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数学物理方法读后感摘抄
日期:2020-11-06 04:13:53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数学物理方法读后感摘抄

  《数学物理方法》是一本由顾樵著作,科学出版的545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12-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数学物理方法》精选点评:

  ●真正写给物理系学生看的数理方法教材

  ●好难啊,我好差

  ●读过大部分吴崇试、小部分梁昆淼的数理方法,这本比前面两者清晰多了,不过相对于李政道、柯朗的数理方法观点较低,不过很适合本科生阅读,特别适合自学。

  ●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写的很详细,可以没有复变函数的内容,另外,给的例子很多,特别是最后结合薛定谔方程介绍的厄米多项式和拉盖尔多项式很有用,而其他教材似乎写的比较简略。当然,观点谈不上高,不如hassani那本。

  ●大学时买的,今天才看完,非常清晰。要是在数理方法课程之前遇到这本书,就不会那么困惑迷茫了。书里把那些概念,方法,方程之间的关系讲得很清楚,让我把一大堆分散的知识有结构的串联在一起。

  ●比梁昆淼的好多了多了多了多了去了

  ●没接触这本书之前根本没体验过什么叫做初学者友好

  ●这书太好了。简直就是我这种低能儿的救星,但竟然没有把复变编进去,导致我一个上午学完了复变。

  ●送人了。确实不错,简体中文中最好的数物教材。缺点是没复变函数论这一章,想解复杂微分方程还得再看国内通行的其他数物教材,又得多买一本,建议顾再扩写一下作为补充。小波分析之类的前沿方法也没说一嘴,重基础而轻前沿

  《数学物理方法》读后感(一):给梁昆淼折腾的半死,只好找顾樵救命……

  梁昆淼的书感觉体系无法理解……行波法只讲一节不知所云?地位奇怪。讲二阶常微分级数解法,可能想与课程联系紧一些所以直接把勒让德方程和贝塞尔方程当例子讲了,顺便性质都讲了一通,搞得我不知道是学哪一部分内容,到后面再分别开柱函数和球函数两章再分别讲两个方程????可能是我才疏学浅理解不了他的体系,梁昆淼最大的问题在于不把自己的体系说明白……学了一通不知道在学啥

  《数学物理方法》读后感(二):很良心的一本书

  整体还是相当好的,有很多物理思想在里面,数学上的技巧性也不是很强。最喜欢格林函数的讲解,很详细,傍轴近似那里也很有新意。latex排版也很nice。 不足之处也有,比如达朗贝尔公式的意义解释得有些模糊。大概有一两个求解简单偏微分方程的方法没讲原理。全书对于完备性似乎没有严格的证明,似乎也没提及“本书不证”。最后,参考文献和注释几乎没有,少了一些知识面的扩展。

  《数学物理方法》读后感(三):理科生必读书目

  很惭愧今天才看完这本书. 作为一名理科生, 数学物理方法实在是必学的科目.

  国内对于化学, 生物等理工科并没有开这门课程其实是不对的, 这是一门非常有用的课程.

  只有进行了这部分的学习, 才能真正有了对问题进行方程建立, 初始值和边界值的确定的解决思想.

  果然不同学科的人思路会完全不同, 今天又一次深深地被刺激到了.

  非常幸运自己读了这本书, 也非常推荐每一个理科生学习一下.

  作者对于本书的认真和理解都非常的深刻, 让人敬佩.

  感谢作者, 这也是我至今看到理科方面一个华人写的最好的一本书了.

  《数学物理方法》读后感(四):比梁昆淼的书好

  物理专业在读本科,感觉这本书很适合物理专业来读(这不废话么,数学物理方程,又不是数学化学方程),不仅仅是因为里面有很多量子力学的例子,还有后面量子力学的模型,他的方程的物理背景也都做了介绍和推导(想当年学这门课的时候,我们老师是个数学系的老师,波动方程不给我们讲怎么来的,就跟我们说,啊,这个,就是波动方程,波动方程就这样。。。好在我们之后就换成了隔壁班的班主任陈老师)。

  跟梁昆淼的比起来,感觉更详细,比如刚开始对角动量在球坐标中的表示那部分推导,一步一步比我之前看的任何书的步骤都详细。例题相当的丰富,如果做过所有例题的话,我感觉就不再需要做练习题了(当然本书根本没有课后题可做)。而且,而且作者对例题的解答步骤是相当详细的。对任何一个没有数学物理方程背景的读者也是完全可以看懂,不会出现在哪一步卡住的情况。

  就是太贵。图书馆的书被我霸占你一年,还是要还回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数学物理方法读后感摘抄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