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ise of Endymion》是一本由Dan Simmons著作,Bantam Books出版的Mass Market Paperback图书,本书定价:USD 7.99,页数:71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Rise of Endymion》精选点评:
●所有的谜底最终揭晓,爱战胜了强权与暴力。看到领事与意识体的约翰·济慈的最后一次谈话,看到诗人Martin最终长眠在失而复得的地球,贯穿四部曲的长诗Cantos也落下句点的时候,仿佛过完了人生。Dan·Simmons著,太空史诗,Hyperion四部曲,读毕于2016年9月2日。
●海伯利安系列第四部
●书评里有一句很到位:对读者的「suspension of disbelief」要求过高,通俗地说就是「爱是第五种力,满足平方反比律」什么的太雷了。不考虑这个,是个想象瑰丽的好故事
●let me enjoy this epic.
●love story
●11.28~12.13虽然有些坑填的不是很满意,虽然戏风从科幻转到了神棍,但就像一句网红的话:我喜欢的东西,你都有٩(•̤̀ᵕ•̤́๑)ᵒᵏᵎᵎᵎᵎ
●他居然真的把坑都填完了。。。就凭这个要五星啊!可是前半段还是有些拖沓。
●看到最后才觉得Aenea 担得起弥赛亚的称呼。前3/4的讲道不喜欢,外国人讲佛和禅,篇幅再长感觉还是浮于表面隔靴搔痒,讲不透。最后一本急于把所有设定都揭示出来,很多地方就都是平铺直叙,没有文学方面的美感了。不过Biosphere和Ouster Angel的想象还是非常震撼。
●终于读完了四部曲结局没有想象中那样戏剧性,但为史诗画上了句号……
●终于看完大结局了!!!
《The Rise of Endymion》读后感(一):在故事性上绝对不容错过~
LS的wondermore兄台看得实在是快~~
我也来讲讲~
故事性方面,个人觉得第三部是四部中最弱的。作为我来说,前两部的谜团并未全部解光,本以为在第三部中能得到进一步的解释,不料主人公换了,诸朝圣者也下落不明,可作者偏偏就捡些无关痛痒的事来吊读者的胃口(当然其中透露了一些凤毛麟爪=_=)。故事拖沓方面,第三本尤为明显,单单讲述解救the one,就用了一半篇幅。冒险旅程中,印象比较深的是海洋世界那块,还有冰雪世界神秘女登场的那一幕,再有就是最后的伯劳和神秘女大决战~~
四部中最喜欢的应该是第二部,人物众多,故事讲的最为痛快,将第一部推向了完美的高潮。
第四部中规中矩,开头很有东方色彩,尤为明显的是天山和五岳的出现,还有达赖喇嘛什么的,叙述上稍有拖沓。但并不过分,并不会让人产生昏昏欲睡的沉闷感觉。其实到此刻,故事谜团已经解的差不多了。大的就是诸如core的秘密,the one和朝圣者的结局。读者如果前几部读地仔细,读这最后一部时,会感觉抽丝剥茧,一块块拼图对号入座。
最后一部印象较深的是对the void which binds的解释。令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令我明白了第三部开头劳尔写故事时为什么会说自己知道de soya身边发生的事……解释地相当棒~~
还有就是对“耶稣叫门徒们喝自己血”的阐释,挖靠~~~好帅~~
对结局也相当喜欢,虽带着微微的悲痛,但又有着无限的光明前景~对the one遗失的那段时间的解释出乎意料~~西蒙斯不愧是讲故事的高手瓦~
当然,不足也是有的。或许是内容太过纷繁复杂,或许是有意为之,有些地方还没有解释的太过清楚,比如瑞秋的时间线~~
《The Rise of Endymion》读后感(二):如果你喜欢海伯利安系列,不要错过最后的结局
我个人认为丹西蒙斯并不是一个好作家,他运用语言有点单调,但是他毫无疑问是我读过的最会讲故事的作者。在设计情节发展和创造力上,西蒙斯绝对是一流的,完全不输给阿西莫夫,赫伯特这些大师。
海伯利安系列的前三部,西蒙斯是投入了很多精力和创造力的。剧情虽然错综复杂,多线发展,人物众多,但是一点也不显拖沓或者多余。前两部描绘了一个宏大的图景,第三部则是无比精彩的冒险故事。
但是这最后一部,作者似乎有点江郎才尽了。情节经常变得缓慢,大量篇幅花在描写不同世界的文化,环境,宗教等等。虽然有很多别具一格的观点,但是对于我这种对佛教、禅、外星球的风光描写不那么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读起来更像跑题。
也或许是西蒙斯累了,前三部他把画卷铺得太广,留下的悬念太多,以至于最后一部要把这所有遗留的线头都编织起来,难度都已经超出了能够把握的尺度。
感觉作者在最后一部中有无数的谜团要揭开,无数的创意要展现,他都迫不及待了,但又不能记流水帐地写下来,只好强行把所有的悬念再拖一拖,中间再填塞点跑题段落=。=
总而言之,这本书从中间一部分开始就疯狂地吊读者的胃口,比前三部加起来吊得还要凶狠。但是西蒙斯还是很厚道的,解开了所有的谜团,让所有的主要人物都有了归宿——既有痛苦又到处有着希望。虽然不是大团圆结局,但是还是乐观的。除了解谜和大结局,西蒙斯也再一次大显身手,展现了他编故事的高超本领和伟大的创造力。让我再次坚信他是最会讲故事的科幻作家之一。
最后,如果你喜欢海伯利安系列,绝对绝对绝对不要错过这最后的大结局和揭开谜团的盛宴,否则你会非常非常非常地后悔。
如果你没完整地看过海伯利安的前三部……呃,你是肯定看不懂这本书的-_-b
:我打算有空的时候把前三部的书评补上,看完这样一个伟大的系列而不写评论实在是罪过~
《The Rise of Endymion》读后感(三):没人吐槽Aenea的名字么?(外加其他点评)
大家没注意过Aenea的名字么?
正着拼和反着拼,是一个名字,都是Aenea。
具体什么意思,看过书的人应该明白才对。
没有过去和未来,时间的第四维与长宽高没有任何不同,"It is just there",无所谓流逝与否。
这也是之所以Aenea能够坦然的面对将要到来的事情的原因吧。只要发生过的,就会永远留在Void的记忆之中,成为永恒。
(以下涉及剧透)
其他随便说说吧,我最喜欢的细节设定(第三第四卷的,第一第二就太多了)
1、“别问我为什么,我就是知道。”
第三卷,Raul说:别问我为什么知道Father的故事,我就是知道。
这个伏笔埋得很好。
2、巨树之舰尤格拉希尔的坠落。
我100%的相信作者在写第一卷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安排巨树之舰的穿越和忠诚之音的穿越。
但是这个在第一卷留下的小缝,在最后一卷运用的极为完美。
非常喜欢Het Masteen。最后一卷把这个白纸的存在实化了。
3、老诗人的墓碑。
大家注意到了么,上面出了名字和生卒年月外,只写了一行字:
“OUR POET.”
大家想到啥了?
有没有想到济慈的墓志铭!“此地长眠者,声名水上书。”
YES,《海伯利安》四卷中真正代表着向济慈致意的,不是济慈的Cybrid,而是老不死的诗人!
不知道你喜不喜欢他,反正我是非常喜欢他。尤其是喜欢看他骂人,换着花样的骂,各种词组合在一起骂,真实又可爱。
4、霍鹰飞毯
你懂的。
5、领事的那台琴
因为我近些开始练习钢琴,所以对钢琴的描写比较关注。从最开始对于这台琴的描写——那是一台斯坦威,古地球最棒的琴。
领事最喜欢的音乐是拉赫玛尼诺夫的音乐(这是Ship说的),领事在第一部开场的时候弹奏的是拉赫玛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和着异星球暴风雨,完美的景象。
大家可以去听听这部音乐作品。
6、Shrike的致意
最后,Shrike站在老诗人的墓前,大家有没有被感动到?
不多说,我感动到了。
先写这些。想到再说吧。
《The Rise of Endymion》读后感(四):“人类不过是一团腐肉包裹着猿猴的大脑”
看完此书觉得反射率参事的这句话值得回味,同时也体现出此书在理念上的矛盾。先从小说角度来说,此书后1/3还是很优秀的,不过前2/3进展实在有点慢,而且情节不怎么吸引人。特别是男主角独自历险那段有点无聊,通过传送门旅行的情节上一部早就用过了,而且上一部是3人行(如果算上飞船/通讯器就是4个),现在变成一个人重来一遍让人提不起兴趣。到了天山以后的和尚喇嘛什么的也让人昏昏欲睡,直到要离开天山情节才开始加速。值得称赞的是作者最后还是能自圆其说,不过缺点就是很多解释都是口述出来的,缺少故事性。最后的大结局还比较圆满,不过最后的包袱是个人就能猜出来,所以缺少冲击力。另外就是女主角这个人物刻画的不怎么招人喜欢,反正我对她是一点兴趣也没有。
回到标题说一下此书的理念,从书中的假设来看反射率参事的这句话是错的,因为人类靠自己的身体就能掌握The Void Which Binds,可以靠想象穿越上百光年的距离。不过严肃的说,这个假设有点匪夷所思,如果放在日本动画或者2流科幻剧还可以,放到一本科幻小说中则对于读者的Suspension of disbelief功力要求有点高,因为就现代科技来说,人类确实就是一团腐肉包裹着猿猴的大脑,靠想象穿越时空那是胡扯。当然这里还得提一下克拉克的第三定律,因为有时候神奇的力量确实可以用超高科技来解释,但它对于本书不适用,因为书中明确说了这个特异功能是人类自身就有的,和科技无关。
回到书中的矛盾,问题就在于作者多次提出人类需要进化,十字寄生物的罪过之一也是给了人类长生不老从而停止了人类进化,但The Void Which Binds这种特异功能何尝不是另外一种十字寄生物?如果人类靠自身都能穿越宇宙了,那还有什么进化的动力?从另一个角度说,人类进化凭什么只能靠自身?通过技术来辅助、改造人体何尝不是进化?实际上这应该是更高级的进化,也是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在走的道路。从这个角度说,TechnoCore才是人类进化的推动者,不但研究出了十字寄生物能让人长生不老,另外还制造出了娜密兹这样的能承受上百G的超级人体(当然她是AI控制的,不过把AI换成人的思维不过是重装一下操作系统而已)。
总之虽然此书最后能自圆其说,但其解释有神棍化的倾向,所以只能忍痛给3星了,如果作者能延续第一、二部的思路(来自未来的超级智慧,人与AI的结合)就好了。
《The Rise of Endymion》读后感(五):不是「科幻」,是「宗教科幻」
在拼命地吐槽这第四本的科学设定到底有多雷、最后有多么神棍之后又想起来,其实看武侠、玄幻的时候,也没人去计较「这在现实世界中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建议卖书的时候不要把海伯利安上架到「科幻」类别中,而是「宗教」「人文」类别中,对其神棍做好心理准备,读起来就舒服多了。
「科幻」部分,物理、生物、计算机方面的槽点颇多,个人意见,Core 是怎么获得意识的、farcast 的能量来自哪里这样的纯科学问题可以根本不去回答,因为一回答这些问题反而让人注意到科学上的合理性,而这是作者的短板。但是知识有时候确实是枷锁,我们在不理会科学的限制的情况下才能写出神话、玄幻这样目眩神迷的视觉效果。没有「硬科幻」的束缚,Dan Simmons 甩出了几个非常惊人的点子:Biosphere 是个气势磅礴的设想,简直是太大气了。如果稍微考虑一下这样尺度的生态系统的可能性,光是其物质从哪里来,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摇头说这是痴人说梦,但是最狂野的想象恰恰是窥向未来的第一束光。不仅是 Bioshpere 这个形态,还有用整颗整颗的彗星当水源,放牧一个个小行星提供荫凉和引力,看到这些一下子就觉得第一部里那些震撼的点子又回来了。
另一个震撼的地方是对 Shrike 的解释:Kassad 在漫长的时光里来回往返一遍遍、与其在无数混乱的时空里战斗的那个钢铁怪物,就是他自己的人格。
还有,这次作者扎扎实实地写了「在我的过去、你的未来相爱」是什么样的。Aenea 离开的那两年,虽然早猜到了结果,但仍然是整本书最动人的地方。这个情节本身就富有极大的力量,不需要任何渲染铺垫,只要想象一下如果自己经历这样的时间线、故事框架会是什么感受,就能被深深感染。
整个来看,后两本根本就是一部圣经新约的福音书,Aenea 完全就是基督耶稣(看到最后才明白,这就是书里一遍遍说的,她是人类新的弥赛亚):耶稣降世为圣子,被赋予施展神迹的能力以使信众信服,Aenea 是人类和内核的孩子,被赋予感知 Void Which Binds 的能力,可以施展预见未来、freecasting 这样的神迹;两人都怀着极大的善、爱和宽容向世人揭示真正的福音(本书中就是 Empathy 和 Choose Again),为统治者不容,然而其教徒带着其思想传遍社会;最后两人都明知会被捕、被酷刑折磨至死却没有逃跑,主动走向最后的结局,其受难成为人类的灯塔。甚至某种意义上,Aenea 穿越的那两年可以看作是对耶稣复活的一种解读。
不仅主人公是弥赛亚和其忠实使徒、情节是传教和受难,书最后传达的「完全的和解」的精神也有着浓厚的基督信仰色彩。借用别人的一句话:信仰和宗教是不同的东西,信仰是人和自己精神世界的关系,而宗教是人和人的关系,有人的组织,就有权力、有斗争、有政治。这里 Dan Simmons 彻底否定了后者,而拥抱了前者。Pax 被推翻了,Shrike 不是什么末日救赎的主,然而作者并非在抨击基督教,相反,这是个虔诚教徒对信仰的致敬。
(改:其实当时并不了解基督教,现在看这个应该更像是新教徒对天主教的满满恶意……除了宗教,还有历史,世界网解体,建立起教会统治,整个的罗马帝国衰亡史嘛。)
本身基督教元素就从头到尾贯穿四本书,而整体来看这又是一本新的福音书,更加上被很多读者吐槽的对佛教禅宗的大量论述(我自己还是尽量一段不漏地读完了,作者对东方文化的了解让我十分震惊),可见还是将这本书归类为「宗教幻想」比较合适。
补充:书中一些人名的希腊神话来源
Hyperion:十二泰坦之一,太阳神 Helios 之父。这个更重要的来源显然是济慈的诗。
Endymion:引用木心《文学回忆录》里的讲法:狄安娜(Diana),贞洁女神。一夜无云,巡于空,忽勒马止步,见一牧童熟睡。沐月光,美极。狄安娜动情,下降,细看,更美,倾嗅其息,有芳草气,得其体温,狄安娜动吻,少年恩迪密安(Endymion)醒觉。翌晚,狄安娜复来,复吻少年,夜夜如此。起忧,如此久往,少年将老,于是狄安娜使少年永睡,使其永得爱。
Aeneas:埃涅阿斯,古希腊城市 Aenea 以他的名字命名。爱神阿芙罗狄忒之子,特洛伊王子赫克托主将之一。埃涅阿斯在特洛伊被希腊攻陷后,聚集了一群人,他们被称为Aeneads,他们从特洛伊逃到现今的意大利,然后成为罗马人的祖先。
Rhadamanthus:拉达曼迪斯(Rhadamanthus;Rhadamanthys)是希腊神话中主神宙斯和欧罗巴的儿子,米诺斯、艾亚哥斯的兄弟。在米诺斯统治克里特以前,拉达曼迪斯是克里特之王,后来他被米诺斯赶出克里特岛。拉达曼迪斯流亡到皮奥缇娅(Boeotia)岛,在那里他和阿尔克墨涅结了婚。相传拉达曼迪斯死后做了冥界的判官,专门惩罚罪人。
还有 Nemes:埃及法老头上戴的那块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