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女人的历史读后感锦集
日期:2020-11-07 03:15:4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女人的历史读后感锦集

  《女人的历史》是一本由(英)罗莎琳德•迈尔斯 / Rosalind Miles著作,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6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人的历史》精选点评:

  ●第2页第1行 看到江青这个名字

  ●到手才发现是如厕良伴~ 随便翻翻就好,不必认真

  ●虽然有不少素材,组织的不算好,三星半

  ●写史写传的文风,我历来偏爱或考据严谨或意向恢弘或平铺直叙或旁逸斜出,如此书四边不靠上下失据的,最难忍受。一星给开头的原始社会部分,愈往后就不忍卒读

  ●好书:目前我们的任务,追求性平等,没有比这个更大范围的解放

  ●然而,真的赢了吗?——读到这句时候真心酸。

  ●数次泪流满面。当然,未见过男性的女性学者,罕有男性会读此书。性别平等之路,任重而道远。前面几章,是血泪史;最后一章,完全是女性权利宣言。

  ●很有意思的書,觀點也很新,但看無妨

  ●论证过程比较欠缺,不过既然作为非学术性的著作,大众科普读物像这样也不错了.....

  ●其实是女性被压迫奴役的历史,当然只能说是女性历史的一部分,题目过分宽泛了,内容也泛泛,但在男性集体刻意掩埋及女性集体失语的情境下,还是弥足珍贵的

  《女人的历史》读后感(一):《女人的历史》盘点女人那点事

  《女人的历史》则讲述了世界女人的历史,从太初有道的女神、父神开始,然后是婚姻、宰制与劳动,工人阶级与贵族女性的处境,到现在的职业妇女、女同性恋、性平等,兼及各种宗教中的女性、阳物的兴起、维多利亚时期的性压抑……

  《女人的历史》《是一部振聋发聩的女性主义作品。迈尔斯将女性史置于巨幅时间或者空间脉络之中,从太初有道的女神、父神开始,到现在的职业妇女、女同性恋、性平等,兼及各种宗教中的女性、阳物的兴起、维多利亚时期的性压抑……其目的在于肯定女人对人类演化所作贡献的重要性及女人在所有层面与各种领域的杰出成就,也揭示了女性在历史上的各种愚昧和残暴中承受的恶果。

  《女人的历史》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肯定女人对人类进化所做贡献的幅度、力量与重要性,女人在公领域及私领域所立下的汗马功劳,以及女人在所有层面——文化、商业、家庭、情感、社会和性等种种领域所取得的杰出成就。我们的世界史,实充塞着数不清的女性故事,其中有亚马逊及亚述女战士,有母神,有一跃成为世界统治者的王朝嫔妃,有科学家、精神病患者、圣者及罪人,有布隆希尔德、德布林维埃、特蕾莎修女及江青。女英雄的生命虽未被歌诵,却有着“未被说出的最伟大故事”的魅力。人的生命无时无刻不在被缔造,而论缔造之功,舍女性谁归?从舒服怀胎、养尊处优生产坐月子的女皇,到匆忙分娩、旋即背着小孩回返田作的农妇,人类之更新全拜女性所赐。但这份完全由女性承担的苦劳,却大体未获承认。

  《女人的历史》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看看各路媒体的评论吧!!!

  关于女性史的最好作品之一……细致、风趣、一针见血。

  ——A.S.拜厄特

  迈尔斯以一种为女性抱不平的心情来回顾历史,但语言依旧诙谐幽默……

  ——安东尼娅·弗雷泽

  罗莎琳德·迈尔斯将女性惊人的能力、勇气、意志从默默无闻中拯救出来。这是一部非凡的著作……启人深思。

  ——《华盛顿邮报》

  这是不为人知的最伟大的故事……关于爱、生命,以及那该死的一切。

  ——《泰晤士报》

  关于这本惊人的书最惊人的事情是:竟然一直没有人写过!太宝贵了,而且写得非常机智。

  ——《书目》杂志

  迈尔斯博士从尖锐的视角对女性自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为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进行了剖析,向被人熟知与被人忽视的女性世界照进一盏聚光灯。

  ——《出版商周刊》

  女人有历史,而且不同凡响。理解它那无可逾越的宽广与丰富,既能帮助我们重建过去,也将鼓舞我们向更美好的未来前行。

  ——《时尚》杂志

  《女人的历史》读后感(二):关于女人

  以下摘自本书引文:

  没有女人的男人,在天在地都得不到天堂。没有女人就没有太阳,没有月亮,没有农业,没有火。

  ——阿拉伯谚语

  歌之母,人之母,育我们于太初。她是众人及部落之母。她是雷之母,河之母,树之母,种子之母。她是我们唯一的母亲,且唯有她是万物之母。独一无二。

  ——哥伦比亚卡雅巴族(Kayaba)印地安人之歌

  神圣的湿婆,神圣的阳具,

  神圣的男根,神圣的阳具,

  阳物神,你神圣的阳具

  是这样大,无论梵天

  或毗湿奴均无能识其大。

  ——印度教祷文

  他射出一支箭,箭穿进她的腹部,

  他劈开她的内脏,他撕裂她的心,

  他毁掉她的性命,

  他砍倒她的身体,站在上面得意洋洋。

  ——马杜克王(King Marduk)推翻母神

  男人嫉妒、畏惧女人的生育力,因此十分想取代女人在生育中的角色。

  ——诺曼•梅勒(Norman Mailer)

  一个认为自己是上帝的男人诞生了,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

  ——土耳其谚语

  男人是什么样子,上帝就是什么样子——这解释了上帝为何经常如此荒谬。

  ——《长日短祷》

  感谢你,噢,吾主上帝,宇宙之王,感谢你没把我造成女人。

  ——希伯来男人每日祝祷

  这么多世纪以来,男人贬女性为奴,是否出于一种报复心态?

  ——爱德华•卡彭特(Edward Carpenter)

  所有男人都承认女人是宗教的创建者。

  ——斯特拉波(Strabo)

  在男人对男性优越的坚持背后,存在着一种对女性的古老嫉妒。

  ——埃里克•埃里克森(Erik Erikson)

  女人的天堂在丈夫的脚下。

  ——孟加拉谚语

  有三样东西是不知足的——沙漠、坟墓和女人的阴户。

  ——阿拉伯谚语

  女人的身体是污秽的,且非律法所能规范。

  ——佛陀

  女人身上背负了冤枉……男人由于对阉割有根深蒂固的恐惧,便对子宫存着恐惧……这种恐惧形成了女性之恶的传说的根基,而这又将几世纪以来的屠杀合理化了……

  ——安德烈•铎金(Andrea Dworkin)

  女人是魔鬼,生来就是;

  无人能信任她们,此乃众所皆知……

  她们惯于媚上欺下,使巧作伪,

  只要兴致一来便玩弄诡计。

  而当然,只要一发情,

  便只想找个勃起阳具。

  ——阿拉伯文学

  上帝啊,若女人曾写下故事如学者写下他们激昂的演说,那她们所写下的男人恶行一定要比亚当所有后代写下的都多。

  ——乔叟,《巴斯城之妇》(The Wife of Bath's Tale)

  女人除非打算成为修女,否则不应学习读和写,因为许多害处都是来自这类知识。

  ——纳瓦拉的菲力浦(Philippe of Navarre)

  捡拾你所能捡的知识之果,并视其为伟大宝藏。

  ——皮桑(Christine de Pisan)

  女人因此必须和男人一样到殖民地去辟地耕种,落地生根。

  ——弗朗西斯•培根,对弗吉尼亚州英国皇家议会的致辞2

  不,不——绝不!我的天——别再送来这些该死的妓女了。

  ——一七九〇年六月,第一舰队的克拉克上尉在看见一艘女罪犯运输船驶进悉尼港时这样说

  女人就是女人,无论什么肤色。

  ——里德•哈格德《所罗门王的宝藏》

  在性、才艺及情感和智能等天生秉赋之的质量上,女人都不如男人。

  ——诗人柯勒律治(Samuel Taylor Coleridge)对其妻子莎拉说

  丈夫是丈夫,太太是丈夫的另一半。

  ——威廉•布莱克斯通,《所有英国法学家中之最伟大者》

  人类的历史是男人对女人不断进行伤害与篡夺、男人意图建立对女性的绝对霸权的历史。

  ——美国塞内卡瀑布第一届女权大会,《情感与决心宣言》

  女王渴望征召所有人去讨伐“女权”这疯狂、邪恶、愚蠢的东西……

  ——维多利亚女王对狄奥多尔•马汀爵士说

  未拥有身体操控权的女人,不能算自由的女人。

  ——玛格丽特•桑格(Margaret Sanger)

  无论是怎样的威胁利诱,女人都不可将自己的个体性(无论是精神或身体的个体性)降服于丈夫的威压之下。妻/母的职能必须完全保持在女人自身的选择范围内。

  ——伊丽莎白•艾尔米(Elizabeth Wolstenholme Elmy)

  每逢有对女性不利的说法出现,女士们总爱埋怨我们这些男性精神分析家,说我们向来对女性存有根深蒂固的偏见……我们只能说:“别生气。你是例外,你没有这些女人的毛病。”

  ——弗洛伊德

  《女人的历史》读后感(三):简明的《女人的历史》

  在寒冬正式来到江南的时候,我把《女人的历史》读完了。  

  阅读的时候,心境微澜,念及英国女作家希拉里·曼特尔说过:“历史下面还有一层历史”,于是发现,罗莎琳德·迈尔斯简明写来的是填补传统历史的留白,是普及大众的历史常识,是帮助女性自己认识到曾经的光荣和屈辱,是提示今天的人类整体应该给予女性应有的关注与荣耀,是为了让更多的女子了解传统历史里藏着女人被掩盖的历史。

  迈尔斯笔下的简明女性史是建立在传统历史的纬度和经度构成的每一个时间点位上,她以人类发展的时间顺序,次第让女人从神变奴,横越了女性在人类发展中的成就、光荣和罪恶,精彩的不仅在于她笃定于女人对人类发展做出的贡献,也不仅在于她高褒了女性因为权势而被压抑的才华,更在于她同时还揭示了女性曾经和至今在历史上留下的各种愚昧和残暴的过往以及因此造成的恶果。

  虽然作为有数百万年发展的人类其女性史握在手中是如此的薄,它所点到即止的历史又那么概括和简明;虽然主要涵盖的是女性在人类起源到今天的各种历程,具有极其清晰的脉络及其一些分支,但,它依然是提纲挈领地将掩埋在传统历史里的女性部分,依然是具有完整系统的简明史。

  不管是“太初有道的女神”,还是决策事物的族长或女王;不管是拥兵自重的女将军,还是尊为“哲学家”的女科学家;不管是幽居修道院的女修士,还是“为奴隶的母亲”。在父权一点点萌芽到成为统治之后,从成长到婚姻,从生育到死亡,从宰制到劳动,从贫女到贵妇,从今天的家庭妇女到职业妇女,从一妻多夫到一夫多妻直至一夫一妻等,迈尔斯兼顾了女性在人类发展历程中的大致的方向,展示了女性在此过程中不断改变的角色。将历史中阴影里的女性一点点从黑暗里拉出来,让人们看见她们一直被忽视,一直被剥夺,一直被压迫,一直被奴役之下,依然能熠熠生辉的卓越才能。迈尔斯的《女性的历史》也可以说是一本开山之作。

  倘若要证明这点,其实非常容易,只要翻开我们手边和图书管理的任何一本传统的历史书,的确能找到的有记录的女性少之又少,但要想写一本完整的世界女性史,恐怕已经不可能了,因为在被剥夺了掌握知识的权力之后,男性笔下的女性早已经是按照他们的意图来塑造的。所有的现有的历史观是来自于男性的,更由于时间久远,所有的一切早已经面目全非。因此,迈尔斯以通俗而略带幽默语气完成的《女性的历史》也就注定成为了“简明”史。

  好在西蒙娜·德·波伏娃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出版的《第二性》中已经指出:“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任何生理的、心理的、经济的命运都界定不了女人在社会内部具有的形象,是整个文明设计出这种介于男性和被去势者之间的、被称为女性的中介产物。” 这标志着知识女性的彻底觉醒,标志着女性主义的形成。那些早在四千多年前就被男人夺取的记录、定义、诠释事件的权力,必将随着女性的觉悟而不断被分担。即使在很长的时间内依然不能给予女性应有的关注与荣耀。只是对于女人来说,随着人类的发展,随着人类对自身认识的深入,随着社会主体男性的觉悟,从十九世纪才开始,被压制的女性,被排除在历史之外的女性开始愈发显示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纵观历史,女性其实从未放弃抗衡权能兼备的男性,被男人们记录下来的女王、女皇、女修道院院长及女学者其实并不少见,“历史是由男人主导、支配”早已经让今天的知性女子所摒弃和嘲笑,同样,“男人比女人聪明”等论调也逐渐为科学所攻破,今天女性不但拥有自主生育权,还有投票权,但由于这颗星球上的绝大多数女子依然不能接受普及性的教育,这条女性正确平等的道路依然漫长。正如与弗洛伊德相背的维也纳精神分析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说:“我们了解,唯一在乎我们、能为我们的自由努力不懈的人,是我们自己。我们的策略来自我们对自己、对姊妹、及社区健康的爱,因为我们努力奋斗不懈。”

  迈尔斯在书中有一句话:“爱、奋斗和工作——这就是女人的历史”,诚然,恢复女性在历史中的位置绝非易事,罄竹难书的现在的和未来的女性史都将注定留白、遗漏乃至面目全非,但古人云“留白天地宽”,女性可以在静默了数千年之后发出声来,女性也可以在未来的数千年之后,创造更为辉煌的历史。就像罗莎琳德·迈尔斯指出的“女性主义者现在已明白,世界不是那么容易改变,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掩卷之时,想提到自己的看法,作为女性,我并不喜欢将男女二元对立,因为,奉信中国传统哲学的我,相信阴阳之互补,任何对立、对抗和敌视,对人类的发展都必将造成伤害,每一把攻击的剑都是双刃的,虽然彼此攻击未必会令人类因此而灭亡,但一定会对人类整体的发展产生阻力。天道循环,没有任何一种物种可以永远控制一个时空,相互的包容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方向。女人,需要更多地了解自己,需要更多地包容过往,女人的路,慢慢走,着急不得。

  【原文地址】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2996523&Key=629856114&PostID=37309144&BlogID=150117

  《女人的历史》读后感(四):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

  “女人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任何生理的、心理的、经济的命运都界定不了女人在社会内部具有的形象,是整个文明设计出这种介于男性和被去势者之间的、被称为女性的中介产物。” (波伏娃)

  女性主义书单第一弹:《女人的历史》

  这是一本通史类的书籍,比较概括性的描述 从游猎时代到二十世纪的女性的发展史。书的逻辑比较清楚,我本来以为历史类书籍涉及大量史料会比较难看一点,但这本书比较浅显,而且逻辑很清楚,但有很多部分不值得深究,缺少佐证。本书分为四篇,前两篇主要讲了女神的强盛和衰微,后两篇主要讲了近代主要工业革命和一些政治革命带给女性的压迫以及反抗。

  首先我们来看前两篇, 我们需要知道女神的演变历史也就反映了女性地位的变化,比如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盖亚被视为孕育众生之母,到后来被奥林匹斯众神推翻。而女神的强盛和衰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对繁衍生育认识的变化。

  ·生育

  我们都知道在最开始的时候是母系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这是高中历史课上老师经常说的,在以往的神话里也以侍奉女神为主,比如希腊神话当中的大地女神盖亚,还有中国古代的女娲。这是最早的孕育生命的神都是女神,这是由于对生物知识没有了解,不知道孕育一个新生命需要男性和女性的合作,所以作为能生育的女性被赋予了极高的地位。

  女性的月经在这一时期也不会被视为不洁的象征,月经是对应着月亮的周期的,因为女性的月经被看作是神圣的神秘的,是和大自然相对应的,女性被视为自然的化身。在电视系列纪录片《人类的跃升》中提到史前鹿骨上的三十一道刻痕,纪录片中描述为史前人的智慧,记录月亮周期,那说是一位女性记录自己的月经周期也是不为过的。

  创造新生命和神秘的月经周期确立了史前女性的地位,阴道是神圣的,这在神话故事里经常体现,比如一些“弑王”活动,再比方说,《美国众神》这部剧里古老的爱与性之神比奇丝的设定就是在欢爱之后,把对方从阴道吃下去。

  我们插入一个概念,母系社会不等同于母权社会,但一个母权社会一定是一个母系社会。我们是所提倡的女权也不是复辟母权社会。

  倒不如引入波伏娃的一句话“女人的黄金时代只是一个神话,地母、女神——她在他眼中根本不是人;她的权力在人的领域之外获得肯定,她因此被排除在人的领域之外,社会向来是男性社会,政治权力始终在男性手中。”不妨想一下《使女的故事》这本书,使女看似崇高的地位其实只是生育机器。

  我们对于斯巴达的印象,至少是我一个人对于斯巴达的印象,是只知道是个崇尚武力的社会,但书中描述了斯巴达的女性可以拥有并控制金钱及财产,婚约尊重女性作为个体的权利,并将她们视为丈夫的伙伴,享有身体自由并可以成立女子兵团。其实,有没有发现,这里女性的地位,其实只是女性掌权以及平等地于男性参加社会活动不会被视为不正常或者不自然。

  生育给了女性崇高的地位,但是当人们发现,生育得有男性出力的时候,女性创造新生命的神圣地位就消失了,但继续被不科学的力量代替。印度教经典《超自然力量原理》中写道“在律法中,女人被视为田地,而男人被视为谷子”。所以女性沦为了生育所需的一个容器,而生命是男性给予的,再比如雅典娜是从宙斯脑袋里蹦出来的,隐去了其母智慧女神的踪迹。

  其实男性建立自己的地位的方式很多方面是对女性的崇拜和记录,比如说有些地方会用很细的针去戳阴茎导致流血,模仿女性的月经。再比如去争夺女性的生育地位。

  ·宗教

  生育观念的改变是导致女性地位变化的一个方面,但如此长久的男权时代的统治的建立要依赖“一神论”的宗教,我们之前提到的希腊神话,即使宙斯是众神之首,但他是和赫拉共享权力的,众神也可以对他发出挑战。但一神论对权力做了统一,他划分了严格的等级秩序和权力关系,而置于最高地位的只有这一个神。这个神并不平等待人,正如耶和华所宣传的“走到我面前你便完美”,最基本的差别对待就在信教者和不信教者之间。

  这个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神,以男性的面貌承载于世,他声称女性是男性多余的一根肋骨做成的,是女性的贪婪带来了上帝给人类的惩罚,因此女性注定要受统治。而在中国,儒教作为主要的信仰体系,也提出了三纲五常等一系列的制度和严苛的等级秩序来巩固权力。穆罕穆德称受到《古兰经》上一段新经文的鼓励,确信安拉准许其先知尽量娶妻,他的小妻子艾莎愤慨的说“安拉总是马上能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宗教和王权一样,把权力集中到一个人手中,为了解释自己的权力,不停的添加新的神谕,通过对各种人群的束缚,巩固自己的统治。

  “如今神不再在风雷中,亦不再在山岚氤氲的云端——他进入从教士到法官到王的所有男性权威角色中,进入每位女性的父亲、兄弟及叔、舅中;他在她的丈夫之中,因此他在她的餐桌上及她的床上。最后,且最重要的是,他在她的脑海中。”

  确立统治地位的男性进一步对女性进行重新定义,阴道被视为“魔鬼的通道”,出现月经禁忌、阴蒂割除等等方式贬低女性的身体,以至于贬低性这件事情本身,因为“只有男女彼此爱慕、渴望,对女性性欲的攻击便绝不可能完全成功。”

  如果说宗教带来了男权的加强,那么文艺复兴对于人重新的重视,出现了一些替女性辩护的人,比如冯·内特斯海姆写了一本题为《女性的高贵与优秀》的书。随着教育的发展,女性也拥有了笔的力量,正如皮桑所呼吁的“女性不会因为受教育而变坏”。但事实是,女性的受教育权到今天在某些地方仍然是一个需要争夺的东西。

  女性不需要知识,因为她们只需要在家带孩子做家务,女性有了知识会变得愚蠢,会变坏,“因为女人一念书就自高自大、不想结婚、厌恶做家事、嫌弃比自己笨的丈夫”。当我变得更优秀的时候我想要个同样优秀的人与我匹配,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么?当下对于女博士的污名化是出于男权的角度,丈夫一定要比妻子优秀不然婚姻生活肯定很糟糕,这简直是屁话,难道我要为了和一个不优秀的人结婚让自己也放弃变得优秀的机会么?女性在今天所拥有的受教育权、工作的权力等等确实要感谢前人的无数努力,我们也要继续努力。

  但文艺复兴时期对女性的少数辩护还远远不够,女性将长期为自己的权力战斗。在书里还提到了一件事,女修道院,看多了关于修道院罪恶题材的话题,很难想象这些女性所拥有的“自由”,她们摆脱了母亲、主妇等与婚姻相连的角色,而且拥有了把自己的全部身心侍奉主这样的神圣地位,最重要的是她们可以识字,但这样在夹缝中争取的自由能有多少呢?长期的修道院生活的压抑总会走形。

  除女性的受教育权外,还有投票权、劳动权、还有堕胎的权力等,后两篇就介绍了工业革命、政治革命之后女性的压迫和反抗。

  ·女性的劳动

  首先先来反驳一下女性体力比男性弱的观点,因为“男人的活儿在日落时结束,女人的活儿却永远也做不完”。因为家务被视为女性的职责,一个女人要会做饭会洗衣服,男人分担家务了会被视为体贴,好丈夫。如果两个人都有工作的话,家务本来就应该是两个人一起承担的。育儿也是,而不是丧偶式教育。

  在限制了女性在公共领域的活动时,社会又创造出了大量的室内和家庭工作让女人去做。但是大部分女性还是要工作去补贴家用,但她们的工资也比男性低,尽管如此,她们有擅长的地方,比如纺织,或者用家里富裕的鸡蛋等去集市卖。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是有一定的能动性的,是可以与丈夫合作劳动获得金钱的。

  但是时代在变化,工业革命的到来,让家庭制造变成工厂制造,工人纷纷失业,纺织机也代替了绝大部分女性的劳作,女人的劳动进一步贬值。工业革命促进了殖民扩张,有一些女殖民者出现,她们脱离了家园枯燥的生活,在新的世界里做医生、教师、领导者、战士,获得了新的身份,但并非所有的女性都能如此幸运,大部分女性还是被禁锢在日复一日的家务中。

  ·政治权利

  时代的发展还带来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在其中女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女性支持一七六九念禁运案(禁止所有英国茶、贵重物品、丝、缎子及黑呢进口),对早期抗争起了关键作用,她们也对随之而来的布匹不足做出了补偿。有些女性不仅支持鼓励自己的丈夫上战场,还自己组成女子兵团。与男人并肩作战,意味女人也必须跟男人一样受苦。法国大革命的女权主义者德古吉说到“如果女人有上断头台的权利,那她就有支持议会的权利”。但显然,这时的女性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政治权利。

  德古吉认为,女性的低薪资及她们的缺乏工作前景,来源于女性缺乏教育、被迫早婚以及被迫流入街头。缺乏教育赋予男性拒绝给予女性政治权利的力量;而缺乏政治权利则使得女性不可能实现任何改革,也不可能获得受教育权及法律面前的薪资平等等权力。

  但并没有因此放弃争取权利,在法国,女性头一次在历史上成为革命力量。她们发展出了“市场妇女日”的游行行动,虽然起初只是一群愤怒的妇女走遍巴黎市场寻不到食物。“一个业已失去旧原则,尚未建立新原则的失控社会,从上而下彻底崩溃,它就像个边境社会,开放给有抱负、无畏、坚强的人来加入。”

  德古吉仿照《人权宣言》发表了一份《女权宣言》,呼喊“女性生来自由,她的权利和男人的权利一样”;《平民女性向国王请愿书》写的要稍微惨一点“陛下,我们请求您给我们工作,我们不是要跟男人抢生意,而是想有个生计”。再往前推,写了《两性平等》《女人之不满》的玛利,她对女性的受教育权极为看重,对任何“女性天生不如人”的观念更是极力反驳,她独立,拒绝作小女儿态。

  现代科学的诞生重新定义了女性特征,头骨学声称男人的脑容量几乎总是比女人的脑容量大,达尔文轻蔑地宣布“女性较不发达的大脑是低等人种、低等文明状态的特征”。这种生理结构暴政施加于女性身上,斯宾塞说女性受教育的代价是变得脆弱、无力而替弱多病。放屁。科学、政治上的父权力量疯狂集结,工业社会产生了一种全新的概念:女人应完全被男人赡养。

  女人黑奴解放论者索杰娜·特鲁斯抗议道:

  “那边有个男人说,女人需要被扶上马车、抬过沟渠,并在各处都得到利于。可从没有人曾助我上过马车或过水坑,也没人来礼让我——难道我不是女人么?

  看这只手臂!我犁田、耕种、收集稻谷,没人帮助我——难道我不是女人么?

  我工作和男人一样勤快,饭量和男人一样大,力气和男人一样强,难道我不是女人么?”

  女性总是被定义,就像萨义德的东方学理论,将东方东方化,构建一整套由西方主宰的、名正言顺的现代化/全球化的意识形态。但同样,压迫越大反抗也会越大。这一时期的反奴役运动也刺激了女权运动的发展,可以说女人反奴役运动中意识到了自己被压迫的现状。

  ·性权利

  还有一项很基本的权利是有关性的,身体的解放是人实现自身解放很重要的一环。但当一个女人不停的怀孕哺乳,她显然是得不到自身的解放的。

  避孕现在已经被视为常识,越多越多的避孕方式可供选择,也在研发适合男性使用的避孕药。但当时的避孕设施是不完善的,而且避孕大部分是女性要做的失去,用羊毛、树皮、根茎、明矾来塞住阴道,这种方式说是避孕,简直是杀人。

  婴孩越多,幸福越多。斯斯塔尔夫人问拿破仑“谁是最伟大的女人,活着的还是死了的女人?”拿破仑的回答是“有最多小孩的女人”。女人还是被当作的生育容器,但女性并不是生来就要成为母亲的,“'母性本能'这个词,是社会擅自给女性创造的一个幻想”,日剧《成为母亲》里刻画了很多个不一样的母亲形象

  她知道,从此以后,她的人生将受到这个小家伙的支配,他的需要将会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事,她永远会努力满足那一把抓过来的手,那犹如玫瑰花蕾般张开的小嘴,还得不时擦去喷在她眼睛上的尿。可是,不管怎样,因为那种爱,什么都值得了。那不只是爱,也不只是需要——那是绝对的意志,是一切疼痛的答案。(玛丽莲·弗伦奇《醒来的女性》)

  但是关于女性和母亲这个身份的话题真的有点杂乱,带给母亲的诸多束缚还是出于丧偶式育儿的,把育儿的职责全部交给了女性,所以一个母亲要放弃自己的所有为了这个孩子。

  除了生育的选择权外,还有弗洛伊德曾鼓吹的阴道高潮的理论,这个我建议大家看一下《海蒂性学报告-女人篇》了解一下阴蒂高潮。

  最后——“了解女权运动、了解真正的新女性精神的人,不会假定现代妇女为了投票权、受教育权、经济自由而战,是因为女人想成为男人这概念是从男人的脑中发明出来的,女人今日所争取的,就像她历年所争取的一样,是争取当女人的自由”

  END...

  下期再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女人的历史读后感锦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