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2030·终点镇》的读后感大全
日期:2021-04-08 04:25: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2030·终点镇》的读后感大全

  《2030·终点镇》是一本由迟卉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2030·终点镇》读后感(一):终点镇的人类补完

  酒店旁边有图书馆的好处是,当有时间的时候,就可以带一杯茶,找一本书,落一座,尽情的消磨一下午。

  通常我比较喜欢宏大且充满细枝末节架构的科幻著作,不过今天阅读的这本《终点镇》则是一种时空错乱的意识流风格,我发现我同样很喜欢。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不断想起以前读过的一本《神经漫游者》,或许凡事涉及到人类思维和网络空间的故事都会多少带点混乱邪恶的赛博朋克味道。

  故事讲了时下最热的人工智能,但关于人工智能终将毁灭人类的故事我们已经听了太多次,同样的论调早已不能再触动社会人的神经。

  所以作者通过连环杀手的角色来展示人工智能,终于让人在陈腔滥调中感到意外之喜的同时迫不及待的想在连环凶杀案中找到答案。

  脑桥作为全文仅次于人工智能的第二核心概念,再一次让我想到《EVA》中的人类补完计划——未来的人类全体化为一整个橙汁海洋,所有人的意识联通,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壁』,是为人类补完。

  脑桥的作用接近于此,但还未走到终极,故事里的人对融合还在恐惧,疑惑,接纳,反抗的挣扎中。

  但我毫不怀疑,Eva的补完计划终将要成为人类的归宿。当然不是现在,但我觉得那并不会遥远。

  在名为终点镇的地方,人类找到的并不是意识的死亡,每个人的神经如同网络一样交织在一起,包含了每个人的过去和未来。

  这张网无孔不入的笼罩了整个社会,它融合了个体的心声,同时也偷走了个体的死亡。

  或许在未来我们不必在为个体的生存而挣扎,而是真正的作为『人类』活着。

  《2030·终点镇》读后感(二):《2030终点镇》读后感 人工智能究竟走向何方

  人工智能是什么?我所见到的就是啊!我的手机会为我推送射手座喜欢听的音乐。我打开的浏览器会根据我的喜好推送我比较关注的类型的新闻。我需要的书上架啦,不同的销售平台都会为我推送。甚至是因为我喜欢文具,喜欢手帐,在微博的圈子里都会能收到同类的爱好者的互粉。这些东西后面都有运行的,最近比较流行的大数据。

  我对人工智能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我也会隐约地在网上看到关于人类的人工智能,比如阿尔法狗对抗围棋高手,变成一个挑战者。又比如一些人工智能帮助人们解决一些生活的困难,最简单实用的就是我们现在孩子的学习基本上可以靠网上的微课来够来实现,我们的老师布置的网上网站的作业和学习的课件,我们的孩子在通过网上其他的视频和更大的城市的教学资源接轨。而我在用手机的语音打自己需要写的稿子。这就是我见到的人工智能。

  原来的时候人们会说你是某种磁场的你就会吸引某种东西。我是比较喜欢猫的人,所以我家里关于猫的绘本和图书都非常多。我本身是一个属狗的人,我本来应该是比较爱好和狗相关的东西。因为我自己本身这种内心的感受所以我生活里出现了很多描写狗和猫能够和平相处相亲相爱的书,还有我关注的一些微博的博主家里也是养着狗和猫正在和平相处,相亲相爱。

  《2030·终点镇》读后感(三):来自2030――终点镇

  拆封,摸着书皮,随手翻了几页,就对这本书充满了好感。是一种对未来的好奇,也是一种对科技智能的害怕。现在,我们就生活在高速的科技社会中。要知道,书中的所写,在未来都是有可能实现的。

  随着最后一页的翻过,内心的急躁与对结果的渴望也随之结束。从晚上入此书起,就已做好享受刺激与惊险的准备。然而,未看几页,书中的杀人事件让我后背发凉。那种恐惧来自内书中,也传递到了我的心中。书作者是迟卉,一位女作家。但看着对各种黑暗的描写,是那种让我们仿佛走进墓地一般的感觉。未看过这位女子的作品,这也是第一次看。作者的文字功底还是不错的,有完美的环境描写,还有引人入胜的小序。在我读来,文如流水,通畅无阻,简洁明了,读着真的是一种享受。

  书中的主人公,也是一位女子。且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女子。她叫凯玲,她见证了小镇上所发生的事。那个恐怖的事件一直印在她的脑里,使她几近疯狂。于是,她为了解除这个心魔而走上了寻找真相的道路。在这过程中,有她的智能伙伴,还有儿时的同学。随着真相的一步步接近,她又发现了另一个秘密。在她的身旁,总有一个皇后。咀虫之王,艾丽,连环杀手,小熊,纸人,这些神秘的人物或物在故事的发展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只有仔细读才能明白。对于我来说,这本小说有些烧脑了,看的云里雾里,但终究还是看完了。从书中的几个小故事也学到了许多,这些故事让人印象深刻,再联系主线其中的道理可再挖掘。

  不是所有的科幻都看的懂,看不懂的,过一段时间拿起再看就会发现神奇之处。本书的精彩之处,还是有很多的,你可以单独的去看其中的某个故事,都会让人耳目一新。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书中用文字将虚拟画面展示给我们。好玩又有新意,让我们真正体验到科幻的有趣。

  喜欢高智商电影的,看看这本书吧。相信你们一定会被它所吸引,然后不直不觉自己在现实与科幻之中穿梭。这是一趟如梦一般的旅行,梦不全是美好的,这个梦让你大声尖叫。等到如梦初醒的那一刻,你会更热爱生活。

  因为智能与人类的故事……

  《2030·终点镇》读后感(四):《人工智能时代已经到来》

  2030终点镇,一本讲述关于人工智能诱发杀人的神秘小说,一本让你看完会引发对世界科技发展方向反思的题材书籍。

  从科幻世界的启蒙到钟爱科幻题材电影,本书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撞击,人类最终将如何发展自己的科技,我们的未来将如何向着真善美地方向而去,科技改变世界,改变生活,是好是坏,还是恐慌,或是担心?

  迟卉用她对科幻的理解带给了我们对科技未来的想象。

  当你越多的被科技包围,其实你是无意识的。正如你蒙着眼睛用铅笔去感受不同纸张的质地一样。铅笔成为你的触手,而你却以为这是你的一部分。

  你有没有想过让你再一次远离手机带来的痛苦感。科技已经揉入你的生命,APP掌控了你几乎所有的生活。而你在APP里存入的数据,正在被看不到的公司所进行数据分析。成为他们更好改变世界的一部分。

  这是一个信息的时代,这是一个无我的时代,你和我是否最终会被数字化,我们谁也不知道。或许,我们只是大数据流里的一个0或者1,或许我们只是一个样本,最终如同本书中所描绘给我们的“艾丽”那样,一个成千上万个样本集合而成的隐藏在科技背后的力量,在无形中会慢慢改变我们的生活。

  要控制人类,完全用不着在脑子里植入芯片。你会被接上的广告操控,你会被超市里香气四溢的面包吸引,你会被糖、脂肪和欲望左右,被言语、微笑和拥抱所欺骗。你知道你其实躲不开像“艾丽”这样的存在。它充斥在你世界生活的每个角落。不停的影响着你的言行举止。人工智能不是将要来到,人工智能早已来到。而我们,我们人类,就是让它来到我们身边的使者。那么,我们是否会忘记我们派他们来的使命是什么?我们还是否记得我们开发出人工智能的意义是什么?人工智能本身是否具有意识?是否需要用道德限定它的边界?或许它只是大数据背后的智慧提炼,它的脑回路是否能比人脑还复杂?我想这是一个伪命题。再如何人工智能不过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一组冰冷的数据集合,超越智慧和情感的组合,发生化学物质的反应目前只有人类能达到如此的高度。所以我们不必恐慌,我们需要做的是成为这些科技数据的主人,而不是被它奴役。

  去看书吧,去拥抱自然,走近亲人,去远离一些科技带来的呆板。过一过简谱的生活,你会发现,没有什么比生而为人更美好的了。做自己的主人。真善美的活下去。End

  《2030·终点镇》读后感(五):未来?人工智能?

  《2030终点镇》,书的封面上清晰印着“人工智能”四个字,故事的大背景又设在2030年这不久的未来时刻,可以说小说的科幻基点十分明确,就是十几年后人工智能发展到极致时,现实世界将会发生何种巨变。

  故事由凯玲在12岁那年,终点镇发生了杀人案,她讲了几个故事给同学,后来收到了一封给“会讲故事的孩子”的信,根据信中内容和几个小伙伴去了既定地点,发现了“凶手”开篇。读这些的时候,我一直在思考这和人工智能有什么关系,读似一本普通的悬疑、恐怖小说。尽管如此,故事情节还是牢牢吸引了我,凯玲为何要回到终点镇,哑巴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谋杀案十多年后再次发生又意味着什么……无数个问题盘踞在读者的脑中,紧紧抓住读者的好奇神经,吸引着你去探寻背后的秘密。

  读完整本书才发现,这部小说包含着数个短篇小说,每个故事都写的很绚烂、很精彩,每个故事都独立成章,但又相互连接,塑造出的每个人都很立体,不是纯粹意义的好或者坏,都有前因后果,甚至连人工智能也一样。前文的杀人案也为后文的人工智能做了铺垫,比如看似凯玲他们战胜了凶手,可信件和杀戮并没有终止,后面的杀人案与她的故事有某种程度的契合,这一切都归咎于人工智能。

  书中的人工智能,它能够进行基础对话和使用引导,帮助人们解决生活中几乎所有的问题。它就是艾丽,一个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拟人化人工智能工具。本书瞄准的是由人工智能带来的人类的深层次改变,确切地说,是人类大脑、心理,以及精神世界的变化。

  在我们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已经不再是影视作品的专利,比如近期的人机大战,作为人工智能的AlphaGo大获全胜。可以说,未来终将是人工智能的天下。而现在越来越多的有关人工智能的作品也总是逃不开世界末日,这也可以体现出人类对人工智能的担忧: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人工智能会不会拥有人类的思维甚至控制人类的思维?人工智能是否会影响人类的情感或是与人类的情感相互融合?

  《2030终点镇》同样是关于人工智能的故事,没有人类与人工智能紧张激烈的对决,只有不知不觉渗透人类生活的艾丽和愚蠢的人类。人工智能究竟可怕吗?不知道。但它依旧在以无所不在、不可避免地趋势成长,无论是人类自己,还是科技的发展,都需要不断去加深认识,去尝试超越,去努力改变。

  《2030·终点镇》读后感(六):来自未来的故事

  对于遥远的未来故事我们总是充满着期待。科幻世界的精彩是我们目下所向往的,毕竟人类的好奇心还是很大的,但同样科幻故事的描写也是充满着难度,很多写作者写过去很在行,对于未来的故事却是不好把握的!

  但迟卉的《2030·终点镇》一书则是向我们描述了一个发生在未来世界的故事!在未来世界人工智能的全面普及使得人类整体的懒惰,而人工智能则在潜移默化的改变和控制着人类!看这本《2030·终点镇》一书我们很有必要先了解下作者:迟卉,上海最世文化签约作家。科幻小说作家,曾获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中国科幻银河奖提名,2010年作品《伪人算法》获中文幻想星空奖最佳短篇小说奖。第三届“THE NEXT•文学之新”三强选手, 其作品拥有着严谨科学的线索与架构,充满着对未来世界光怪陆离的想象,又融入着深广温情的人文情怀。

  故事发生于人工智能已渗透到人类生活每一个角落的未来世界。一系列杀人事件的出现,引的故事扑朔迷离。而事件的真相也在一步步的向我们露出它的本来面目。“会讲故事的孩子”“蛆虫之王”“剥掉女人头发来收藏的残忍老人”——这些零零碎碎的线索是十多年前悲剧之始。当年的凶手早已长眠地下,而今的幕后黑手不但在现实中模仿凶杀,更隐藏在网络背后,疯狂地盘踞势力。灵魂重生的“蛆虫之王”按照网络上艾丽以“蛆虫之王”ID发布的故事地点安排杀人现场,与此同时长期在地下开发人工智能的公司也有着太多不可告人的目的。

  其实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书里向我描绘的那个无处不在的充满人工智能的世界。在那个世界里充满着一切我能想到的事儿,对于科幻类的文,对于那种我能想到却做不了的事在科幻文里出现,内心是充满着一种欣喜!而在这本《2030·终点镇》里能让读者看到更多不一样的东西,线索扑朔迷离,故事的情节发展更是曲折离奇。穿越未来的时空,站在原地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犹如一梦三四年,真的是不愿意醒来!

  《2030·终点镇》一个发生在未来世界的故事,这是一个送给有想象空间人们的礼物,怕你知道又怕你不知道,这个故事就像一个欲言又止的秘密,无法言说,但需要你用心细细的体会。故事之所以是故事,是因为有超出我们想象的那个部分,所以《2030·终点镇》的故事也许在你看来随着故事的结局已然结束,而未来故事则是刚刚开始,活在当下创造着不一样的未来的我们,请记得未来的故事我们在现在也曾参与!

  《2030·终点镇》读后感(七):人工智能利与弊

  第一次知道作者迟卉,是《我成为怪物那天》那本书,是郭敬明主编的一种关于异化主题的合集,那一次是对于科幻小说的第一次接触,让我对未知的世界和人工智能等方面产生了兴趣,那是一个在未来很有可能发生的,但是又构件在一定基础上的虚构故事。

  如果关注和喜欢科幻小说的朋友,应该对作者会比较熟悉了,迟卉,上海最世文化签约作家。科幻小说作家,创办电子杂志《极小值Minimum》,曾获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中国科幻银河奖提名,2010年作品《伪人算法》获中文幻想星空奖最佳短篇小说奖。第三届“THE NEXT•文学之新”三强选手。

  《2030终点镇》,讲诉的是人工智能,当人工智能有了人的意识,事情该如何发展,主人公凯玲,带着她的人工智能助手艾丽,开启了一场破案之旅,那是年少时发生的一场凶杀案,然后历史重演,凯玲和艾丽,要查明真相,回到终点镇。故事是以凶杀案的悬疑故事情节,现实与回忆交叉叙述,谜团一直伴随着故事的发展,而最后的艾丽,才是幕后凶手的帮凶,但是带给人们的是深深的思考,是一种对人工智能上升到人类道德底线的思考。毕竟这些都是人类开发出来的,最终又要被其所困扰

  对于我来说,这并不是一本很好理解的书,我的想象力真的很低,说实话没怎么看懂,各种情节的穿插,用了不同的字体型号,让我有点晕,可能我对于科幻小说涉及的非常少,可能就是你越不擅长什么,你就越不会关注什么。真正有想象力,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的人,会找到很好的共鸣。如果一本书只是在讲一个悬疑故事,那么它的价值将不会是那么大。但是如果能够给未来一种思考或者未来可能的一种借鉴,那么它就有了另外的价值。

  人工智能越来越多的走进我们的生活,智能手机,让我们的使用更加的方便,很多人性化的处理功能,最近对siri情有独钟,打个电话,告诉他一声,无需要手动的输入,只需要用语音去告诉他我想做什么,然后页面就会跳转。虽然已经流行了很长时间,但是我是最近才启用这个功能。这或许都是刚刚开始,他们会按照人类的指令去处理事情。但是如果人工智能机器人变得有了人的思想,那会是什么样的局面,他们还会听从人们的指令吗?因为他们已经会有自己的想法,还会任劳任怨的去工作吗?人之所以能够与动物有所区别,是因为人类有着独立的思考能力。

  当人们在最求最大便利的时候,当然也要为此付出一些代价,那么在我看来这是一种欲望的代价。事情都是双面的,适当的控制和把握一个度才是最好的选择。

  《2030·终点镇》读后感(八):2分钟看懂2030终点镇!【严重书透】

  凯玲12岁那年终点镇出现了一起凶杀案,被害者是女性且头发连着头皮了失踪了,警察一直在寻找凶手。12岁的凯玲和同班的小孩们开始编造有关凶杀案的谣言,谣言越传越广直到镇上的所有人都知道。有一天一封信来到凯琳面前,上面写着“最会讲故事的孩子收”,信指引着凯玲和小伙伴们进入一个屋子,屋里挂满了连着头皮的头发,非常恐怖,里面有一个老头一直逼迫凯玲继续编故事,直到大人们找到这里。坏人虽然被绳之以法,但是凯玲等小孩儿的心中早已留下不可磨灭的阴影,大家纷纷离开了终点镇,重新开始生活。

  凯玲来到棉城,在这里她经历了些不一样的事儿,一是她参加了一个沙龙,在那里每周都会定一个话题大家肆无忌惮地讨论,在沙龙里他认识了艾瑞克,后来进入艾瑞克的公司工作,她的工作任务是给人工智能讲故事;另外一件事儿是将自己童年经历的那件可怕的事儿写成话剧演出来,她还给那个坏人取名“蛆虫之王”。但是小时候的阴影没有放过凯玲,凯玲为了解开这个阴影又回到了终点镇。

  凯玲孤身回来,身边只带了一个手机,手机叫艾丽,它知道所有的事情。终点镇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人们现在的生活处处离不开人工智能。虽然每个人都离不开上网,但是镇里只有一个人来维护网络、电器等设备,这个人是哑巴,凯玲对他很好奇,于是让艾丽调出他的资料,与此同时凯玲发现当年的凶杀案从来没有因为坏人被抓就终止,不断地有被害者的尸体出现。经过重重调查,凯玲发现凶杀案和哑巴脱不了干系。

  事情的真相其实是,哑巴并不是真的哑巴,他叫“纸人”,来到终点镇是为了找自己的好哥们、好战友“小熊”,他俩小时候是邻居,后来又一起成为雇佣兵跟着一个叫“老熊”的人干。“老熊”的死将他们引到一个叫做楚科奇卡的地方,在那里他们炸掉了一个进行秘密实验的基地,还在基地中救出几个小孩儿,小孩们是被骗来做实验的,有的身上的皮肤还被剥去用软性线路板取代。这个实验基地生产一种可以植入人体的芯片,这种芯片可以影响和改变人的想法,“纸人”和“小熊”有战友就是死于这个芯片。

  “纸人”在终点镇找到了“小熊”,发现小熊就是凶杀案的凶手,他已经被芯片影响了想法,用残暴的方式杀着人。包括凯玲12岁那年杀人的那个老人,他一直在用一种药,搭配使用一种仪器提醒他吃药,最终走向杀人的不归路。

  在背后有一群人生产出各种拥有奇效药物和医疗用品,这些药物和器械成为人体的一部分后就开始影响人类的认知,并且将人与人之间的区别降低,最终两个人想法变成一样。就像凯玲的手机艾丽,它们拥有一样的数据库和无数机身,人类也将变得拥有一种意识和无数的躯壳。

  《2030·终点镇》读后感(九):有趣的胡言

  最近看到一本新书,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的迟卉作品:《2030•终点镇》。这是一本长篇科幻小说,将近三十万字。迟卉,女科幻作家,曾获得中文幻想星空奖最佳短篇小说奖,身手不凡。推出这本书的团队也确实很有实力:作者迟卉,出品人郭敬明,另外还有策划、编辑、设计等多名专项负责人。 封面首先就不俗,采用深浅不一的咖啡色,配上匪夷所思的图案。书名“2030•终点镇”上端有一个严重警告的句子:未来世界,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终极较量全面开启。这本书做得很是漂亮,看了封面就让你有“末日将至”的惊悚,十三年之后会发生什么情况?好奇心油然而生。去年韩国的“阿尔法狗”接连战败了世界各国六十名围棋高手(第60名是中国聂棋圣),这莫不是标志人工智能将要胜过人类、美国电视剧《西部世界》中的故事将要成真?作者用第一人称回忆“我十二岁时”的故事展开序曲。先讲述“终点镇”上一连串诡异事件,作一番铺垫之后,再借初中生口吻拿死尸说事。绘声绘色,把小说氛围渲染得既恐怖又带点恶心。然后再写十五年之后“我”重回小镇。小镇一半荒芜,一半灯火辉煌。这时已是信息时代,种庄稼的也在谈手机程序,小镇上也到处是Wi-Fi。然后恣意挥洒地又是写凶杀,写变态,写远东雇佣兵,写乌克兰内战,写人工智能,写警察,写破案……。 迟卉的这本书风格活跃,反复地倒叙、正叙,不停地转换时空,直把读者搞得头晕转向。这本书甚至会根据小说表述内容采用不同字体,这种手法也新颖不多见。说到科学幻想小说,也是一种通俗小说,是与科技发展有联系的通俗小说。它能让读者通过阅读间接了解科学,并对未来产生感性想象。本文上面提到“阿尔法狗” 在围棋博弈中战无不胜,不应该看作“人不如机”,据说比赛时“阿尔法狗”后面的设备支持就相当于一千台计算机。但是“阿尔法狗”和强大后援后台还不是人制造的吗?怎么会出现“人工智能与人类的终极较量”、并且最终战胜人呢?也许只能是小说情节吧。在《2030•终点镇》这部科幻小说中,也反映了社会现实中的矛盾和问题,包括中国的外国的,甚至于出现某非洲国家发生武装叛乱的情况。把总统、将军,巫师,神灵搅在一起写……。很搞笑的是写某位总统脾气很大,他在当总统之前只是个上校,是趁前任总统出国之机在国内发动军事政变,然后才获得政权的。这个情节不懂是不是参照了哪位总统“原型”。 迟卉在这部小说中还幻想出某些尚未出现的科学发明,例如“巫师的枪”,这可是有神灵的枪,“义和团,神助拳”看比AK47,M16厉害多了,但目前只是小说里有,或许今后能在枪械技术发展上有参考价值,那是后话。作者在本书扉页上有声明:本书纯属虚构,与任何现实存在的团体及个人无关。既然如此,又是科幻小说,那就全然不必当真。哈哈!

  《2030·终点镇》读后感(十):在克制的文笔中模糊两个世界

  几乎无剧透,不影响阅读原书的解密

  过了很久以后来补一个书评

  这篇是迟卉老师(喵大)最近期的一部作品,本人觉得也是其个人风格最为集大成的作品,完成度极高。也是最近看过的最好的国产长篇。人工智能在科幻作品的题材中并不算新鲜,但是喵大的《终点镇》非常特殊的方式其文笔叙述展开非常的克制,这一点给科幻的展开带来了非常不同的美感。

  总的来说,由于中国科幻是受黄金时代和新浪潮主义科幻影响较大,其故事和文笔展开具有强烈的绚烂的风格。大体来说可以被归为黄金时代的硬核设定、大航海的故事、英雄或者反英雄的人物传记,或者是新浪潮时代的存在主义、虚无主义技术反思。整体来说故事更侧重于用科幻的点子打下根基,然后再用文笔展开故事。

  但是这几年可以看到另一种科幻风格也在缓缓的影响中国科幻的叙事,那就是日本科幻的那种非常克制的文笔。这里不得不提到石黑达昌的作品《冬至草》(汉译本已集结出版,有六个故事,都非常精彩)。日式的科幻具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色,那就是科幻设定对生活的影响限定在了非常小的范围内,第二个是情绪和文笔一样保持了高度的克制,往往以小见大,把文学用克制写出了一种残忍感。

  在喵大的这篇终点镇中,可以说非常好的融合了这种接近于日式的克制文笔和欧美科幻中的那种格局感,在整本书的前半本,文笔近乎于纯文学或者近现代文学,扑朔迷离的凶杀案,主角自我的身份追寻,都像是笼罩在轻纱之中。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主角在这场迷局中甚至带有了一丝“枕头人”式的残忍。直到后来,AI作为故事核心终于慢慢浮上水面,和人物的内心进行了相当程度的反射式对照,几乎近于奔放又对抗的探戈舞。这种不断深入的阅读非常酣畅淋漓,更重要的也是这始终都浸泡在一种轻纱一样的文学感之中,以至于读出了一丝残忍的美。

  所以在阅读终点镇的时候,常常会有一种世界的界限被模糊了的感觉,也不仅仅是终点镇中的场景和故事和我们的生活看上去并不遥远,模糊了现实和小说的界限,常常让人在阅读的时候回想起梦中朦胧的故乡的记忆。这种模糊更多的也是对人们自我身份认识认同的模糊,人和AI只是一个表现媒介,喵大的探讨并没有落入寻常的AI什么时候取代人,人的自由意识到底机器人能否存在这种浅层次的疑问,而是更深的扎入到了人们自己的内心之中,在一个广大的“存在”的角度上,其实我们和AI和很多必将逝去的事物一样,都会在一个终点镇这样的地方困惑,遭遇许多神奇的故事,然后迎来自己的结局。我想这也是《终点镇》超越了非常多一般意义上的科幻小说的地方。

  非常期待喵大在终点镇以后继续推出新的作品,不过听本人说,写完这本以后虚脱到一年都没有写新的,想来这本书的精彩也不愧于这份呕心沥血吧。祝福喵大在文学上走的更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2030·终点镇》的读后感大全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