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里的圣经》是一本由沈思源著作,27.00元出版的2011-12图书,本书定价:226,页数:,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水里的圣经》精选点评:
●鸡汤一样的书。。。
●可能这个时期是我最需要心灵安慰的阶段,所以像是安排好了一样,随手在书架上抽出的书,都是关于佛陀,信仰,生命一类的。水中孕育生命,关于生命的真相又怎能离开水。书中有很多关于水的美好文字,贯穿于一个女人的人生故事,有爱情,轮回,宿命。很不可思议,同时令人羡慕。这些故事基本以对话形式展现,仿佛一个圣者在讲述奥义。 我的悟性不够,机缘却一直在指引我不断的接触与学习。关于轮回,我在想,佛教中的六根清静,化缘,之间有所关联和所指,但是现在我还不懂。
●一本非常好的书,讲了生命、自然、灵性、轮回、婚外情的另类态度,很多文字非常触动人内心。
●有这一晚上还不如再读两章Zhang Li 关于中国社会的ethnography
《水里的圣经》读后感(一):评水里的圣经
喜欢天匠奶奶,喜欢她如水般的品质, 她的声音在我耳边低语,滋养灵魂,唤醒灵性. 但个人感觉有部分内容过于理想化且不够深入,但不管怎样,仍值得一读,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并有所领悟.~~~~~~~~~~~~~~~~~~~~~~~~~~~~~~~~~~~~~~~~~~~~~~~~~~~~~~~~~~~~~~~~~~~~~~~~~~
《水里的圣经》读后感(二):灵修类小说
书中前半部分是用自叙的方法介绍了女主人公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后半部分是用对话的方式探讨了一些生命中重要的议题,如:宽恕与纵容;真诚与谎言;信任与信仰,疾病与死亡。书中许多地方谈到了轮回、静心,灵性成长,无疑这是一本灵修类的的书,但是就整个故事结构而言觉得有些简单,很多人物的出现都非常突然,作为小说而言实在缺乏一点深度。
《水里的圣经》读后感(三):一本触动人心灵的书
我始终相信,好书是有灵魂的,与一本书的相遇,是与一个灵魂的相遇。一本好书,如同一副灵魂的汤药,熨帖了你的心灵,让你从身到心都沐浴在温暖里。
相信人与人之前是有缘分的,而遇到一本好书应该也是一种缘分吧!拿到《水里的圣经》的当晚就看完了一半,然后就睡不着,觉得内心满满的,又觉得思维一下子变得很开阔,它如同一位武林高手,帮我打通了所有的脉络。我特兴奋你能写出这么好,这么有指导意义的书。这本书也帮我解决了多年一直困扰我关于:信仰、生死轮回、人生取舍和获得、如何摆脱痛苦、婚姻以外的爱情……太多疑问。
这本书里许多的观点是突破传统的。比如女性所拥有的灵性和爆炸力,母子之间的爱恋,婚外情等,作者都有颠覆传统的诠释,但又让你的心心悦诚服。很多文字看着让人有悟道的感觉。
《水里的圣经》帮我顿悟了许多人生道理和生命意义,它真的是一本更具有现实意义的《圣经》,是我们当今社会更需要的圣经。我很感激上天能在我26岁遇到这本书,没有太晚,不然,我不知道自己还要走多少弯路,才能悟到今天的道理。终于明白那句“一本书改变一个人的人生”,我想《水里的圣经》就是这本改变我的书。
这本书我反复读了4遍,每一遍总能带给我新的感悟。
《水里的圣经》读后感(四):还不如叫水里的佛陀
从public library的新书架上看到这本书,很兴奋地想终于有那么本不是小说不是纯文学的中文书了,于是捧回来,为了表达对封面上“对宇宙、对自然、对生命层层深入地思索”一句话的敬意,晚上洗干净了坐在床上开始读。
第一章对于人与世界、生命与灾难的开篇让我觉得还不错,虽然没有耳目一新,至少没有觉得陈词滥调。
第二章起,“奶奶”的传奇一生开始了。我认真地翻了几页后速度开始加快,当发现余下的内容全部都是“奶奶”作为女主角一号的玛丽苏穿越小说时,难掩失望之情。
从精神层次来说,主要的灵修常用议题这本书都提到了,并且勉勉强强地与水都联系了起来。
从内容方面来说,身为一本出版了的纸质小说我认为它是不合格的。人物与情节发展都过分以主题为中心,生拉硬拽,阅读时很难有代入感。(这也是我不喜欢张德芬灵修书的原因,但至少张的书在心灵方面的探讨是比这本书独到的。)
从细节来说,我想也许市立图书馆选购这本书的原因就是相当一部分的故事情节发生在斯德哥尔摩,但不知道懂中文的瑞典人看到了“斯德哥尔摩的极昼”这样的反复表述时会不会跟我一样产生“你说的是哪个斯德哥尔摩”的感觉。
另外,作者说《水里的圣经》意思是中国人自己的《圣经》在水里,“水,当在《圣经》之上”。但通篇的内容是以佛教无常和合的概念为基础,故事内唯一提到《圣经》内容的部分是在讲到前生和来世时,说:“《圣经》虽没有明说人有前生和来世,但《圣经》里说,人来到这个人是就是为了来赎罪,我们都是负罪而来,只有洗清了这些罪孽,我们才可以在死后到达天堂。如果没有前世,我们又怎会负罪降临人世,何罪之有?如果没有来生,天堂与我们何干?“(p67)
我想这段话但凡略读过圣经或者有基督教常识的人都会呵呵呵呵呵呵吧。没有读过就请不要用名号来做噱头。
最后,我想真心跟出版社说一句,这样的排版也许你是想模仿《与神对话》或内容以其他对话为主的书,但故事旁白与”奶奶“的发言用同样的字体来表示会让读者的阅读过程很不流畅,至少你得在旁白和发言的两段之间留点空白表示分割吧。
最后的最后,封二上贴着的瑞典语简介很好的说明了图书馆进这本书的原因:1,它跟瑞典有关,2,图书馆认为它只是本小说。
”1922 dör en kvinna i Stockholm. På samma tid föds en ficka i en avlägsen by i Kina. Hennes födelse medförde stora olyckor för hennes familj. Hennes far slås ihjäl och hennes mor går bort några dagar efter förlossnin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