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亲子关系的重建》读后感1000字
日期:2021-01-01 04:48:50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亲子关系的重建》读后感1000字

  《亲子关系的重建》是一本由赵玉萍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元,页数:224,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亲子关系的重建》读后感(一):学会5种方法轻松化解亲子冲突

  所有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父母的问题。孩子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也是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亲子关系改善了,孩子的问题也就基本上就解决了。问题是许多父母也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那么怎样解决呢?《亲子关系的重建》这本书告诉你答案。她通过沙盘游戏来解决亲子问题。我原来也见过沙盘,但不知道干什么用的,以为就是小孩子玩玩土,摆摆图。看过这本书才知道孩子、家长每一次挑选的玩具和抚沙的动作都能解读出来相应的心理活动,分析出相关亲子关系,惊不惊喜,意不意外?举个例子:妈妈抓沙的瞬间,她抓的越紧,沙子流失的越快,就像她对孩子控制得越严,孩子越烦,越想逃离,管的越严,孩子的逆反度越高。 《亲子关系的重建》作者赵玉萍老师是中国沙盘游戏实战教育专家,有着20多年心理咨询案例经验。她从3万种案例中选出25个典型案例进行沙盘疗法,化解的亲子冲突。这对于沙盘感兴趣的读者来说是例子少了点,还需要继续买其他书研究,但是对沙盘不感冒的读者,肯定会下调对本书的心里分值。 《亲子关系的重建》书中的许多话直接说到了我的心坎上。比如,平时母慈子孝,一提学习就鸡飞狗跳。又比如“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每个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希望和期待。有研究表明、超过三分之一的家长已经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到孩子身上,拼尽全力想把孩子送进好的学校。他们把自己成长中的焦虑和未完成的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希望孩子一定要成为第一名,帮他们圆梦。家长用一句口头禅“我是为你好”,让孩子们在上学路上、打点滴时、学校开运动会时都埋头苦战,孩子因为学习压力、作业问题而焦虑不已。 父母总是把自己的梦想强加给孩子,结果孩子始终没有成为他自己应该成为的样子,也没有成为父母期待的样子,而是在与父母痛苦的长期对抗的过程中,成为家长口中的“不听话、任性、倔强、忤逆”的孩子。最可怕的是,这样做可能会毁掉孩子一生。 “太累了!”当我们智慧地做选择,不让孩子活得太累,让孩子成为自己时,就意味着我们不会让自己的孩子重蹈我们的覆,意味着我们不会按照自己的期望为孩子规划人生之路,而是以陪伴的姿态,在孩子需要时给予支持,让孩子做自己,活成他想要的样子。 真心希望每个父母都能有一颗平常心,有勇气对孩子说:“无论你是否优秀,我都会永远爱你。希望你活成你自己,健康快乐,拥有平凡的人生和平淡的幸福,这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作者用5个方法解决亲子关系。 第1个方法是让父母重塑合理的认知,不要把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从而减少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及控制。 第2个方法是让父母和孩子学会正确的表达感情,驯服身体里的情绪小怪兽。 第3个方法是培养父母和孩子的意志行为,调整已有的家庭互动模式,让孩子跳出惯有的行为模式。 第4个方法是让父母与孩子的人格更加健全,让父母接纳并尊重孩子的特性,信任孩子,放手让孩子做自己,以及父母改变和成长影响孩子。 第5个方法是让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双赢的人际关系,父母学会亲子之间相处的技巧,找到正确能够通往孩子内心的路。 开车还需要考个驾照,作为父母是不是也应该学习学习亲子关系。本书是处理亲子关系方面较好的书,强烈推荐大家阅读人民邮电出版社《亲子关系的重建》。 关注YUE读带大家读更多好书。

亲子关系的重建9.3赵玉萍 / 2020 /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亲子关系的重建》读后感(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

  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我们的生活中避免不了的几对关系就是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同事关系。 很多的家庭都有亲子关系的烦恼 ,人们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我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说说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师,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 孩子的出现是让父母来成长的 ,初为父母,都没有养育孩子,教育孩子的经验,父母需要不断的去学习,才能补上亲子关系这一课。 当然,亲子关系是一门必修课。不过,有的父母在这门课程里能得95分,有的父母能得65分,还有的父母只能得15分。

  1.不聊学习母慈子孝,一聊学习鸡飞狗跳 说到亲子关系 ,孩子刚出生时,或者说是婴儿的时候,父母是左一个宝贝,右一个宝贝的和孩子说话。 等孩子上学了 ,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都很重视孩子的成绩。 虽然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是毕竟是没有教师资格证的老师,对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更是知之甚少。 列宁说:没有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 。 父母如果不是教师的话,没有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于孩子的教育要么是盲目模仿。 别人家的孩子报了钢琴班,自己家的孩子也报钢琴 班,别人家的孩子学习跆拳道 ,自己家的孩子也学习跆拳道。 可是你家的孩子可能不是郎朗 ,而是毕加索,可能对音乐没太多兴趣,反而对绘画情有独钟。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我们要因材施教。

  在这里呢,还是希望年轻的父母们,去考一个教师资格证,当你自己学习并且掌握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孩子的教育会事半功倍,自己也能多掌握一门技能 。 当然前提你需要大学毕业,因为教师资格证不限制报考年龄,但是有学历的要求。 不聊学习母慈子孝,一聊学习鸡飞狗跳 。 表象的背后是亲子关系没有处理好。每个孩子都是充满发展潜力的,学习成绩只是一方面,要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与其盯着孩子的成绩,不如让孩子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孩子自主自发的学习,父母也省心。 都说身教胜于言传,在孩子学习的时候,父母能不能也读读书,学习学习,毕竟 这也是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不学习,怎么成为孩子的榜样。

  2.不要做孩子的保姆,要做孩子的榜样 最近我读了一本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书,书名是《亲子关系的重建》,作者是赵玉萍老师。 赵玉萍老师有几十年的沙盘疗法从业经验,她通过沙盘疗法帮助了很多父母看清了孩子内心深处的真实困扰,走出了看似 不可化解的亲子冲突,让无数家庭收获了良好的亲子关系 。 孩子抵触写作业、叛逆、总爱玩游戏、沉迷于虚拟世界、性格内向、缺乏安全感等等问题,你是否也曾经遇到过,或者现在这些问题正在困扰着你。 为什么有的父母和孩子好像朋友,有的父母和孩子好像陌生人。 为什么有的家庭比较和睦,有的家庭却亲子冲突不断。其实绝大多数的亲子冲突都是由于没有处理好亲子关系而引起的。 与其治标不治本的控制孩子,不如和孩子建立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你眼中的问题孩子其实缺乏父母真正的爱。 这本书中精选了中国沙盘游戏实战专家赵玉萍老师20多年心理咨询的经典案例。 针对亲子冲突特点,从5个方面,认知、情绪情感、意志行为、人格成长、和人际关系来解答孩子和父母困惑的亲子关系问题 。 很多父母把自己活成了孩子的保姆,不仅孩子的成绩没提高,亲子关系也存在问题。 而有的家庭,父母从来没有放弃过自我成长,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比如,母亲学习瑜伽、学习插花,让自己更有修养,学习烘焙、学习摄影,一日三餐不重样。 书中的父母与孩子通过沙盘游戏,了解了孩子的心声 ,家长们获得了看待孩子的正确方法,形成了与孩子良好的互动模式,彼此学会了表达爱。

  3.无知的爱就是伤害 有的孩子顶撞父母,我行我素,厌学、沉迷网络 、抑郁、其实背后是父母无知的爱,而无知的爱往往变成了伤害。 孩子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亲子关系出现了问题。比如 1、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认知偏差。 2、父母与孩子在相处中缺乏情绪管理能力。 3、父母与孩子之间出现的行为问题 。 4、父母与孩子的人格不健全。 5、父母与孩子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当。 很多孩子都缺乏父母的尊重,而得不到尊重的孩子,内心是受伤的。 不要让无知的爱变成伤害。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这本书的作者赵玉萍老师运营心理学的知识,传承一沙一世界的思想精髓。 所有孩子的问题 ,其实本质是父母的问题,所谓在养育中修行,就是不断改善亲子关系 。 可怜天下父母心。

  《亲子关系的重建》读后感(三):青春期亲子关系冲突后的重建:读懂孩子内心,才能走出育儿困扰

  

文|橙果妈妈

图|网络

为什么孩子总是抵触写作业?为什么孩子做事总是拖拖拉拉?

为什么孩子痴迷于看手机玩游戏?为什么孩子胆子小,总是缺乏安全感呢,

为什么孩子特别的霸道?为什么总是容易发脾气?等等。

作为两个孩子的妈妈,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实际上也发生过亲子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家长不清楚自己在教育孩子方面用错了地方,那么就很难发现自己与孩子之间存在的一些问题,随着孩子长大,亲子关系之间的冲突会越来越厉害。

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亲子关系的重建:用沙盘疗法读懂孩子的心》这本书中,作者是中国沙盘游戏的实战专家,从事沙盘游戏的系列教学和研究20余年。看这本书,不仅仅是了解了沙盘疗法,更让人深刻的是,书中一个个真实的育儿案例,让人感慨:父母的觉醒与改变,才是亲子关系真正的开始。

分享身边一个真实案例,一位家长因他的孩子上初中后,因为沉迷于网络游戏厌学,想要退学,家长打骂都无用,导致家长泪洒培训班求助,她担心孩子不上学,整天玩游戏,这样下去孩子就这样毁了。

在沟通过程中,会发现这位家长紧张孩子未来的学业发展,一直延续的是虎妈教育,孩子在小学三年级前学习很优秀。可后来,孩子就开始厌烦这种方式,母子冲突开始,孩子对成绩也提不起兴趣。而后来迷上游戏,成绩下滑更厉害了。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发现家长与孩子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一个认知的偏差。这是什么意思呢?家长觉得他对孩子的要求并不高,但孩子觉着父母提出了要求偏高,双方没有达成一致的情况下。孩子达不到父母的要求,父母恨铁不成钢,一味的指责孩子。导致孩子越来越厌烦,跟父母发生争执。

父母用最恶劣的话语来刺激孩子,导致孩子对于父母的管教更加反感。而家长打骂完孩子后,又十分的自责、懊恼和难受,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做错了?孩子为什么见自己跟见了仇人一样?

这样的场景不知道家长熟悉不熟悉?像不像《小欢喜》中英子的妈妈?

这样的家长很爱孩子。但是这种爱是一种控制的爱,家长与孩子之间存在着一些认知偏差,而家长在处理亲子关系过程中国,又缺乏成熟的情绪管理能力,不会运用合适的管理方式,导致双方发自亲子冲突。

家长看不清孩子内心深处的困扰,孩子和父母都觉得对方不理解自己,不相信自己。 这才是亲子冲突的源头。

这本书从众多真实和生动的案例中,解答了五个方面亲子关系问题:认知不同、情绪控制、行为习惯、人格成长和人际关系,都是育儿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也会让父母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思考育儿,打破了家长以往的认知,接受了认知的改变,也就带来了行为的改变,最终也就带来了育儿方面的改变。

积极向上的育儿关系,带来的是一个家庭两代人的成长,最为关键的是,亲子关系的融洽,会让孩子感受到爱,从而成为了一个爱自己、爱别人的人,成为一个负责的孩子,而父母又何尝不是受益者呢?所以,育儿的最终就只有双赢和双输。

书中对亲子冲突真实案例选择了“沙盘游戏”来呈现,通过游戏环节, 可以更直观的看到每个人在游戏中的表现,我们也能亲眼看到每个人在游戏过程中的表现,对家庭,对父母,对人生对现状的感受,想法和困惑,使家庭成员自由的表达。

这种方式就是让大家在这个过程中,借助咨询师的引导,将每个人最真实的想法都说出来,让家长和孩子之间更加了解彼此的想法,让双方了解彼此的内心世界,这个游戏给家庭教育和亲子关系提供一个完整的,充满情感与智慧的视觉。这是家长和孩子一次从外向内探索的过程,是一次更深刻的自我剖析和了解。

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经常是道理说起来一套接一套,一旦落实到行动中 很难做到知行合一,这也是亲子关系反复出现冲突、出现裂痕的原因。

而孩子在青春期之前,父母的自我觉醒越早,那么孩子青春期的过渡越顺利,家庭氛围越融洽。

  《亲子关系的重建》读后感(四):用沙盘疗法化解5类亲子冲突,“坏妈妈”变身“好朋友”

  

孩子抵触写作业、叛逆、拖沓、情绪失控、总玩游戏、性格内向、缺乏安全感、霸道…和大多数父母一样,我也正在面临这些亲子难题,不但自己心力交瘁还导致和孩子冲突不断,费心费力养儿育女反而成为孩子口中的“坏妈妈”,出现严重亲子危机。

如何从源头解决亲子关系的冲突,建立和谐理想的亲子关系,成为家里每天都在思考讨论和不断关注的话题,也因此遇到了《亲子关系的重建》这本书。

《亲子关系的重建》通过一个个真实而生动的案例,帮助处于各个年龄段的家长们解决与孩子在亲子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让大家看到重新构建亲子关系是怎么让叛逆、与父母对抗的孩子变的懂得理解父母、心疼父母;怎样让手足无措的父母真正读懂孩子的内心,看清孩子内心深处的困扰,彻底化解亲子冲突,重建理想的亲子关系。

一、用沙盘疗法读懂孩子的内心,看清孩子内心深处的真实困扰

在《亲子关系的重建》这本书中,作者赵玉萍老师通过20多年的教学及案例研究,将现有家庭存在的亲子关系不和谐、冲突不断等问题归为5大类。包括父母与孩子间存在认知偏差、相处中缺乏情绪管理能力、行为问题、人格健全、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

这5类亲子问题基本涵盖了我们目前所面临的亲子难题,作者将每一类难题都详细说明了表现症状及存在的问题,例如父母与孩子之间存在认知偏差会导致孩子叛逆、自我否定、缺乏安全感;缺乏情绪管理能力会导致父母与孩子渐行渐远、厌烦父母、和父母发生争执;出现行为问题会导致孩子反抗父母、自我堕落、逃避现实喜欢网络虚拟世界等等。

《亲子关系的重建》不但将问题归类划分,还根据每类问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作为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日常表现对照这5类亲子难题,判定自己和孩子之间存在哪种亲子冲突,接着就可以针对性的、有目标的去寻找对应的解决方法。

二、父母的觉醒与转变,才是亲子关系真正的开始。

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他的内心体验和反应。

例如,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依据片面的信息,对孩子的言行做出错误的推论,导致孩子产生负面情绪和不良行为;有些孩子不能客观地区分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会与家长产生对立情绪;有些家长习惯居高临下,将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对世界的认识强行灌输给孩子,迫使他们接受自己的观点;还有些家长习惯责难和评判孩子,孩子手中的饮料不小心溅出来了,家长就认为孩子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是个“废物”。

长此以往,成长经历中的“负性自动想法”就在孩子内心扎了根,一遇到问题,大量的“负性自动想法”在脑中出现,他们就会进行不合逻辑的推论,用自我贬低和自我责备解释所有事件,进而导致自身出现情绪抑郁、焦虑和行为障碍等问题。

《亲子关系的重建》的作者赵玉萍老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所有孩子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父母的问题,父母的觉醒与转变,才是亲子关系真正的开始。

起初,看到这个结论的时候家长们会觉得有些不可思议,把孩子的问题全部推到父母身上多少有点武断,但是当认真细度作者给出的解释后,才会觉醒亲子关系原来真的是父母主导,育儿观念也会跟着有所转变。

这里有两处可以举例说明。

1、为什么孩子总是缺乏安全感?因为父母把不安全感投射给了孩子

《亲子关系的重建》一书中指出:

不安全感源于一个人从小到大形成的对安全的认知,这种认知形成于家长的言传身教、外界的声音或者刻板印象,例如怎样的环境才安全,怎样的行为才安全。而小时候习惯讨好父母来获得关爱的孩子,长大后也习惯于向外界寻求安全感,这种方法建立的安全感很不稳定。

其实这种想法从一开始就错了,安全感应该向内探寻,而不是向外寻找,安全感只能自己给自己。因为我们不合理的安全认知以及长期压抑自身情绪,当我们对安全的认知和期待过高时,外界的风吹草动都会让我们觉得不安全,并由此产生不良情绪。

2、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总是叛逆?多数源于父母的干涉

青春期的孩子会有各种矛盾和烦恼,这个时期的孩子很冲动,思维容易绝对化,而很多父母关心则乱,因为他们不懂青春期的孩子,想探索孩子的内心世界,同时又把自己的担忧和焦虑投射到孩子身上,生怕放手会耽误孩子的前途,进而对孩子的生活进行诸多干涉,导致亲子关系恶化,冲突不断。

在《亲子关系的重建》一书中,作者提出:父母能给青春期的孩子提供的最好的支持就是放手与信任。

父母干涉越多,越不相信孩子,孩子越会打压自己,当父母完全相信孩子学会放手时,孩子一定会成为最优秀的自己。

放手并不是放任不管,父母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与孩子建立像成长伙伴一样的亲子关系,在必要的时候,提供顾问式的参考意见,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允许孩子走弯路,这样就能帮助孩子顺利解决心理冲突,完成青春期的过渡。

除此之外,还有诸多亲子问题如:孩子的暴躁脾气因何而来(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有样学样),孩子为何看到家长就烦(控制使父母与孩子渐行渐远),等等等等,每一种行为都有因果关系,找准其中的关键所在,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三、结合理论与实践转变育儿观,化解冲突重建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的重建》这本书,不但理论知识丰富全面,案例实践也多种多样,每一类亲子问题每一种孩子表现出的行为背后,作者在书中都给出有相应的真实案例,家长可以更情景化、真实性地理解自身存在的亲子问题,并结合对应的理论去实际操作解决自己的问题。

如何解决与亲子关系相关的问题?对照之前归类的5大亲子难题,《亲子关系的重建》这本书也直截了当地给出了对应的5个解决方法:

1、让父母重塑合理的认知,不再把梦想强加到孩子身上,从而减少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及控制。

比如,有些家长会错误地认为,孩子是自己生的,无论他们长多大都要听话,无论家长做什么,他们都要无条件接受。

从良性发展关系的角度来讲,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联结建立在民主、相互尊重、给予自由成长的空间等的基础上,如果联结得不好,它就会让人觉得不舒服,觉得痛苦,甚至会让人以生命为代价。

2、让父母和孩子学会正确地表达情感。

爱能暖人也会伤人,只有正确表达爱才能不被爱伤害。

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爱之所以会带来伤害,多数是因原生家庭的影响、夫妻关系的影响、让孩子承担拯救大人的角色等因素。

例如,有些家长痛恨自己原生家庭中的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然而在某个时刻,他们发现自己的行为与父母如出一辙,他们用和父母相同的方式对待自己的孩子。

想要从原生家庭中走出来的人,深感自己重复原生家庭的模式会在教育方面对自己的孩子造成影响,所以敢于面对过去,不逃避责任、不怨恨父母、不沉溺于伤痛,完全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才能有勇气突破自己。

除了以上两类解决方案之外,培养父母和孩子的意志行为、让父母与孩子的人格更加健全、父母与孩子之间形成双赢的人际关系也都在《亲子关系的重建》一书中有详细阐述,父母因地制宜学会亲子之间相处的技巧,才能找到真正能够通往孩子内心的路。

结语:

在现有的家庭教育模式中,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互动生硬,父母的行为方式过于理性和刻板,孩子的行为方式则比较感性,两者之间容易产生分歧和代沟,亲子关系进入僵局较难改善。

《亲子关系的重建》一书中,作者采用的沙盘疗法生动有趣,使用游戏方式能让家庭成员很快消除紧张,轻松进入游戏,促进家庭成员的理解、沟通、共感。让父母透过孩子在游戏中的表现,了解孩子对家庭、对父母、对人生、对现状等的感受、想法和困惑,使家庭成员们自由地表达对彼此的情感。

亲子冲突不容忽视,亲子关系的重建更是关乎父母和孩子的整个人生,古人有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如果你已为人父母,即将或正在面临亲子问题,一定要及早重视、尽早解决、尽快受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亲子关系的重建》读后感1000字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