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语课本》是一本由罗世方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9.00元,页数:7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梵语课本》精选点评:
●错误之多 不可以用一般多来形容
●看是为了凑热闹。
●比季羡林译的那本好
●看序言的时候让我想落泪。。。教育投入荒乱到这个成都真的好吗?
●天资不够,未能通读
●书城偶遇捡到的宝,舛错不掩其价值,只是恐怕日后再无当初书海觅书的闲心了
●想学梵语啊。。。
●略过而已,也就够了。改编自Perry,而编者水平不济,自然难以提高。但是无论如何,比裴文那*@*还是强。
●这是可以用来做入门教材的课本。书成的时候条件不好导致些许问题,可以修订一下,就是不知道谁有这本事和工夫来干这活。
●第二版和第一版没什么改变,该印不出来的字体还是印不出来。但是内容很丰富很好。
《梵语课本》读后感(一):学习梵语的首选材料
学习梵语怎么能少了这本书呢?
我学习梵语的时候,先是从季羡林先生翻译的《简明梵语教程》开始的,不过那本书是在太简明了,还是这本书好。先是语音,中间是语法,后面是语汇。很不错的一本梵文初级教程。
不过这本书由于历史缘故,错误讹误自然免不了,所以大家看的时候,要注意甄别。
《梵语课本》读后感(二):2012年6月第三次印刷的新版《梵语课本》,转写没有改进,90年版中出现的错误也没纠正
对于罗世方先生的《梵语课本》2012年6月第三次印刷,不免有些失望。1990年的版本,因为当时排版的原因例如:ṭ ṭh ḍ ḍh ṝ ṛ、 t th d dh r 没有区分; ś ṣ分别以 x 、sh来转写。阅读上不免有些不习惯。新再版的《梵语课本》不仅没有重新排版,连90年版中出现的错误也没纠正,对作者和读者都没有足够的尊重和负责。
例如:
.71 第10行
दीव्य dīvya 写成 bīvya
.149 第19行
पुरतस् puratas写成 paratas
同页 “沮丧”写成“泪丧”……
《梵语课本》点评
一.本书的优点:
1. 面对至今仍存在于中国梵语研究领域内的学术垄断,抄袭国外的研究成果冠以自家名号的现象,《梵语课本》在编译过程中还是有自己的独创性。
2. 本教材编写的体例是非常适合自学与课堂教学中使用。
二.本书的缺点
总的来说小错较多,版印刷在转写上没有改进,中文及答案也有小的错误存在,不免是一些遗憾,望大家在阅读和学习的时候要多注意。
《梵语课本》读后感(三):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神奇的语言:梵语
梵语其名称本为sanskrit,源自samskrta,字面意思为“完全整理好的”,也即整理完好的语言。早期的梵语并没有一定的文字来表达。自古以来对梵字的创造者有多种传说,我国及日本依此语为梵天所造的传说,而称其为梵语。
梵语是印度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古代印度的标准书面语,它主要作为印度宗教仪式的语言而使用,以诗歌和咒语的形式出现。梵语不仅是印度的古典语言,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同时也是印度教、佛教和耆那教的祭祀语言。印度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发音均被当作一种宗教仪节而丝毫不差地保存下来,并成为吠陀梵语的古典前期形式,成为吠陀宗教的一种礼拜语言,。在印度,梵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学校和家庭都有教导,一些人还把它当作为他们的母语。
很多今天仍在使用的梵语在中印度成书之前的几个世纪以来都在口头流传着。古典的吠陀梵语就被认为是较早期的吠陀语言。吠陀梵语是吠陀经的语言,收集了大量赞美诗,咒语和宗教——哲学的讨论,形成了早期印度宗教文献和印度宗教信仰的大多数基础。吠陀经因此被认为是“真实的语言”。吠陀经是由圣人或先知所写,他们把它们的存在归咎于各个个体用感知的力量对内在真实的特别洞察,觉察这些永恒的声音。在《奥义书》,它们被完全描述为“神的呼吸”,成为一种神圣和永恒的语言。广义而言,梵语包括3种:吠陀梵语,史诗梵语和古典梵语,而狭义的梵语只指古典梵语。在世界上所有古代语言中,梵语文献的数量仅次于汉语,远远超过希腊语和拉丁语,内容异常丰富。广义的梵语文献包括:印度古代的圣典----四部吠陀经:《梨俱吠陀》、《娑摩吠陀》、《夜柔吠陀》和《阿达婆吠陀》以及大量的梵书、经书、奥义书等;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以及大量古事记:往世书与副往世书等。此外,它还包括大量的语法书、寓言故事集,以及医学、自然科学、文艺理论等著作;用古典梵语,也就是狭义的梵语,写成的印度古典文学作品,文采斐然,影响深远。其中佛教的大乘经典部分也是为人熟知。原始佛教的经典,原来用俗语写成,后来才逐渐梵语化,形成了一种特殊的佛教梵语或混合梵语。在十世纪以后,由于近代印度之各种方言甚为发达,又加上回教徒入侵印度,梵语乃逐渐丧失其实际的势力,仅以古典语的地位存在。
梵语可以说是一种语言化石,数千年来,梵文可以说是全球唯一一种没有经过任何变形甚至演变的远古文字,它似乎从被创造时起,就是一种最复杂的语言,拥有最完美的语法,文字古老、精致而又神圣。对于梵语,语言学家不会创造词,也没有创造词的能力,他们只能是描写、解释已存在的语言结构。而且,梵语是一种自然的、纯正的语言,是永恒的语言。在世界上所有古代语言中,梵语文献的数量仅次于汉语,远远超过希腊语和拉丁语,内容异常丰富,可以称为人类共有的瑰宝。天城体,梵文直译是“天上的城市”。为什么叫天上的城市呢?因为按照印度的观点,梵文字母是由天神“梵天”所创,是天上的神灵所用的文字。梵文字母中的每个字母代表了一种力量源泉,在印度人们修炼瑜珈的时候也常常冥想着梵文字母。梵天在创造梵文时,书写格式是词和词之间没有空格隔开,所以古代书写梵文及抄写神圣时,词与词之间是没有空格隔开的。梵语,作为一种史前世界语,可能曾在印欧大陆的广大地区被使用。在其流传过程中,受到不同地域、名族的影响,再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形成我们今天所见的印欧语系。梵语是一种史前世界语,在印欧语系里的各种语言,可能都是梵文的方言!
许多汉语和藏语的辞汇,是从梵文佛经直接音译过来的。例如“菩萨”等。我们今天的语汇里,还有些梵语遗迹,如‘劫’(kalpa)是印度神话里一个极长的时期的名称。在每劫的末尾,一切都要毁灭,所以有‘历劫不磨’、‘遭大劫’ 等语;‘刹那’(ksana)是一瞬的意思,也是我们常常用的。此外如‘和尚’、‘沙门’、 ‘禅’、‘沙弥’等,都是汉化很深的梵语。‘阎罗王’原文是Yamaraja。‘罗’所代表的raja已经是王的意思。所以‘阎罗王’三字实际上是有点叠床架屋。此外,梵语对藏文的构成也有莫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