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神话与传说》是一本由施瓦布著作,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522图书,本书定价:18.00元,页数:2005-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精选点评:
●众神多丑恶啊,雅典娜举起了西西里岛哈哈哈哈哈可怜的西西里做错了什么
●上一次读,还是看完圣斗士星矢后
●为什么啊
●看的时候有点晕,但还是有益处。
●叙事手法超赞,主要角色相互联系,值得一读
●对于不想看诗歌的人来说帮了大忙了
●小学时候就读的了,我的天,当时为了搞清楚各种神之间的关系,还专门画了个关系图……#到最后也没有搞清楚#
●好吧我承认是面向中小学生这一点比较吸引我。。捂脸【然而名字太多了,内容上。。】
●真的会看到头晕眼花,但又不得不读-_-
●有一些小的典故,但“本源”还是要去看荷马史诗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读后感(一):神的传说
希腊神话的美丽就在于神依然有命运,依然会为情所困,为自己的利益做出坏事。因此,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文学的土壤,而且对后来的欧洲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每年的1月末祭祀雅典娜,秋季则祭祀酒神狄俄倪索斯,另外还祭祀阿波罗等。每4年对宙斯有一次祭祀。自前776年开始,在对宙斯的祭典上所举行的体育竞赛,成为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起源。
(有点兴趣,也是JK,罗琳的创作来源,但是记不住这么多人名,也弄不清故事梗概,以后或许会慢慢懂吧。)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读后感(二):常读常新的《古希腊神话》
初读伊阿宋和美狄亚是在小学,粗读一遍草草略过,男男女女的爱情悲剧,有什么可看的呢? 再读伊阿宋与美狄亚是在初中,惋惜于英雄的结局:悲愤中拔剑自刎。内心厌恶美狄亚这个魔女。 如今我猛然记起这出悲剧,不禁再次捧卷。究竟是多么痴情的女子,被花言巧语冲昏了头脑,不惜杀害弟弟背叛父亲,又是怎样的绝望让他狠心杀死尚年幼的孩子,成为背负骂名的魔女? 美狄亚终究是感性之人中的极端,可是亲爱的女孩们,我们又何尝不是为了所谓的承诺,一次次出卖自己? 可怜的代阿涅拉,她轻易相信河神的话。世间哪有让对方死心塌地的药,有的只是你死我活的毒药。编者注:“侧面表现代阿涅拉善妒忌心、机重的特点”。 我想她本可以做一个普通人,偶尔耍耍小性子,也会有人来安慰。只可惜,对方是赫拉克勒斯,不可一世的赫拉克勒斯。英雄配美人,英雄只有一个,从来不缺美人相陪。代阿涅拉历史让你背上了永恒的骂名,英雄死去的悲痛,掩盖了一位遭受丈夫背叛的妻子的心痛,谁还曾记起当年英雄美人的佳话? 风流人物尚且如此,平庸之辈情何以堪。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读后感(三):古希腊神话故事--一段人性的颂歌
古希腊神话故事最令人感触的是,在每一位神祇身上都能看到人性的存在。古希腊神话故事中的神祇并不是高高在上遥远而不可及的,奥林匹斯圣山也并非一个常人所无法达到的仙境。众神之首宙斯,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拥有力量、智慧和神的能力,同时他也有贪恋权力、美色的性格。而这是一众这样具有人性的七情六欲的神祇,构筑了古希腊宏伟的神话世界。
关于神祇的人性形成原因,首先要从地理位置上考量,雅典三面环海,养成了希腊先民追求和探索的精神,而面对海洋的好奇,使他们形成了追求勇敢和力量,渴望扩张的性格,这种性格让他们放浪自由,歌颂一切人类的欲望,也默默遵守着世界上的法则和规律。对比中国古代神话,中国大部分处在内陆,多山多川,山海经光山经四卷就技术了数量过百的山脉,因而,农业国度的人们,对于神话的渴望则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因而与古希腊神话在思想上就产生了本质上的区别。
这种人性化,使得希腊神话对于天道有着更为接地气的见解。在希腊神话中,人类曾经有过三个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黄金时代的人和神一样,生活无忧而无轮回,白银时代则略差,而绵延后世的青铜时代,则是神祇的愤怒的产物,因为前两个时代不敬神,造成了青铜时代的人类要承受神祇的发怒,生活苦难,经历灾害和生死的无限轮回。也许,这正是希腊人时至今日一向敬神奉教的原因之一吧。
不过,和中国神话里的神相比,希腊神话中的神可谓是待遇差的不是一点半点。就拿同是造人的神:普罗米修斯和女娲来说,两个地理相隔千万里的,不同种族、不同肤色的神,不约而同的想到用泥土造就了人类,不能不令人称奇。证明人类的觉醒历程,始终是由一些微妙联系的。然而之后的发展则大相径庭,众所周知,女娲造人后,又做了一件更伟大的事业——补天。这两件事几乎奠定了女娲在众神之中不可代替的地位,也世世代代受到人类的尊重和敬仰。然而,同时发现这个秘密的普罗米修斯,却要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与宙斯等众神苦苦谈判以期获得更佳好的发展条件,在用了牛皮裹蜡的小手段骗了宙斯后,还悲惨的失去了火种的终身使用权,并且宙斯附赠了一个潘多拉的盒子。这就引发了后续他去盗火种而后更悲惨的被钉在山上,日日首鹰食钉骨之刑。所幸,后来赫拉克勒斯将他救了下来,并且找到喀戎代替普罗米修斯永世受刑。从这个鲜明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神,为人民服务后,是受到永远的尊重的,没人敢去惩罚她,神永远是高高在上的神,不会犯错误更不会失误。而普罗米修斯,盗取了火种就要受到惩罚,即使他做的是好事。也许这正是西方文化中人人生而平等的另一种阐述方式,以这样一种形式,早早存在与人们心中。
说到神性与人性的统一,希腊神话中的神除了拥有神的技能以外,与人无异。法厄同会受到想驾驶太阳车的虚荣心作祟,不停劝告而丢失了生命;埃庇米休斯会被美丽的潘多拉迷惑而打开装有万恶的盒子;小爱神丘比特更会一时玩心四起,硬生生将女神达芙妮逼迫变成月桂树……无一不体现出人们对于神的神性,并不是单一的要求。对比中国神话,山海经有钟山篇讲述了黄帝惩恶扬善,杀死了作恶的鼓,更有丹丘山篇介绍吉祥的鸟凤凰,身上各处的花纹,分别像“德”“义”“礼”“仁”“信”几个字,体现出不同国度对于人们的不一样的要求。中国的神积聚了所有美好的品质在一起,体现出先民的精神追求,也是中华民族绵延千百年的精神追求,而西方神话对于人性的歌颂,也体现西方民族对于个性解放的民族精神的热烈追求。
古希腊神话是一首人性的颂歌,是古希腊先民对于人类精神品质的美好渴望,在一个个神话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希腊先民们勇敢,探索的精神,也可以看到他们对于七情六欲的包容。
《古希腊神话与传说》读后感(四):再看《希腊神话》发现处处皆萌点,另外关于那片叶子的问题=.=
正准备开始看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哈德良回忆录》,但这位大神喜爱引用大.量.的希腊神话作为小说的隐喻,所以我又再拿起古斯塔夫施瓦布版的《古希腊神话》复习了起来,这个蓝色的版本手头上也有,但我看的版本是绿色口袋本,内容一样,插图有区别,但豆瓣没有添加这个版本,只好将就了。其实光看这本根本不够,更应该把《赫西俄德.神谱》一并看了才刚好串联起整个旧神谱跟新神谱的神话体系,从地母盖亚诞生直到新神宙斯至阿迦门农传说。
但杯具的是卓越上《赫西俄德.神谱》必须先付款。。。我讨厌先付款。。。但去书店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这书,所以宙斯之前的旧神传说暂时看不到了,先用手上仅有的资源重温《希腊神话》吧,其实上回看已经是几年前的事了,早该回忆一下了。
但这回重温一个不小心看到了许多奸情(以前怎么没发现),同时衍生出一些困扰人的问题来,例如下面这个>>>
*负责遮挡古代男子朗基努斯枪的那片叶子问题="=
其实以前看时完全没把这当回事,不就前面挡片叶子嘛,也不失美感,但现在再看里面的插图,突然觉得这很有问题,以古希腊人的审美,挡着完全没必要,而且。。。这叶子要怎样固定在前方才显得如此坚定不移十级台风都打不掉??!诸神可以说这是神力,但半神英雄或普通人难道是把叶子绑在朗基努斯枪上,这该怎么操作="=于是google了一番。接着找到了这个>>>
【西方艺术的神秘主题之一,是用无花果叶子(fig leaf)来保护人类的羞部。不过这种事情对古代欧洲人来说是陌生的。因为今天在罗马和希腊雕塑上看到的叶子都是现代人加上去的。无花果叶子被选择专门用于这个重要任务可追溯至《创世纪书》。不过,看圣经里所说的关于用无花果叶子缝出来的围裙,其可疑的植物种源是单个的大棕榈叶。在中世纪的描写,所谓的“无花果叶子”有时是两片树叶的彼此层叠覆盖,有时是一串小树枝,从未见过类似正式的围裙。另一个常见的误读是,用无花果叶子遮羞是因为人的羞怯,这也是不真实的。因为裸体仍然充满了中世纪艺术,特别是在描绘罪人和倒霉蛋。艺术可以显示中世纪男人身体的所有部位,羞怯不是他们的习惯。无花果叶经常出现在描写秋季的作品,但它是用于叙述故事,从故事传说中很容易理解“羞怯”并不是要点,以前的历史也一直没有隐瞒自然身体的范例。如在威尼斯圣马可教堂(St. Mark's Basilica)穹顶的故事创作可以作为这方面的典型例证。
可以这样说,在文艺复兴的早期艺术。公元 1500年之前,在所有的作品都很少有发现无花果叶子,除非它是作为故事述说的一部分,如在凡艾(vanEyck')的图像中,手和花的这么掩蔽是根据故事情节的需要来设计的。。。。。。因此,无花果叶是现代人的发明。是萨沃纳罗拉,路德,茨温利和加尔文(Savonarola, Luther,Zwingli, and Calvin)发起的宗教改革运动的果实。他们在鼓吹人类肉欲的罪恶上持有共同的信念。这种信念,在此之前的基督教是模糊的,尤其在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被当之无愧的遗忘了。。。。。。。在古希腊的艺术,常见的是男性裸体,女性的阴户区域通常是被遮掩的。这一艺术传统继续到古罗马。直至罗马帝国皈依了基督教,英雄男性裸体才得以消失。在中世纪,裸体(nude)被裸(naked)所取代,只有该死的人才被赤身裸体的展示。
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大理石雕像(The cast ofMichelangelo’s David)目前在佛罗伦萨美术学院(the Accademia di BelleArti)。是早期南肯辛顿(South Kensington)博物馆一个意想不到的收获。雕像本来是作为一个外交姿态,在1857年由托斯卡纳大公(Grand Duke of Tuscany)送给英国女王维多利亚的礼品。雕塑高6米 ,对于这个有点笨重的礼物,女王不想要他,随即赠送给了南肯辛顿博物馆(the South KensingtonMuseum,现在的V&A)。
雕像到来后不久,由总部在伦敦的Anglo-Italian firm D.Brucciani & Co.制作了一个半米高的无花果叶遮羞石膏,并附着在雕像上,以防止来访女客人脸红。据说女王在博物馆第一次看到大卫,对如此按比例精确制作的无花果叶感到震惊。艺术博物馆在1857-9年的大卫雕像照片图像是有无花果叶的。
男性裸体在当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道布森(Mr Dobson)1903年给博物馆的一封信中抱怨雕像:难以想象这些雕塑是作为“艺术”!如果它是,它是一种非常令人反感的艺术形式。
关于议员道布森的投诉,当时的博物馆卡斯帕珀登克拉克主任说:“这个古老的画廊一直被私人女教师用作为指导年青女学生的教学场所,她们中间从来没有任何,即使是间接的抱怨”。(博物馆的文件,1903年)。
博物馆在最初几年,用无花果树叶子遮羞男性裸体雕像,但南肯辛顿当局后来不屑一顾的抵制。如今,大卫已经不再有无花果叶的保护。现在只是雕像基座背面的档案。。。。。。】
唔。。。疑问多少解答了,鉴于《希腊神话》的作者是德国人(1792-1850),就读的是神学院,引用的插图到处都贴着叶子也就能理解了,跟古希腊那个时代的艺术还是有分别的,他用的是当代的艺术表现而不是古希腊的表现。啧!真扫兴,那么害羞干什么嘛,还害人纠结起怎么绑叶子的问题上来。而电影《天使与魔鬼》早就轻描淡写的解答过这个问题了。(后来才看到)
*其实现代人根本脱离不了《希腊神话》的影响(认真脸)
倒不是说直接引用里面衍生出的各种名词、隐喻而生的大量词汇、药物、名字、标志、创作,实际这样做其实又cool又方便还挺牛B,像尤瑟纳尔这样的作家更能突显他海量的研究知识,而《飞轮少年》那样的漫画也赋予各种灵感,设计出爆帅的标志、人设和概念。只是看神话的过程中总是有其他作品客串进来很容易就笑场,例如看到英雄砍杀巨龙“剑刺入喉咙里”。。。哈利波特没少从神话里取灵感。海格力斯的十件工作,RPG任务模式没少借镜。尤其在下面一瞬间我就笑喷了>>>>
《希腊神话》其中一页描述着:“。。。在复仇女神的圣林里,人们看到一个裂开的地洞,入口有青铜的门槛。。。”
小哥啊,青铜门后不但是时间旅行的交通工具,同时他在世界各地还有许多站点,这里估计就是其中一个被废弃的地方,因为不小心挖到冥王哈迪斯的住处所以没有启用,虽然不能去到未来,但有兴趣有勇气的亲们可以尝试去哈迪斯的领地里游玩一番,保证非常猎奇,还能跟地狱看门狗欢乐的玩起衔骨头游戏哦,但请自备三根骨头防止刻耳柏洛斯自己狗咬狗=w=
这里看的莫名其妙的亲们麻烦跳到这里补完一下>>> 盗八食完.瓶邪联想(盗墓笔记完结手记)>>>> http://hi.baidu.com/%B1%AD%C3%E6%C3%A8/blog/item/b27620363584be2f0a55a98a.html
希腊神话是最庞大的各类现象拟人物语,地震火山爆发神马的拟人为泰坦巨人与诸神之战,日月星辰白昼黑夜现象独立拟出各位神邸和驾着太阳车环绕天空运行一周,天下大乱那是诸神打起来了,死神被抓啦所以没人死亡战神阿瑞斯赶快来帮忙解救达拿都斯,突然旱灾森林大火是笨儿子法厄同不自量力驾着他老爸那辆太阳车驶过大地给烧的,真的好萌。在冥王神话里死神达拿都斯逆天的帅,但回到正统神话里,这货其实老被人欺负,前面说了先被最狡诈的人希绪弗斯抓了起来,后面时不时就被其他半神英雄威胁、欺骗、揍一顿什么的实在太可怜了,看的我是一行泪="=
另外关于这本书的不足,依旧是译名问题,由于那个蛮山寨的罗马神话存在,许多神与英雄的名字虽然是同一个人但一瞬间没认出来的状况时不时就会杯具的发生,例如赫拉克勒斯(希腊名)=海格力斯(罗马名),赫尔墨斯(希腊名)=墨丘利(罗马名),最开始读顺口的名字再纠正回来整个人都鬼畜了,频繁在做脑内转换,所以,编辑委员会只要做个小修改就能更上一层楼,那就是麻烦诸君在每个名字后面括号上译名原文,而不是把他总结在最后的12页里。
记于2012年02月10日 星期五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