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经典读后感有感
日期:2021-01-03 04:28:09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经典读后感有感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是一本由(法)邦雅曼・贡斯当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00元,页数:37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精选点评:

  ●只看了经典第一篇。古代自由是政治自由,古代法律和公共权威管理一切领域,个人在公共事务中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牺牲了个人自由;而现代自由是个人自由,且往往无视政治自由,个人虽然在私人生活中是独立的,但即使在最自由的国家,他也仅仅在表面上是主权者。

  ●古今之争仍在继续,“一切已死的传统,象梦魔一样缠绕着活人的头脑”

  ●贡斯当的这篇演讲区分了两种对于个人独立性和参政权利的侧重不同的自由,强调了财富在现代的意义,希望对这两种自由进行调和,尤其不能忽视第一种自由,但是由于是演讲,所以论证什么的就比较少了。

  ● 讀了第一編和關於僭主政治的那幾節。法國大革命期間關於之後政治道路選擇的論述和演講。有一些觀點對於我是很新的。像另一個角度觀察世界。

  ●三读。很多人都注意到了贡斯当宪政设计中的作为一种中立权的王权,但他所论述的贵族在大臣审判以及陪审团在某些案件上的审判表明中立权可能不止王权这一种,不过王权的中立性应该是影响到了卡尔施密特关于德国宪法中总统的独特地位。另外,贡斯当十分关注征服精神,古代人的自由,僭主政治,专制政治的时代错位,这显示出那个时代法国对历史学的政治式的使用。

  ●超强!不管是作为入门读物还是延伸阅读!

  ●伦理思想和政治选择会受到限制,社会状况制度限制了适用于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选择和伦理标准。古代人的自由在于以集体的但又直接的方式行使主权的许多方面,它完全把个人与全体人民的权威结为一体,而现代人的自由就是个人自由,生活的某个部分必须是留给个人的和独立的。现代社会中的个人拥有独立与所有社会和政治权威的权利。在现代社会中崇拜古代自由就会导致政治的暴政,所有形式的专制主义的根本性原则,就是专断的政治权利。在现代社会中专断政治权利的特征,就是无限主权。这种主权概念不承认有超越其权能所控制和废除的基本个人权利。所有现代政府都必须服从的永恒原则,就是通过对个人权利的宪政保障而对主权形成限制。然而个人因此就应该接受个人自由作为适合与现代条件的道德思想吗?当前秩序下的现实社会和崇高的伦理信念,谁应该依据于谁?

  ●Inconstant constant,大一就想看的书终究到了大四狗的时候才读毕。。。

  ●第一编演讲很出彩,除此之外,整本书的论述很难超过经典作家的思考。古今自由的区别令人耳目一新。对于商业对战争进步性的认识值得赞许。谈及自由,着重于对政府权力的限制与各种权力之间的制衡,即便它拥有善的名义。

  ●你会觉得这本书是为中国写的。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读后感(一):当战争遇上商业

  贡斯当对于战争与商业的描述是一个较为经典的内容。他认为,“战争与商业只不过是实现同一目标的两个不同的手段——这个目标就是得到自己欲求的东西。” 在古代,战争是各个国家满足自己欲求的主要手段,以至于即使一些不好战的国家为了防止自己被征服也不得不拿起武器。于是,可以看到,每次战争的都是出于私人财富的增加,公共财富的增加,奴隶的增加,土地的扩张等等原因。战争的本质在于运用强力反对另一个人的强力,是以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排除本身好战的习性来看,强者不会在思想上放弃战争而选择采取温和的商业的方式。只有当强者在使用战争获取财富的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阻碍时,他才会在经验上得到某种认识,即商业是在求得他人权益符合自己权益的一种较为确定的方法。在贡斯当看来,“一个商业替代战争的时代必然会到来,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一时代。”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读后感(二):【转】李宏图:宪政体制与权力的边界——贡斯当的自由主义思想研究

  

【作者简介】李宏图,男,1958年5月生,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全球思想史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世界近现代史,欧洲近现代思想史和社会史。主编“剑桥学派思想史译丛”、“剑桥学派概念史译丛”和“欧洲思想史译丛”,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有《西欧近代民族主义思潮研究》、《从“权力”走向“权利”——西欧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研究》、《密尔〈论自由〉精读》、《欧洲近代政治思想史》等。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读后感(三):贡斯当的相对与卢梭的绝对

  在对本书谈一点纯属个人的看法与意见之前诚挚的提醒一下各位,本书的精华之所在应该是前面30页的英译者序,其将贡斯当的理论系统以及其在历史当中的价值地位给予了十分恰当的评价和分析。因此,试图深入理解本书思想与价值所在的朋友理当至少在阅读本书之前和之后认真的揣摩这段精妙的序言两遍以上。

  贡斯当聪明且巧妙的肯定了卢梭的小部分,继而小心翼翼地驳斥了卢梭的大部分(或者我们可以不把他的言论视作驳斥,而是不断的向读者指出卢梭之理论存在的缺陷与漏洞)。他的这一态度与立场也由始至终缠绕在我脑海,引发无数盘根纠错的思考和迂回,到了最后,竟至似乎让我想明白了一些之前从未想明白的道理。

  贡斯当驳斥卢梭,立论主要有二。

  其一在于认为卢梭所主张的理论更多的来自于对古代优秀共和国的向往与赞美(其典型如罗马和斯巴达),而这种追求却与他们所处的近现代社会的环境、理念与习惯格格不入,因此也不再适合彼时(及至以后)的社会。诚然,贡斯当所言的近现代社会乃是今日的我们最为熟悉的商业繁荣、向往和平、崇尚个人自由的社会,他认为这是从古代崇尚勇武、高尚道德、热爱征战以及公民追求政治自由的社会进步而来。如今的人们肯定很容易接受商业的繁荣是较之战争带来物质丰饶和人民生活幸福的成本最小的手段,而暴力与战争无疑是被普世价值观所摒弃和否定的形态,至于道德,只要每个人对其他人没有造成伤害和侵犯,是不必追究与过问的私人领域。那么这便很好的展示了贡斯当作为一个深谙中庸之道与权衡之术的政客本色。他并没有否定(而且他必然也不会愚蠢到去试图否定)随着“文明”的进步,公民的道德都在滑向越来越不堪的深渊这个事实,他只是在以典型的资产阶级的口吻强调着物质丰饶的重要性而对道德这个过于虚无的问题尽量避之不谈(可是他还没有愚昧到对其真正置之不理,他以补充的小部分段落依然强调了道德对于一个民族和一个国家无可置疑的重要地位)。那么似乎卢梭的问题其实并不在于他自身,而恰恰是卢梭口中的人类社会普遍的堕落所致。与其说是卢梭的理论不能匹配现代社会,莫若说是现代社会不配卢梭的理论。而且不容忽视的一点是,卢梭也并不认为古代共和国的制度就完美无暇,他真正认可的其实是私有制诞生前的原始社会(就这一点而言,我实在心有戚戚),因此人类社会的堕落曲线可谓持续下滑。

  其二则在于认为卢梭理论中的“主权者”因其过于强大而必定成为一种无法制约的霸权,最终践踏组成“主权者”的每个公民的自由。而且正因为这个至高无上的“主权者”是如此之强大,它在社会当中根本不可能真正形成且行使其权力——简而言之,卢梭的理论其实是一座注定无法实现的空中阁楼,充满者纸上谈兵的完美构想而不切实际。首先让我们稍微提一下世上不存在完美这个一个简单的共识,因此卢梭的完美构想不能付诸全盘的实践是个无需争辩的事实,也因此任何一种理论都必然有其因为过于完美或不够完美而难以实现或难以自圆其说的弊端。如果我们试图分析贡斯当的政治系统架构,其实一点也不难找出纰漏和缺陷(此处仅举一例,其对君主立宪制下王权的立论就明显的带有更不切实际的美好幻想,此类纰漏实在不少就不一一分析),而这样的一套理论与其说是在追求真理从而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指明正道不如说是为了资产阶级的立场和利益而量身定做的合理文本。再换一个角度看,卢梭理论之完美难道不恰好是他伟大的最佳明证吗?

  归根到底,贡斯当由始至终也没有否定卢梭——当然那也是不可能的,客观的说他是在属于他的时代和价值体系下寻找和搭建了一套最适合现世的理论框架。因此他是秉持着务实主义和政治敏感的原则上的相对正确,而卢梭的绝对正确则将永远被高高悬挂在人类文明的顶端成为他以及后来人的准绳。

  而我们置身于的这个社会,乃是在贡斯当的年代再往后两个世纪,因此无论我如何敬仰卢梭,却也必须承认在当今的社会只有贡斯当甚至是更为偏激的哈耶克的理论方能支撑人们的生活。这甚至不是一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而是在众多糟糕的选择当中选择一个最不坏的而已。当公民的道德早已无从指望,国家的强盛也遥不可及的年代,每个人也只求守护属于自己的一份私人净土——以自由的名义。

  而就我个人而言,更糟的不是我所在的这个国度连这样绵薄的奢望都难以保证,而是我真心向往卢梭的宏图却不得不甘于现世的沦丧。一方面鄙夷着守着这点最基本的自由自鸣得意,一方面还不得不对它孜孜以求好让自己短暂的一生略显坦然的度过。我也不得不承认,正是这最后一丝自由的呼吸,让我能尚且感受到几许欢快。

  不过,我想我可以告诉很多朋友一个好消息:我相信,我的痛苦你们并不会拥有。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读后感(四):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小摘要

  【按语:贡斯当(Benjamin Constant 1767-1830)出生于瑞士洛桑,部分受教育于苏格兰的爱丁堡大学(汲取了苏格兰政治经济学传统),青年时是花花公子,因反对拿破仑而流亡多年,却在拿破仑复辟的1815年短暂投靠拿破仑,是史上知名的背叛者。信奉市场经济和商业社会原则,呼吁个人自由和公民权利,指责卢梭的政治自由和拿破仑的征服和帝国是时空错谬的实践:将古代共和的原则错置在现代商业社会中。贡斯当是现代自由主义的先驱和真正代表,但依英译者B. Fantana所言,贡斯当对拿破仑代表的民族主义动力以及国际市场潜在的侵犯和冲突缺乏关注。

  演讲“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1819)”是贡斯当思想的最好简介:有古代人的自由和现代人的自由,现代商业社会的到来意味着个人自由和公民权利的时代来临,而卢梭和马布里等混淆两种自由以及相应的大革命实践带来无穷罪恶灾难。不过贡斯当还是为政治自由保留了一个相当的位置。“适用于所有代议制政府的政治原则(1815)”在评价1815年宪法时倡导了代议制的一系列原则:人民主权是有限的、联邦制、宗教自由、个人自由和司法保障。“征服的精神和僭主政治及其与欧洲文明的关系(1814)”猛烈攻击了拿破仑的征服和专横权力是时空错位逆时代潮流。】

  “英译序by Fontana”贡斯当(1767-1830)生于瑞士洛桑,在苏格兰受教育,“‘现代’自由主义的真正代表。”【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阎克文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页3,下同】醉心古今比较研究,对其影响最大的是苏格兰政治经济学传统,关于自由市场和现代商业社会的论述;Constant则更注重商业社会的政治含义。“革命的真正发起人不是马拉和罗伯斯庇尔、而是黎塞留、马萨林和路易十四。恐怖本身并不是新型的野蛮,它不过是宗教战争的遗产,路易十六用他的生命偿还了他的祖先组织龙骑兵屠杀新教徒的血债。”【12】“为了适应新的商业秩序,任何政府都必须承认和尊重作为现代社会之特征,并且是现代社会必不可少的自由。任何对这一自由的侵犯(如宗教迫害或政治迫害、压制言论自由等等)实际上都将削弱整个现代化大厦的基础。”【12】对比古代自由和现代自由,雅各宾派和拿破仑都是时代错位的谬误。“现代自由的主要特色,恰恰是在制度化的政治生活的狭窄领域之外,给个人提供了广泛的选择余地和选择机会。先进的现代社会,通过教育、出版、公开辩论,向自己的公民打开了一个历史上其他时代完全不可想像的空间。”【16】Constant集中分析现代商业国家political representation的性质。追随常识哲学,否认功利主义如边沁的理论,非天赋权利理论。“通过描述阿道尔夫的失败经历,贡斯当指出了在现代社会有利于维护自由的某些道德素养。意志坚强,挺着镇定,信守诺言,仁爱,同情心,真诚地反对给别人带来痛苦,都是能够帮助现代共同体的公员过上和平、有益生活的一般美德。”【21】非体系型思想家。Constant赞成商业最终必胜的论点,但迟钝于拿破仑征服背后令人生畏的民族主义动力,也对国际市场潜在的侵略与冲突因素无察觉。【24】

  “1、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1819)”

  (两种自由的混淆是许多罪恶的肇因。“我们那场幸运的革命呼唤我们享受代议制政府的好处。”【33】) 现代人的自由是个人自由和公民权利:“对他们每个人而言,自由是只受法律制约、而不因某个人或若干个人的专断意志受到某种方式的逮捕、拘禁、处死或虐待的权利,它是每个人表达意见、选择并从事某一职业、支配甚至滥用财产的权利,是不必经过许可、不必说明动机或理由商迂徒的权利。它是每个人与其他个人结社的权利。”【34】而“古代人的自由在于以集体的方式直接行使完整主权的若干部分。…他们亦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完全服从是和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34】古代法律和公共权威规管一切领域,个人在公共事务中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而“在现代人中,个人在其私人生活中是独立的,但即使在最自由的国家,他也仅仅在表面上是主权者。”【35】

  古代人和现代人自由区别的根源:古代共和国狭小、好战式求生存、奴隶制;现代社会巨大,同质、高度文明,倾向于和平和商业。“战争与商业只不过是实现同一目标的两个不同的手段…战争是彻头彻尾的冲动,而商业则是计算。这就意味着,一个商业代替战争的时代必然会到来。我们已经进入了这一时代。”【36】商业、宗教和道德的进步导致奴隶不复存在。国家规模扩大导致每个人分享政治的重要性降低。“我们已经不再欣赏古代人的自由了,那种自由表现为积极而持续地参与集体权力。我们的自由必须是由和平的享受与私人的独立构成的。”【39】

  大革命中未能分清这些区分而引发无限的罪恶,但也有可谅之处。卢梭和马布利(Abbe de Mably)。卢梭“把属于另一个世纪的社会权力与集体性主权移植到了现代,…为多种类型的暴政提供了致命的借口。”【40-1】马布利更夸张更严峻。孟德斯鸠错把古今之别当成君主制与共和制的区别。

  最后贡斯当宣告了一系列的原则:“个人独立是现代人的第一需要:因此,任何人决不能要求现代人作出任何牺牲,以实现政治自由。”【43】权威仅需提供主要路线图,而不必告之我们该走哪条路。“个人自由是真正的现代自由。政治自由是个人自由的保障,因而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要求我们时代的人民像古代人那样为了政治自由而牺牲所有个人自由,则必然会剥夺他们的个人自由。”【45】现代也提供了保护个人自由的方式。商业财产的性质使得权力的控制变得困难,个人较少依赖政治。需要代议制:委托少数人做代表从事政治又予以监督。

  现代自由的危险在于沉湎于个人利益过分放弃分享政治权力的权利。但Constant说这很愚蠢,且政治参与自有其重要价值:“政治自由是上帝赋予我们的最有力、最有效的自我发展的手段。”【49】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把两种自由结合在一起。”【49】

  “2、适用于所有代议制政府的政治原则(1815,本文发表于百日政变,投靠拿破仑,因此以立宪君主制为模本)”

  前言中申明了原则:“那时我要求的是个人自由,出版自由,消除专横权力,尊重所有人的权利。现在这些仍是我满怀热情并抱着更大希望加以提倡的事情。”【56】

  Constant承认人民主权原则是无可争议的,经过全体同意就形成普遍意志。但关键在于人民主权是受限制的。“认为作为整体的社会可以对它的成员行使无限权力,却是错误的。”【60】“人类生活的一部分内容必然仍是属于个人的和独立的,它有权置身于任何社会权能的控制之外。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存在。这是独立与个人存在的起点,是主权管辖权的终点。社会跨过这一界限,它就会像手握屠刀的暴君——这是他唯一的称号——一样邪恶。”【60】卢梭忘了主权者的抽象性。“无论是什么制度,只要使用绝对一词,那么,无论是自由、和平还是幸福,都是不可能的。”【62】 “主权是有限的,存在者无论人民还是他的代表都无权拥有的意志。…公民拥有独立于任何社会权力之外的个人权利,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权力都会成为非法权力。”【63】限制主权一在于权力分散和制衡的制度安排,更在于认识到主权有限的真理。

  立宪君主制中的王权与大臣的权力区分:中立的权力与能动的权力。3.议会必须能被解算;世袭制议院不限制成员;议会应该直接选举;选举权应该有财产条件,依附者缺乏能力和责任。“只有财产能使人们具备行使政治权利的能力。”【98】议会应该公开辩论而禁止书面发言。

  支持某种分权的联邦制。“国家权力、地区权力和公社权力,每一种权力都必须恪守本分。”【137】

  财产权不可侵犯。这里Constant的论点是“财产权并不独立于社会,…财产权只有通过社会而存在。…财产权不过是一种社会的习俗。”【148】“财产权作为一项社会西索,属于社会的权能,并在社会的管辖之下。社会对财产拥有各种权力,但无权支配其成员的自由、生命和见解。”【149对财产权的维护不够坚决,有左派色彩】但随即攻击了对财产的专横权力。尤其法国对公债的不负责任。

  宗教自由。卢梭的宗教暴政玄学。【161】Constant赞美了宗教之美和符合人性,坚决支持宗教自由。“任何插手宗教领域的政府都将造成危害。”【167】支持国家向所有教派的神父支付薪水。也没有讨论无神论。

  个人自由和司法保障。反对arbitrary power;法官不可罢免,司法独立,陪审制度,司法程序。

  “3、征服的精神和僭主政治及其与欧洲文明的关系(1814,流亡的Constant猛烈攻击拿破仑的征服和僭政)”

  “我建议认真考虑一下与人类现状和现代文明有关的两个巨大祸根。其中一个是征服的精神,另一个就是僭主政治。”【201】

  1、征服的精神。在古代,征服有时候是一种值得赞美的生活方式;但现代商业社会“已文明到足以发现战争是一种负担。它的一致倾向就是和平。”【206】“任何想在今天煽动一个欧洲民族卷入战争和征服的政府,都会犯下严重的、灾难性的时代错误。”【210】好战精神摧残民族德性。带来可恶的uniformity。

  2、僭主政治。僭主政治是不正当的,不是君主制;比绝对专制更可恶,“专制政治靠沉默的手段统治,并且它留给了人的沉默的权利,僭主政治则强迫人们讲话,它一直追查到他们思想最隐秘的栖身之处,迫使他们对自己的良心撒谎,从而剥夺了被压追者最后这一点安慰。”【262】但Constant随即扩展为对专横权力的批评。攻击卢梭和马布里对古代共和国的效仿是时空错位。专横权力毁灭道德。【289】阻碍知识进步,摧毁或扭曲天才。【297】 人们不可能一直容忍。总有几个高尚的灵魂在离群索居中酝酿义愤;而现代商业文明为专制设置了新的障碍。

  江绪林 2014年10月8日星期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经典读后感有感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