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焦虑的数学:孩子怎么学,家长怎么教》是一本由贼叉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9,页数:45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焦虑的数学:孩子怎么学,家长怎么教》读后感(一):有容乃大的茶壶煮饺子的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方案
考虑一个容量足够大的茶壶,现在用拿它来煮饺子,必然面临所谓的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你咋把饺子倒出来。对,这个有容乃大的茶壶就是家长,品类繁多馅料的饺子就是数学知识,等待饺子上桌大快朵颐的是你的娃。这个所谓的最后一公里的烦恼,可能造成了很大的焦虑。本书正是基于此,给了家长可操作性很强的工具,不光可以解决把壶嘴“叉”大一点方便饺子倒出来的问题,还提供了如何更加科学合理搭配馅料让饺子更加有营养的方法,顺带也提供了丰富的蘸料,让饺子更加可口,让娃更加喜欢吃。基于此,本书的“特立独行”就显得尤为珍贵,实诚而务实(有负于名中那个“贼”字),又兼具言语风趣。值得大力推荐。
《不焦虑的数学:孩子怎么学,家长怎么教》读后感(二):“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粗心”,数学成绩不好可真不是因为马虎
数学卷子又发下来了,老师让家长签字,可是签字的时候我发现错的题都是基础的计算题。倒不是多难的题目,错的都是竖式计算,有的应用题就是关键的条件没看明白,写错了题。
明明英语和语文的成绩都很不错,就是数学总是时不时拉后腿,要是说没有努力,可是每天都做计算题,论刷题不能说是不努力,可是就没有个好成绩。
朋友推荐了我一本《不焦虑的数学》,其实书名就让我很好奇,我开始以为的是一本习题集,起码得把小学和初中的知识都涵盖了吧,离开学校多年的我也正好自己先练练。不过拿到书我就发现,其实并不是我想的那样。
我觉得大多数的家长都听过或者说过这句话,我家孩子很聪明就是粗心,每次都是马虎把题给弄错了。
‘’
真实的情况是这样的吗?
《不焦虑的数学》的作者贼叉老师在书中就明确的指出来对于数学题错题的误解,写错题是因为没有掌握知识点,而不是什么马虎、粗心。
如果评选“家长十大错误认识”,排名第一的恐怕就是“认为自己家孩子聪明”。
原来我一直觉得自己算是会打乒乓球的,后来和我一个师弟过招,这家伙的水平属于浙江大学校队的边缘选手,他要是不让着我,我估计一局最多能赢两个球。后来机缘巧合,我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的男双冠军吕林指导打了几个球,从此我逢人就说:“我不会打球。”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成绩优良,不是天资高,而是辛勤学
有时候我们也焦虑和纠结到底小学阶段要不要给孩子去报补习班,每每到了寒暑假的时候,各类辅导班的广告拿到手里的时候,真是摇摆不定,一方面觉得孩子并没有到要去补习提高成绩的那个程度。另一方面,别人家孩子的好成绩真的也是羡慕。
后来,我想还是自己给孩子补一补吧,说到底自己家的孩子哪里不足,家长还是要心里有数的。只是怎么给孩子补,我也不是老师,讲的孩子听不明白怎么办? 讲题最后别再成了指导解题步骤,孩子最后也没提高多少,大家还都挺累。
贼叉老师在《不焦虑的数学》中提到了验算和打草稿的重要性。
有的家长可能对“粗心”这个是有不同看法。比如,脑子里想的是这个,写的却是那个,算不算粗心?还有,从上一步到下一步抄错了,算不算粗心? 在我看来,这就是不会。贼叉老师其实说的也是大多数家长的心声,看孩子错的那些题都是那样,我们总以为还孩子是马虎,这样的题都丢分。
对待这种错题,贼叉老师提到了逆运算,乘法用除法算,加法用减法运算。
这种跳出固有思维模式的等于重新开始做一道新的题目,这样检查的对错的效率会很高。
数学有没有速成法呢?简单方法存在吗?
但是对于基础都不牢的孩子而言,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夯实基础。
高楼大厦也是平地起来的,对于“马虎、粗心”的孩子而言,还是要从基础开始比如四年级下册的时候小朋友学到的鸡兔同笼的问题,五年级上册的行程问题。如果孩子没有弄明白做题的方法,就会因为这个原因出现做题慢,考试答错题的问题。
考试的时间是有限的,做题慢但是最后也能答对,可是其他的题目就没有时间检查了,对于争分夺秒的考试而言,速成法或者简单方法,都比不上稳扎稳打的基础。
搞明白了鸡兔同笼的问题,即便是换成了龟鹤同笼,或者其他的小动物装在一个笼子里,也不会影响孩子的答题速度了。
此外,贼叉老师还提到了关于应用题的灵魂拷问,帮助读者找到应用题的条件,家长们都知道应用题会出现干扰项,这道题压根不用这个条件,而做题三问,找到这几个条件,答题也就不难了。
作为一个资深的学渣,从孩子上网课的那一学期开始每天检查孩子作业,如果说不焦虑是假
《不焦虑的数学》不是一本习题集,它的主要方向是给想给孩子辅导作业的家长和老师。经常有家长辅导孩子血压上升,大呼小叫,生气怎么孩子就是不明白。其实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数学题,孩子的理解能力还是有出入的,就好像你已经会骑自行车了,看孩子不会就着急上火,但是又找不到怎么教孩子的方法。
之前读过贼叉老师的文章,对于《不焦虑的数学》这本满满的干货书,也从中总结了一些自己可以给娃辅导的方法。鸡娃不如鸡自己,先找对方法,再放下焦虑,相信辅导班不是唯一的选择。
《不焦虑的数学:孩子怎么学,家长怎么教》读后感(三):辅导孩子学数学,崩溃的家长应如何自救?
不少家长都有过令人崩溃的数学作业辅导时间。如何才能更有效地辅导孩子数学呢?
前段时间,孙俪发微博吐槽邓超帮等等做数学题。
等等也是个机灵鬼,经常让孙俪反选答案。
估计是实在没辙了,邓超淘了一本老得不能再老的《家长教育学》来看,能不能解决问题只有他自己知道。
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但辅导起数学题来,也很难不崩溃。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世界上最难的不是借钱,是个位向十位借1有天晚上听到楼下一位妈妈在咆哮:“什么关系啊?!什么关系!?你说,到底是什么关系?”
以为是什么八卦,竖起耳朵接着听下去:“互为相反数关系啊!!!”
辅导数学作业,就像是在渡劫。
难道,真的是无解吗?有没有一本书,可以让我们有能力、更有效地辅导孩子学数学呢?
为了帮助各位家长脱离苦海,浙江大学数学博士、微博百万博主、数学大V贼叉,总结了自己将近20年的数学教学经验,写了这本《不焦虑的数学》。
不焦虑的数学:孩子怎么学,家长怎么教8.6贼叉 / 2020 / 人民邮电出版社这本书适合小学和初中孩子的家长阅读。
贼叉宣传视频_腾讯视频贩卖焦虑,多么令人痛恨的一个词,但是涉及孩子的教育问题,有几个家长能不焦虑,又有几个敢不焦虑?
我自己都不会做题,怎么辅导孩子?怎样让孩子对数学感兴趣?我的孩子适合学奥数吗?我家孩子挺聪明的,就是“粗心”,这该怎么办?小学时数学成绩挺好,为啥到了初中成绩就下滑?怎么追上来?如何判断一个数学老师/机构的水平... ...针对这些问题,书中都做了详细的解答。
比如,很多家长发现孩子做题总是算错,这是为什么呀?经常会有家长回答:“我家孩子就是粗心,其实人还是聪明的。”
升学考试很残酷的一点就是唯结果论。没人会在乎你的孩子到底是粗心还是笨,结果错了就是错了,娃的智商就是真的跟牛顿一样也白搭。
从统计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孩子的智商水平差距确实不大,所以不要强调孩子错得多只是因为粗心,一定要找到深层次的原因。
《不焦虑的数学》这本书,建议加强孩子速算和验算能力,只要这两个能力加强了,数学成绩的提高就是轻而易举的事。书中也给出了详细的实操方法,并举出各种例子来说明方法如何落地。
现在家长的水平,比起上一辈来,应该是高了许多。 这一代家长可以披挂上阵、斩敌马前,而且有着极强的辅导意愿。其中有很多的家长,面对孩子的数学题,可以做到手起刀落。
但是自己会做和会教,其实还是有一条鸿沟的。与其自己去摸索、踩坑,不如看看真正在教学一线的数学老师的建议。
这本书,可以帮助家长们树立比较正确的数学教育理念,教会家长怎么教娃学数学,并且告诉大家在什么阶段该掌握什么、什么内容较为重要,等等。
作者围绕着“各种代数问题”以及“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这两个大模块来写,并且试图打通小学和初中数学学习之间的衔接通道。
· 第一篇 数学学习那些事 贼叉老师多年教学积累的“数学学习手札”,针对家长、老师辅导和孩子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困惑和疑难,如早期训练、习惯养成、执行能力、理解偏差等问题。
·第二篇 小学篇 小学中、高年级经典问题,手把手解析:
整数、小数、分数等各类计算 / 行程问题、浓度问题,以及各类应用题综合讲析 / 整除和余数 / 质数与合数 / 逻辑推理 / 抽屉原理(注:尤其适合需要帮助孩子学习数学的中、高年级小学生家长。怎么引导,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问题?为你写出数学辅导的“金玉良言”。)
· 第三篇 初中篇
迈好“小升初”的台阶,调整方法,开拓思路,提高能力和自信:
绝对值 / 多项式的四则运算 / 二次根式 / 因式分解 / 代数式的综合运算 / 解方程 /一元二次不等式(注:适合初中学生自学、自练、自查;家长从旁引导、支持。)
一本书好书,如果买了读不下去也是白搭。
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实用性和趣味性的完美结合,诙谐通俗的语言配搭配有趣的手绘漫画,常常让人会心一笑。
这本书上市1天就全部售罄,紧急加印。已经收到书的读者都表示,十分有收获。
希望这本书,能帮助更多的家长掌握正确的数学辅导方法,让孩子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