢于用长镜头,用这种奢侈的方式去组织电影的拍摄。当然长镜头也很实际地保障了《美丽》在8天内就杀青。
我们这次使用的是非常轻便的一款设备,叫Osmo,是一个手持云台,加上一台iphone就可以当监视器使用。但是它也有诸多缺点,比如画面质量相对来说较差,聚焦能力也比较差,需要摄影师来操控,所以拍摄中为了使演员尽量不虚焦,我们也是采用了比较安全的焦段。
一冰:影片最后一镜,美丽进入室内杀了姐夫,镜头没有推进去跟拍,只停留在门口听里面的声音,导演为什么要这么设计?
周洲:感性的层面上我不想再把那种仇恨撕开,我觉得有时候表达一旦过头就有炫技和投机之嫌,我不希望这样,我希望它朴实。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在这样一个场景中如果用声音来传递一种真是会更好。因为声音本身就真实,让观众在声音中体验这个氛围和力量,那是一种很有张力,非常奏效的手段,至少对于我而言是这样。
我拍电影对于素材的检查就是声音,声音准不准,声音中演员的情绪对不对,声音中对话有没有交流感,声音打把打动人,我都是靠声音来识别的。
这一镜把声音的效果做到最大,我现在依然觉得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网络异常取消重新上传
一冰:除了池韵是专业演员外,《美丽》中其他角色都启用了业余演员,导演有什么演员调教的经验可以分享吗?
周洲:我建议他们不要去演,不要把自己当成演员是第一位的。你不要给他一句具体的台词,也不要告诉他做什么具体的动作,因为他的注意力都会集中在指令上,他的表演就很容易会紧张和做作。
所以像姐夫的演员来了以后,我们在剧组里就开始叫他姐夫,让他尽快地适应这个角色。在戏剧场景里姐夫要做什么事情,我会问他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他可能会想导演也不知道我会演成什么样,我就要让导演看看我是怎么样的。我觉得演员的自信是很重要的,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这个是非职业演员演不出来的。
一冰:你们在筹备,包括后期阶段,有预计到《美丽》有这么高的反响吗?
周洲:我没有预计到。
程青松:周洲拍这部片子的时候,不管我是以什么样的角色参与进来,首先创作上是完全信任他的。拍什么样的片子,用什么创作手法,我作为监制是不管的,我希望只是能在其他方面给他一些好的建议。只有在自由自在的创作环境下,表达才会最充分。
因此拍的时候我们没有考虑题材能不能过审,只是拍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我们不希望题材让我们变得缩手缩脚,如果表达不够真诚,会对人物没有足够的悲悯,观众自然不会认可,我们是由衷地、彻底地表达,那就一定会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顺理成章的。
一冰:你为什么会在万千剧本中选中了周导的作品?
程青松:不是我选择了导演,是导演希望我能参与进来,他知道我在LGBT领域有所思考,也对这个题材有所研究。我在大陆、台湾出版了关于同志电影的书,收藏了所有能买到的关于同性题材的电影,不管什么年代、国别、导演。
中国几乎所有的导演都拍过同性题材,包括许鞍华的《得闲炒饭》、关锦鹏的《蓝宇》、陈凯歌的《霸王别姬》、王家卫的《春光乍泄》、张元的《东宫西宫》等等,说明这个题材并不是特殊的,它只是关于人和人性的一方面。
我们没有带着拍同性题材内容的目的拍摄这部影片,只是碰巧这个女主人公的家庭不理想,一个男人对她施暴以后,她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地方寄托情感。所以《美丽》不是一个纯粹的关于同性的爱情故事,而是关于人的。
一冰:一些媒体评价《美丽》这部影片的亮点是没有放大同性这个题材,所以可以说影片真正吸引你的并不是同性题材吗?
程青松:有一部分是它是同性题材,另一部分是它表达的了人的处境的故事。女主人公生活在一个三线城市,她只是想拥有稳定的职业,过普通人的生活,她只有过普通生活的需求,但是这些都在逐渐地破灭,这样的故事有自己的独特性。正是这个点吸引了我。
一冰:你自称是一位女权主义者,《美丽》作为一部女权电影,你有什么样的看法?
程青松:女权是最近全世界的热点,今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女导演们因为只有两位女导演得到金棕榈而游行;好莱坞的女明星站出来,说出侵犯她们的男性;现在中国的女作家蒋方舟、春树也勇敢地站出来,讲出自己被性侵的事。
对于我个人来说,女权主义是很简单的,就是女人和男人一样拥有完整的身体和生命,是平等的,而不是把女性作为被消费和物化的对象。但是在男权社会里,女性的处境比男性艰难很多。我是一个女权主义者,这是来自个人身份,我是一个公开的男同,作为一个不是主流性取向的人,能更加理解女性作为弱势群体的处境。
有时候我参加活动会做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如果有男性和女性两位嘉宾,我一定会把女演员的名字放在男演员前面,这么多年我一直坚持这样,这是我所表达的对女性尊重的方式。《美丽》和整个世界关注的热点不期而遇了。
一冰:通过《美丽》导演想表达什么?
周洲:这个问题往往对于创作来讲是第二位的,第一位的是你觉得它有魅力。你觉得它的内在情感,囊括的有关生命的尊严,都是令你神往的事情。
就好比我喜欢巩俐,为什么我要去看她?只因为我喜欢她,没有为什么。我喜欢美丽,为什么要拍她?只因为我觉得她有魅力,我对这个人物有感情。
一冰:你们下一步的宣发方向是什么?
程青松:《美丽》是一部独立制作的电影,不像传统制作的电影分宣传、发行这些阶段。我们拍电影,还是很希望能进电影院,让大家看到,但是要看沟通的结果。去年王超导演的作品《寻找罗麦》涉及到了男性同性情感的话题,它在电影院上映了。我们也会尽力沟通,增加《美丽》进院线的可能性,但这个也不是我们能决定的。
《美丽》观后感(二):周洲:顺其自然就好
《美丽》
5.《美丽》
MS.MEILI
中国|2018|彩色| 88分钟|剧情
导演/美术|周洲
编剧|周洲 池韵
摄影|朱恩立
剪辑|周洲 黄泊钧
音效|王长锐
音乐|王旭粮
导演简介
1984年出生于中国安徽省安庆市
2006—2008年 担任CCTV6《中国电影报道》栏目编导、专题编导
2008—2010年 担任CCTV6《中国电影报道》栏目专题部主任
2010—2012年 担任电影《白鹿原》宣传总监
2012创立影想传媒
2016至今 担任CCTV6《今日影评》主编
2017年5月 编剧并导演电影处女作《美丽》
导演阐述:在九十多分钟的时间里,我希望观众能够跟随片中的主人公美丽一同感受人性的自私、命运的残酷,直至所有的努力、奋斗都化为虚无,令她成为被希望所抛弃了的人,在绝望之中决然复仇。
影片的创作中,我着力于用简练的镜头语言刻画人物的内在,以力求真实的生活片段,组接起戏剧故事,揭示人物悲剧性的命运。如何完成真实和戏剧的统一,演员的表演是关键。
不可否认,这部电影无论是复杂的人物关系、强烈的人物情感,或是大量运用长镜头的拍摄方法,都对演员的表演提出了巨大的挑战。我感到非常幸运,能够在第一部电影长片中遇到池韵这样优秀的青年演员,她的精彩演绎为这部电影带来了真正的生命力。
剧情简介:22岁的美丽是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孩。她从小被父母抛弃,由姐姐抚养长大。姐姐没有生育能力,让美丽在青春期的时候被姐夫强奸,生下一个女儿。美丽步入社会后,姐姐经常向她索要抚养费。
为了避开姐姐的骚扰,美丽辞掉了干洗店的工作,决定跟随爱人李雯去上海。不料李雯以公司规定为由,要求美丽留在长春。美丽不仅被爱情抛弃,同时失去了工作。无助的美丽认识了年轻男孩小宇,小宇替美丽找到手机店的工作。好景不长,美丽的姐姐以家暴为由投奔美丽,姐夫跑到手机店要人,抖出美丽的不堪经历,美丽感到无地自容提出辞职。绝望的美丽期盼着李雯的回来,但是等待她的却是更加无情的欺骗与背叛···
见到周洲的时候,服务生刚好把早餐帮他端上来,一脸疲态的他从七点开始到现在已经接受第七家媒体的采访,我们问他需不需要稍微休息一下,他摆手示意继续,趁着情绪还在想要把想说的说完。
其实向电影创作者提问,很多的记者都会避免不了会问导演故事蓝本的由来,电影中说到的是不是真实的存在这样这样一个故事?(幸好我不是这个很多的范畴里的记者)《美丽》这部电影的编剧最后在落款的时候是写了周洲和池韵两个人,故事最终呈现也就是有导演和主演共同完成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周洲导演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定下了要和池韵合作,周洲导演见到池韵的第一眼,他就觉得这个女孩有灵性,刚好那时候池韵参演赖声川导演的《暗恋桃花源》饰演云之凡一角,获得高校组金奖的好成绩,对于表演以及人物角色的塑造,池韵也有自己的见解。在几个记者的追问下,周导说:电影的故事在生活里有一个真实的引子,但却不是全部的,后期在加强人物角色塑造的时候对部分情节进行了艺术性的修饰。
今天的采访与其说是采访还不如说成是一次聊天。首先周导对于问题的回答让我们置身于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
,其次就是我个人对于这个片子过于偏爱,在看片以后,我想要让创作者可以解答我对于影片的疑虑。我一直记得围绕在采访中周导说的一句话:顺其自然就好。他说事情控制情感本身,但是每一个个体在接受以及感受到的情感是不一样的,在真实的感情当中,可以看到演员真诚的投入而感动。说到这里的时候,周导哽咽
《美丽》观后感(三):8天打造的《美丽》,可以这么美
本届First影展有两位女演员的美让大家印象深刻,一个是《冬去春又来》的张铭益,另一个是我今天要讲的池韵,《美丽》的女主。故事关于一个20出头的一个叫美丽的女孩,看似生活从容淡薄,背后故事让人心碎。
池韵,90年生的长春人,这次取景地以及设定地点就是长春。原气在媒体采访的时候,池韵还提及主要场景就是她所生活的公寓。
“早上就是那样对着镜子刷牙,没化妆甚至胸衣都没穿,因为我在家就是那样子。”
池韵是个职业演员,这是她第四部电影,青春美丽是她很重要的外部优势。
电影《我心雀跃》
电影《格式化少女》
《美丽》获得了本届First影展【最佳演员、最佳影片和一种立场】提名,然而拿奖可能并不是导演周洲的初衷。
电影的制作过程实质是周洲的一次自我旅行,卸掉原本的角色,花两个月筹备和制作,其中8天拍摄,而池韵也是唯一职业演员。
8天拍摄很短,但是我觉得这就是新导演成功的前提。“快”是这次电影成功的第一元素。大量的长镜头,很多拍摄一条就过,既有艺术探索又有高效率运转,这是建立在周洲和池韵的互相信任和大量准备的基础下的。池韵表示在拍摄过程的回忆里“累”是比较深刻的。
为了能有更好完整度,一开始就让池韵一脚油门飙戏,辅助角色连面目都模糊了,既避开了非职业演员的不利,也更能给大家一个鲜活的美丽。
第二成功元素我认为是“准”,周洲让池韵参与剧本创作,有效弥补了男导演兼编剧的一些视觉盲点。让池韵自己准备衣服,自己找朋友参与电影拍摄,准确地塑造了一个外表坚强内心没有安全感的形象。这部涉及LGBT题材,难度本来就不小。除了池韵,其他演员都是她的朋友或者是当地找的素人,都是非专业演员,是短周期少预算一定有的困境。周洲与池韵的信任,池韵与朋友们的信任,这些是成功的关键。
我最爱的就是第三元素“狠”。最后的复仇剧情不长,但是却有一种独特的暴力美学。把充满JY的套套塞到爱情叛徒嘴上,以及一刀毙命大恶人,一下子抒发了所有压抑和悲伤的情绪。
《美丽》的先锋探索,让我对导演周洲和演员池韵肃然起敬。
原创影评,转载需与原气场景联系。
《美丽》观后感(四):美丽人生花事了
“美丽”的人生并不是美丽人生。原生家庭的羞辱,同性爱人的背叛,即便青春姣好的面容干练凌厉的性情也丝毫无法为其生命贴上名字所赋予的标签。越是表面的坚强与任性,越是在孤独无助上坠入深渊。“投资不过山海关”的东北城市长春,让这种深渊看似更无法解脱。
美丽不是没有逃离的可能。那个身边所有人都在向往的城市——上海,对别人来说那么近,对自己来说却那么远。大城市的繁华富丽,灯红酒绿,与自己毫无关联,甚至没有丝毫触碰的愿望。飞机、高铁抹平了中国大陆大部分的时空隔阂,却无法抹平一个女孩儿的耻辱心结,背板,更终结了逃离的勇气。
美丽家庭的耻辱需要百倍的伴侣依恋来支撑。李雯与美丽构成了短暂的两生花命运体。这种命运体的稳固程度,起初决定于泥土的结实程度,而大雨倾盆而下之时,雨水汇聚通往大海的河流,通向未知彼岸的欲望撩拨,跃跃欲试的李雯终将别离的花伴。
一方是李雯毅然决然的离去,一方是美丽双膝跪地的痛哭与挽留,而土壤已然松动,那朵起初就没有生根的花朵,顺流而下,则是无可挽回的必然。
爱一个人不需要理由,摆脱一个人,却可以有100种理由。而底层的原因只有一个——心已逝。苦苦营造一个爱还在继续的用心与不甘,真相暴露时,所有关于自己的耻辱、背叛,爆发般的孤注一掷,两生花的最后冲撞,必定以美丽的陨落谢幕。
从当下窥探个人史,有太多猜测和可能在故事里。努力摆脱与现实的联结,可以把旁人的窥探隐藏得好一些。可好死不死,长春这个美丽已经扎根的地方,让她无处藏身。同性之爱的社会孤立与家庭乱伦强暴产下孩子是两把坚韧的匕首直逼花蕊。
历史跨度的时间感知,随着经历和记忆的放大,不但不会消散,那些心理和意志的折磨是永远无法释怀的烙印。花季史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长到被强暴而出生的女儿已经到了上学的年纪,短到一刀下去匆匆几秒,终结所有仇恨。
每个人都希望从别人的历史获取些什么。可美丽的故事又恰恰证明,那些隐秘于花瓣之下泥沼深度的形骸,不得公之于众,不得供人参考。悲剧好像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重复地发生着,当悲剧被人看见后,又只留下一地鸡毛。
每个人又都被目标冲红了双眼。没有人在乎花开过程,也没有人在乎两生花曾经的甜蜜、争吵与撕裂。脱离了共生体系,每只个体开始重塑着自己的历史,个体又展现出另外的样貌,似乎一切从来没有发生过。
那些随风飘散看似被掩埋的历史,在个体从来未曾淡忘。磨平一切伤痛的物质与现代化提供了逃离的可能,而这种可能更多被证明是欺骗与假象。那些铸就自己的光明与黑暗,生长与腐朽,就像加锁套在每个人身上,动弹不得。
腐朽究竟算不算得上生命过程的一部分?这种隐秘于微观世界的变化,总是隐喻着更宏观的未来意义。而吸纳腐朽的泥土,又会长出什么样的植被,腐朽又从此给人以希冀。
泥沼的浑浊让人不愿深入。美丽也曾经试图把最美丽的部分置于泥沼之上,当泥沼变本加厉的拖拽,她也只是奋力地活着。当活着成为了全部的生命意义,没有了新的能量应对下一次拖拽时,鱼死网破的浸入泥土等待重生,是她唯一的选择。
唏嘘,却又令人庆幸。
《美丽》观后感(五):第一次写长评虽然不够长但 献给《美丽》
致《美丽》致 池韵/周洲
起初看到剧本时感受是这女的是作还是作呢?没有人爱她。很简单的几页纸描述了一个女人悲剧的一生!但这悲剧或愤怒才是解脱。今天看到成片的感觉又完整又零散,所有美丽独自叹息的地方我都觉得是在看法国电影(但我电影看的不够多说不出是哪部惭愧啊),但我知道这个感觉对了!美丽愤怒的地方,美丽横着说出话的语气,也许有人觉得缓一下更好,但我认为很真实很真实。一个人被欺负到那份儿上如果她做不到逃离、看开,那就只能用愤怒去发泄去解决问题!最大的感受是那个人是美丽!不是池韵!哪怕他就说坐在我边上我们一起看着这个电影我都没有跳出戏!我会跟我的朋友说:我有个朋友她叫池韵,她是个好演员。至于拍摄上一些专业的东西交给专业的人去评论吧,我不太会说也说不出来太多。一个导演拍一个片子多少会有自己喜欢的那些导演在拍摄上的影子,因为崇拜啊!等你真正成功站稳脚跟的时候,那些就不是影子是你自己的东西了!
祉玉2017.7.22
以上是去年看完片子写给《美丽》写给池韵/周洲的,改掉了当时的一些错别字写在豆瓣。此刻再次祝贺池韵拿到first最佳演员奖!实至名归!我等着2刷美丽!为朋友由衷的开心原来是会泪目的,我要记住这份感受!
《美丽》观后感(六):《美丽》—少女的伤痛和复仇
感谢能在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看到这部影片。
如何想象一位年轻女孩受到来自亲人的非人折磨,好友闺蜜的欺骗和背叛,乃至最后的复仇。
故事发生在长春,女孩美丽是家里的第二胎女孩,可以联想对于想要儿子的一家人有多失望。姐姐和姐夫结婚多年生不出孩子,家里的授意下姐夫姐夫强奸美丽,生下女儿被迫过继给姐姐。十几岁产子的美丽却无处申冤。由此美丽痛恨自己的姐姐和姐夫一家,出来打工和父母断绝关系,痛恨生下这个累赘的拖油瓶,因为被强奸的经历不信任也不愿和异性交往。美丽的青春年华孤独而灰暗,没有可信任的亲人,没有生活的幸福,她信任和依恋的是两位闺蜜李雯和吴丹。
美丽生活在极不安全的世界观中,对于一起生活的闺蜜盲目信任,害怕恐惧闺蜜搬去外地工作远离她的世界,朋友的离开会使她悲痛绝望。美丽憎恨欺骗她的人,哪怕一件小事上的谎言欺骗都能使她发飙崩溃。一方面美丽的身心遭受过极大伤害;一方面美丽的心智没有达到成年人的坚强,像个小孩子脆弱易碎。
因此美丽得知李雯将要去上海后盲目的跟着去,贸然辞掉洗衣店工作。得知李雯的不方便带她上海同住后迅速陷入精神崩溃的困境。美丽是个非常依赖且完全信任朋友的人,世上亲人都不安全,使她盲目把信任寄托给闺蜜。
骗过一次之后,李雯说有基金可以投,美丽又把仅有的三万元存款转给李雯,没想过里面的风险。李雯回来长春,情理之中的和她同床共枕共浴。结果不出观众所料的李雯把钱拿来还信用卡。对于厌恶男性的美丽,闺蜜李雯和其他男人发生的关系无异于最深刻的背叛。
美丽和吴丹,不常相聚的好闺蜜。美丽只有两个好朋友,跟李雯分手后吴丹是美丽唯一的朋友,又要面对朋友和对象去上海打拼闯一闯的事实。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吴丹的离开对美丽是又一次打击。
吴丹的离开,李雯的欺骗和背叛,美丽对生活变得绝望。她要复仇,持刀刺向强奸过她的姐夫。
导演花了一年多时间去创作这个故事,但有几点亟需解答。主人公美丽是一个先天的同性恋者?还是在被姐夫强奸生子后产生对男性交往的抗拒和障碍?影片中看到美丽并不是对所有男性都抗拒的。吴丹的男友小宇给美丽介绍工作,美丽在思考并征求吴丹意见后同意去手机店上班,并且小宇和美丽在K歌吃饭和同事工作中没有表现美丽的异样。这一点上异性交往障碍并不成立。由此可以推测美丽并不是同性恋者,是被姐夫强奸后对这个加害者产生非常憎恨和抗拒,而没有对其他男性表现出抗拒和远离。
如何说美丽是同性恋者呢?影片后面有一段美丽和李雯的浴缸玫瑰浴,着重拍摄闺蜜间在浴缸中的搂抱和亲亲,搂抱在一起共度良宵。在女性视角上闺蜜的亲近亲热有什么必须的必要一定指向同性恋者吗?一直到后来美丽的爆发,才看出美丽把李雯视为自己独一无二的同性性伴侣,李雯找男友被视为对自己的无情背叛,加上李雯骗走自己的钱,美丽用塞安全套入口的方式羞辱李雯。
美丽为什么会陷入彻底的崩溃并杀死姐夫?美丽因为家庭原因是个爸不疼妈不爱的孩子,被亲人强迫被姐夫强奸,给生不出孩子的姐夫家添女。姐夫家因为是个女儿还把埋冤和没钱抚养归咎于美丽身上。此处产生问题在于心智正常的美丽为什么在这么多年的时间里没有去报警制裁这些衣冠禽兽?而是采取绝望中自己复仇的方式结束恶魔姐夫的生命。
《美丽》塑造了一个多样立体人格的年轻女孩美丽,她深深受过伤,远离自己的家庭,深深地依恋闺蜜的支持扶助,缺少自己的理性思考判断。故事层面《美丽》还需要多多打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