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爸爸,我要月亮》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1-07 04:34:5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爸爸,我要月亮》读后感摘抄

  《爸爸,我要月亮》是一本由(美)艾瑞·卡尔 文/图著作,明天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爸爸,我要月亮》精选点评:

  ●周小诺绘本书单

  ●还行

  ●一岁前,最早的绘本之一。xixi对月亮是越来越爱啊……

  ●绘本创意制作满分!孩子们能认识到月亮的阴晴圆缺哦~

  ●大梯子和大月亮的那几页简直惊艳。真的好棒啊

  ●原先不知道艾瑞·卡尔的精妙,现在读来真是一个宝藏,感谢可乐让我重新理解了儿童文学

  ●宝宝第一本绘本

  ●适合睡前阅读。讲述爸爸为女儿摘月,从而道出月亮的变化。图书页面扩展,不一定适合0-2岁小孩阅读

  ●很用心的书,很用心的父爱,爱中有创意

  ●“媽媽,你要先講那本,最後講這本”所以這本算是心頭好吧

  《爸爸,我要月亮》读后感(一):摘下月亮送给你

  “摘下星星送给你,拽下月亮送给你”,在小苹果火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每次听到这两句都让我觉得这明显就是父亲写给自己的宝贝女儿的歌。摘下星星和月亮显然只是个美好的愿望,听听就可以了,但是今天要介绍的这位老爷子想要把这愿望实现了,他就是Eric Carle,上图认识一下,

  《爸爸,我要月亮》读后感(二):亲子阅读这样做!寓教于乐的价值就有了

  《爸爸,我要月亮》,教10岁妹妹写这篇书评,读完以后,问妹妹“你觉得这篇写了什么?”, “关于父爱吧”,“还有呢?”,妹妹就不明白该怎么详细回答了,我解释说:“感动我的是父亲为了女儿的想要月亮的愿望,准备了长长长的梯子,搭在高高高的山峰上,和大大大的月商量下来陪女儿玩一下,此举显示出父亲尽力满足女儿的愿望,竭尽全力不辞辛苦”,当说到这里的时候,妹妹抢着说:“对对对,现在的很多父母,如果你和他要月亮,他会说我可抓不着,要不就是说你还想上天呢,根本没有竭尽全力为孩子做这件事,巴拉巴拉~~”,说到这里,我觉得妹妹能明白一个父亲的爱,究竟使了多大劲,才算是真正无私的爱和陪伴,之后又解释了一下月亮变大变小和消失的天文现象,妹妹高兴的去写书评了,而且这篇书评不会是书中句子的摘抄,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

  最近看绘本,我摊开绘本以后,她会抢着说:“这本我看过”,我问:“讲的是什么事情呢?”,她会不好意思的说:“我就看了几页”,小孩子看绘本,可能或多或少都会看不明白和有疑问的地方,如果家长不及时解答,孩子就会走马观花的看看画面和一些书中的异形结构,不仅从中学不到什么,而且看的多了还会失去对绘本的兴趣,家长拿到一本绘本,首先自己要先看,多角度分析下绘本内容,有什么兴趣点可以分享给孩子,有什么新鲜的内容、有意义的道理、或者你觉的孩子会忽略掉的地方,都可以启发孩子去感受这本绘本传达出来的“力量”,孩子大部分时候,都会对家长提出的见解加以扩充或者延伸,还有不少对于画面有趣的提问和畅想,期待父母更有趣的解答,亲子阅读这样做的话,寓教于乐的价值就有了

  《爸爸,我要月亮》读后感(三):送给心爱的人儿

  * 今天是9月6日,明天就是中秋节啦。

  * 月亮是代表心意的礼物,歌里面就是这么唱的,你问我爱你有多深,我爱你有几分,你的情也真,你的爱也深,月亮代表我的心……男人愿意为了心爱的人儿,(当然包含心爱的女儿)把月亮给摘下来啦。这既是男人的情话,也是男人的行动啊

  * 艾瑞·卡尔的作品哦,那本非常漂亮,非常好玩的《好饿好饿的毛毛虫》采用同样的手法(以前在阅读与经典上看到,忘记了)

  * 开本变变变,变宽,变长,变大。是具有魔力的一件事情,哗啦一下子在小朋友眼前展开,哇!!!

  * 里面有一只猫哦,从在屋子外面,在墙根那儿,斜着眼睛看爸爸,到坐在窗台上,再到和小茉莉一起玩(最喜欢找猫这种游戏啦,涵涵也喜欢,他管所有的猫咪都叫多多,因为他认识一只活的会喵喵叫的猫咪叫多多)

  * 书中爸爸让月亮变小变小变小,再到月亮消失,再变大变大变大,又变成满满的圆月啦,正好契合月亮阴晴圆缺的自然变化过程。只不过呀,这是爸爸的魔法,爸爸的力量

  《爸爸,我要月亮》读后感(四):为什么我都无条件爱孩子了,他还是不满足?因为你的情绪也是你的条件呀!

  你有警告过孩子“不要得寸进尺吗?”

  你耐着性子陪伴、读书、买玩具,觉得这一天从财力到人力付出好多,然而孩子还是不高兴,于是在某个摩擦点,你突然吼出来“你还想怎样?”或者冷下脸警告“不要得寸进尺啊!”然后这个忐忑的小人儿哇的哭出来,陪伴和游戏的乐趣荡然无存。

  这可能是很多人的一天,包括我自己。

  在聊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聊一本绘本吧,其实呢,绘本不止能解决孩子的情绪问题,绘本也可以解决家长的情绪问题,当孩子把自己代入绘本中的孩子时,无论我们愿不愿意,我们都开始是绘本中的家长了。比如当孩子觉得自己是临睡前的小茉莉,可能她的希望中,我们就是那个可以摘下月亮的爸爸。

  艾瑞卡尔的《爸爸,我要月亮》,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这经典包括,厚厚一岁的时候我陪他读,我们很快乐,他七岁了,再读起来,仍然会有新的乐趣和感悟,无论是他还是我,今天先说说我的。

  小茉莉心血来潮想要月亮,小孩子的心血来潮和大人的蓄谋已久一样常见,也和大人的蓄谋已久一样值得重视,于是呢,爸爸就去摘月亮,我们俗语形容家长宠孩子“要星星不给月亮”,那要月亮也必然是不给星星,于是这位爸爸,就找到好长好长的梯子,去好高好高的山上,等了好长好长时间,月亮变得足够小了,然后摘下月亮送给小茉莉玩。小茉莉和月亮高高兴兴的玩了一阵,月亮不见了,然后过了几天,小茉莉发现,月亮出现在天上,每天长大一点,最后变成一枚大圆月。

  艾瑞卡尔从来不缺想象力,他用画笔和想象,让我们觉得摘下月亮是很容易的事情,让我们觉得摘下月亮很容易的事情的另外一个原因,是爸爸毫不迟疑的答应,和摘下来之后,轻描淡写的拿给小茉莉。

  艾瑞卡尔用了几个简单叠词和画面,“好长好长的梯子”“好高好高的山上”“(月亮)越变越小越变越小……”把爸爸的努力写得特别的有兴致和耐心,小茉莉期待月亮吗?期待啊!小茉莉的爸爸呢?他期待小茉莉的期待呀!小孩子的安全感需求和他对爱意的需求,是不多也不少的,需要多少呢?当他和你要一个月亮的时候,你有给他摘两次月亮的耐心,一切就够啦,相比于月亮,你兴致勃勃为了他去努力的样子,更加让他觉得被爱。经年带娃的老母亲的经验是,小孩子的幸福感来源,不是你陪他玩,而是,你想陪他玩,他需要知道陪伴是你和他的共同需要,就像他想要月亮的时候,你想为他摘月亮一样。

  这就是我们文章开头所说,当你耐着性子陪孩子玩的时候,其实你的不耐烦,孩子是知道的,当你觉得“我都给你买玩具了!”“我放下工作在陪你玩!”的时候,你以为你在无条件的爱和接纳,可是,对于敏感的孩子来说,你的情绪,就是你的条件呀。他在你的每个不耐烦的眼神,每个压抑的呼气中忐忑,可是孩子无法表述这种心情,只好试探性的在“寸”的尽头踩一脚,激得你说出“不要得寸进尺”的话,然后他明了,你可以给的范围就是这么大,很难皆大欢喜是不是?但是,当你和小茉莉爸爸一样兴致勃勃的去完成孩子的心愿时候,一切就不一样了,爱只有变成你们共同需要的时候,才是爱啊。

  《爸爸,我要月亮》这本书,图案画得像小孩子的剪纸作业,爸爸拿给小茉莉月亮的时候,也是像给她一枚剪纸一样轻描淡写。这也是我很喜欢这本书的一个原因。他把一切表现得举重若轻,使得这本绘本低龄孩子读起来也趣味无穷,叠词,简单的重复,月亮的阴晴圆缺,还有隐藏其中的爱和暖,都是很吸引小孩子的元素,也都是,撒在孩子心中的爱和快乐的种子。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爸爸,我要月亮》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